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课件45页+练习+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4.2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课件45页+练习+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11:37:01

文档简介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八下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胜哥同步)
1.小科看到一棵小樟树的树干被人剥去了一圈树皮,马上预测到樟树不久就会死去,那么其
原因是---( )
A.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有机物 B.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无机物
C.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无机物 D.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有机物
2.取一木质茎的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并在
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
位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
3.如图所示是植物茎中的两种输导组织,其中甲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A.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B. 导管 运输有机物
C. 筛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D. 筛管 运输有机物
4.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 a、b
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 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B. 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C. 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 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5.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
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 树木因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7.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1
21 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8.“胜哥”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
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
的是---( )
A. 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将更明显
B. 区域②变红说明了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
C. 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
D. 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9.小科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胜哥”得知后对小科进行了
指导,让小科在开花较多的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小科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的
枣确实更甜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枝条环切树皮后会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
B. 枝条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枣,枣水分少所以更甜
C. 枝条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会导致枣树死亡
D. 枝条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枣获得更多有机物所以更甜
10.“胜哥”母校附近有一颗老樟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颗古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
空心洞。可是,它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11.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
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割裂橡胶树
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部位。
12.将一枝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照射。请回答问题:
(1)过一段时间后,在枝条基部上方横切,横切面变成了 色,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
察切面,变红色的部位位于茎的 (填“中央”、“周围”或“除了周围与中央” ),
属于植物茎的 。
(2)若在离基部较远的部位切开枝条,则可发现与基部相比,茎内红色部位颜色较
(填“深”或“浅”)。
(3)在这个实验中,红墨水起到的作用是 。
(4)选择的材料是带叶的枝条,并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 。
(5)该实验证明了茎的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茎的 。
13.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
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
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________是通
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 1~4 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2
21 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答案
1.A 2.C 3.A 4.B 5. B 6.C 7.C 8.B 9.D 10.D
11. 由下而上 自上而下 韧皮部
12. (1)红 除了周围与中央 木质部 (2)浅
(3)标记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途径,使实验现象明显
(4)加快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速度 (5)运输 木质部
13. (1)B;筛管 (2)水分;导管
(3)1 处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是筛
管,因为 1 处其上部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所以出现肿胀。
3
21 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共45张PPT)
第二课时 茎的功能
复习:
一、茎的形态
地上茎形态: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二、茎的类型
草质茎、
木质茎
区别在于木质部发达程度不同
三、茎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
树皮
木质部
形成层:
髓:
储藏营养物质。
外侧:
韧皮部
内侧:
外树皮
保护作用
筛管:
韧皮纤维:
输导有机物
支持作用
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导管:
木纤维:
输导水无机盐
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实验目标
1. 观察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2.认识木质茎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活动:
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实验器材
三年木质茎(木槿或椴树等)的永久切片、显微镜等。
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1.按显微镜操作要求,安放显微镜,并对好光。
实验步骤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①表皮:细胞排列 ____,细胞间隙比较 ___,起 ______ 作用。
紧密

保护
② 韧皮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 ____ 状排列,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③ 形成层:只有 ____ 层细胞组成,呈 ___状排列,细胞 ____,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_____部,向内形成_____部。
2~3

扁平
韧皮
木质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④ 木质部:位于茎的 ____, 其中较大型的细胞是____,具有输导水分的功能,较小的细胞是木纤维。三个年轮也清晰地看到。
中央
导管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⑤很多情况下,还可以在茎的最中央看到 ___ ,它们的细胞壁比较 ___ ,常有贮藏营养物质
的功能。


交流
1.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是由哪些细胞组成?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木质部主要是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韧皮部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导管输送水分无机盐,筛管主要输导有机物
2.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加粗生长是因为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显微镜下的木质茎
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
存在部位 细胞特点 功 能
导 管
筛 管
木质部
死细胞、细胞
之间横壁消失
输导水
和无机盐
韧皮部
活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筛孔
输导有机物
四、茎的功能
1. 支持作用
茎可支持庞大的树冠,并将叶举向空中,使叶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能支持花朵果实;
2. 输导作用
茎是植物体物质输导的主要通道。能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也能使叶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四、茎的功能
3. 贮藏作用
如甘蔗,莴苣贮存大量养分,马铃薯、莲藕等变态茎贮藏可供食用的养分;
四、茎的功能
4. 也有繁殖作用
一些植物可利用茎进行营养繁殖,如果树嫁接,枝条扦插等。
四、茎的功能
5. 许多幼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四、茎的功能
五、茎的输导功能
(一)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茎是如何将它们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去的呢?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提出问题:
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是什么?
探究:
建立假设:
假设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假设3: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茎中心的髓进行的。
假设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
的筛管进行的。
实验材料和器具:
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 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
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
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为什么要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 只留下树皮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瓶盛有等量稀释
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 4-33,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
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
地方。10~3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
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现象。
1.为什么要放在阳光下照射?
答: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思考:
2.若A、B 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 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且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
只留下树皮
3.若将A 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4.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应如何处理各组的枝条?预期实验结果又将如何?
答:用石蜡分别密封木质部(相当于C组)和树皮韧皮部(相当于B组),预期结果也相似。
实验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 只留下树皮
记录表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没有染红的部位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茎对
根部导管
水分和无机盐
茎中导管
根尖吸收
叶脉导管
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叶花果实
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其输送路线又是如何的?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 1 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环剥部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
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
(二)有机物的运输
活动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
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是上下相通的。
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你能解释树上瘤状物的形成了吗?
答: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
思考:
1.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树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树的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答: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从而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思考:
2.割裂橡胶树的树皮, 就会有大量的胶乳出来,这是为什么?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答:橡胶胶乳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是在筛管中运输的。切割橡胶树皮采集胶乳,实际上是切割了筛管,让胶乳有机物通过筛管的断口流出。
1.水分和无机盐由木质部的导管由下而上运输。
2.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3.探究水、无机盐、有机物运输的实验方法。
4.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的不同。
本节课知识点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