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杭州期中)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行为中能减缓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2020八下·乐清期末)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标语“环境保护你我他,蓝天碧水伴大家。”描述大气和水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3.(2020八下·青田期末)“绿水青山——我们能为蓝天保卫战做什么”主题班会中的环节之一是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4.(2020八下·青田期末)下表所示是四种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表中的数据必须和其他资料相结合,才能推断哪种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加的主要因素。那么,还需要收集( )
每一气体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氟氯碳化物
1 30 160 17000
A.这四种气体来源的资料 B.植物对这四种气体吸收的资料
C.这四种气体分子大小的资料 D.大气中这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
5.(2020八下·长兴期中)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6.(2020·上城模拟)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B.空气质量高低,仅受自然因素影响
C.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7.(2020八下·台州月考)奥地利的《信使报》介绍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肯定了中国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下列措施对减少空气污染有直接作用的是( )
A.大力兴建火力发电厂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D.为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塑料
8.(2019八下·南浔期末)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9.(2019八下·仙居期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开发新能源
10.(2019八下·诸暨期末)2019年“世界环境日”将在中国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应对空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
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二、填空题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同步练习)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指数范围为 ,并分成 个级别。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 、 、 、 。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同步练习)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一氧化 、 、 、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 微米以下,不易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
1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填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2)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填臭氧层空洞、酸雨或温室效应)
(3)“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所谓“低碳”指什么?
(2)燃放烟花炮竹时,除了会带来噪音污染外,还会带来 等环境问题.
(3)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和解决问题,我市锰矿资源丰富,某电解金属锰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好选择什么物质处理该废水中的硫酸?
15.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 、 、 等。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 、 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 的酸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 。臭氧层:距地面 10 ~ 50千米处的大气 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 90% 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 ~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 ,这一层大气称为“ ”。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 ,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 ,“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 ,出现臭氧薄层。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8八上·杭州期中)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①
②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2)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
四、解答题
17.(2019八下·余杭期末)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 (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18.(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数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氦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19.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
(1)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适量熟石灰,以消除燃煤时二氧化硫的污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除上述方法外,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①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能够减少固体颗粒产生的,都有利于减缓雾霾天气的发生。
【解答】①增加城市绿地,可以减小灰尘的产生,并且绿叶会吸附灰尘,故①符合题意;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小固体颗粒的产生,故②符合题意;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会增加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物,故③不合题意;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减小私家车的使用,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小烟尘的产生,故④符合题意;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产生大量的固体颗粒物,故⑤不合题意。
那么减缓雾霾天气发生的是①②③。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解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对形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大小的因素:①单个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②分子的个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虽然单个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中二氧化碳气体最小,但是如果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很多,那么最终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很多,因此还需要收集机大气中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才能最终确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 , 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 100多种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解答】“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际上就是指要做好防治空气污染。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能够较少煤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可能做到,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至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2、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
3、空气的组成成分中,氮占78%,氧占21%,剩余为其他物质;
4、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它是根据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 , 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解答】A、清新的空气应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空气,所以污染指数很小,A错误;
B、 空气质量高低 ,受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影响,B错误;
C、 空气的组成成分中 ,含量最多的不是氧气而是氮气,C错误;
D、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说法正确,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都是正确选项。
【解答】A.大力兴建火力发电厂,会增大对煤的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故A错误;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和颗粒物,故C错误;
D.为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塑料,而这些塑料的生产是需要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3)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5)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解答】二氧化硫和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如果臭氧在近地面层空气中超过一定量,对环境造成危影响,会损害人体健康,那么臭氧会属于污染物,二氧化碳本来就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是污染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应大量植树造林,或者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产生有害气体的,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减小汽油或柴油的使用,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等于有害气体的排放,故A不合题意;
B.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小噪声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故B不合题意;
C.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故C符合题意;
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0~500;6;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解答】
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至 500,并分成 6 个级别。指数 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故答案为:0~500;6;二氧化硫 ; 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 臭氧; 颗粒物
12.【答案】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10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解答】
⑴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气体,叫汽车尾气。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⑵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生活和生产。来源: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土地、房顶、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蝴蝶抖落的翅上的鳞片,植物的花粉和细菌等。
故答案为: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10
13.【答案】(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酸雨
(3)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影响温室效应,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2)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酸雨; (3)A
14.【答案】(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生石灰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酸和碱能够反应中和反应,废水中的硫酸可用较为廉价的生石灰除去.
故答案为:(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3)生石灰.
【分析】(1)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15.【答案】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二氧化硫;氨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 );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氟氯烃;下降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结合酸雨、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回答。
【解答】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口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贡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距地面10一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一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从而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下降,出现臭氧薄层甚至是臭氧空洞。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氟氯烃,“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例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氧化硫;氮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 );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
氟氯烃;下降
16.【答案】(1)CH4;温度
(2)空气;低于
(3)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阅读表格中间关于“温室效应”的材料,确定图②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灯泡照射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二者的温度即可;
(2)要研究温室效应,应将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对比;左侧二氧化碳温度升高的大,气体压强大,那么左侧的液面就低于右侧的液面。
(3)可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能力、节约化石能源等角度思考。【解答】(1)根据表格中资料可知,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甲烷,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温度;
(2)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低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17.【答案】(1)酸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②④⑤
(3)A;B;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酸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态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放,并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解答】(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爱磁场中受力转动 。
(2)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故选②④⑤;
(3)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可以减小固体颗粒,故B正确;
C.焚烧落叶和垃圾,会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故C错误;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降低生成酸雨的可能性,故D正确。
故选ABD。
18.【答案】(1)A;B
(2)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影响温室效应,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2)“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A;B (2)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
19.【答案】(1)
(2)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先处理后排放.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钙碱性物质,而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可以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可以从开发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先处理后排放;加装汽车尾气处理器等.
【分析】熟石灰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开发新能源.对有害物进行处理能够减少空气污染.
1 / 1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杭州期中)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行为中能减缓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能够减少固体颗粒产生的,都有利于减缓雾霾天气的发生。
【解答】①增加城市绿地,可以减小灰尘的产生,并且绿叶会吸附灰尘,故①符合题意;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小固体颗粒的产生,故②符合题意;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会增加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物,故③不合题意;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减小私家车的使用,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小烟尘的产生,故④符合题意;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产生大量的固体颗粒物,故⑤不合题意。
那么减缓雾霾天气发生的是①②③。
故选B。
2.(2020八下·乐清期末)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标语“环境保护你我他,蓝天碧水伴大家。”描述大气和水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3.(2020八下·青田期末)“绿水青山——我们能为蓝天保卫战做什么”主题班会中的环节之一是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解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4.(2020八下·青田期末)下表所示是四种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表中的数据必须和其他资料相结合,才能推断哪种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加的主要因素。那么,还需要收集( )
每一气体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氟氯碳化物
1 30 160 17000
A.这四种气体来源的资料 B.植物对这四种气体吸收的资料
C.这四种气体分子大小的资料 D.大气中这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对形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大小的因素:①单个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②分子的个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虽然单个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中二氧化碳气体最小,但是如果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很多,那么最终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很多,因此还需要收集机大气中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才能最终确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2020八下·长兴期中)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 , 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 100多种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解答】“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际上就是指要做好防治空气污染。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能够较少煤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可能做到,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0·上城模拟)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B.空气质量高低,仅受自然因素影响
C.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至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2、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
3、空气的组成成分中,氮占78%,氧占21%,剩余为其他物质;
4、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它是根据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 , 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解答】A、清新的空气应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空气,所以污染指数很小,A错误;
B、 空气质量高低 ,受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影响,B错误;
C、 空气的组成成分中 ,含量最多的不是氧气而是氮气,C错误;
D、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说法正确,D正确。
故选D
7.(2020八下·台州月考)奥地利的《信使报》介绍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肯定了中国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下列措施对减少空气污染有直接作用的是( )
A.大力兴建火力发电厂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D.为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塑料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都是正确选项。
【解答】A.大力兴建火力发电厂,会增大对煤的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故A错误;
B.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和颗粒物,故C错误;
D.为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塑料,而这些塑料的生产是需要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故D错误。
故选B。
8.(2019八下·南浔期末)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3)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5)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解答】二氧化硫和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如果臭氧在近地面层空气中超过一定量,对环境造成危影响,会损害人体健康,那么臭氧会属于污染物,二氧化碳本来就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是污染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2019八下·仙居期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开发新能源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应大量植树造林,或者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19八下·诸暨期末)2019年“世界环境日”将在中国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应对空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
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凡是产生有害气体的,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减小汽油或柴油的使用,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等于有害气体的排放,故A不合题意;
B.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小噪声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故B不合题意;
C.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故C符合题意;
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同步练习)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指数范围为 ,并分成 个级别。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 、 、 、 。
【答案】0~500;6;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解答】
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至 500,并分成 6 个级别。指数 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故答案为:0~500;6;二氧化硫 ; 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 臭氧; 颗粒物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同步练习)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一氧化 、 、 、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 微米以下,不易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
【答案】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10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解答】
⑴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气体,叫汽车尾气。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⑵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生活和生产。来源: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土地、房顶、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蝴蝶抖落的翅上的鳞片,植物的花粉和细菌等。
故答案为: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10
1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填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2)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填臭氧层空洞、酸雨或温室效应)
(3)“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酸雨
(3)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影响温室效应,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2)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酸雨; (3)A
1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所谓“低碳”指什么?
(2)燃放烟花炮竹时,除了会带来噪音污染外,还会带来 等环境问题.
(3)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和解决问题,我市锰矿资源丰富,某电解金属锰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好选择什么物质处理该废水中的硫酸?
【答案】(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生石灰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酸和碱能够反应中和反应,废水中的硫酸可用较为廉价的生石灰除去.
故答案为:(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3)生石灰.
【分析】(1)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15.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 、 、 等。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 、 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 的酸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 。臭氧层:距地面 10 ~ 50千米处的大气 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 90% 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 ~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 ,这一层大气称为“ ”。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 ,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 ,“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 ,出现臭氧薄层。
【答案】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二氧化硫;氨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 );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氟氯烃;下降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结合酸雨、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回答。
【解答】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口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贡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距地面10一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一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从而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下降,出现臭氧薄层甚至是臭氧空洞。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氟氯烃,“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例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氧化硫;氮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 );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
氟氯烃;下降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8八上·杭州期中)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①
②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2)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
【答案】(1)CH4;温度
(2)空气;低于
(3)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阅读表格中间关于“温室效应”的材料,确定图②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灯泡照射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二者的温度即可;
(2)要研究温室效应,应将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对比;左侧二氧化碳温度升高的大,气体压强大,那么左侧的液面就低于右侧的液面。
(3)可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能力、节约化石能源等角度思考。【解答】(1)根据表格中资料可知,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甲烷,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温度;
(2)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低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四、解答题
17.(2019八下·余杭期末)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 (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1)酸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②④⑤
(3)A;B;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酸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态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放,并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解答】(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爱磁场中受力转动 。
(2)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故选②④⑤;
(3)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可以减小固体颗粒,故B正确;
C.焚烧落叶和垃圾,会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故C错误;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降低生成酸雨的可能性,故D正确。
故选ABD。
18.(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数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氦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答案】(1)A;B
(2)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影响温室效应,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2)“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A;B (2)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
19.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
(1)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适量熟石灰,以消除燃煤时二氧化硫的污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除上述方法外,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① ;② .
【答案】(1)
(2)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先处理后排放.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钙碱性物质,而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可以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可以从开发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先处理后排放;加装汽车尾气处理器等.
【分析】熟石灰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开发新能源.对有害物进行处理能够减少空气污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