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第二章复习空气和生命空
气
利用成分二氧化碳氧气性质呼吸作用制备与检验燃烧 灭火 自救氧化 氧化反应光合作用制备与检验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生物
光合作用呼吸
(气体交换)目的人的呼吸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气体交换为生物体内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动植物也会呼吸过程及意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义生物与空气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空气污染与保护臭氧层被破坏与温室效应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的途径保护森林空气污染物来源与酸雨的形成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含有多种气体(0.94%)
(0.03%)
(0.03%)
(1%)点燃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在空气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烟 3.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集气瓶冷却)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
瓶内水位变化 ;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 是上升1: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
气
的
组
成
成
分
二氧化碳氮 气稀有气体其他气体空气的应用(21%)(78%)稀有气体用于飞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等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氧 气氧气有哪些性质呢?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 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也可变成雪花状固体.无无不易略大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实验现象:(2)反应表达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的化学性质2、硫的燃烧:(1)实验现象:(2)反应表达式: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的化学性质3、磷在氧气中燃烧:(1)实验现象:(2)反应表达式: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二、氧气的化学性质4、铁在氧气中燃烧:(1)实验现象:(2)反应表达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思考:在Fe与O2气反应实验中,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上一薄层细沙?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氧气的化学性质5、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1)实验现象:(2)反应表达式:火焰明亮,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呼吸作用有机物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燃烧:可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爆炸(有限空间里的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有氧气参与.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灭火与自救1.使可燃物与空气(氧气)隔绝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你能举一些吗?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你能举一些吗?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二: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法方法一:分解双氧水法制取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装置我们把这样一类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称之为催化剂。4、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产量
5、催化剂必须与某个具体的反应结合起来,否则无意义
6、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的能否进行
7、同一反应可采用多种催化剂注意:1、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可以改变3、催化剂在反应中可以参与反应而发生变化, 但反应结束时又能转化回原来的物质。催化剂氧气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型)本实验装置易错处:1)试管口应略向下2)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3)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4)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5)火焰应加热在试管底部6)酒精量不少于1/4,不多于2/37)排水收集时导管不能太长制取操作步骤1、检查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装置4、加热5、收集6、将导管移出水面7、撤去酒精灯如果1和2、6和7互相换位,结果会怎样氧气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检验1、验证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如果复燃,证明是氧气2、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如果复燃,说明已满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6、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7、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1、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性质用途决定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保鲜食品或人工降雨灭火制汽水、碳酸饮料等保存粮食等此外:二氧化碳还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制纯碱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AB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锥形瓶(或平底烧瓶)、长颈漏斗、橡皮塞、玻璃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常温下进行向上排空气法装置收集方法反应条件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有:能溶解在水里,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H2CO3)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当加热时,碳酸会分解,逸出二氧化碳H2CO3 ===H2O+CO2↑△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 2===CaCO3↓+H2O2.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含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化学反应类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你能举几个例子吗?许多相似的实验和研究证明: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B、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1)、据反应事实在式子左右各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用“——”相连P + O2 —— P2O54P + 5O2 ==== 2P2O5点燃2)、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4)、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气体↑或沉淀↓)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3)、改横线为等号如果反应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
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注意!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HCl= FeCl2+ H2↑
C2H2 + O2= CO2 + H2O
Cu + O2 = CuO练习点燃1211242522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Fe+ O2 Fe3O4点燃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2.表示反应的 条件3.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 个数比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份数比和质量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32116864232(表示反应物中铁原子、氧气分子和生成物中四氧化三铁分子的个数比为3∶2∶1 )(表示3份质量的铁与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68∶64∶23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设求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比例式、求解;
写出答案和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般为: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制得2克
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m.2×3432m2克答:需要过氧化氢4.3克。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人体呼吸系统由哪能器官组成?这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阻挡和粘住灰尘、
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前后略扁的管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读图感受呼吸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肋骨和胸骨向下向内移动胸腔的容积增大胸腔的容积减少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肺收缩,肺内气压升高,
大于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泡肺泡内气体排出体外吸气呼气肺有什么特点适于气体交换?(1)肺泡数目多,肺泡的表面积可达100米2(2)肺泡壁由一层溥的上皮细胞构成.(3)肺泡外面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收缩收缩舒张舒张向上向外向下向内增大增大减小减小进入离开收缩变得扁平放松恢复拱形肺本身没有肌肉---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总结吸入空气呼出空气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氧毛细血管(扩散作用)二氧化碳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
内进行,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肺组成,其中呼吸道是气体进出
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
器官。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实验实验现象 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_____________,而遮光部分遇到碘液____________________。显蓝色无蓝色(不变色)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了绿叶在_____下能够制造______。光淀粉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条件是光。1)厂房:
2)能源:
3)原料:
4)产物:
5)物质转变:
6)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的过程空气中的二气化碳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
+
水光淀粉
+
氧释放到空气中叶绿体太阳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无机物转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 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
3.光合作用能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1)自然界产生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物质燃烧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3、保护臭氧层。1)臭氧层
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
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1)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作用(2)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
烃的制冷剂、发泡剂、
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
质4、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
气温稳定,有利于生物生存。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空气污染与保护1、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的排放部分建筑物材料释放有还气体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2、保护空气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的生物健康、
正常的生长2)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洁净的能源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的检测和预防植树造林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酸雨四、教案片断
1、教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2、课的类型: 新课
3、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
?
?
?
?
4、教学过程:
空
气污染产生的现象保护首要污染物:酸雨控制污染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植树造林、种草等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使用清洁能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日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怎样减小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改善能源结构,减小废气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氯氟烃,采用无氟冰箱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