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浙江期末)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2.(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是( )
A.皮肤 B.胃壁 C.血管 D.肺泡
3.(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4.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
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5.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的关系是( )
A.外界>肺泡>气管 B.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6.下列关于气体交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B.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增多
C.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7.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8.白天教室内有不少同学出现打“哈欠”的现象,这是因为( )
A.打“哈欠”会传染 B.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C.人多,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D.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9.下列关于肺泡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小而极多,表面积之和很大
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薄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吸气后,肺泡壁才与毛细血管紧贴在一起
10.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有两个,左右各有一个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二、填空题
11.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运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12.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 ,③是 ,⑤是 。
(2)[⑥]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的场所。
(3)图中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④] ,引起猛烈咳嗽。
13.(2019八下·南浔期末)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 。
14.(2019八下·仙居期末)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区的某次卡车与面包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中,卡车司机伤势严重。赶到的医护救援人员马上给卡车司机输血,同时还给他输氧。如图是在氧气钢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的盛有水的装置,用于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救援人员会把 (填字母)管口与氧气钢瓶相连。
15.请回答出几种脊椎动物的有关问题:
(1)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用 游泳.
(2)家鸽的飞行器官是 ,家鸽属于 (恒温/变温)动物.
(3)大熊猫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 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三、实验探究题
1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选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17.(2020八下·长兴期末)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实验前,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连好的依据是: 。
(2)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 。
(3)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 移动(填“左”或者“右”)。
(4)小科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对此,你赞同他的看法吗 说明你的理由 。
四、解答题
18.(2020·上城模拟)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19.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20.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上升,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吸气时,膈肌勺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 径均增大,胸腔容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升高,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解答】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直径变小,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肺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吸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系统组成结构解题即可。
【解答】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然后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想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故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⑤气管→④支气管→⑦肺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两个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如肺泡内的氧气比静脉血中的氧含量高,二氧化碳比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中,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动脉血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氧减少而不是增多,B符合题意;
C、肺泡内的氧气比静脉血中的氧含量高,二氧化碳比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中。因此,经过肺泡中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解答】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哈欠的产生,必须了解哈欠是怎么引起的。
【解答】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在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解答】肺泡的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弹性纤维和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与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关系。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并不只是吸气后,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据此解答。
【解答】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A正确;
B、肺位于胸腔内,D错误。
C、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C正确;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
故选:B
11.【答案】血红蛋白;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解答】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故答案为:血红蛋白;氧
12.【答案】(1)鼻腔;喉;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
(3)咽;气管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作用。
【解答】(1)①是鼻腔,③是喉 ,⑤是支气管。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⑥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②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④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故答案为:(1)鼻腔;喉;支气管(2)肺;气体交换(3)咽;气管
13.【答案】(1)扩大
(2)细胞的呼吸作用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呼吸是由肺部气压与大气压的差值决定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前后 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吸入气体。反之吸入气体时,说明胸廓容积在增大,气压在减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1) 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部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部,这是吸气过程;
(2)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故答案为(1) 扩大; (2) 细胞的呼吸作用
14.【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为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解答】为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气体与水接触的面积更大,效果更明显,所以氧气应从a管口导入。
故答案为:a
15.【答案】(1)鳃;鳍
(2)翼;恒温
(3)胎生;哺乳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鱼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解:(1)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2)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它的体表大都被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3)大熊猫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1)鳃;鳍;(2)翼;恒温;(3)胎生;哺乳
16.【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要想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有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II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验证二氧化碳存在一般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1)吸气时A中通过的是空气,其内含有的二氧化碳量较小,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但能除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了不吸入B装置内的液体,需要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呼气时要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由于呼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中的石灰水变浑;
(3)A瓶内的试剂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瓶内的试剂是为了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7.【答案】(1)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
(2)对照作用
(3)右
(4)我不赞同他的看法,理由是:两个装置都是封闭的,总质量不合发生改变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如果用双手握住试管,那么试管内气体受热后气压增大,红色液滴会向外移动,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甲装置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乙中煮熟的种子不会进行呼吸作用,二者对照,通过红色液滴是否移动,观察呼吸作用是否在进行;
(3)图甲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使瓶内的气减少,试管内压强减少,红色水滴向右移动。
(4)不论是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它们的装置密闭,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因此不能通过质量的变化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解答】(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实验前,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连好的依据是: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
(2)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3)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4)我不赞同他的看法,理由是:两个装置都是封闭的,总质量不合发生改变。
18.【答案】(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有肺泡组成,肺泡中的气体与血液进行着气体交换。交换主要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并不能将氧气全部利用;
2、肺泡中的氧气参与了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未进行肺泡留在呼吸道中的气体并未参与交换;
3、从提供的数据中得出呼吸运动中人对氧气的利用率的高低。
【解答】(1) 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 ,是因为在呼吸道中有未参与交换的气体存在,这部分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是相同的,所以肺泡气出来后与这部分气体混合,氧气的含量升高了,同理CO2的含量降低了。所以答案为: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
(2)由上面分析可知, 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
(3)上述事实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
故答案为:(1)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 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19.【答案】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故答案为: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分析】此题考查鼻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20.【答案】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也就是与周围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这一功能执行的条件是,肺泡的表面积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从这两个条件找出肺泡具备该条件的结构特点,便是以上三条特点。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1 / 1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浙江期末)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上升,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吸气时,膈肌勺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 径均增大,胸腔容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升高,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是( )
A.皮肤 B.胃壁 C.血管 D.肺泡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解答】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直径变小,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肺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吸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
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系统组成结构解题即可。
【解答】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然后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想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故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⑤气管→④支气管→⑦肺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的关系是( )
A.外界>肺泡>气管 B.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C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关于气体交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B.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增多
C.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两个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如肺泡内的氧气比静脉血中的氧含量高,二氧化碳比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中,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动脉血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氧减少而不是增多,B符合题意;
C、肺泡内的氧气比静脉血中的氧含量高,二氧化碳比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中。因此,经过肺泡中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解答】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符合题意。
故选:D
8.白天教室内有不少同学出现打“哈欠”的现象,这是因为( )
A.打“哈欠”会传染 B.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C.人多,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D.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哈欠的产生,必须了解哈欠是怎么引起的。
【解答】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在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D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关于肺泡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小而极多,表面积之和很大
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薄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吸气后,肺泡壁才与毛细血管紧贴在一起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解答】肺泡的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弹性纤维和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与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关系。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并不只是吸气后,D符合题意。
故选:D
10.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有两个,左右各有一个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据此解答。
【解答】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A正确;
B、肺位于胸腔内,D错误。
C、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C正确;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1.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运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答案】血红蛋白;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解答】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故答案为:血红蛋白;氧
12.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 ,③是 ,⑤是 。
(2)[⑥]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的场所。
(3)图中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④] ,引起猛烈咳嗽。
【答案】(1)鼻腔;喉;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
(3)咽;气管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作用。
【解答】(1)①是鼻腔,③是喉 ,⑤是支气管。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⑥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②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④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故答案为:(1)鼻腔;喉;支气管(2)肺;气体交换(3)咽;气管
13.(2019八下·南浔期末)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 。
【答案】(1)扩大
(2)细胞的呼吸作用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呼吸是由肺部气压与大气压的差值决定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前后 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吸入气体。反之吸入气体时,说明胸廓容积在增大,气压在减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1) 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部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部,这是吸气过程;
(2)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故答案为(1) 扩大; (2) 细胞的呼吸作用
14.(2019八下·仙居期末)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区的某次卡车与面包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中,卡车司机伤势严重。赶到的医护救援人员马上给卡车司机输血,同时还给他输氧。如图是在氧气钢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的盛有水的装置,用于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救援人员会把 (填字母)管口与氧气钢瓶相连。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为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解答】为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气体与水接触的面积更大,效果更明显,所以氧气应从a管口导入。
故答案为:a
15.请回答出几种脊椎动物的有关问题:
(1)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用 游泳.
(2)家鸽的飞行器官是 ,家鸽属于 (恒温/变温)动物.
(3)大熊猫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 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答案】(1)鳃;鳍
(2)翼;恒温
(3)胎生;哺乳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鱼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解:(1)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2)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它的体表大都被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3)大熊猫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1)鳃;鳍;(2)翼;恒温;(3)胎生;哺乳
三、实验探究题
1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选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要想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有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II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验证二氧化碳存在一般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1)吸气时A中通过的是空气,其内含有的二氧化碳量较小,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但能除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了不吸入B装置内的液体,需要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呼气时要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由于呼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中的石灰水变浑;
(3)A瓶内的试剂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瓶内的试剂是为了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7.(2020八下·长兴期末)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实验前,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连好的依据是: 。
(2)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 。
(3)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 移动(填“左”或者“右”)。
(4)小科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对此,你赞同他的看法吗 说明你的理由 。
【答案】(1)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
(2)对照作用
(3)右
(4)我不赞同他的看法,理由是:两个装置都是封闭的,总质量不合发生改变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如果用双手握住试管,那么试管内气体受热后气压增大,红色液滴会向外移动,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甲装置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乙中煮熟的种子不会进行呼吸作用,二者对照,通过红色液滴是否移动,观察呼吸作用是否在进行;
(3)图甲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使瓶内的气减少,试管内压强减少,红色水滴向右移动。
(4)不论是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它们的装置密闭,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因此不能通过质量的变化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解答】(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实验前,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连好的依据是: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
(2)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3)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4)我不赞同他的看法,理由是:两个装置都是封闭的,总质量不合发生改变。
四、解答题
18.(2020·上城模拟)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答案】(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有肺泡组成,肺泡中的气体与血液进行着气体交换。交换主要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并不能将氧气全部利用;
2、肺泡中的氧气参与了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未进行肺泡留在呼吸道中的气体并未参与交换;
3、从提供的数据中得出呼吸运动中人对氧气的利用率的高低。
【解答】(1) 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 ,是因为在呼吸道中有未参与交换的气体存在,这部分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是相同的,所以肺泡气出来后与这部分气体混合,氧气的含量升高了,同理CO2的含量降低了。所以答案为: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
(2)由上面分析可知, 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
(3)上述事实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
故答案为:(1)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 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19.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答案】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故答案为: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分析】此题考查鼻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20.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答案】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也就是与周围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这一功能执行的条件是,肺泡的表面积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从这两个条件找出肺泡具备该条件的结构特点,便是以上三条特点。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