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3讲 模型与符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3讲 模型与符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10:24:53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3讲 模型与符号
一、单选题
1.(2020·吴兴模拟)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
A.欧姆定律
B.α粒子轰击原子
C.DNA双螺旋结构
D.磷元素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模型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
【解答】A、欧姆定律 ,是一个公式,抽象表示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模型,A错误;
B、 α粒子轰击原子 ,根据实验现象建立的模型,B错误;
C、 DNA双螺旋结构 ,是遗传物质的一种结构模型,C错误;
D、 磷元素 ,是一符号不是模型,D正确。
故选D
2.(2020八下·长兴月考)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标的含义,哪些与消防有关,哪些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①为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①正确;
②为节约用水标志,与消防无关,故②错误;
③为禁止放置易燃物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③正确;
④为可回收垃圾标志,与消防无关,故④错误;
⑤为禁止明火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⑤正确。
那么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①③⑤。
故选C。
3.(2020八下·温州月考)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细胞结构图 B.禁止停车标识 C.地球仪 D.甲烷分子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模型思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做出了地球仪;因为分子太小,难以观察,人们建造了分子模型.只是禁止停车是一个图案标识,不属于模型。
故答案为:B
4.(2020八上·鄞州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含有多种物质的是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
(2)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是指由2种或2中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是2个同种 ○原子 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是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有三种分子,一种是2个同种 ○原子 构成一个分子,一种是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还有一种是1个○原子和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故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是1个○原子和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19八下·诸暨期末)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 2H2O B.2H2O 2H2↑+O2↑
C.2CO+O2 2CO2 D.H2+Cl2 2HCl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示意图确定反应物的种类和反应类型,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化合物,而为单质,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6.(2019八下·余杭月考)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汞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汞分解的示意图、实质及各物质的粒子构成情况分析。
【解答】氧化汞受热分解可生成汞和氧气,可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由微观图可知,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故答案为:D。
7.(2019八下·台州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D. 和 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相同则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A、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正确;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氧分子,正确;
D、 为CO分子, 为二氧化碳分子,二者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正确;
故答案为:D。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
A.2CO+O2 2CO2 B.2H2+O2 2H2O
C.CH4+2O2 2H2O+CO2 D.2Mg+O2 2MgO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反应的粒子构成及粒子个数分析。
【解答】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四个分子反应后有一个剩余,即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2:1:2,且反应物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要有一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1,而甲烷原子个数比为1:4,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反应物要有一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定义分析;
B、根据氧化汞构成粒子分析;
C、根据金属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解答】A、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C、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符合题意;
D、 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18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中不能含有其他分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分子可由多个原子构成,如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
(4)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解答】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A错误;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反应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B错误;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水分子有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得到此信息,C正确;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D错误。
故选C
11.(2018八下·秀洲月考)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A、由图可知,A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中含有三种物质,是混合物;故B正确;
C、由图可知,C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C错误;
D、由图可知,D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2.(2019八下·天台月考)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变化1是化学变化,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
【解答】(1)由于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数目,大小和种类没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2)变化1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故答案为:(1)C;(2)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13.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原子结构认识史: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西瓜模型”(汤姆生)→“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层模型”(玻尔)→……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2)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A;C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1)模型不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因此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2)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或者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故答案为:(1)A、C;(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14.(2017八下·萧山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5.常见的分子模型的形象表示方法有2种: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1)请你写出下图乙烷对应的模型。
          
(2)能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是(  )
A.球棍模型 B.比例模型
【答案】(1)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2)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给模型的特点分析。
【解答】(1)左图为比例模型,右球为球棍模型;
(2)球棍模型可以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
16.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1)从微观粒子角度而言,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   和   ,分裂出来的   又重新组合成   ,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可见,   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   构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答案】(1)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
(2)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分析题,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水分子的电解实验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
【解答】(1)由题图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知,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可见,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故答案为:(1)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2)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17.(2019八下·衢州月考)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
(2)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3)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答案】(1)B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C∶H(质量比)=3∶1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由题中所给的模型图,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甲中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四个氢原子,反应后只有两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因此还缺少两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B符合题意。
(2) 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3) 通过计算可知水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16=1:8,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比为12:(4×1)=3:1,根据图中所给模型模型图来画则为C:H=6:2。
故答案为:(1)B;(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C:H=6:2
1 / 1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3讲 模型与符号
一、单选题
1.(2020·吴兴模拟)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
A.欧姆定律
B.α粒子轰击原子
C.DNA双螺旋结构
D.磷元素
2.(2020八下·长兴月考)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3.(2020八下·温州月考)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细胞结构图 B.禁止停车标识 C.地球仪 D.甲烷分子
A.A B.B C.C D.D
4.(2020八上·鄞州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模型的是(  )
A. B.
C. D.
5.(2019八下·诸暨期末)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 2H2O B.2H2O 2H2↑+O2↑
C.2CO+O2 2CO2 D.H2+Cl2 2HCl
6.(2019八下·余杭月考)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汞是由分子构成的
7.(2019八下·台州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D. 和 化学性质相似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
A.2CO+O2 2CO2 B.2H2+O2 2H2O
C.CH4+2O2 2H2O+CO2 D.2Mg+O2 2MgO
9.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0.(2018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11.(2018八下·秀洲月考)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2019八下·天台月考)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13.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原子结构认识史: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西瓜模型”(汤姆生)→“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层模型”(玻尔)→……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2)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14.(2017八下·萧山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15.常见的分子模型的形象表示方法有2种: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1)请你写出下图乙烷对应的模型。
          
(2)能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是(  )
A.球棍模型 B.比例模型
16.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1)从微观粒子角度而言,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   和   ,分裂出来的   又重新组合成   ,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可见,   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   构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17.(2019八下·衢州月考)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
(2)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3)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模型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
【解答】A、欧姆定律 ,是一个公式,抽象表示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模型,A错误;
B、 α粒子轰击原子 ,根据实验现象建立的模型,B错误;
C、 DNA双螺旋结构 ,是遗传物质的一种结构模型,C错误;
D、 磷元素 ,是一符号不是模型,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标的含义,哪些与消防有关,哪些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①为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①正确;
②为节约用水标志,与消防无关,故②错误;
③为禁止放置易燃物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③正确;
④为可回收垃圾标志,与消防无关,故④错误;
⑤为禁止明火标志,与消防有关,故⑤正确。
那么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①③⑤。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模型思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做出了地球仪;因为分子太小,难以观察,人们建造了分子模型.只是禁止停车是一个图案标识,不属于模型。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含有多种物质的是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
(2)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是指由2种或2中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是2个同种 ○原子 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是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有三种分子,一种是2个同种 ○原子 构成一个分子,一种是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还有一种是1个○原子和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故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是1个○原子和3个同种 ● 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该物质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示意图确定反应物的种类和反应类型,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化合物,而为单质,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汞分解的示意图、实质及各物质的粒子构成情况分析。
【解答】氧化汞受热分解可生成汞和氧气,可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由微观图可知,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相同则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A、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正确;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氧分子,正确;
D、 为CO分子, 为二氧化碳分子,二者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反应的粒子构成及粒子个数分析。
【解答】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四个分子反应后有一个剩余,即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2:1:2,且反应物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要有一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1,而甲烷原子个数比为1:4,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反应物要有一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定义分析;
B、根据氧化汞构成粒子分析;
C、根据金属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解答】A、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C、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符合题意;
D、 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中不能含有其他分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分子可由多个原子构成,如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
(4)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解答】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A错误;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反应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B错误;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水分子有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得到此信息,C正确;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A、由图可知,A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中含有三种物质,是混合物;故B正确;
C、由图可知,C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C错误;
D、由图可知,D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变化1是化学变化,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
【解答】(1)由于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数目,大小和种类没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2)变化1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故答案为:(1)C;(2)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13.【答案】(1)A;C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1)模型不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因此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2)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或者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故答案为:(1)A、C;(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14.【答案】(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5.【答案】(1)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2)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给模型的特点分析。
【解答】(1)左图为比例模型,右球为球棍模型;
(2)球棍模型可以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
16.【答案】(1)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
(2)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分析题,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水分子的电解实验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
【解答】(1)由题图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知,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可见,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故答案为:(1)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2)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17.【答案】(1)B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C∶H(质量比)=3∶1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由题中所给的模型图,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甲中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四个氢原子,反应后只有两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因此还缺少两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B符合题意。
(2) 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3) 通过计算可知水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16=1:8,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比为12:(4×1)=3:1,根据图中所给模型模型图来画则为C:H=6:2。
故答案为:(1)B;(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C:H=6:2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