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作业(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作业(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01 21:42:48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这些温顺的畜牲不要竟敢冒险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这段材料 (  )
A.具有个性的浪漫主义思想
B.尖锐地指出了统治阶级阻扰人民运用自己的理智,实行愚民政策
C.宣扬人的感情至上
D.是卢梭的言论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看出统治阶级实行的是愚民政策。故正确选项为B。这是康德的言论,D项错误。
答案:B
2.启蒙运动中,在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深刻探讨的过程中,作出重大理论贡献的有 (  )
①卢梭 ②伏尔泰 ③康德 ④洛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按照教材表述可知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深刻探讨的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卢梭和康德,故D项正确。
答案:D
3.“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  )
A.主权在于人民 B.权利应当“制约与平衡”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D.社会契约论
解析:材料中强调了人生来都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在法律面前。
答案:C
4.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由两人的阶段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解析:两人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故A的说法错误,两人都反对专制,主张民主,故C的说法错误;两人都主张重视公民的权利,故D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两人都重视民主、自由、平等,但在获得这种权利的方式上发生了分歧。
答案:B
5.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解析:在欧洲宗教改革后,《圣经》被看作是信仰的唯一标准;而依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应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6.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增强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B.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法律观念
解析:法律需要铭记在公民的心中,说明增强公民的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答案:A
7.(2012·济宁期末)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断,罗丹所说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解析:从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看,“18世纪诸人物”是指以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运用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即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答案:A
8.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
解析: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形成高潮,思想家崇尚“理性”,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们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人文主义者阿尔伯(1404~1472年)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2:诗人但丁(1265~1321年)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同样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3:(卢梭在他的小说《新爱洛漪丝》中,借一位开明贵族之口说)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里,除去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4: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康德
请回答:
(1)材料1、2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这些观点产生的相同原因是什么?(6分)
(2)概括材料3、4的主要思想,与材料1、2相比,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总体上看,上述思想对西方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1中可根据作者认为人的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强调个人的作用;材料2则认为人的幸福与不幸取决于出身,矛头对准的是等级制度。其原因结合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归纳即可。第(2)问,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卢梭反对贵族特权,主张法律、自由,材料4则明确地提出了“理性”。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可通过对比这两组观点得出。第(3)问可结合教材整理归纳。对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启示可从对社会发展有利的角度去认识。
答案:(1)材料1:人应当树立自信心以迎接幸福或不幸;材料2否定封建门第观念。
原因: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2)主要思想:否定贵族特权,抨击专制主义制度,崇尚法律与自由,运用自己的理性对世界万物作出判断。
新发展:从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重、肯定,到启蒙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的批判,以及强烈要求人人平等的观点等。
(3)影响:这些进步思想对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西方近代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示:坚持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终价值取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下列时代特征与此描述吻合的是 (  )
A.宗教改革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自成一个时代”可知该时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而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以判断符合该特点的是文艺复兴时期。
答案:B
2.以下图片不能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  )
解析:A、C、D三个选项分别是《大卫》《圣母圣子图》《蒙娜丽莎》,都反映了人文主义。B虽然画的是圣母圣子图,但图中构图僵化,圣母缺乏世俗的母爱,正是中世纪宗教画的特点。
答案:B
3.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解析: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源在经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了这点。“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4.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  )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解析:B、C与材料不符,排除。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是启蒙思想家们的追求,排除D。从材料“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中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乐观进取的精神,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5.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
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
B.天主教权威与马丁·路德宣扬的宗教思想
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势力,并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既打破天主教会的枷锁,又用自己的思想给信徒们套上了新的枷锁,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  )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解析:“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故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7.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  )
A.圣经高于一切 B.上帝永恒
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D.信仰得救
解析: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领袖,和马丁·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等。结合本材料反映了信仰得救的主张。
答案:D
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解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体现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获得了心灵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A、D两项体现了教会的主张。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发现经历了长期、缓慢的历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儒者荀子说:“人定胜天。”图一为古罗马时期著名雕刻家米隆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
材料2:中世纪基督教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下来就有罪。人是愚昧的,要在教会的引领下,杜绝一切私欲,尽全力崇仰上帝,以求“赎罪”。同时期的中国,皇帝号称“天子”,代表上天来统治人间,人是皇帝的奴仆、子民。
材料3:图二中圣母脸上露出微笑,充满了人间的欢乐。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大致同时,中国《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被迫造反,最后仍臣服于朝廷,宁死不再反叛。
(1)据材料1回答这个时代东西方对人有什么共同认识?(4分)
(2)据材料2回答此时期东西方普遍认为人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此时期东西方艺术作品对人的描写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谈谈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吗?(10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通过图文材料,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及归纳概括能力。第(1)、(2)问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难概括。第(3)问中的不同可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答,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
答案:(1)认识到人的强大力量,人类充满自信。
(2)人是奴仆;人要顺从,服从统治。
(3)不同:西方:发现人的价值,歌颂人的力量,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中国:忠君。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西方文艺复兴兴起,追求人的解放;东方君主专制强化,人受到封建思想的压抑和束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法国大革命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众动员的威力把这些普世伦理确认为一切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源泉。”材料中的“普世伦理”是指 (  )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大革命中的“普世伦理”应该指启蒙思想。
答案:C
2.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1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解析:启蒙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传播到中国激励着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A项说法太过绝对;C、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启蒙思想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应该理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制度构建;A和D项是并列选项,应排除;B项是客观上的影响,也应排除,所以应该选择C。
答案:C
4.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解析:注意时间:18世纪。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题中要求从经济角度和思想文化角度进行作答,君主立宪制属于政治角度,可排除A、C两项;文艺复兴从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D项可排除。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共同的思想特征是(  )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C.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解析:根据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仅符合文艺复兴,C项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D项仅符合启蒙运动,所以应该选择 B项。
答案:B
6.《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新航路开辟时的冒险精神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18世纪上半叶”“没有教会、没有国王”,教会和国王分别代表了愚昧和专制,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  )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中国辛亥革命战士的斗志”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倡导在法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因此D项表述明显错误。
答案:D
8.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  )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 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卢梭的话体现了启蒙思想中人民主权的内容,这是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故③的说法错误,排除即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2: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3:(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了普罗塔戈拉对神的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2)材料2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4分)
(3)依据材料3,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8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解析:第(1)问根据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社会根源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2回答马丁·路德的观点;其产生的思想因素从文艺复兴运动的角度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作答。第(4)问,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回答。
答案:(1)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观点: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破坏: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
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B.对人性做出了“性本善”的论断
C.对人生提出“舍利取义”的追求
D.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苏格拉底提出“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强调人的理性。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都是以人为本,因此都是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答案:A
2.梁启超曾说:“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解析:材料中说梁启超认为近海的居民比内陆的居民更具有进取精神。联系所学知识,在题目所给的选项中C项最能说明这一点,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多水、多港湾、多岛屿,古希腊人富有进取精神,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海军强大,并且长期进行殖民扩张。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均不明显。
答案:C
3.“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解析: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答案:C
4.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解析: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这种思想是小农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
答案:D
5.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可能是 (  )
A.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考试分数,否则给予惩罚
B.重视体格锻炼,提高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C.专心于学业课程,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
D.严肃纪律要求,禁止学生课堂讨论
解析:人文主义的核心是注重人、肯定人。据此分析选项中体现此核心的内容。A项中“给予惩罚”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精神,C项中“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D项中“禁止讨论”说明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选B项。
答案:B
6.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年)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
B.是宗教顺应了时代的表现
C.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
D.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
解析:材料中所示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观点从宗教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类的生活质量,追求幸福和快乐,促使更多的资本家光明正大地追逐经济利益,顺应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题干强调对生命热爱、同情和敬畏,属于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A项是一种独裁思想,排除;B项宣扬教皇权力,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排除;D项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答案选C。
答案:C
8.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9.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  )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B.宽容他人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D.敬畏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中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的异同。提取信息:伏尔泰在引文中强调每个人说话的权利,狄德罗强调人享有自由的权利。
答案:C
10.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与人类民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
③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④工人和农民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进行反封建斗争,实行近代民主,启蒙思想家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斗争的代表者。
答案:A
11.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年)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他的根据是 (  )
A.法国曾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
B.美国革命是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爆发的
C.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D.美法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解析:法国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是启蒙思想,故选C。A项虽符合史实,但不选,因为帮助美国的不止一个法国,所以理由不充分,故不选。B项时间错误,互相颠倒。D项中与美国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很多,所以理由也不充分。
答案:C
12.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 (  )
①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说明④不正确;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不可能已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故②说法不正确。本题选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并时时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地享受生活。……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1934年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2:……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1概括指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1、2比较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谈谈中西方人文主义对中西社会制度的演变产生的影响。(12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人文主义”思想,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可从中西宗教发展的特点不同;中国儒家思想观念;小农经济深厚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注意根据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加以归纳总结;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分类作答。
答案:(1)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①关注现世生活;②追求欢乐的家庭生活、和睦的社会关系。
原因:①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②儒家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③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后果。
④长期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神化君主,使中国缺乏宗教。
(2)同:①都关注今生而非来世;(或都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②都关注人而非神(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异:①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个人,强调从神学束缚中解放人性;中国人文主义特别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
②西方人文主义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人文主义是为了集体主义的利益与和谐。
影响:①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冲击着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加速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中国的人文主义强调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薄伽丘在《十日谈》里把抨击的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教会,揭露教规是僧侣们奸诈伪善的恶因,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辛辣地嘲讽教廷的驻地——罗马是“容纳一切罪恶的大熔炉”。作者还认为,禁欲主义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的,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幸福,他在许多故事里都以巨大的热情赞美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蔑视金钱和权势,为争取幸福而作的斗争。《十日谈》还批评封建特权,维护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不少故事叙述了卑贱者以智慧和毅力战胜高贵者。作者还宣扬全面发展人的理想,强调人应当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多才多艺,全面和谐地发展。
材料2:加尔文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认为人类在亚当堕落之后,完全败坏,失去意志自由;主张因信称义,不能靠行为得救等。加尔文还继承并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从上帝的至尊谕令和全能出发,认为上帝在创世以前,即预先选定了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沉沦,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
材料3:孟德斯鸠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1)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人们赞赏《十日谈》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1具体说明。(6分)
(2)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何关系?请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3)据材料1、2、3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薄伽丘和加尔文相比,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8分)
解析:第(1)问,人们赞赏《十日谈》主要是因为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材料逐条列出其表现即可。第(2)问,宗教改革思想实际上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材料中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第(3)问,启蒙思想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孟德斯鸠的思想是启蒙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材料可知,孟德斯鸠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美好蓝图的高度。
答案:(1)原因:《十日谈》贯穿着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说明:批判天主教会;歌颂现世生活,提倡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应该全面和谐发展。
(2)关系: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表现。说明:加尔文提出《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权威,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把灵魂得救的钥匙转移到自己手中;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辩护。
(3)进步之处: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以法律为前提;把反封建斗争提高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一位哲人断言:“奴隶主统治奴隶是违反自然的,因而是非正义的。”这一言论表明他 (  )
A.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
C.注重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主张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根据材料中反对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内容可以看出,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
答案:B
2.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
解析:从材料看,色诺芬认为神是人思维的产物,神是人根据自己的言行创造出来的,可见色诺芬具有理性的思维,不盲从于对神的崇拜,选择D项。
答案:D
3.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  )
A.苏格拉底 B.普罗塔戈拉
C.孟德斯鸠 D.康德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智者学派。在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于是,出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等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这些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B
4.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戈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解析: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A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二者也同时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
答案:A
5.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家园之感”,说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所以才会有如此亲切的感受。
答案:C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所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以前只知“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的合法与否,可以看出当时希腊人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用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7.“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塔戈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希腊先哲中,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指出美德即知识。
答案:A
8.塞内卡(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塞内卡表达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塞内卡反对奴隶制度
C.斯多亚学派思想为罗马法观念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
D.塞内卡的观念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信息反映天赋人权主张,体现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后来罗马自然法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因此A、C、D的表述都符合历史史实。在材料中虽体现天赋人权主张,但是没有提出反对奴隶制的主张。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2:超越性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它往往是经验范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人还是去追求这个答案。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满足于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这就是超越性。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对“人性”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差异。(6分)
(2)依据材料1对“理性”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有何主要区别?(6分)
(3)依据材料2对超越性的解释,找出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影响。第(1)问注意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问题,要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注意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区别;第(3)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希腊思想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思想家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关注民生。
(2)前者主张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主张平等;提倡信仰自由。后者侧重独立思考和理性认识;主张法律面前的平等;提倡“公共意志”。
(3)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德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