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共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9 17: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当流行语遇上古诗词,
画面太美!
课堂拓展
你咋不上天呢?
——南湖秋雨也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出处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全诗为: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吓死宝宝了!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出处辛弃疾的《山鬼谣·摸鱼儿》,全词为: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也是醉了......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全诗为: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心好累。
——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出处,《庄子·知北游》。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长恨入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出处,刘禹锡的《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全诗为: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备胎
——章台之柳,已拆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
出处明代瞿佑的《翠翠传》。
小明去买菜,遇到个帅哥在买菜,小明果断凑了过去,笑眯眯的跟帅哥搭讪道:“你长得真帅哦!”帅哥一个嘴巴扇了过去,正当小明晕晕乎乎的时候,帅哥倍神奇的来了一句网络流行语道:“这特么不废话么?
网络用语小笑话
课堂上,语文老师问:“哪位同学说一下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
一位男同学马上站起来:“下课了,亲!”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快捷与方便的神奇性。
2.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知晓网络交往的规则和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3.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目标导航
重点解读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1.网络词语小研讨
“点赞”“吐糟”“抢沙发”“萌萌哒”“3Q” “喜大普奔”等网络词语,有的来源于某些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网民借此表达自己的褒贬;有的起于键盘敲击的错误,进而干脆以谐音或简化的方式,构成一种简洁的表达;有的纯粹是为了好玩,以调侃的方方式造一个新词……
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搞清楚意思,做一下分类,分析它们是怎样产生的;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小组讨论: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作文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词语?应如何规范地使用网络词语?
最新流行的网络词语:
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套路、宝宝、友谊的小船等
现在较少用的网络词语有:
坑爹、hold住、肿么了、雷人等
建议:
作为初中生,网络词语在网上用可以,但在学习生活中还是使用规范的汉字好。因为认真学习汉字、规范使用汉字是对我们传统文字的一种保护和尊重。
大家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和使用网络词语,网络语言就会向着丰富活泼、健康的方向发展。
2.电子阅读面面观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他们花费在电子阅读上的时间,电子阅读的方式或途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等等。
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
明确:
我认为电子阅读不会替代阅读。
因为电子阅读的记忆效果不够好,所
阅读的内容容易忘记,不适合于需要
记忆和学习的内容。电子阅读在消耗
体力方面明显高于在纸质阅读材料上
的传统阅读。电子阅读工具的使用相
对复杂,对于儿童和老人尤其不适合。
3.用互联网学语文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丰富,搜索快捷。善用互联网,有效利用其中海量的信息,可以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邀请信息技术课老师或者互联网从业人员到班级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讲座可以分为三个板块:信息游戏——掌握检索的要领;求助和指教——运用社交媒体;不期而遇——漫步网络图书馆。
利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搜索一下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包括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等。
小组讨论: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利用网络学习要注意的:
(1)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询需要学习的资料。
(2)自主查询教学资源,广收并蓄,为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资料。
(3)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上不健康的网站,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阅读链接
网络改变生活
生活中的改变:我们看病可以通过网络挂号;可以网上订餐;通过网络打车;在网络上购买衣服、食品、文具、图书……
工作中的改变:银行利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的存取款;商家利用网络销售产品;单位利用网络传递材料;医生可以通过网络给病人诊治病……
学习中的改变:学生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授课;在网络上可以阅读各种杂志、小说、新闻……
研讨练习
题一:在学校的科技月活动中,××班开展了“科海泛舟:漫谈我们的触屏时代”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请完成相关题目:
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
(1)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奴:指那些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从而过度依赖电子屏幕(或被电子屏幕控制)的人。
(2)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囧”曾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词汇,它描绘了人们悲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的情状,而“炯炯”是明亮有精神的意思;此处的“囧囧”形象地刻画出了迷醉于手机屏幕者的痴狂、无奈或尴尬的样子。
题二: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年,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量。你了解下列网络新词的意思吗?请自选两个作答。
给力 蜗居 微博 雷人 豆你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力:有“给劲、带劲、有帮助、有作用、加油”等意思。
蜗居: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个人或个体生活空间,是“小天地”。也指蜗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不出去逛商场,不去看电影,注重自己的小家庭,很少和人交往。
微博:微型博客的简称,是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简单地说就是你每天在微博网站上随时打上一两句话。
雷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
豆你玩:形容绿豆、红豆、黑豆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3)随着“给力”、“雷人”、“PK”等网络热词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中学生更是将这些新词用在了组词、作文中。最近,家住市区的刘先生对读八年级的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给’组词,他写的答案是‘给力’”。刘先生说,他儿子上半年就曾用过“雷人”这个词,当时他叫儿子赶紧改过来,没想到现在又在作业中出现了网络词语,他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错误。
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和儿子的语文老师却不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词语。作业或作文中用网络热词该不该?一时间,这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试作说明。
示例:
我认为网络新词不能在学生作文或作业中使用。因为网络语言随意、不稳定性大。它追求简便新奇,但也由此出现严重的粗俗化倾向,极大地糟蹋了汉语的纯洁与美感。学生如果过早地使用网络语言,会严重损害其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持哪种态度都必须说明理由。)
附:学生网络流行语
语文老师的文言文
1、学生: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老师: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2、学生:有钱,任性。
老师: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3、学生: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老师: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
4、学生:别嗨了我要睡。
老师: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5:学生:别睡了我要嗨。
老师: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6:学生: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
老师: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7:学生:主要看气质。
老师: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8、学生:也是醉了。
老师: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9学生: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时候还是孙子。
老师:圣人不言如桃李,小人不言若木鸡。
10、学生:画个圆圈诅咒你。
老师:画地成圆,祝尔长眠。
作业:
问卷内容 意见 备注
你使用电脑或手机阅读书报吗?
你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吗?
你花费在电子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
你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各是多少?
你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是(包括拥护的和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