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4 二氧化碳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椒江期末)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含有乳化剂,可以除去油污
C.煤、石油、天然气都有可燃性,可大量用作燃料
D.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B.过滤操作中,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没有稀盐酸了,可以用稀硫酸来代替
4.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5.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气
C. 收集
D. 验满
6.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收集气体
B. 验满
C. 加入药品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8.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C.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D.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9.用某同学利用废旧的粗铜丝、药水瓶组装成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
C.该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0.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许多物质在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现有①大理石 ②稀硫酸 ③氢气 ④氧气 ⑤二氧化碳五种物质.请你从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在空白处(填序号):
(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
(2)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
(3)可用于灭火的是 ;
(4)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12.如图,将一支盛有CO2的试管倒立在一个装满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可以看到 现象;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13.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答出2条即可).
14.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C的作用: ,无水CaCl2的作用: .
(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 之间添加装置E.
15.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
(1)a仪器的名称为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小雨同学按图A方式将导管伸入试管中,溶液未出现浑浊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4)为了制取方便,小林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你认为能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填序号).
1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为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了图中已有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I装置和J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G,除去HCl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3)某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火焰不灭,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条)
1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 .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 .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用文字叙述).
(4)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综合题
19.(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 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20.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有 ,其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2)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 .
(3)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 ,是由于 .(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 .
(4)如图(d),他在B烧杯中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分别点燃四支蜡烛,然后在B杯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C烧杯倒罩在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上.在A、B两烧杯中,蜡烛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C烧杯中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用碳酸钙(固体)盐酸(液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高锰酸钾(固体),条件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解答】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由反应的状态知气体发重装置是不同的,A错误;
B.反应条件相同,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条件是不同的,B错误;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制取二氧化碳是复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所以类型不同,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来分析;
B.根据溶解原理来分析;
C.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D.根据生铁易锈蚀来分析.
【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故正确;
B.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所以可以清除油污,故错误;
C.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作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D.生铁接触到空气和水易发生锈蚀,制造医疗手术器械应该用不锈钢,故错误.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
C、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D、根据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故错误.
B、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使实验失败,故错误.
C、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的水偏小,实验值偏小,故正确;
D、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阻止反应的进行,故不能使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C、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
【解答】解: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正确;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结论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因此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结论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也能使木条熄灭,故结论错误.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再加入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分解的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因此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选择不合理;
B、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用锥形瓶、长颈漏斗和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进行实验,该选项选择合理;
C、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用玻璃弯管、集气瓶和玻璃瓶进行收集,该选项选择合理;
D、检验气体是否是氧气时,可以用集气瓶、玻璃瓶和带火星的木条进行实验,该选项选择合理.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此试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主要性质.题目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的反应或者性质主要有:①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则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
【解答】解: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A错误;
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好多,不能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本实验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于空气的密度的相对大小,故C错误
D、将粗铜丝往下放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往上提是石灰石于稀盐酸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分析即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即熔沸点、硬度、密度、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两支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下面的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
B、该实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所以D正确.
故选D.
11.【答案】④;③;⑤;①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供给人类呼吸,故填:④;
(2)氢气燃烧产生的热值高,生成物只有水,无污染,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故填:③;
(3)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填:⑤;
(4)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故填:①.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12.【答案】试管中液面上升、烧杯中液体变红;CO2+H2O=H2CO3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答.
【解答】解: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试管中液面上升;②烧杯中液体变红;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为:CO2+H2O=H2CO3.
故填:试管中液面上升、烧杯中液体变红;CO2+H2O=H2CO3.
13.【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灭火性、与水的反应、密度等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较好做。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根据提供的信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根据提供的信息: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4.【答案】MgCO3MgO+CO2↑;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3CO+Fe2O32Fe+3CO2;B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MgO+CO2↑,故答案:MgCO3MgO+CO2↑;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氯化钙具有吸水性,所以D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故答案: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3CO+Fe2O32Fe+3CO2;
(4)B处停止加热后,C处液体容易倒吸入B使装置炸裂,故答案:BC.
【分析】(1)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据此分析C的作用,氯化钙具有吸水性据此分析D的作用;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B处停止加热后,C处液体容易倒吸入B使装置炸裂.
15.【答案】二氧化碳;bc;2CH3OH+3O22CO2+4H2O;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一氧化碳,故对;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错;
c、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错;
(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CH3OH+3O22CO2+4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生的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为:(1)二氧化碳;(2)bc;(3)2CH3OH+3O22CO2+4H2O,CO2+Ca(OH)2═CaCO3↓+H2O.
【分析】(1)观察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2)根据流程图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根据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
16.【答案】(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使用盐酸浓度过大
(4)CD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随开随制,随关随停”,考虑反应物与反应物是否随时分开.
【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结果他没有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所可能装置漏气;若反应物盐酸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故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使用盐酸浓度过大.(4)为了制取方便,小聪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CD.故填:CD.
17.【答案】(1)长颈漏斗;ACE/ABCD;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
(2)cdab;NaHCO3+HCl=NaCl+H2O+CO2↑
(3)装置漏气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饱和碳酸氢钠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洗气应该长进短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装置的气密性、药品的量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1)装置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还需补充的仪器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2)浓硫酸吸水性,饱和的碳酸氢钠能吸收氯化氢气体,所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d→a→b→F,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火焰不灭,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药品量不足,③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等.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ACE/ABCD,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2)cdab,NaHCO3+HCl=NaCl+H2O+CO2↑;(3)装置漏气.
18.【答案】(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为红色
(2)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3)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解答】解:(1)水显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4)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CO2↑+H2O.
故答为:(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为红色;(2)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3)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19.【答案】(1)A
(2)CO;稀硫酸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从导管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然后利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离出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化学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要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净化剂,气体净化的原则是: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进新的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解答】解:(1)依据实验要求可知甲装置应为除杂装置,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液体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广口瓶装NaOH溶液,故答案为:A;(2)氢氧化钠吸收CO2后生成碳酸钠,最后还应将其释放出来,从题目给出的试剂看,显然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用稀盐酸是为了防止其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因此实验开始时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混合气通过氢氧化钠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生成碳酸钠,只剩下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稀硫酸进入广口瓶,硫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O;稀硫酸.
20.【答案】(1)蜡烛熔化,发出黄色的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
(2)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3)熄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焰心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4)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较高的蜡烛;烧杯容积较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蜡烛燃烧时,烛芯先燃烧,蜡烛熔化变成液体蜡油,发出黄色火焰,并发光、放热,火焰上方有黑烟产生等;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蜡烛火焰由里向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焰心几乎不与氧气接触,温度最低,因此产生“中间无变化,两边烧焦”的现象;(3)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熄灭的现象;而插入蜡烛焰心时,汽化的石蜡蒸汽会被导出,其具备可燃性,且与氧气接触产生燃烧;(4)A中蜡烛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及时散失到空气中;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中蜡烛先熄灭;C杯中先熄灭的是较高的蜡烛,因为烧杯容积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密度小,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故高的蜡烛先熄灭.
【分析】仔细观察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及是否生成新物质解答;(2)根据火焰的分层情况分析;(3)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分析解答;(4)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4 二氧化碳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椒江期末)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用碳酸钙(固体)盐酸(液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高锰酸钾(固体),条件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解答】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由反应的状态知气体发重装置是不同的,A错误;
B.反应条件相同,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条件是不同的,B错误;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制取二氧化碳是复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所以类型不同,D错误。
故选C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含有乳化剂,可以除去油污
C.煤、石油、天然气都有可燃性,可大量用作燃料
D.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答案】A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来分析;
B.根据溶解原理来分析;
C.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D.根据生铁易锈蚀来分析.
【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故正确;
B.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所以可以清除油污,故错误;
C.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作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D.生铁接触到空气和水易发生锈蚀,制造医疗手术器械应该用不锈钢,故错误.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B.过滤操作中,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没有稀盐酸了,可以用稀硫酸来代替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
C、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D、根据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故错误.
B、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使实验失败,故错误.
C、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的水偏小,实验值偏小,故正确;
D、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阻止反应的进行,故不能使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4.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C、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
【解答】解: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正确;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结论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因此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结论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也能使木条熄灭,故结论错误.
故选A.
5.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气
C. 收集
D. 验满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A.
6.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再加入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收集气体
B. 验满
C. 加入药品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8.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C.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D.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分解的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因此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选择不合理;
B、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用锥形瓶、长颈漏斗和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进行实验,该选项选择合理;
C、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用玻璃弯管、集气瓶和玻璃瓶进行收集,该选项选择合理;
D、检验气体是否是氧气时,可以用集气瓶、玻璃瓶和带火星的木条进行实验,该选项选择合理.
故选:A.
9.用某同学利用废旧的粗铜丝、药水瓶组装成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
C.该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此试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主要性质.题目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的反应或者性质主要有:①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则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
【解答】解: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A错误;
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好多,不能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本实验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于空气的密度的相对大小,故C错误
D、将粗铜丝往下放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往上提是石灰石于稀盐酸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分析即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即熔沸点、硬度、密度、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两支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下面的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
B、该实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所以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许多物质在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现有①大理石 ②稀硫酸 ③氢气 ④氧气 ⑤二氧化碳五种物质.请你从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在空白处(填序号):
(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
(2)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
(3)可用于灭火的是 ;
(4)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答案】④;③;⑤;①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供给人类呼吸,故填:④;
(2)氢气燃烧产生的热值高,生成物只有水,无污染,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故填:③;
(3)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填:⑤;
(4)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故填:①.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12.如图,将一支盛有CO2的试管倒立在一个装满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可以看到 现象;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答案】试管中液面上升、烧杯中液体变红;CO2+H2O=H2CO3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答.
【解答】解: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试管中液面上升;②烧杯中液体变红;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为:CO2+H2O=H2CO3.
故填:试管中液面上升、烧杯中液体变红;CO2+H2O=H2CO3.
13.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答出2条即可).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灭火性、与水的反应、密度等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较好做。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根据提供的信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根据提供的信息: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4.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C的作用: ,无水CaCl2的作用: .
(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 之间添加装置E.
【答案】MgCO3MgO+CO2↑;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3CO+Fe2O32Fe+3CO2;B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MgO+CO2↑,故答案:MgCO3MgO+CO2↑;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氯化钙具有吸水性,所以D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故答案: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3CO+Fe2O32Fe+3CO2;
(4)B处停止加热后,C处液体容易倒吸入B使装置炸裂,故答案:BC.
【分析】(1)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据此分析C的作用,氯化钙具有吸水性据此分析D的作用;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B处停止加热后,C处液体容易倒吸入B使装置炸裂.
15.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二氧化碳;bc;2CH3OH+3O22CO2+4H2O;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一氧化碳,故对;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错;
c、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错;
(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CH3OH+3O22CO2+4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生的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为:(1)二氧化碳;(2)bc;(3)2CH3OH+3O22CO2+4H2O,CO2+Ca(OH)2═CaCO3↓+H2O.
【分析】(1)观察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2)根据流程图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根据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
(1)a仪器的名称为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小雨同学按图A方式将导管伸入试管中,溶液未出现浑浊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4)为了制取方便,小林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你认为能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填序号).
【答案】(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使用盐酸浓度过大
(4)CD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随开随制,随关随停”,考虑反应物与反应物是否随时分开.
【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结果他没有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所可能装置漏气;若反应物盐酸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故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使用盐酸浓度过大.(4)为了制取方便,小聪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CD.故填:CD.
1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为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了图中已有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I装置和J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G,除去HCl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3)某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火焰不灭,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条)
【答案】(1)长颈漏斗;ACE/ABCD;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
(2)cdab;NaHCO3+HCl=NaCl+H2O+CO2↑
(3)装置漏气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饱和碳酸氢钠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洗气应该长进短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装置的气密性、药品的量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1)装置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还需补充的仪器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2)浓硫酸吸水性,饱和的碳酸氢钠能吸收氯化氢气体,所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d→a→b→F,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火焰不灭,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药品量不足,③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等.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ACE/ABCD,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2)cdab,NaHCO3+HCl=NaCl+H2O+CO2↑;(3)装置漏气.
1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 .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 .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用文字叙述).
(4)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为红色
(2)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3)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解答】解:(1)水显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4)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CO2↑+H2O.
故答为:(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为红色;(2)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3)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四、综合题
19.(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 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答案】(1)A
(2)CO;稀硫酸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从导管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然后利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离出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化学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要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净化剂,气体净化的原则是: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进新的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解答】解:(1)依据实验要求可知甲装置应为除杂装置,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液体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广口瓶装NaOH溶液,故答案为:A;(2)氢氧化钠吸收CO2后生成碳酸钠,最后还应将其释放出来,从题目给出的试剂看,显然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用稀盐酸是为了防止其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因此实验开始时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混合气通过氢氧化钠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生成碳酸钠,只剩下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稀硫酸进入广口瓶,硫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O;稀硫酸.
20.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有 ,其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2)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 .
(3)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 ,是由于 .(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 .
(4)如图(d),他在B烧杯中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分别点燃四支蜡烛,然后在B杯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C烧杯倒罩在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上.在A、B两烧杯中,蜡烛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C烧杯中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
【答案】(1)蜡烛熔化,发出黄色的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
(2)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3)熄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焰心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4)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较高的蜡烛;烧杯容积较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蜡烛燃烧时,烛芯先燃烧,蜡烛熔化变成液体蜡油,发出黄色火焰,并发光、放热,火焰上方有黑烟产生等;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蜡烛火焰由里向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焰心几乎不与氧气接触,温度最低,因此产生“中间无变化,两边烧焦”的现象;(3)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熄灭的现象;而插入蜡烛焰心时,汽化的石蜡蒸汽会被导出,其具备可燃性,且与氧气接触产生燃烧;(4)A中蜡烛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及时散失到空气中;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中蜡烛先熄灭;C杯中先熄灭的是较高的蜡烛,因为烧杯容积小,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密度小,上升后自上而下覆盖在烧杯中,故高的蜡烛先熄灭.
【分析】仔细观察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及是否生成新物质解答;(2)根据火焰的分层情况分析;(3)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分析解答;(4)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