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00:00:00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凤翔期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
B.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C.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D.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2.(2019·番禺模拟)如图,在四边形 中, 分别是 , , , 边上的点,某同学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当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菱形
B.当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矩形
C.当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不可能为菱形
D.当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可以为平行四边形
3.(2019九上·福田期中)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D、BC上,且AM=CN,连接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  )
A.28° B.56° C.62° D.72°
4.(2019九上·梅县期中)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 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错误的是(  )
A.AB=AD B.AC⊥BD C.AC=BD D.AD=CD
5.(2020·宁波模拟)如图, 在 ABCD中, E为BC的中点, 若四边形AEDF为矩形, 则(  )
A.∠B+∠ADE=90° B.DE= AE
C.EF=2AE D.EF=2AB
6.(2020·陕西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过点D作直线m∥AC,点E、F是直线m上两个动点,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四边形ACFE的面积是(  )
A.48 B.40 C.24 D.30
7.(2019八下·合浦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BF=12,AB=10,则AE的长为(  )
A.10 B.12 C.16 D.18
8.(2019九上·天河月考)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是 的中点,点 是 的中点, 与 相交于点 ,设 .得到以下结论:① ;② ;③ 则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2018·漳州模拟)如图,点A,B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DC,点A的对应点为D,连接AD,BC,则关于四边形ABCD的对称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10.(2020·上海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11.(2019·张家界)《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根据题意得,长比宽多   步.
12.(2019八下·海沧期中)工人师傅在测量一个门框是否是矩形时,只需要用到一个直角尺,则他用到的判定方法是   .
13.(2019·武汉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连接AC、BD,若S四边形ABCD=18,则BD的最小值为   .
14.(2020八下·建湖月考)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周长是   .
15.(2020·杭州模拟)图甲是小明设计的带菱形图案的花边作品,该作品由形如图乙的矩形图案拼接而成(不重叠,无缝隙).图乙种, ,EF=4cm,上下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54cm2,其内部菱形由两组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交叉得到,则该菱形的周长为   cm
16.(2020八下·海安月考)如图,直线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E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面积是   .
三、解答题
17.(2019九上·渠县月考)如图,已知 , , ,且 ,求证:四边形BCED是矩形.
18.(2019·梧州模拟)已知:在菱形ABCD中,E,F是BD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1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为BC上的点,连接AM,延长AD至点E,使得AE=AM,过点E作EF⊥AM,垂足为F.
求证:AB=EF.
20.(2020·百色模拟)如图,矩形EFGH的顶点E,G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D,BC上,顶点F,H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
(1)求证:BG=DE;
(2)若E为AD中点,FH=2,求菱形ABCD的周长.
21.(2019九上·宜兴期中)已知: ABCD的两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出这时菱形的边长;
(2)若AB的长为2,那么 ABCD的周长是多少?
22.(2019·高港模拟)如图,已知在 中,点 是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求证: .
(2)连接 , ,当    时,四边形 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   
23.(2019八下·合浦期中)已知△ABC,分别以BC,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E,ACF,ABD
(1)若存在四边形ADEF,判断它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存在四边形ADEF的条件下,请你给△ABC添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DEF成为矩形,并说明理由.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不存在.
24.(2019七上·鄞州期末)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8,点M是BC边的中点,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方向运动再过点B沿BM方向运动,到点M停止运动,点Q以同样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着DA方向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
(1)当x=2时,线段AQ的长是    
(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会发生改变吗 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 DQ 若存在,求出点P的运动路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OA=OC
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OA=OC不能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A错误;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错误;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C错误;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判断;B. 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断;C. 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判断;D. 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连接AC、BD,
当E,F,G,H是各边中点时,EH∥BD,EH= BD,FG∥BD,FG= BD,EF∥AC,EF= AC,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AC=BD,
∴EF=EH,
∴四边形EFGH为菱形,A不符合题意;
当E,F,G,H是各边中点,AC⊥BD时,∠EFG=90°,
∴四边形EFGH为矩形,B不符合题意;
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能为菱形,C符合题意;
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以为平行四边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C、B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EH∥BD,EH= BD,FG∥BD,FG= BD,EF∥AC,EF= AC,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A、由AC=BD,可得EF=EH,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B、由AC⊥BD时,可得∠EFG=90°,根据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四边形 为矩形,据此判断即可;
C、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能为正方形,而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D、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会存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CD,AB=BC,
∴∠MAO=∠NCO,∠AMO=∠CNO,
在△AMO和△CNO中,
∴△AMO≌△CNO(ASA),
∴AO=CO,
∵AB=BC,
∴BO⊥AC,
∴∠BOC=90°,
∵∠DAC=28°,
∴∠BCA=∠DAC=28°,
∴∠OBC=90°-28°=6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
4.【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当AB=AD时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不一定是菱形,除非是正方形,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当AD=CD时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判定定理有: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矩形AEDF的对角线的交点为O,
∴AO=AD,EF=2OE,
∵E为BC的中点,
∴BE=BC
∵平行四边形ABCD
∴AD=BC,AO∥BE,
∴AO=BE,
∴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
∴AB=OE
∴EF=2AB.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知AO=AD,EF=2OE,再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推出AO=BE,AO∥BE,由此可证得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到AB=OE,即可证得结论。
6.【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
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
过D作DM垂直AC于点M
根据等面积法,在 中
可得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的高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所以可得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因此计算面积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E=∠AEB,
∵∠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
∴∠DAE=∠BAE,
∴∠BAE=∠AEB,
∴AB=BE,同理可得AB=AF,
∴AF=B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AB=A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AE⊥BF,OA=OE,OB=OF= BF=6,
∴OA= =8,
∴AE=2OA=16;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BEF是菱形,得出AE⊥BF,OA=OE,OB=OF= BF=6,由勾股定理求出OA,即可得出AE的长
8.【答案】D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1)
所以①成立;(2)如图延长 交 延长线于点 ,
则:
∴ 为直角三角形 斜边 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即
所以②成立;(3)∵



所以③成立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CDF≌△BCE,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证得EPC=90°,故①成立;
延长PF交BA延长线于点M,易得△CFD≌△MFA,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CD=MA=AB=a,
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是斜边的一半证得AP=BM=a,故②成立;
利用等面积法求得BE=,进而求得CP=,故③成立。
9.【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AB= ,AD= ,BC= ,CD= ,
∴AB=BC=CD=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四边形ABC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方格纸的特点及勾股定理算出AB,AD,BC,CD的长,从而发现AB=BC=CD=AD故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D∥BC,AB=BC=DC,
∠A=∠ABC=∠ADC=∠BCD=90°,∠ABD=∠ADB=∠BDC=45°
∵△BPC是等边三角形 ∴BP=PC=BC,∠PBC=∠PCB=∠BPC=60°,
∴DC=PC ,∠ABE=∠ABC-∠PBC=30°
∴BE=2AE,故①正确;
∵AD∥BC ∴∠PFD=∠BCF=60° ∴∠PFD=∠BPC
同①得:∠DCF=30° ∴∠CPD=∠CDP=75° ∴∠PDF=15°
又∵∠PBD=∠ABD-∠ABE=45°-30°=15°,
∴∠PDF=∠PBD
∴△DFP∽△BPH,故②正确;
∵∠PDB=∠CDP-∠BCD=75°-45°=30°,∠PFD=60°
∠BPD=135°,∠DPF=105°
∴∠PDB≠∠PFD≠∠BPD≠∠DPF
∴△PFD与△PDB不相似,故③错误;
∵∠PDH=∠PCD=30°,∠DPH=∠DPC
∴△DPH∽△CDP

∴PD2=PH·CD,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E=3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的性质可得BE=2AE,故①正确;
同①得∠DCF=30°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PD=∠CDP=75° ,进而得∠PDF=15°,∠PBD=∠ABD-∠ABE=15°,则可得∠PDF=∠PBD,又∠PDF=∠PBD=60°,从而可证△DFP∽△BPH,故②正确;
通过计算可知 △PFD和△PDB 中,∠PDF=∠PBD,∠PDB≠∠PFD≠∠BPD≠∠DPF,可判断△PFD与△PDB不相似,故③错误;
利用∠PDH=∠PCD=30°,∠DPH=∠DPC可证得△DPH∽△CDP,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变形为PD2=PH·CD,故④正确。
11.【答案】12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设长为x步,宽为(60-x) 步,
x(60-x)=864 ,
解得,x1=36,x2=24(舍去),
∴当x=36 时,60-x=24 ,
∴长比宽多:36-24=12 (步),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题意,设长为x步,宽为(60-x) 步,根据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到关于x的解析式,得到答案即可。
12.【答案】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用直角尺判定门框的四个角是否都为90°,故采用的判定方法是“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故填“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13.【答案】6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过A作AM⊥CD于M,过A作AN⊥BC于N,
则∠MAN=90°,
∠DAM+∠BAM=90°,∠BAM+∠BAN=90°,
∴∠DAM=∠BAN.
∵∠DMA=∠N=90°,AB=AD,
∴△DAM≌△BAN,
∴AM=AN,
∴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
∴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MCN= AC2,
∴AC=6,
∴BD⊥AC时BD最小,且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分析】过A作AM⊥CD于M,过A作AN⊥BC于N,根据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NCM是矩形,则可得∠MAN=90°,于是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AM=∠BAN,用角角边可证△DAM≌△BAN,所以AM=AN,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可得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所以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MCN=AC2,则AC的值可求解,即当BD⊥AC时BD最小,且最小值BD=AC。
14.【答案】2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S菱形=·AC·BD=24,令AC=6,
∴BD=8,
∴BO=4,AO=3,
在Rt△ABO中,AB2=AO2+BO2,
即AB2=32+42,
∴AB=5,
∴菱形的周长=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菱形的边长,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 ,EF=4可得:AB=和BC的长度,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4 可得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高,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求出小菱形的边长为 ,则菱形的周长为: ×4=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B,BC的长,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及菱形的性质,求出小菱形的边长,然后就可求出菱形的周长。
16.【答案】5.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90°,
∵AE⊥EF,CF⊥EF,
∴∠AEB=∠BFC=90°,
∴∠ABE+∠CBF=180°-90°=90°,∠ABE+∠EAB=90°,
∴∠EAB=∠CBF,
在△AEB和△BFC中,

∴△AEB≌△BFC(AAS),
∴BE=CF=2,
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得: ,
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CB,∠ABC=90°,求出∠EAB=∠FBC,证△AEB≌△BFC,求出BE=CF=2,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17.【答案】证明:连接BE、CD.
在△ABD和△ACE中
∵AB=AC,AD=AE,∠BAD=∠CAE
∴△ABD≌△ACE(SAS)
∴BD=CE
∵DE=BC
∴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
∵∠BAD=∠CAE
∴∠BAD+∠CAB=∠CAE+∠CAB
即∠CAD=∠BAE
在△ACD和△ABE中,
∵AC=AB,AD=AE,∠CAD=∠BAE
∴△ADC≌△AEB(SAS)
∴CD=BE
∴四边形BCED为矩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利用已知条件证出△ABD≌△ACE,从而得BD=CE,加上DE=BC,可证地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得△ADC≌△AEB,从而得CD=BE,故利用矩形的判定方法得证。
18.【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AB=CD,∠ADF=∠CDF,
∵AB=CD,∠ADF=∠CDF,DF=DF
∴△ADF≌△CDF(SAS)
∴AF=CF,
∵AB∥CD,AE∥CF
∴∠ABE=∠CDF,∠AEF=∠CFE
∴∠AEB=∠CFD,∠ABE=∠CDF,AB=CD
∴△ABE≌△CDF(AAS)
∴AE=CF,且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AF=CF,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ADF=∠CDF,根据“SAS”先证△ADF≌△CDF,再证△ABE≌△CDF,从而可得AE=CF,由AE∥CF,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19.【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BAC=90°
∵EF⊥AM,
∴∠EFA=90°
∵∠MAB+∠MAE=90°,∠EAM+∠E=90°,
∴∠MAB=∠E
∵AE=AM,
∴ΔABM≌ΔEFA
∴AB=EF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可知角B与角BAC都是直角,再由EF与AM垂直,可知角E与角EAF互余,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角E与角BAM相等,与已知条件中的AE与AM相等,即可判断三角形AEF与三角形ABM全等,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AB与EF相等。
20.【答案】(1)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
∴EH=FG,EH∥FG,
∴∠GFH=∠EHF,
∵∠BFG=180°﹣∠GFH,∠DHE=180°﹣∠EHF,
∴∠BFG=∠DHE,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
∴∠GBF=∠EDH,
∴△BGF≌△DEH(AAS),
∴BG=DE;
(2)解:连接EG,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AD∥BC,
∵E为AD中点,
∴AE=ED,
∵BG=DE,
∴AE=BG,AE∥BG,
∴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
∴AB=EG,
∵EG=FH=2,
∴AB=2,
∴菱形ABCD的周长=8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EH=FG,EH∥FG,得到∠GFH=∠EHF,求得∠BFG=∠DHE,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得到∠GBF=∠ED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EG,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AD∥BC,求得AE=BG,AE∥BG,得到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EG,于是得到结论.
21.【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
∴△=(﹣m)2﹣4( )=m2﹣2m+1=0,
解得:m=1.
∴当m为1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解:将x=2代入x2﹣mx+ =0中,得:4﹣2m+ =0,
解得:m= ,
∵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
∴AB+AD=m= ,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AB+AD)=2× =5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出AB=AD,由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2)将x=2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可求出m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AB+AD的值,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22.【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OCE,∠DAO=∠E.
∵O是CD的中点,
∴OC=OD,
在△ADO和△ECO中,

∴△AOD≌△EOC(AAS)
(2)45°;解:当∠B=∠AEB=45°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如图; ∵△AOD≌△EOC, ∴OA=OE. 又∵OC=OD,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B=∠AEB=45°, ∴AB=AE,∠BAE=9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COE=∠BAE=90°. ∴ ACED是菱形. ∵AB=AE,AB=CD, ∴AE=CD. ∴菱形ACED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45.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OCE,∠DAO=∠E,再根据中点定义可得DO=CO,然后可利用AAS证明△AOD≌△EOC;(2)当∠B=∠AEB=45°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首先证明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可得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
23.【答案】(1)证明:∵△ABD、△BCE和△ACF是等边三角形,
∴AC=AF,AB=BD,BC=BE,∠EBC=∠ABD=60°,
∴∠DBE=∠ABC=60°﹣∠EBA,
在△DBE和△ABC中

∴△DBE≌△ABC,
∴DE=AC,
∵AC=AF,
∴DE=AF,
同理AD=EF,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解:当∠BAC=150°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理由是:∵△ABD和△ACF是等边三角形,
∴∠DAB=∠FAC=60°,
∵∠BAC=150°,
∴∠DAF=90°,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DEF是矩形;
(3)解:这样的平行四边形ADEF不总是存在,
理由是:当∠BAC=60°时,∠DAF=180°,
此时点D、A、F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四边形ADEF就不存在.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AF,AB=BD,BC=BE,∠EBC=∠ABD=60°,求出∠DBE=∠ABC,根据SAS推出△DBE≌△ABC,根据全等得出DE=AC,求出DE=AF,同理AD=E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当AB=AC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当∠BAC=150°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求出∠DAF=90°,根据矩形的判定推出即可;(3)这样的平行四边形ADEF不总是存在,当∠BAC=60°时,此时四边形ADEF就不存在.
24.【答案】(1)6
(2)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
连结AM,
依题可得:
AP=DQ=x,
∵AD=8,
∴AQ=8-x,
∴S阴=S△APM+S△AQN,
=·x×4+·(8-x)×4,
=2x+16-2x,
=16.
∴ 阴影面积不变 .
(3)解: 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AB=4,AP=DQ=x,
∴BP=4-x,
又∵ BP=DQ ,
∴4-x=x,
解得:x=3;
②当点P在线段BM上时,
∵AB=4,AP=DQ=x,
∴BP=x-4,
又∵ BP=DQ ,
∴x-4=x,
解得:x=6;
综上所述:当x=3或6时,BP=DQ .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1)依题可得:
AP=DQ=x,
∵AD=8,AP=2,
∴DQ=2,
∴AQ=AD-DQ=8-2=6,
故答案为:6.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P=DQ=x,由AQ=AD-DQ计算即可求得答案.
(2)阴影部分的面积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连结AM, 根据题意可得AP=DQ=x,AQ=8-x,由S阴=S△APM+S△AQN计算即可得出阴影面积为定值.
(3)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②当点P在线段BM上时,由 BP=DQ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1 / 1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凤翔期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
B.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C.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D.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OA=OC
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OA=OC不能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A错误;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错误;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C错误;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当 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判断;B. 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断;C. 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判断;D. 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断.
2.(2019·番禺模拟)如图,在四边形 中, 分别是 , , , 边上的点,某同学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当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菱形
B.当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矩形
C.当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不可能为菱形
D.当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可以为平行四边形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连接AC、BD,
当E,F,G,H是各边中点时,EH∥BD,EH= BD,FG∥BD,FG= BD,EF∥AC,EF= AC,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AC=BD,
∴EF=EH,
∴四边形EFGH为菱形,A不符合题意;
当E,F,G,H是各边中点,AC⊥BD时,∠EFG=90°,
∴四边形EFGH为矩形,B不符合题意;
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能为菱形,C符合题意;
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以为平行四边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C、B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EH∥BD,EH= BD,FG∥BD,FG= BD,EF∥AC,EF= AC,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A、由AC=BD,可得EF=EH,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B、由AC⊥BD时,可得∠EFG=90°,根据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四边形 为矩形,据此判断即可;
C、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能为正方形,而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D、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会存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3.(2019九上·福田期中)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D、BC上,且AM=CN,连接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  )
A.28° B.56° C.62° D.72°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CD,AB=BC,
∴∠MAO=∠NCO,∠AMO=∠CNO,
在△AMO和△CNO中,
∴△AMO≌△CNO(ASA),
∴AO=CO,
∵AB=BC,
∴BO⊥AC,
∴∠BOC=90°,
∵∠DAC=28°,
∴∠BCA=∠DAC=28°,
∴∠OBC=90°-28°=6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
4.(2019九上·梅县期中)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 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错误的是(  )
A.AB=AD B.AC⊥BD C.AC=BD D.AD=CD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A.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当AB=AD时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不一定是菱形,除非是正方形,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当AD=CD时 ABCD是菱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判定定理有: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
5.(2020·宁波模拟)如图, 在 ABCD中, E为BC的中点, 若四边形AEDF为矩形, 则(  )
A.∠B+∠ADE=90° B.DE= AE
C.EF=2AE D.EF=2AB
【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矩形AEDF的对角线的交点为O,
∴AO=AD,EF=2OE,
∵E为BC的中点,
∴BE=BC
∵平行四边形ABCD
∴AD=BC,AO∥BE,
∴AO=BE,
∴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
∴AB=OE
∴EF=2AB.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知AO=AD,EF=2OE,再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推出AO=BE,AO∥BE,由此可证得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到AB=OE,即可证得结论。
6.(2020·陕西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过点D作直线m∥AC,点E、F是直线m上两个动点,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四边形ACFE的面积是(  )
A.48 B.40 C.24 D.30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
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
过D作DM垂直AC于点M
根据等面积法,在 中
可得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的高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在运动过程中EF∥AC且EF=AC,所以可得四边形ACFE为平行四边形,因此计算面积即可.
7.(2019八下·合浦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BF=12,AB=10,则AE的长为(  )
A.10 B.12 C.16 D.18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E=∠AEB,
∵∠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
∴∠DAE=∠BAE,
∴∠BAE=∠AEB,
∴AB=BE,同理可得AB=AF,
∴AF=B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AB=A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AE⊥BF,OA=OE,OB=OF= BF=6,
∴OA= =8,
∴AE=2OA=16;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BEF是菱形,得出AE⊥BF,OA=OE,OB=OF= BF=6,由勾股定理求出OA,即可得出AE的长
8.(2019九上·天河月考)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是 的中点,点 是 的中点, 与 相交于点 ,设 .得到以下结论:① ;② ;③ 则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1)
所以①成立;(2)如图延长 交 延长线于点 ,
则:
∴ 为直角三角形 斜边 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即
所以②成立;(3)∵



所以③成立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CDF≌△BCE,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证得EPC=90°,故①成立;
延长PF交BA延长线于点M,易得△CFD≌△MFA,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CD=MA=AB=a,
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是斜边的一半证得AP=BM=a,故②成立;
利用等面积法求得BE=,进而求得CP=,故③成立。
9.(2018·漳州模拟)如图,点A,B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DC,点A的对应点为D,连接AD,BC,则关于四边形ABCD的对称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AB= ,AD= ,BC= ,CD= ,
∴AB=BC=CD=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四边形ABC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方格纸的特点及勾股定理算出AB,AD,BC,CD的长,从而发现AB=BC=CD=AD故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即可得出答案。
10.(2020·上海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D∥BC,AB=BC=DC,
∠A=∠ABC=∠ADC=∠BCD=90°,∠ABD=∠ADB=∠BDC=45°
∵△BPC是等边三角形 ∴BP=PC=BC,∠PBC=∠PCB=∠BPC=60°,
∴DC=PC ,∠ABE=∠ABC-∠PBC=30°
∴BE=2AE,故①正确;
∵AD∥BC ∴∠PFD=∠BCF=60° ∴∠PFD=∠BPC
同①得:∠DCF=30° ∴∠CPD=∠CDP=75° ∴∠PDF=15°
又∵∠PBD=∠ABD-∠ABE=45°-30°=15°,
∴∠PDF=∠PBD
∴△DFP∽△BPH,故②正确;
∵∠PDB=∠CDP-∠BCD=75°-45°=30°,∠PFD=60°
∠BPD=135°,∠DPF=105°
∴∠PDB≠∠PFD≠∠BPD≠∠DPF
∴△PFD与△PDB不相似,故③错误;
∵∠PDH=∠PCD=30°,∠DPH=∠DPC
∴△DPH∽△CDP

∴PD2=PH·CD,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E=3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的性质可得BE=2AE,故①正确;
同①得∠DCF=30°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PD=∠CDP=75° ,进而得∠PDF=15°,∠PBD=∠ABD-∠ABE=15°,则可得∠PDF=∠PBD,又∠PDF=∠PBD=60°,从而可证△DFP∽△BPH,故②正确;
通过计算可知 △PFD和△PDB 中,∠PDF=∠PBD,∠PDB≠∠PFD≠∠BPD≠∠DPF,可判断△PFD与△PDB不相似,故③错误;
利用∠PDH=∠PCD=30°,∠DPH=∠DPC可证得△DPH∽△CDP,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变形为PD2=PH·CD,故④正确。
二、填空题
11.(2019·张家界)《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根据题意得,长比宽多   步.
【答案】12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设长为x步,宽为(60-x) 步,
x(60-x)=864 ,
解得,x1=36,x2=24(舍去),
∴当x=36 时,60-x=24 ,
∴长比宽多:36-24=12 (步),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题意,设长为x步,宽为(60-x) 步,根据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到关于x的解析式,得到答案即可。
12.(2019八下·海沧期中)工人师傅在测量一个门框是否是矩形时,只需要用到一个直角尺,则他用到的判定方法是   .
【答案】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用直角尺判定门框的四个角是否都为90°,故采用的判定方法是“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故填“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是矩形。
13.(2019·武汉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连接AC、BD,若S四边形ABCD=18,则BD的最小值为   .
【答案】6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如下图,过A作AM⊥CD于M,过A作AN⊥BC于N,
则∠MAN=90°,
∠DAM+∠BAM=90°,∠BAM+∠BAN=90°,
∴∠DAM=∠BAN.
∵∠DMA=∠N=90°,AB=AD,
∴△DAM≌△BAN,
∴AM=AN,
∴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
∴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MCN= AC2,
∴AC=6,
∴BD⊥AC时BD最小,且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分析】过A作AM⊥CD于M,过A作AN⊥BC于N,根据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NCM是矩形,则可得∠MAN=90°,于是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AM=∠BAN,用角角边可证△DAM≌△BAN,所以AM=AN,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可得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所以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MCN=AC2,则AC的值可求解,即当BD⊥AC时BD最小,且最小值BD=AC。
14.(2020八下·建湖月考)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周长是   .
【答案】20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S菱形=·AC·BD=24,令AC=6,
∴BD=8,
∴BO=4,AO=3,
在Rt△ABO中,AB2=AO2+BO2,
即AB2=32+42,
∴AB=5,
∴菱形的周长=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菱形的边长,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5.(2020·杭州模拟)图甲是小明设计的带菱形图案的花边作品,该作品由形如图乙的矩形图案拼接而成(不重叠,无缝隙).图乙种, ,EF=4cm,上下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54cm2,其内部菱形由两组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交叉得到,则该菱形的周长为   cm
【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 ,EF=4可得:AB=和BC的长度,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4 可得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高,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求出小菱形的边长为 ,则菱形的周长为: ×4=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B,BC的长,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及菱形的性质,求出小菱形的边长,然后就可求出菱形的周长。
16.(2020八下·海安月考)如图,直线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E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面积是   .
【答案】5.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90°,
∵AE⊥EF,CF⊥EF,
∴∠AEB=∠BFC=90°,
∴∠ABE+∠CBF=180°-90°=90°,∠ABE+∠EAB=90°,
∴∠EAB=∠CBF,
在△AEB和△BFC中,

∴△AEB≌△BFC(AAS),
∴BE=CF=2,
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得: ,
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CB,∠ABC=90°,求出∠EAB=∠FBC,证△AEB≌△BFC,求出BE=CF=2,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三、解答题
17.(2019九上·渠县月考)如图,已知 , , ,且 ,求证:四边形BCED是矩形.
【答案】证明:连接BE、CD.
在△ABD和△ACE中
∵AB=AC,AD=AE,∠BAD=∠CAE
∴△ABD≌△ACE(SAS)
∴BD=CE
∵DE=BC
∴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
∵∠BAD=∠CAE
∴∠BAD+∠CAB=∠CAE+∠CAB
即∠CAD=∠BAE
在△ACD和△ABE中,
∵AC=AB,AD=AE,∠CAD=∠BAE
∴△ADC≌△AEB(SAS)
∴CD=BE
∴四边形BCED为矩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利用已知条件证出△ABD≌△ACE,从而得BD=CE,加上DE=BC,可证地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得△ADC≌△AEB,从而得CD=BE,故利用矩形的判定方法得证。
18.(2019·梧州模拟)已知:在菱形ABCD中,E,F是BD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AB=CD,∠ADF=∠CDF,
∵AB=CD,∠ADF=∠CDF,DF=DF
∴△ADF≌△CDF(SAS)
∴AF=CF,
∵AB∥CD,AE∥CF
∴∠ABE=∠CDF,∠AEF=∠CFE
∴∠AEB=∠CFD,∠ABE=∠CDF,AB=CD
∴△ABE≌△CDF(AAS)
∴AE=CF,且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AF=CF,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ADF=∠CDF,根据“SAS”先证△ADF≌△CDF,再证△ABE≌△CDF,从而可得AE=CF,由AE∥CF,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1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为BC上的点,连接AM,延长AD至点E,使得AE=AM,过点E作EF⊥AM,垂足为F.
求证:AB=EF.
【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BAC=90°
∵EF⊥AM,
∴∠EFA=90°
∵∠MAB+∠MAE=90°,∠EAM+∠E=90°,
∴∠MAB=∠E
∵AE=AM,
∴ΔABM≌ΔEFA
∴AB=EF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可知角B与角BAC都是直角,再由EF与AM垂直,可知角E与角EAF互余,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角E与角BAM相等,与已知条件中的AE与AM相等,即可判断三角形AEF与三角形ABM全等,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AB与EF相等。
20.(2020·百色模拟)如图,矩形EFGH的顶点E,G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D,BC上,顶点F,H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
(1)求证:BG=DE;
(2)若E为AD中点,FH=2,求菱形ABCD的周长.
【答案】(1)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
∴EH=FG,EH∥FG,
∴∠GFH=∠EHF,
∵∠BFG=180°﹣∠GFH,∠DHE=180°﹣∠EHF,
∴∠BFG=∠DHE,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
∴∠GBF=∠EDH,
∴△BGF≌△DEH(AAS),
∴BG=DE;
(2)解:连接EG,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AD∥BC,
∵E为AD中点,
∴AE=ED,
∵BG=DE,
∴AE=BG,AE∥BG,
∴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
∴AB=EG,
∵EG=FH=2,
∴AB=2,
∴菱形ABCD的周长=8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EH=FG,EH∥FG,得到∠GFH=∠EHF,求得∠BFG=∠DHE,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得到∠GBF=∠ED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EG,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AD∥BC,求得AE=BG,AE∥BG,得到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EG,于是得到结论.
21.(2019九上·宜兴期中)已知: ABCD的两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出这时菱形的边长;
(2)若AB的长为2,那么 ABCD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
∴△=(﹣m)2﹣4( )=m2﹣2m+1=0,
解得:m=1.
∴当m为1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解:将x=2代入x2﹣mx+ =0中,得:4﹣2m+ =0,
解得:m= ,
∵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
∴AB+AD=m= ,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AB+AD)=2× =5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出AB=AD,由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2)将x=2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可求出m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AB+AD的值,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22.(2019·高港模拟)如图,已知在 中,点 是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求证: .
(2)连接 , ,当    时,四边形 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OCE,∠DAO=∠E.
∵O是CD的中点,
∴OC=OD,
在△ADO和△ECO中,

∴△AOD≌△EOC(AAS)
(2)45°;解:当∠B=∠AEB=45°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如图; ∵△AOD≌△EOC, ∴OA=OE. 又∵OC=OD,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B=∠AEB=45°, ∴AB=AE,∠BAE=9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COE=∠BAE=90°. ∴ ACED是菱形. ∵AB=AE,AB=CD, ∴AE=CD. ∴菱形ACED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45.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OCE,∠DAO=∠E,再根据中点定义可得DO=CO,然后可利用AAS证明△AOD≌△EOC;(2)当∠B=∠AEB=45°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首先证明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可得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
23.(2019八下·合浦期中)已知△ABC,分别以BC,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E,ACF,ABD
(1)若存在四边形ADEF,判断它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存在四边形ADEF的条件下,请你给△ABC添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DEF成为矩形,并说明理由.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不存在.
【答案】(1)证明:∵△ABD、△BCE和△ACF是等边三角形,
∴AC=AF,AB=BD,BC=BE,∠EBC=∠ABD=60°,
∴∠DBE=∠ABC=60°﹣∠EBA,
在△DBE和△ABC中

∴△DBE≌△ABC,
∴DE=AC,
∵AC=AF,
∴DE=AF,
同理AD=EF,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解:当∠BAC=150°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理由是:∵△ABD和△ACF是等边三角形,
∴∠DAB=∠FAC=60°,
∵∠BAC=150°,
∴∠DAF=90°,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DEF是矩形;
(3)解:这样的平行四边形ADEF不总是存在,
理由是:当∠BAC=60°时,∠DAF=180°,
此时点D、A、F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四边形ADEF就不存在.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AF,AB=BD,BC=BE,∠EBC=∠ABD=60°,求出∠DBE=∠ABC,根据SAS推出△DBE≌△ABC,根据全等得出DE=AC,求出DE=AF,同理AD=E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当AB=AC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当∠BAC=150°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求出∠DAF=90°,根据矩形的判定推出即可;(3)这样的平行四边形ADEF不总是存在,当∠BAC=60°时,此时四边形ADEF就不存在.
24.(2019七上·鄞州期末)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8,点M是BC边的中点,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方向运动再过点B沿BM方向运动,到点M停止运动,点Q以同样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着DA方向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
(1)当x=2时,线段AQ的长是    
(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会发生改变吗 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 DQ 若存在,求出点P的运动路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6
(2)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
连结AM,
依题可得:
AP=DQ=x,
∵AD=8,
∴AQ=8-x,
∴S阴=S△APM+S△AQN,
=·x×4+·(8-x)×4,
=2x+16-2x,
=16.
∴ 阴影面积不变 .
(3)解: 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AB=4,AP=DQ=x,
∴BP=4-x,
又∵ BP=DQ ,
∴4-x=x,
解得:x=3;
②当点P在线段BM上时,
∵AB=4,AP=DQ=x,
∴BP=x-4,
又∵ BP=DQ ,
∴x-4=x,
解得:x=6;
综上所述:当x=3或6时,BP=DQ .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1)依题可得:
AP=DQ=x,
∵AD=8,AP=2,
∴DQ=2,
∴AQ=AD-DQ=8-2=6,
故答案为:6.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P=DQ=x,由AQ=AD-DQ计算即可求得答案.
(2)阴影部分的面积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连结AM, 根据题意可得AP=DQ=x,AQ=8-x,由S阴=S△APM+S△AQN计算即可得出阴影面积为定值.
(3)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②当点P在线段BM上时,由 BP=DQ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