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13: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复习
一、单选题
1.教材中有四个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其中的实验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 B.
C. D.
2.玉米等旱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  )
A.砂土类土壤 B.壤土类土壤
C.黏土类土壤 D.三类土壤的效果一样
3.小金发现一株如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
A.光照强度 B.水分多少 C.肥力强弱 D.土壤结构
4.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搭载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B.果蝇体表的坚硬的保护组织对其起防御、保护作用
C.油菜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D.土壤的作用是为了供给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营养
5.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某种无机盐X,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只含X元素的蒸馏水、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缺少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其中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  )
A.将蒸馏水和只含X元素的蒸馏水作对照
B.将蒸馏水和缺少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作对照
C.将只含X元素的蒸馏水和缺少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作对照
D.将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缺少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作对照
6.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7.下表是移栽树木时的建议及其相关建议的主要原因,其中两者之间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建议 主要原因
A 剪除部分枝叶 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B 在夜晚时进行移栽 减弱蒸腾作用
C 不要移除黏在根上的土 减少根毛受到伤害
D 移栽后不要立即施高浓度的肥料 避免根部水分流失
A.A B.B C.C D.D
8.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9.树木的生长需要多年的时间。以下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A.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多种肥料,且施肥越多树木生长越旺盛
B.树木的根深入土壤,可将植物牢牢固定,同时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水分
C.树木仅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清晨的树林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
D.树木移栽前先修剪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是为了减少树木体内水分散失
10.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如图),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LED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顶部的LED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
D.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
11.如图为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后,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白色固体物质。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洒
B.只用乙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土壤有机物的含量
C.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
D.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12.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花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正在开花结果的荷花植株,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莲蓬的生长
C.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D.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13.阳光玫瑰因果肉鲜美,果香独特,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浦江果农自引进阳光玫瑰开始一直努力提高其产量,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
A.果农建造大棚,通过增大昼夜温差来提高产量
B.扦插时剪去部分叶片减弱蒸腾作用,以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C.葡萄叶片宽大需要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
D.晚上大棚内开灯,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呼吸作用时间减少
14.在盛有食盐水溶液的容器中,悬浮着某物体,现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叶柄,从理论上分析,过一段时间,该物体将
A.下沉 B.上浮 C.仍悬浮 D.无法确定
15.如图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伸长区
B.A,B,C 三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为C>B>A
C.栓化的根毛细胞主要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固定在土壤中
D.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最终进入根的木质部的筛管
1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17.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 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硅元素需要量大,对钙元素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18.下列有关农田施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什么植物,都应该多施含氮、含磷、含钾的肥料
B.农家肥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农田施肥应以化肥为主
C.一般地,多数农作物在旺盛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肥料
D.给农作物施肥后不要浇水,否则会造成肥料大量流失
19.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20.取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部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二、填空题
21.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③④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幼根 B.③将来发育成芽 C.④将来发育成叶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     的控制。菜豆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如含     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3)受精作用完成后,丙图中的     发育成丁图中⑤。
22.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吸水的条件及运输情况,选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树幼嫩枝放入红墨水中进行如图的实验;
(1)几小时后,横切植物的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    。
23.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超级 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什么结构?   
(3)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
24.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
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
25.从新疆引进的某品种西瓜在砂粒比例较多的土壤中产量最高,则
(1)适宜该西瓜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土壤。(填“壤土类”、“砂土类”、“黏土类”)
(2)在多雨水地区种植该西瓜,应多加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26.图甲是根尖结构模式图及各部位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乙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的伸长与图甲中   (选填字母)两类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
(2)如图乙,根从土壤吸水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到达D后再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则D为植物根的    (选填“韧皮部”或“木质部”)结构。
三、实验探究题
27.把一盆栽番 茄植株放在钟罩内(如下图),再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依图中所示输入罩内,1小时后把进气阀关闭。然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性碳的剂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饥饿金鱼且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金鱼缸内,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经检测发现鱼组织内放射性碳超过正常水平。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   。
(2)在设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把番茄换成天竺葵
B.把放射性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把土换成蒸馏水
D.把金鱼换成蝌蚪
(3)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然后才能通过叶内的   管运输到根部。
28.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相同时间内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相同时间内)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氮元素、磷元素 ……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数据处理】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   。
(2)在数据处理中,若   (用表格中的符号回答),则假设成立。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29.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
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 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 稻谷产量均值(克/盆)
0.68 (中度污染) 0.022 121.37
2.01 (重度污染) 0.213 129.85
(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 0.2毫克/千克)
(1)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原因是   。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稻谷产量   。(选填“会”或“不会”)降低。
(3)研究发现某些水稻品种具有富集镉的作用,土壤中的镉离子主要通过水稻根尖的   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弱,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其种植价值   。
30.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天后剪取一段枝条,插入右图广口瓶中,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究。
(1)清晨,把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置于右图装置中,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则该原料是   。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叶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b叶片,用打孔器获取一个圆片,烘干后称重,次日凌晨再取下c叶片,取同样大小的一圆片,烘干后称重,发现取自c叶片的圆片较轻,主要原因是   。
(3)在广口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放置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纵切该枝条,发现茎被染红,且自下而上红色变浅了,这个现象说明了   。
31.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图乙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点。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32.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A枝条不作处理,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   的关系。
(2)该实验运用了科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快慢转换为   。
(3)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了总吸水量的99%,现在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除了要测出相同时间内锥形瓶中硅胶片增加的质量,还应该测出   的质量。
四、解答题
33.某现代农业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瓜果,即使用营养液培养植物。
(1)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和   。
(2)植物的根毛细胞能够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分,主要原因是   。
(3)若发现蔬菜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能是因为培养液中缺乏   元素。
34.“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
35.袁隆平院士(图甲)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缅怀袁老最好的方式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下表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对比。
类别 常规水稻 杂交水稻
定义 通过选育、提纯、保持亲本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不变,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
产量 一般较低(<300kg/亩) 一般较高(>700kg/亩)
品质 质软,粘而腻 质地硬,粘性小
特点 不需要年年换种,但需要提纯复壮,抗性差 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
(1)请根据表一的内容写出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   。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   →叶中导管。
(3)乐乐把丙装置放在晴朗的室外环境,测得密闭玻璃钟罩内一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丁所示。已知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时,人会觉得更舒适。那么据图分析,你建议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   时左右。
36.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A,B两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欲配置1000千克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15%的硝酸铵(NH4NO3)营养液,能为作物提供多少质量的氮元素   千克。
37.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A
21.【答案】(1)A
(2)保卫细胞;磷
(3)胚珠
22.【答案】(1)②
(2)自下而上
(3)蒸腾作用
23.【答案】(1)根;蒸腾
(2)形成层
(3)高(或大)
24.【答案】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25.【答案】(1)砂土类
(2)C、D
26.【答案】(1)b、c
(2)大于;木质部
27.【答案】(1)碳——氧平衡
(2)B
(3)筛
28.【答案】(1)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2)
(3)叶片数量
29.【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增加;不会
(3)根毛细胞或根毛区
(4)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
30.【答案】(1)二氧化碳
(2)气孔;夜晚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自下而上运输
31.【答案】(1)蒸腾
(2)d
(3)多于
(4)增加光照时间(或晚上降温)
32.【答案】(1)气孔数量
(2)相同(单位)时间内硅胶胶片增加的水的多少
(3)相同时间内锥形瓶中水减少的质量
33.【答案】(1)无机盐
(2)细胞液浓度大于培养液浓度
(3)N
34.【答案】(1)木质部
(2)100
(3)简便(或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合理均可)
35.【答案】(1)产量高(合理即可)
(2)茎中导管
(3)18
36.【答案】(1)根毛区
(2)大于
(3)A
(4)0.525
37.【答案】(1)B
(2)沸点不同
(3)分解
(4)-3
(5)认同,因为人工固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