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钙沉淀,它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倒入烧杯后迅速下沉,慢慢的上升,因此下面的蜡烛先熄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在“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中,发现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在探究“为什么烧杯内壁被熏黑?”的问题时,下列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继续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进行猜想,然后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查找资料,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探寻事实的真相。
【解答】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继续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即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熔点、沸点、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解答】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使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只利用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的物理性质, 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利用的二氧化碳易溶与水的物理性质和与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利用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温度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的氮气含量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植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人一旦进入二氧化碳过多而氧气不足的环境中,会因缺氧很快昏迷,发生危险。一般情况下,只要油灯能够正常燃烧,就足以说明地窖里氧气充足,二氧化碳的量不是太多,对人是安全的,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淡蓝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雪花状固体,这就是干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
A.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气球的状态变化,分析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进而对气球内的气体和倒入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倒入气体b后,气球浮起来,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即F浮力>G;
ρbgV排>ρagV;
解得:ρb>ρa。
A.如果气球内装有氢气,那么它根本不能静置在烧杯内,故A错误;
B.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即ρb<ρa,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ρb>ρa,故C正确;
D.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氧气,即ρb<ρa,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与水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质性质,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CO2不支持燃烧,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C不合题意;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烧杯内空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根据m=ρV可知,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重力大于倒入空气的烧杯重力,因此倒入二氧化碳的一边会下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的气体
D.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放入空气中后,会从空气中迅速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其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且透明,故C错误;
D.白色的雾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是干冰变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2.(2020九上·鄞州月考)图是小科完成 CO2 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B、 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不符合题意;
C、 选择固液常温型制气装置及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验满应将燃着木条放瓶气瓶口处,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0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和其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太小,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太少,因此只有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的石灰水压入空气,直至出现白色沉淀,这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故A正确,C、D错误;
不能用嘴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因为人呼出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碳气体,即使出现白色沉淀也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故选A。
14.(2020九上·萧山开学考)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注: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解答】从b管过来的二氧化碳进入浓硫酸被干燥,溢出后从a管排出。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从短管d排出,而二氧化碳从长管c导入,因此干燥后的二氧化碳应该从a到c,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这不但说明它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还说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它能够溶于水,这是物理性质,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这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溶于水,这是物理性质,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原来杠杆是平衡的,向右边的容器中倒入二氧化碳后,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这就是它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2020八下·新昌期末)证明空气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仔细闻空气,是否有二氧化碳气味
B.通过吸管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C.用打气筒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压入空气,石灰水变浑浊
D.燃着的木条放在空气中观察是否熄灭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法通过闻气味的方式鉴别,故A错误;
B.通过习惯吹气,吹出的不是空气,而是人体内的气体,故B错误;
C.用打气筒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压入空气,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燃着的木条放在空气中熄灭,原因可能是木条受到风吹热量散失太多,低于着火点,而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7.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物质的形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的元素种类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解答】 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说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故选B。
18.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入液面以下、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
故选D。
1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分析。
【解答】 制备并收集CO2的操作步骤为先②连接装置,再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③加入大理石,然后④加入稀盐酸,再⑤收集,最后⑥验满;
故选C。
20.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分析。
【解答】 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故选A。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烧杯
(2)振荡
(3)塑料瓶变瘪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旋紧瓶盖后,用力振荡,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速度;
(3)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被压瘪;
(4)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1)仪器A的名称:烧杯。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振荡。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2.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然后分别在图A、B位置剪了一个同样长的缺口,(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最终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
(2)请你解释原因: 。
【答案】(1)不能,左端下倾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左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上方,右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下方;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球从上方溢出的速度明显小于从下方溢出的速度,从而导致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天平的左端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最终细木条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左端二氧化碳的溢出速度小于右端,所以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所以左端下倾;
(2)木条左端下倾的原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23.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
【答案】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太低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做灯火实验时,如果烛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氧气的浓度太低。
24.资料1:消防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答案】轻;温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比空气高的缘故。
25.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表中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
(2)通过表格,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
【答案】(1)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需要氧气,而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那么会使人体缺氧窒息;
(2)冬天,由于室外空气温度很低,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通常很少开窗通风。这就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使我们感到头昏眼花,因此应该适量通风换气才好。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通过表格,我获得的启示为: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26.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的瓶口,如果火焰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当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上面的油层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当集气瓶内的油层和水被全部排出时,二氧化碳就收集满了;由于瓶内没有空气,因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纯度比较高;
(3)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甲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而气泡产生的快,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据此确定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解答】(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出具体操作: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
27.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选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
【答案】会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温度在沸点以上为气态,在沸点和熔点之间为液态,在熔点以下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5℃,远远高于二氧化碳的沸点-57℃,此时二氧化碳会迅速升华为气体,体积膨胀几百倍,从而因此密封盒炸开。
28.(2020九上·兰溪期中)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发现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 ;
(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
【答案】(1)HCl气体
(2)AEB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银反应,但是HCl气体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1)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发现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2)在装置A中,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气体通入E中的硝酸银溶液,除去其中的HCl,剩余气体再通过B中的浓硫酸进行干燥,最后用D装置进行收集,因此连接顺序为AEBD。
2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 ,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分析。
【解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故答案为: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 。
30.(2020八下·长兴期中)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如果选用E装置来收集CO2气体,则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进入。
【答案】(1)B
(2)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及有长颈漏斗的装置的要求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中长颈漏斗下端太短,会漏气,故选B;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要从长导管a端进入;
故答案为:(1)B;(2)a。
三、解答题
31.(2020九上·鄞州月考)【情景】小科做 Na2CO3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稀盐酸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中,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到后来溶液中才有气泡产生;而将Na2CO3 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
【问题】稀盐酸滴入 Na2CO3 溶液中,为什么一开始不产生气泡?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分析,稀盐酸滴加到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和另一种盐 ★;
【查阅资料】NaHCO3 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实验】为验证反应中是否有NaHCO3 生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刚好有气泡产生就停止滴入。
②将①中所得溶液在低温下蒸发至固体 M 完全析出。
③按如图装置加热分解固体 M,并把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烧杯内A 试液中。
【现象与结论】实验③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液滴和 A 试液变浑浊,证实稀盐酸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反思交流】
(1)【猜想】中“★”处应填: 。
(2)图中A 试液的名称是: 。
(3)稀盐酸逐滴滴入到 Na2CO3 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滴加稀盐酸体积之间关系符合的图象 。(填字母)
【答案】(1)NaCl
(2)氢氧化钙
(3)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利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分析。
【解答】(1)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盐应为氯化钠;
(2)图中A是验证二氧化碳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3) 稀盐酸逐滴滴入到 Na2CO3 溶液中,先产生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HCl+ Na2CO3=NaHCO3+ NaCl ,然后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开始没有气体生成,然后再生成气体,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 NaCl ;(2) 氢氧化钙 ;(3)B。
3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二氧化碳(CO2)气体,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明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了?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吗?请说出理由。
(2)小亮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出两只气球分别充入CO2和空气做实验,可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认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1)充空气的蓝球浮起来。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另一只气球不会上浮。因外界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气球内二氧化碳密度相同。
(2)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运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解答
【解答】(1)只有F浮>G时,气球才会上浮.由于F浮=ρCO2gV排,G=mg=ρVg.由于红球内充的是二氧化碳,由于气球是有质量的,则得F浮≤G,所以红球不会上浮;由于蓝球内充的是空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如果气球质量忽略不计,则的F浮>G,所以蓝球会上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充满空气的蓝色气球会浮起来;如果继续向其中倾倒CO2,另一只气球仍不会浮起来;因为红色气球中的CO2与倾倒的CO2是相同的,所以不会浮起来.
(2)能上浮是不能满足有F浮>G,即烧杯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的原因可能是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33.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 (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他们查阅资料得到: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表所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收集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纯度
排空气集气法 71%
排水集气法 87.5%
【答案】毛;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玻璃片的特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收集气体的纯度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解:由集气瓶的瓶口是打磨的,毛玻璃片是打磨的,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毛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能防止二氧化气体逸出。由于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性不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较为纯净,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毛,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34.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D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和B是黑色粉末,将其混合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D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CuO;C;CaO;CaCO3;CO;Ca(OH)2;Cu;CO2.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黑色粉末(在初中黑色粉末有碳、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还原出的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金属和二氧化碳,因此红色金属单质应该是铜,所以黑色粉末为氧化铜和碳;因此A和B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是二氧化碳,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因此E是一氧化碳, B是碳,则X是氢氧化钙,在高温下D煅烧生成C和Z-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D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故化学式分别为:CuO;C;CaO;CaCO3;CO;Ca(OH)2;Cu;CO2.
【分析】本题根据A和B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为二氧化碳是整道题解题的关键,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因此E是一氧化碳,Z是二氧化碳,B是碳,则X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铜,Y是铜;D都不溶于水,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二氧化碳,因此D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九下·鄞州月考)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
(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F装置而不用B装置,其原因是 。
(2)若实验要求如下:①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②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仪器接口字母)。
(3)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剩余的少量盐酸。为消除酸液对于环境的污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选用的药品是 (选填字母)。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答案】(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ajkghefcdi(或者akjghefcdi)
(3)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不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据此分析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3)加入的试剂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有剩余,溶液仍然呈中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F装置而不用B装置,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根据实验要求,装置应该这样连接:
①A中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通过装置G中,根据硫酸铜是否变色验证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接下来让剩余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E,通过观察有无沉淀生成验证气体中是否存在氯化氢。
②让剩余的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D,借助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氢的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
③让剩余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C,借助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水蒸气;
④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G收集起来。
那么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jkghefcdi(或者akjghefcdi)。
(3)A.如果生石灰过量,那么最后溶液呈碱性,故A不合题意;
B.如果熟石灰过量,那么最后溶液呈碱性,故B不合题意;
C.如果石灰石过量,它不会改变溶液的pH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6.(2020九上·鄞州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制 CO2,应选用 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 H2,则实验室制取 H2 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答案】(1)A;CaCO3+2HCl═CaCl2+CO2↑+H2O
(2)AC 或 AE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看气体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解答】(1)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固体与液体常温型发生装置,即A,二氧化碳制要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2) 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 H2,应选择A作发生装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C或E收集;
故答案为:(1)A;CaCO3+2HCl═CaCl2+CO2↑+H2O ;(2) AC 或 AE 。
37.(2020八上·温州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2)请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BC
(2)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反应物大理石和稀盐酸,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即发生装置选择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选择C;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 。
38.(2020八下·仙居期末)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作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你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说出理由。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答案】(1)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二氧化碳溶解很少,且用排水法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2)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溶解快慢,以及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分析;
(2)如果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那么尽量减小它在水中的溶解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我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理由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二氧化碳溶解很少;且用排水法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2)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
39.小明和小红利用下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分析;
(2)根据丙装置收集气体纯净且易观察是否集满的特点分析。
【解答】(1)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2) 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且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所以 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乙更好。
故答案为:(1)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 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
40.(2020·杭州模拟)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2)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右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 。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
【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增加硫酸钙溶解度(不让硫酸钙包住石灰石);盐酸有挥发性(减少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获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稀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钙反应,待它完全反应后,再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
(2)①硫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是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
②可从稀盐酸的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的纯净程度等角度思考。
【解答】(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CO3+2HCl=CaCl2+CO2+H2O ;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2)①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 : 增加硫酸钙溶解度(不让硫酸钙包住石灰石) ;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 盐酸有挥发性(减少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获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2.小明在“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中,发现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在探究“为什么烧杯内壁被熏黑?”的问题时,下列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继续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温度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的氮气含量
5.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淡蓝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6.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
A.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7.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9.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的气体
D.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11.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12.(2020九上·鄞州月考)图是小科完成 CO2 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13.(2020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4.(2020九上·萧山开学考)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注: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15.(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16.(2020八下·新昌期末)证明空气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仔细闻空气,是否有二氧化碳气味
B.通过吸管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C.用打气筒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压入空气,石灰水变浑浊
D.燃着的木条放在空气中观察是否熄灭
17.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物质的形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的元素种类不同
18.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20.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2.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然后分别在图A、B位置剪了一个同样长的缺口,(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最终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
(2)请你解释原因: 。
23.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
24.资料1:消防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25.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表中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
(2)通过表格,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
26.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27.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选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
28.(2020九上·兰溪期中)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发现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 ;
(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
2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 ,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
30.(2020八下·长兴期中)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如果选用E装置来收集CO2气体,则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进入。
三、解答题
31.(2020九上·鄞州月考)【情景】小科做 Na2CO3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稀盐酸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中,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到后来溶液中才有气泡产生;而将Na2CO3 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
【问题】稀盐酸滴入 Na2CO3 溶液中,为什么一开始不产生气泡?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分析,稀盐酸滴加到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和另一种盐 ★;
【查阅资料】NaHCO3 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实验】为验证反应中是否有NaHCO3 生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刚好有气泡产生就停止滴入。
②将①中所得溶液在低温下蒸发至固体 M 完全析出。
③按如图装置加热分解固体 M,并把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烧杯内A 试液中。
【现象与结论】实验③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液滴和 A 试液变浑浊,证实稀盐酸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反思交流】
(1)【猜想】中“★”处应填: 。
(2)图中A 试液的名称是: 。
(3)稀盐酸逐滴滴入到 Na2CO3 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滴加稀盐酸体积之间关系符合的图象 。(填字母)
3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二氧化碳(CO2)气体,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明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了?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吗?请说出理由。
(2)小亮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出两只气球分别充入CO2和空气做实验,可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认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3.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 (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他们查阅资料得到: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表所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收集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纯度
排空气集气法 71%
排水集气法 87.5%
34.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D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和B是黑色粉末,将其混合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D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九下·鄞州月考)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
(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F装置而不用B装置,其原因是 。
(2)若实验要求如下:①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②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仪器接口字母)。
(3)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剩余的少量盐酸。为消除酸液对于环境的污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选用的药品是 (选填字母)。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36.(2020九上·鄞州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制 CO2,应选用 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 H2,则实验室制取 H2 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7.(2020八上·温州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2)请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8.(2020八下·仙居期末)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作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你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说出理由。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39.小明和小红利用下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40.(2020·杭州模拟)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2)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右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 。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钙沉淀,它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倒入烧杯后迅速下沉,慢慢的上升,因此下面的蜡烛先熄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进行猜想,然后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查找资料,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探寻事实的真相。
【解答】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继续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即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熔点、沸点、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解答】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使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只利用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的物理性质, 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利用的二氧化碳易溶与水的物理性质和与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利用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植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人一旦进入二氧化碳过多而氧气不足的环境中,会因缺氧很快昏迷,发生危险。一般情况下,只要油灯能够正常燃烧,就足以说明地窖里氧气充足,二氧化碳的量不是太多,对人是安全的,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雪花状固体,这就是干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气球的状态变化,分析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进而对气球内的气体和倒入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倒入气体b后,气球浮起来,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即F浮力>G;
ρbgV排>ρagV;
解得:ρb>ρa。
A.如果气球内装有氢气,那么它根本不能静置在烧杯内,故A错误;
B.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即ρb<ρa,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ρb>ρa,故C正确;
D.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氧气,即ρb<ρa,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与水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质性质,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CO2不支持燃烧,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C不合题意;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烧杯内空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根据m=ρV可知,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重力大于倒入空气的烧杯重力,因此倒入二氧化碳的一边会下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放入空气中后,会从空气中迅速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其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且透明,故C错误;
D.白色的雾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是干冰变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B、 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不符合题意;
C、 选择固液常温型制气装置及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验满应将燃着木条放瓶气瓶口处,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和其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太小,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太少,因此只有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的石灰水压入空气,直至出现白色沉淀,这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故A正确,C、D错误;
不能用嘴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因为人呼出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碳气体,即使出现白色沉淀也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解答】从b管过来的二氧化碳进入浓硫酸被干燥,溢出后从a管排出。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从短管d排出,而二氧化碳从长管c导入,因此干燥后的二氧化碳应该从a到c,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这不但说明它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还说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它能够溶于水,这是物理性质,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这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溶于水,这是物理性质,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原来杠杆是平衡的,向右边的容器中倒入二氧化碳后,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这就是它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法通过闻气味的方式鉴别,故A错误;
B.通过习惯吹气,吹出的不是空气,而是人体内的气体,故B错误;
C.用打气筒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压入空气,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燃着的木条放在空气中熄灭,原因可能是木条受到风吹热量散失太多,低于着火点,而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解答】 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说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故选B。
18.【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入液面以下、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分析。
【解答】 制备并收集CO2的操作步骤为先②连接装置,再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③加入大理石,然后④加入稀盐酸,再⑤收集,最后⑥验满;
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分析。
【解答】 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故选A。
21.【答案】(1)烧杯
(2)振荡
(3)塑料瓶变瘪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旋紧瓶盖后,用力振荡,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速度;
(3)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被压瘪;
(4)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1)仪器A的名称:烧杯。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振荡。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2.【答案】(1)不能,左端下倾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左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上方,右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下方;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球从上方溢出的速度明显小于从下方溢出的速度,从而导致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天平的左端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最终细木条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左端二氧化碳的溢出速度小于右端,所以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所以左端下倾;
(2)木条左端下倾的原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23.【答案】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太低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做灯火实验时,如果烛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氧气的浓度太低。
24.【答案】轻;温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比空气高的缘故。
25.【答案】(1)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需要氧气,而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那么会使人体缺氧窒息;
(2)冬天,由于室外空气温度很低,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通常很少开窗通风。这就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使我们感到头昏眼花,因此应该适量通风换气才好。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通过表格,我获得的启示为: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26.【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的瓶口,如果火焰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当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上面的油层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当集气瓶内的油层和水被全部排出时,二氧化碳就收集满了;由于瓶内没有空气,因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纯度比较高;
(3)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甲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而气泡产生的快,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据此确定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解答】(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出具体操作: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
27.【答案】会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温度在沸点以上为气态,在沸点和熔点之间为液态,在熔点以下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5℃,远远高于二氧化碳的沸点-57℃,此时二氧化碳会迅速升华为气体,体积膨胀几百倍,从而因此密封盒炸开。
28.【答案】(1)HCl气体
(2)AEB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银反应,但是HCl气体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1)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发现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2)在装置A中,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气体通入E中的硝酸银溶液,除去其中的HCl,剩余气体再通过B中的浓硫酸进行干燥,最后用D装置进行收集,因此连接顺序为AEBD。
29.【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分析。
【解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故答案为: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 。
30.【答案】(1)B
(2)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及有长颈漏斗的装置的要求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中长颈漏斗下端太短,会漏气,故选B;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要从长导管a端进入;
故答案为:(1)B;(2)a。
31.【答案】(1)NaCl
(2)氢氧化钙
(3)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利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分析。
【解答】(1)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盐应为氯化钠;
(2)图中A是验证二氧化碳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3) 稀盐酸逐滴滴入到 Na2CO3 溶液中,先产生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HCl+ Na2CO3=NaHCO3+ NaCl ,然后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开始没有气体生成,然后再生成气体,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 NaCl ;(2) 氢氧化钙 ;(3)B。
32.【答案】(1)充空气的蓝球浮起来。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另一只气球不会上浮。因外界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气球内二氧化碳密度相同。
(2)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运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解答
【解答】(1)只有F浮>G时,气球才会上浮.由于F浮=ρCO2gV排,G=mg=ρVg.由于红球内充的是二氧化碳,由于气球是有质量的,则得F浮≤G,所以红球不会上浮;由于蓝球内充的是空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如果气球质量忽略不计,则的F浮>G,所以蓝球会上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充满空气的蓝色气球会浮起来;如果继续向其中倾倒CO2,另一只气球仍不会浮起来;因为红色气球中的CO2与倾倒的CO2是相同的,所以不会浮起来.
(2)能上浮是不能满足有F浮>G,即烧杯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的原因可能是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倾倒的二氧化碳没有沿杯壁迅速倒下,或直接在瓶口上方倾倒,或倾倒速度慢,或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33.【答案】毛;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玻璃片的特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收集气体的纯度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解:由集气瓶的瓶口是打磨的,毛玻璃片是打磨的,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毛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能防止二氧化气体逸出。由于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性不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较为纯净,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毛,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34.【答案】CuO;C;CaO;CaCO3;CO;Ca(OH)2;Cu;CO2.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黑色粉末(在初中黑色粉末有碳、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还原出的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金属和二氧化碳,因此红色金属单质应该是铜,所以黑色粉末为氧化铜和碳;因此A和B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是二氧化碳,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因此E是一氧化碳, B是碳,则X是氢氧化钙,在高温下D煅烧生成C和Z-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D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故化学式分别为:CuO;C;CaO;CaCO3;CO;Ca(OH)2;Cu;CO2.
【分析】本题根据A和B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为二氧化碳是整道题解题的关键,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因此E是一氧化碳,Z是二氧化碳,B是碳,则X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铜,Y是铜;D都不溶于水,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二氧化碳,因此D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35.【答案】(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ajkghefcdi(或者akjghefcdi)
(3)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不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据此分析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3)加入的试剂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有剩余,溶液仍然呈中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F装置而不用B装置,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根据实验要求,装置应该这样连接:
①A中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通过装置G中,根据硫酸铜是否变色验证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接下来让剩余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E,通过观察有无沉淀生成验证气体中是否存在氯化氢。
②让剩余的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D,借助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氢的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
③让剩余气体从长管进入装置C,借助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水蒸气;
④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G收集起来。
那么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jkghefcdi(或者akjghefcdi)。
(3)A.如果生石灰过量,那么最后溶液呈碱性,故A不合题意;
B.如果熟石灰过量,那么最后溶液呈碱性,故B不合题意;
C.如果石灰石过量,它不会改变溶液的pH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6.【答案】(1)A;CaCO3+2HCl═CaCl2+CO2↑+H2O
(2)AC 或 AE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看气体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解答】(1)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固体与液体常温型发生装置,即A,二氧化碳制要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2) 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 H2,应选择A作发生装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C或E收集;
故答案为:(1)A;CaCO3+2HCl═CaCl2+CO2↑+H2O ;(2) AC 或 AE 。
37.【答案】(1)BC
(2)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反应物大理石和稀盐酸,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即发生装置选择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选择C;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 。
38.【答案】(1)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二氧化碳溶解很少,且用排水法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2)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溶解快慢,以及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分析;
(2)如果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那么尽量减小它在水中的溶解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我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理由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二氧化碳溶解很少;且用排水法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2)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
39.【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分析;
(2)根据丙装置收集气体纯净且易观察是否集满的特点分析。
【解答】(1)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2) 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且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所以 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乙更好。
故答案为:(1)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 用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
40.【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增加硫酸钙溶解度(不让硫酸钙包住石灰石);盐酸有挥发性(减少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获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稀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钙反应,待它完全反应后,再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
(2)①硫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是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
②可从稀盐酸的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的纯净程度等角度思考。
【解答】(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CO3+2HCl=CaCl2+CO2+H2O ;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2)①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 : 增加硫酸钙溶解度(不让硫酸钙包住石灰石) ;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 盐酸有挥发性(减少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获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