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全)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26 18:38:40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光合作用第5节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思考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你认为什么是光合作用,又需要哪些条件?检验淀粉用碘酒溶液,碘酒溶液能使淀粉变蓝一、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的关系天竺葵1、把植物在暗处放置几小时
2、叶子一半放上铝箔纸,光照
3、把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4、取出叶片,滴上碘液。观察铝箔纸1.我们对天竺葵暗处理(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消耗原有的有机物,排除原来淀粉的干扰2.用铝箔纸在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后放在阳光下的目的?为了设置对比,将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对比3.为什么要对酒精进行水浴加热?酒精易挥发、易燃,不能直接加热5.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验证什么?检验淀粉的存在结论:植物体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4.在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防止对本实验的干扰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单独密闭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很快死去,而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的小老鼠却存活了较长时间。这个实验能
证明什么?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二、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O2二、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O21、在烧杯中放入清水,将金鱼藻放入水中,
2、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清水的试管,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试管有起泡冒出
4、将试管取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使植物生长增重的不是土壤,而是水。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叶脉切断,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猜测该实验要证明什么?结合上面的例子,你能说说实验步骤吗?1.这项探究中主要变量是二氧化碳3.如何防止植物
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2.需要对照实验吗?B作为A的对照。4.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考结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之一照光2小时检查淀粉AB改进后的装置与课本图有什么主要区别?本实验能说明什么?二氧化碳吸收剂二氧化碳释放剂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呢?检查淀粉银边吊兰选一盆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的叶片周边为白色,没有叶绿素,而叶片中间绿色含有叶绿素。在检查淀粉时,叶片周边不显蓝色,而中间显蓝色。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能。1)厂房:
2)能源:
3)原料:
4)产物:
5)物质转化:
6)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的表达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光淀粉
+
氧气叶绿体太阳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变化1、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
2、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化学能)
3、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能量的转化物质的转化小结: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是 ,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是_,A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
A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___.A.BC吸收CO2B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叶绿体 活细胞 有光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光能→化学能 释放能量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 呼吸作用又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了能量和CO2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6H12O6+6O2 6CO2+6H2O +能量为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6CO2+6H2O C6H12O6+6O2生命活动热能散失有机物活细胞影响因素温度
水分
氧气如何减弱呼吸作用?降低减少减少光有机物叶绿体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因素如何增强光合作用?延长升高增加感悟实验情景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巩固练习1.有首歌唱道:“吐鲁番的葡萄香又甜,西瓜大又圆哪”原因是什么?2.一年中CO2含量较高的季节是哪一季?3.一千克绿豆能长出5千克绿豆芽,有机物数量的变化是 。4.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答:因为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家养的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会死去。日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多冬季减少5.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 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在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氮气的含量   分析与解答:马铃薯在地窖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窖内的氧气减少,可能使油灯熄灭。答案是B 。6.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作用是( )
A.促进呼吸作用  B.抑制蒸腾作用
C.促进光合作用  D.抑制呼吸作用D7.(1)在晴朗的早晨,把一株植物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枝快熄灭的小木棍伸进袋内,木棍复燃了,这说明 .
(3)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原因是 .
(4)凌晨、中午、傍晚袋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
时候是 。 塑料袋内有许多小水珠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晚上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凌晨8.如图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据图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填“t1”或“t2” 或“t3”)
(2)在t1、t2时间内,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3)在时间t2点后,曲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t2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大于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9.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里,使之处于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氧气量光NaHCO3时间(分)(已知碳酸氢钠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1)在0-5分钟阶段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少,光合速率下降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CO2浓度增加。氧气量光NaHCO3时间(分)1.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Ⅲ数据绘成曲线图。请回答: (1)植物在 段内制造有机物。 (2)植物在 段内积累有机物。bfce中考题欣赏:二氧化碳回忆:你学过CO2的哪些知识?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无色无味气体 (常温下)比空气大能溶解在水中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哪些CO2的性质?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2能向液体一样倾倒下表是标准状况下常见气体的密度及相对分子质量你从表中能发现什么规律性?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化学性质1、CO2和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碳酸)碳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2、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3、验证产生了CO2CO2 +Ca(OH)2==CaCO3↓+H2OCO2使澄清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变浑浊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变红结论:C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的物质CO2烧杯中放有两支蜡烛,一高一低,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结论一:CO2密度比空气大现象: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结论二:CO2没有助燃性,不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反应速度中等
2.大理石(或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钙和CO2,氯化钙易溶于水,反应速度较快,但浓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
3.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由于生成物硫酸钙微溶于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的硫酸钙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度很快1、原料: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2、反应装置:BA、D碳酸钙(CaCO3)盐酸(HCl)3、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 CO2 ↑4、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注意:CO2能溶于水,而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但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①长颈漏斗末端插入液面下。
②伸入锥形瓶内的导管不能太长,只要稍露出橡皮塞即可。
③CO2能溶于水,但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实验装置: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吗?
浓盐酸能代替稀盐酸吗?
能用粉末状的纯碳酸钙代替石灰石吗?
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吗?强化巩固:CaCO3+ H2SO4===CaSO4 + H2O + CO2↑Na2CO3+ 2HCl===2NaCl + H2O + CO2↑因为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进一步的反应.反应速度太快,难以控制,适合于灭火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CO2中含有氯化氢粉末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二氧化碳的制取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工业上制取大量二氧化碳,通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同时得到另一种有用的产物生石灰(CaO),请写出工业制CO2的反应方程式: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了一个山洞,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亡,而高处的人却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供给呼吸一个深洞能否贸然进入?采用什么方法判断?空气中CO2浓度与人的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途:2.CO2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3.CO2不助燃也不燃烧5.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6.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7.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1.固态的CO2(干冰)易升华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检验CO2的存在人工降雨灭火制汽水等碳酸饮料保存粮食等8.CO2参与光合作用——CO2是光合作用一种原料1.二氧化碳的性质:
A.物理性质:
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可溶于水。
B.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维持动物的呼吸。
②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 + H2O ==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CO2↑+ H2O
③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该反应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⑤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小结:光叶绿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比较二氧化碳叶绿体光照氧气二氧化碳氧气活细胞内制造贮藏释放分解例题:现有七瓶无色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如何鉴别它们?H2 O2 N2 CO2 空气 CO CH4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为O2木条熄灭为CO2和N2无变化为空气气体燃烧为H2.CH4和C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CO2无现象为N2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无水雾为CO有水雾为H2和CH4烧杯中加石灰水变浑浊为CH4无现象为H2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1.“不沉的潜水艇”
在一烧杯内放置一枚新鲜鸡蛋,往烧杯内到入稀盐酸,可以看到鸡蛋壳表面附着一层气泡。(1)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鸡蛋在溶液中上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蛋壳浮出液面后又会下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反复几次。CaCO3 +2HCl === CaCl2+ CO2 ↑+H2O鸡蛋壳表面形成气泡,浮力变大气泡消失,浮力变小2.长期敞口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上常常形成一层白色的固体或在石灰水的表面上漂浮一层白膜,这层白色固体或白膜是_______.
它是怎样形成的? 有关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洗去它用______,反应式:
.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稀盐酸5.右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
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的强度
C.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强度为0
D.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
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B3.为研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2?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 .A、D、B装置气密性不好或原料不够…某石灰石中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一兴趣小组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将一块样品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然后加入50g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盐酸有剩余),反应所需时间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将样品敲碎的目的是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度(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求此石灰石的纯度及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2g正确书写以下化学方程式1、双氧水制取氧气2、氯酸钾制取氧气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铁在氧气中燃烧5、磷在氧气中燃烧6、硫在氧气中燃烧7、碳在氧气中燃烧写出现象8、水电解9、呼吸作用10、光合作用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12、碳酸受热分解1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15、碳酸钙高温分解1、 2H2O2 2H2O + O2MnO22、2KClO3 2KCl + 3O2MnO23、 2KMnO4 K2MnO4+MnO2+O2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5、产生大量白烟6、明亮的蓝紫色火焰7、剧烈燃烧,发出白光8、9、10、6CO2+6H2O C6H12O6+6O2光照叶绿体CO2+H2O=H2CO311、12、13、CO2 +Ca(OH)2==CaCO3↓+H2O14、CaCO3+2HCl=CaCl2+ H2O+ CO2 ↑15、CaCO3 ==== CaO + CO2↑高温课件6张PPT。作业本A1.蓝色 2.D 3.A 4.C 5.C 6.C 7.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 有机物(淀粉) 8.(1)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2)吸收CO2 对比作用 9.B
10.(1)上午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淀粉逐渐增多 (2)傍晚光合作用虽减弱,但整个白天合成积累了淀粉 (3)夜晚光合作用停止,白天制造的淀粉在夜晚被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到凌晨时,叶内淀粉已很少了
11.(1)C (2)B
12.(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高 (2)强于 多于第5节 光合作用(一)作业本B1.(1)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2)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2.变瘪了 因为CO2与水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CO2+H2O=H2CO3) 红 酸
3.A 4.A 5.A 6.D
7.(1)CO2+H2O=H2CO3 (2)CO2+Ca(OH)2=CaCO3↓+H2O
8.CO2 供给呼吸 9.B 10.C
1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红色褪去,恢复成紫色。 原因是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2.①有叶绿体的(叶肉) 活②有光 有光无光③CO2 O2 O2 CO2④合成 分解⑤贮藏 释放⑥有机物 能量 能量 释放 13.D 14.水 一直只浇水 CO2第5节 光合作用(二)1.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2.无机物 有机物 氧气 物质 太阳能
有机物 能量
3.A 4.A 5.A 6.D 7.D 8.C B A 9.C 10.D
11.(1)让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完
(2)形成对照
(3)检查有没有淀粉产生 (4)光 12.(1)CO2 (2)使植物能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5)光课时冲浪A第5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13.(1)光照强度、CO2含量
(2)小于25℃时,温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3)25℃
(4)取两盆大小、生长状况、环境温度等因素都相同的绿色植物,一盆给以强光,一盆给以弱光,分别测量吸收C02的多少
14.B
15.(1)灰尘量越多,光合作用降低百分率越大
(2)灰尘影响光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3)41.B 2.A 3.D 4.D 5.D 6.A 7.D 8.A 9.C 10.A
11.(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下 生成的C02会从长颈漏斗逸出
(2)CO2密度比空气大
(3)2HCl+CaCO3=CaCl2+H20+C02↑ 12.(1)CO2+H20=H2CO3
(2)煤碳等矿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13.CO2+Ca(OH)2=CaCO3↓+H20
14.C02 气压 温度
15.D 16.B课时冲浪B第5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17.(1)证明水不显酸性
(2)CO2和H20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3)应增加一个实验装置,来证明C0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8.(1)2.8 (2)82.5% (3)18.25% 19.(1)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积累有机物
(2)20 (3)0 (4)晚上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0.(1)蓝色气球会浮起来,另一只气球也能浮起来一些
(2)可能是气球壁太厚、太重或气体量太少或与烧杯壁贴在一起了等课 题
第5节 光合作用
日 期
教学
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3、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4、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 难点:光合作用
【引入】谈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对生命活动极其重要。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什么是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物质方面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能量方面的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
问题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
--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使叶绿素褪去
【实验现象】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 蓝色 ,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 变蓝。
【实验结论】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淀粉 。也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
【思考】怎样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使会产生氧气?--如图2-45所示,收集水生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需要设置对比实验,这样才能说明气体是绿色植物产生的,而不是由水直接产生的。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3个: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需要。为了控制变量。
4、改进建议: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展示老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更加清晰)
【探究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补充】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以及实验的简单过程。
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要求回答: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
问: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要求回答: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乙装置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教师展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摘自甲装置内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未被染成蓝色。而摘自乙装置的叶片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必须有二氧化碳参加,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板书) 
 教师指出:经科学家实验证明,没有水参加,绿叶在光下也不能制造淀粉。
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板书)
【补充】问: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要求回答: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素。)
  启发思考: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绿叶有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素。(板书)
  启发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
  教师对有关能量的问题作出形象的解释之后,指出: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是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问】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把从外界摄入到体内的各种无机物在体内转化成有机物吗?(学生回答:不能)
【问】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从食物中获得的)
【问】人和动物吃的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的有机物又是从哪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给我们提供的。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一:
(一)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板书)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重要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问】人和动物体是否也能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呢?(学生回答:不能)
【问】那么,我们人体或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谁提供的呢?(学生回答:是食物中贮藏的能量)
【问】食物中贮藏的能量又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太阳光能。)
教师指出: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藏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光合作用所贮藏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二:
(二)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板书)
【问】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l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l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 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三:
(三)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板书)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的1、5倍--所以可以象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灭火3)能溶于水--制成汽水
4)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压缩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可升华、吸热,可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⑴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⑵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⑶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⑷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利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
【补充】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石灰石活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1、化工原料;2、人工降雨; 3、人造云雾;4、致冷剂;5、光合作用--气态肥;6、灭火剂。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能量
是否需要叶绿素
是否需要光
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轶事
记录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不是很成功。原因是正好碰上阴雨天气。决定在学生实验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不过学生对于这样的实验操作很感兴趣。
对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我觉得教材有误,或者说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设计。通过讨论,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还是有较深的印象。
课后
反思
本节内容用3课时完成。第1课时至73页探究之前,重点完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地的实验。并对思考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第2课时完成探究,并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提上来完成。第3课时以讲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为主。这样的课时安排比较合理。在上完本节内容后,安排1课时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