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17:32:47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一、单选题
1.(2020·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的本质是DNA和蛋白质,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丝状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进入分裂状态时,遗传物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诸如"X"的形状,这时的遗传物质叫做"染色体" 。可根据图中出现了染色体判断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再确定此处的结构是什么;
2、根尖结构分为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
【解答】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
故选B
2.(2020八下·长兴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 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解答】 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环境中土壤溶液的浓度要大于大多数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从而会失水,无法正常的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0·吴兴模拟)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蒸腾作用时水汽化吸热,能带走叶片上的部分热量
C.保卫细胞的含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
【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必定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2、蒸腾作用的意义是:① 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 ;② 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
3、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含水少时气孔关闭;
4、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环境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反之会吸水。
【解答】A、保卫细胞是植物细胞,细胞结构中含有细胞壁,A错误;
B、蒸腾作用的意义之一是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 ,B正确;
C、保卫细胞含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气孔的开闭,当含水量少时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光合作用不能继续进行,C错误;
D、左图气孔张开,保卫细胞水分充足,而当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时,叶片失水,保卫细胞的气孔是关闭的,应如右图所示,D错误。
故选B
4.(2020·永嘉模拟)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若在实验过程中,橡皮管与压强计连接处气密性不好,则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观察到压强计左右两管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左管液面不下降,右管液面下降
B.右管液面不下降,左管液面下降
C.左右两管液面均不下降
D.左右两管液面均下降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当压强计左右两管液面上的气体压强不同时,左右两管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大的一侧液面下降,压强小的一侧液面上升;
2、图中压强计一端连接橡皮管,一端与大气相通。当橡皮管一端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由于水分大量蒸腾后橡皮管内气压会减小,大气压大于橡皮管内气压,所以左管液面上升,右管液面将下降。
【解答】由图可知,压强计一端连接橡皮管,正常工作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散失后,橡皮管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橡皮管内气压后,左管上升,右管下降。但题中告诉我们“ 橡皮管与压强计连接处气密性不好 ”,所以橡皮管内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由于两侧液面气压都是大气压,所以左右两管液面均不下降,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2020·滨江模拟)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给叶等结构;
2、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使茎能逐年增粗;
3、木质部中有导管, 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中空长管;
4、木质部的中央结构称髓。
【解答】A、结构 ① 是树皮没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导管是木质部中的结构,A错误;
B、结构 ②是形成层,能使木质茎逐年加粗,叙述正确,B正确;
C、 ③ 位于木质部,大型的细胞是导管,是一些死细胞构成的中空长管,C错误;
D、 ④ 位于木质部的中央,是髓,D错误。
故选B
6.(2020·杭州模拟)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落“红”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
C.二氧化碳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入植物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筛管向上运输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
2、植物能依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叶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4、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解答】A、落“红”指落花,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结构,所以该种植物属于种子植物,说法正确,A错误;
B、植物中的有机物不能从土壤中获得,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说法正确,B错误;
C、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出去,说法正确,C错误;
D、植物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0·天台模拟)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
C.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叶具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多项生理活动,不同的生理活动物质的进出是不同的,气体进出的门户都是气孔;
2、光合作用时,水进入叶片,有机物离开叶片,二氧化碳由空气进入叶片,氧气从叶片释放;
3、呼吸作用时,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活的生物体时刻进行着呼吸作用;
4、蒸腾作用时,水蒸气从叶片跑出,植物根吸收的水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
【解答】A、呼吸作用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图可知 ①是进入叶片的氧气,②是呼出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A错误;
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 是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农作物增收,说法正确,B错误;
C、根吸收的水有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只有少数用以光合作用,说法错误,C正确;
D、 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8.(2020八下·天台月考)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甜的西瓜。西瓜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这个阶段,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生长 D.蒸腾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此外,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答】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是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
A.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C.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D.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在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研究问题时,需要控制探究的因素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3、实验时作为对照组的实验样本的生长不能因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出现问题。
【解答】A、蒸馏水不适合植物的生长,所以A选项中的甲、乙植物都可能无法正常生长,不能作比较,A错误;
B、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已含有植物生长的全部无机盐(包括镁),B选项中的甲、乙植物都可能在镁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无法说明问题,B错误;
C、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甲使用完全培养液能正常生长,乙使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生长情况与甲比较后可得出镁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可以验证问题,C选项正确;
D、与B选项相同,砂土中如果已含有植物生长的全部无机盐,甲、乙之间对照无法说明问题,D错误。
故选C
10.(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位于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解答】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说明其中的红色有机物并没有到达上方,只有水和无机物到达顶端,可见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自下而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2019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的韧皮部中的筛管含有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的各处,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
【解答】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当a、b处把茎环剥一圈后,树皮中的韧皮部被破坏,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甲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乙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12.(2019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结构图如下:
【解答】A、①是根毛区,根毛区中的细胞停止分裂,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说法正确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是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故说法错误。
C、③是分生区,此处的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故说法正确。
D、④是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对根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根冠细胞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比较疏松。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3.(2019八下·嵊州期末)移栽树木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工人通常会采取如图的方法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在给移栽植物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的部分是(  )
A.茎中央的髓处 B.韧皮部的筛管处
C.木质部的导管处 D.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的形成层处
【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 中;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
【解答】 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 ,需要依靠木质部的导管进行,故C选项合理。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4.(2020八下·长兴期中)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受其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项,请结合右图回答:
(1)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根尖   区细胞的损伤。
(2)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   作用。
(3)防止幼嫩的茎被折断。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   (填编号)。
【答案】(1)根毛
(2)蒸腾
(3)③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3)茎的结构如下图:
【解答】(1)根毛区中的细胞停止分裂,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植物时也适当的让根带土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2)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是通过蒸腾作用经散发出去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植物体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所以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蒸腾作用。
(3)图中①是外树皮,②是韧皮部,③是木质部,④是髓,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木质部中,所以是编号③。
故答案为:(1)根毛;(2)蒸腾;(3)③
15.(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答案】(1)A
(2)大于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N、P、K三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N元素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使枝叶长得繁茂。P元素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K元素作用:使茎杆粗壮,促进淀粉的全盛和运输;
2、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反之失水。
【解答】(1)由分析可知N、P、K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A、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是N元素的作用,A正确;
B、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这是P元素的作用,B错误;
C、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这是K元素的作用,C错误。
故选A
(2)要使 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根据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根细胞液浓度。
故答案为:(1)A (2)大于
16.(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是小麦和菜豆的根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是   (填植物名称)的根系,图中①是   根。图二属于   根系。
【答案】菜豆;主根;须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1、单子叶植物是须根系,根中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许多细长像胡须的根;
2、双子叶植物是直根系植物,主根发达明显,主根上长着各级侧根。
【解答】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是须根系植物。菜豆是双子叶植物,是直根系植物。图一有明显发达的主根,是直根系植物,所以是菜豆的根系,图中 ① 是主根。图二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是须根系植物。
故答案为:菜豆;主根;须
17.(2020·余姚模拟)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如图乙,可观察到   处呈红色,因为此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U形管两侧出现气压差时,管内液面会出现高度差,气压差不变液面高度差也不变;
2、植物叶片气孔多,蒸腾作用相对较强;
3、木质部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根据U形管的工作原理可知,两侧出现高度差是因为两侧的气压不同,如果密封一侧的气压能始终保持不变,U形管的两侧液面高度差就不会改变。所以实验中, 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
(2) 法国梧桐的枝叶和松树的枝叶相比,气孔多蒸腾作用强,所以选择法国梧桐叶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现象明显;
(3)蒸腾作用的水分是由茎中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所以乙图中木质部B将呈红色。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
18.(2020八下·温州月考)农谚云:“果树割千刀,枝头压弯腰。”如图所示为果树的一段枝条,某兴趣小组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然后对枝条的生长.果实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   部。
【答案】B;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 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因此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韧皮部。
故答案为:(1)B(2)韧皮部
19.(2020八下·天台月考)图一是植物根尖模式图,图二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三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图一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
(2)图二中是已进行环剥的枝条,其中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3)图三中结构[1]是   ,其中的液体是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   (填编号)状态,原因是   
【答案】(1)①;③
(2)B
(3)液泡;细胞液;略;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毛区中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的细胞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对根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2)树皮的韧皮部中含有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1)图中是①根毛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①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③是分生区。
(2)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A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B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
(3)结构1是液泡,其中含有的液体成为细胞液。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 会使得土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从而根毛细胞会失水,水分从细胞流向土壤,状态如图C。
故答案为:(1)①;③;(2)B;(3)液泡;细胞液;C; 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20.(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植物在运输移栽过程中,一般要携带一些土壤一起运输。
(1)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携带土壤主要是为了保护根部的   。
(2)植物移栽后出现叶片枯黄,很可能是因为缺乏   元素。
(3)植物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   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答案】(1)根毛
(2)氮
(3)导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根毛,根毛受损将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2、N、P、K是植物生长时所需的三种重要元素,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缺 N:植株矮小,颜色偏黄。 缺P:颜色偏红,植株矮小。 缺K:有褐斑,植株矮小;
3、植物输导组织分为导管和筛管,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 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携带土壤主要是为了保护根部的主要吸水结构根毛,所以填根毛;
(2)缺N往往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据植物移栽后出现叶片发黄可知,是因为缺乏氮元素;
(3)植物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所以植物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故答案为:(1)根毛 (2)氮 (3)导管
21.(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干旱地区农民一般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环境缺水时,植物会通过关闭气孔减弱蒸腾作用;
2、仔细阅读题目,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答出此题。
【解答】(1)植物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时水蒸气出去的门户,当农作物缺水初期叶片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根据题中耐旱作物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等,分析表格中选项的特点可知,B选项的叶片,表面积最小,表皮厚度最厚,所以B叶片应该是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所以选B。
故答案为:(1)蒸腾 (2)B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0八下·长兴月考)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气密性的检查一般利用两侧的气压不同而出现如气泡冒出,水柱保持,液面高度差等现象;
2、蒸腾作用实验时多利用叶片较大的植物,这类植物的叶气孔多蒸腾作用明显,有利于观察;
3、植物茎的结构有位于中央的髓,最外面的是树皮,两者间的是木质部。木质部内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解答】(1)由图示甲装置用U形管的一侧连接树枝,一侧开放,管内放有红墨水。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的依据是: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
(2)此实验要求现象明显,所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要较强,叶片大的有利于实验的进行,所以 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木质部中的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图中A在木质部中央,由茎的结构可知,应该是髓。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23.(2020八下·天台月考)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晨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实验中小晨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些,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下进行实验;
(2)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后,发现AB两组枝条的切面变红,C组枝条的切面不变色,这说明了   ;
(3)小晨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还需要再继续实验步骤三,请你帮她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1)阳光充足温度较高
(2)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3)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
(2)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1) 将植株放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更加旺盛,水分运输会更快,现象就更加的明显。
(2) 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 发现AB两组枝条的切面变红,C组枝条的切面不变色 这说明起运输作用的树皮中筛管而是木质部的导管,所以可以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
(3) 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 ,那就必须要观察植物的纵切面,比较纵切面上下两端的颜色深浅情况,故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
故答案为:(1) 阳光充足温度较高 ;(2) 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3) 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
24.(2020八下·长兴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
【答案】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A;叶片数目(叶面积);有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在探究实验中,问题、假设、实验设计、结论之间是有联系的。题中1是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题中2是为验证假设进行的数据处理;
2、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气温、光照强度和叶片的数量有关;
3、假设不是结论,假设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解答】实验的假设是“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假设中矿质元素不单指某一种而应该是多种。所以表中的X、Y应该为: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
由假设“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要比较吸收水分的变化值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变化值, 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A正确,B、C错误;
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根据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叶面积)来进行实验;
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 否定了假设也是一种收获,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是有价值的。
故答案为: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A; 叶片数目(叶面积) ;有
四、解答题
25.(2020八下·天台月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
① ② ③ ④
【答案】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內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保鲜鲜花去除部分叶、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胯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解答】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1 / 1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一、单选题
1.(2020·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2.(2020八下·长兴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 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
3.(2020·吴兴模拟)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蒸腾作用时水汽化吸热,能带走叶片上的部分热量
C.保卫细胞的含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
4.(2020·永嘉模拟)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若在实验过程中,橡皮管与压强计连接处气密性不好,则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观察到压强计左右两管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左管液面不下降,右管液面下降
B.右管液面不下降,左管液面下降
C.左右两管液面均不下降
D.左右两管液面均下降
5.(2020·滨江模拟)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6.(2020·杭州模拟)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落“红”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
C.二氧化碳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入植物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筛管向上运输
7.(2020·天台模拟)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
C.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8.(2020八下·天台月考)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甜的西瓜。西瓜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这个阶段,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生长 D.蒸腾作用
9.(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
A.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C.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D.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10.(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11.(2019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12.(2019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3.(2019八下·嵊州期末)移栽树木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工人通常会采取如图的方法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在给移栽植物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的部分是(  )
A.茎中央的髓处 B.韧皮部的筛管处
C.木质部的导管处 D.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的形成层处
二、填空题
14.(2020八下·长兴期中)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受其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项,请结合右图回答:
(1)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根尖   区细胞的损伤。
(2)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   作用。
(3)防止幼嫩的茎被折断。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   (填编号)。
15.(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16.(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是小麦和菜豆的根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是   (填植物名称)的根系,图中①是   根。图二属于   根系。
17.(2020·余姚模拟)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如图乙,可观察到   处呈红色,因为此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18.(2020八下·温州月考)农谚云:“果树割千刀,枝头压弯腰。”如图所示为果树的一段枝条,某兴趣小组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然后对枝条的生长.果实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   部。
19.(2020八下·天台月考)图一是植物根尖模式图,图二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三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图一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
(2)图二中是已进行环剥的枝条,其中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3)图三中结构[1]是   ,其中的液体是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   (填编号)状态,原因是   
20.(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植物在运输移栽过程中,一般要携带一些土壤一起运输。
(1)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携带土壤主要是为了保护根部的   。
(2)植物移栽后出现叶片枯黄,很可能是因为缺乏   元素。
(3)植物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   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21.(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干旱地区农民一般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0八下·长兴月考)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23.(2020八下·天台月考)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晨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实验中小晨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些,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下进行实验;
(2)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后,发现AB两组枝条的切面变红,C组枝条的切面不变色,这说明了   ;
(3)小晨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还需要再继续实验步骤三,请你帮她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24.(2020八下·长兴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
四、解答题
25.(2020八下·天台月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
① ② ③ 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的本质是DNA和蛋白质,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丝状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进入分裂状态时,遗传物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诸如"X"的形状,这时的遗传物质叫做"染色体" 。可根据图中出现了染色体判断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再确定此处的结构是什么;
2、根尖结构分为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
【解答】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解答】 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环境中土壤溶液的浓度要大于大多数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从而会失水,无法正常的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必定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2、蒸腾作用的意义是:① 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 ;② 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
3、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含水少时气孔关闭;
4、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环境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反之会吸水。
【解答】A、保卫细胞是植物细胞,细胞结构中含有细胞壁,A错误;
B、蒸腾作用的意义之一是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 ,B正确;
C、保卫细胞含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气孔的开闭,当含水量少时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光合作用不能继续进行,C错误;
D、左图气孔张开,保卫细胞水分充足,而当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时,叶片失水,保卫细胞的气孔是关闭的,应如右图所示,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当压强计左右两管液面上的气体压强不同时,左右两管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大的一侧液面下降,压强小的一侧液面上升;
2、图中压强计一端连接橡皮管,一端与大气相通。当橡皮管一端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由于水分大量蒸腾后橡皮管内气压会减小,大气压大于橡皮管内气压,所以左管液面上升,右管液面将下降。
【解答】由图可知,压强计一端连接橡皮管,正常工作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散失后,橡皮管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橡皮管内气压后,左管上升,右管下降。但题中告诉我们“ 橡皮管与压强计连接处气密性不好 ”,所以橡皮管内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由于两侧液面气压都是大气压,所以左右两管液面均不下降,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给叶等结构;
2、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使茎能逐年增粗;
3、木质部中有导管, 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中空长管;
4、木质部的中央结构称髓。
【解答】A、结构 ① 是树皮没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导管是木质部中的结构,A错误;
B、结构 ②是形成层,能使木质茎逐年加粗,叙述正确,B正确;
C、 ③ 位于木质部,大型的细胞是导管,是一些死细胞构成的中空长管,C错误;
D、 ④ 位于木质部的中央,是髓,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
2、植物能依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叶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4、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解答】A、落“红”指落花,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结构,所以该种植物属于种子植物,说法正确,A错误;
B、植物中的有机物不能从土壤中获得,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说法正确,B错误;
C、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出去,说法正确,C错误;
D、植物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叶具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多项生理活动,不同的生理活动物质的进出是不同的,气体进出的门户都是气孔;
2、光合作用时,水进入叶片,有机物离开叶片,二氧化碳由空气进入叶片,氧气从叶片释放;
3、呼吸作用时,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活的生物体时刻进行着呼吸作用;
4、蒸腾作用时,水蒸气从叶片跑出,植物根吸收的水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
【解答】A、呼吸作用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图可知 ①是进入叶片的氧气,②是呼出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A错误;
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 是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农作物增收,说法正确,B错误;
C、根吸收的水有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只有少数用以光合作用,说法错误,C正确;
D、 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此外,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答】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是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在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研究问题时,需要控制探究的因素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3、实验时作为对照组的实验样本的生长不能因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出现问题。
【解答】A、蒸馏水不适合植物的生长,所以A选项中的甲、乙植物都可能无法正常生长,不能作比较,A错误;
B、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已含有植物生长的全部无机盐(包括镁),B选项中的甲、乙植物都可能在镁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无法说明问题,B错误;
C、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甲使用完全培养液能正常生长,乙使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生长情况与甲比较后可得出镁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可以验证问题,C选项正确;
D、与B选项相同,砂土中如果已含有植物生长的全部无机盐,甲、乙之间对照无法说明问题,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位于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解答】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说明其中的红色有机物并没有到达上方,只有水和无机物到达顶端,可见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自下而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的韧皮部中的筛管含有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的各处,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
【解答】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当a、b处把茎环剥一圈后,树皮中的韧皮部被破坏,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甲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乙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结构图如下:
【解答】A、①是根毛区,根毛区中的细胞停止分裂,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说法正确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是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故说法错误。
C、③是分生区,此处的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故说法正确。
D、④是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对根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根冠细胞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比较疏松。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 中;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
【解答】 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 ,需要依靠木质部的导管进行,故C选项合理。
故答案为:C
14.【答案】(1)根毛
(2)蒸腾
(3)③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3)茎的结构如下图:
【解答】(1)根毛区中的细胞停止分裂,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植物时也适当的让根带土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2)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是通过蒸腾作用经散发出去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植物体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所以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蒸腾作用。
(3)图中①是外树皮,②是韧皮部,③是木质部,④是髓,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木质部中,所以是编号③。
故答案为:(1)根毛;(2)蒸腾;(3)③
15.【答案】(1)A
(2)大于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N、P、K三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N元素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使枝叶长得繁茂。P元素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K元素作用:使茎杆粗壮,促进淀粉的全盛和运输;
2、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反之失水。
【解答】(1)由分析可知N、P、K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A、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是N元素的作用,A正确;
B、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这是P元素的作用,B错误;
C、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这是K元素的作用,C错误。
故选A
(2)要使 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根据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根细胞液浓度。
故答案为:(1)A (2)大于
16.【答案】菜豆;主根;须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1、单子叶植物是须根系,根中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许多细长像胡须的根;
2、双子叶植物是直根系植物,主根发达明显,主根上长着各级侧根。
【解答】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是须根系植物。菜豆是双子叶植物,是直根系植物。图一有明显发达的主根,是直根系植物,所以是菜豆的根系,图中 ① 是主根。图二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是须根系植物。
故答案为:菜豆;主根;须
17.【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U形管两侧出现气压差时,管内液面会出现高度差,气压差不变液面高度差也不变;
2、植物叶片气孔多,蒸腾作用相对较强;
3、木质部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根据U形管的工作原理可知,两侧出现高度差是因为两侧的气压不同,如果密封一侧的气压能始终保持不变,U形管的两侧液面高度差就不会改变。所以实验中, 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
(2) 法国梧桐的枝叶和松树的枝叶相比,气孔多蒸腾作用强,所以选择法国梧桐叶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现象明显;
(3)蒸腾作用的水分是由茎中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所以乙图中木质部B将呈红色。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
18.【答案】B;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 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因此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韧皮部。
故答案为:(1)B(2)韧皮部
19.【答案】(1)①;③
(2)B
(3)液泡;细胞液;略;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毛区中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的细胞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对根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2)树皮的韧皮部中含有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1)图中是①根毛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①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③是分生区。
(2)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A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B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
(3)结构1是液泡,其中含有的液体成为细胞液。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 会使得土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从而根毛细胞会失水,水分从细胞流向土壤,状态如图C。
故答案为:(1)①;③;(2)B;(3)液泡;细胞液;C; 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20.【答案】(1)根毛
(2)氮
(3)导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根毛,根毛受损将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2、N、P、K是植物生长时所需的三种重要元素,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缺 N:植株矮小,颜色偏黄。 缺P:颜色偏红,植株矮小。 缺K:有褐斑,植株矮小;
3、植物输导组织分为导管和筛管,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 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携带土壤主要是为了保护根部的主要吸水结构根毛,所以填根毛;
(2)缺N往往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据植物移栽后出现叶片发黄可知,是因为缺乏氮元素;
(3)植物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所以植物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故答案为:(1)根毛 (2)氮 (3)导管
21.【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环境缺水时,植物会通过关闭气孔减弱蒸腾作用;
2、仔细阅读题目,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答出此题。
【解答】(1)植物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时水蒸气出去的门户,当农作物缺水初期叶片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根据题中耐旱作物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等,分析表格中选项的特点可知,B选项的叶片,表面积最小,表皮厚度最厚,所以B叶片应该是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所以选B。
故答案为:(1)蒸腾 (2)B
22.【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气密性的检查一般利用两侧的气压不同而出现如气泡冒出,水柱保持,液面高度差等现象;
2、蒸腾作用实验时多利用叶片较大的植物,这类植物的叶气孔多蒸腾作用明显,有利于观察;
3、植物茎的结构有位于中央的髓,最外面的是树皮,两者间的是木质部。木质部内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解答】(1)由图示甲装置用U形管的一侧连接树枝,一侧开放,管内放有红墨水。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的依据是: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
(2)此实验要求现象明显,所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要较强,叶片大的有利于实验的进行,所以 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木质部中的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图中A在木质部中央,由茎的结构可知,应该是髓。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23.【答案】(1)阳光充足温度较高
(2)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3)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
(2)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1) 将植株放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更加旺盛,水分运输会更快,现象就更加的明显。
(2) 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 发现AB两组枝条的切面变红,C组枝条的切面不变色 这说明起运输作用的树皮中筛管而是木质部的导管,所以可以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
(3) 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 ,那就必须要观察植物的纵切面,比较纵切面上下两端的颜色深浅情况,故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
故答案为:(1) 阳光充足温度较高 ;(2) 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内的结构(导管)运输的 ;(3) 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发现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 。
24.【答案】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A;叶片数目(叶面积);有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在探究实验中,问题、假设、实验设计、结论之间是有联系的。题中1是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题中2是为验证假设进行的数据处理;
2、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气温、光照强度和叶片的数量有关;
3、假设不是结论,假设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解答】实验的假设是“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假设中矿质元素不单指某一种而应该是多种。所以表中的X、Y应该为: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
由假设“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要比较吸收水分的变化值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变化值, 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A正确,B、C错误;
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根据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叶面积)来进行实验;
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 否定了假设也是一种收获,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是有价值的。
故答案为: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A; 叶片数目(叶面积) ;有
25.【答案】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內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保鲜鲜花去除部分叶、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胯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解答】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