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课标要求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教学重难点 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
学习目标 观察模型并画出眼球和耳的结构图;能用实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和近视的成因,为保护视觉、听觉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程整合 本节课是七下课本《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内容,整合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知并结合实验、游戏等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学科素养 理解生命本质,解决生活问题:了解近视的原因,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防近视。体验科学探究,树立创新意识:观察眼球和耳的模型、实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发展健康身心,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爱护眼睛和耳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前黑板眼球结构图 探究1 学习目标
后黑板探究2 后黑板探究3 后黑板探究4
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做好充分的预习。教师准备:凸透镜、白纸板、蜡烛、眼球结构模型、耳的结构模型、5个神秘箱子、5个眼罩。二、培训预习培训:全体同学:1.先认真阅读课本91页-95页,勾画核心要点,然后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二次阅读,最后独立完成预习案,在下课之前交给小组长。2.预习案完成后自主拓展。课前培训:1.学科班长:提前到办公室领取导学案、课件,马上到班里分配小组长分发学案,并督促组长算好本组的导学案分数,统计到评价栏里。小组长:1.课上组织好本组同学及时在课前两分钟归位。2.提前安排好本节课组内组员的职责,xxx为主持人,xxx为书记员,按职责完成相应的任务,使本组的自主合作探究达到高的效率。课中培训:针对性学生:对于学生在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比如学习超市过程的拥挤现象、个别学生的游离现象等。实验指导:1.自主阅读课本92页模拟眼球成像原理的实验步骤。2.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有目的地认真地进行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以及课本上的讨论题。3.把握好实验的时间,注意实验的安全,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易将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进行熄灭.三、导入同学们都看过《奔跑吧兄弟》,里面的游戏都很好玩,咱们今天这节课先来玩其中一个游戏——神秘箱子,游戏规则:5-6人来到讲台闭上眼用其他方法来猜猜神秘箱子里的是什么东西,猜出来后说出来。刚才同学们通过触摸、闻、听等方法去感知箱子里面的东西,有的猜出来了,有的没有,睁开眼后一眼就认出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感知周围世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视觉,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视觉,其次是听觉,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四、解读学习目标观察模型并画出眼球和耳的结构图;能用实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和近视的成因,为保护视觉、听觉提出合理化建议。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设计】观察眼球、耳的解剖结构模型相邻两个小组具备眼球和耳的全套模型,合作探究时相互观察认识眼球、耳的各个结构,并能说出它们的功能。(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每个小组都有凸透镜、白纸板、蜡烛等实验材料,小组成员合作进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并思考课本的讨论题,如果有疑问也写到相应的区域。(三)调查小组近视率每个组计算自己组的近视率,并帮助近视的同学分析他近视的原因,给出一些保护眼睛的建议。六、问题预设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黑眼睛、蓝眼睛、褐眼睛指的是虹膜的颜色眼白部分指的是巩膜瞳孔的大小受虹膜控制,当外界光线过强时,虹膜收缩,瞳孔变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虹膜舒张,瞳孔变大。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2.视觉的形成①在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中,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在白纸板上呈倒立的缩小的像,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适当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之间的距离。②视觉的形成过程: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近视①形成: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导致晶状体过凸,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②预防: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读书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玩手机和操作电脑。4.耳的结构和功能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捂耳或者张嘴,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防止鼓膜被震破,保护耳朵。人患咽炎时也容易引起中耳炎,病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晕车与前庭有关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七、分享提升,说说你的收获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大家帮助解决。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八、整理巩固将本节课的学案整理落实;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拓展提升。九、森林狂想曲课堂评价:评价环节评价内容评价结果自主(20分)1.自主学习是否做到安静、高效?2.有没有标注出本节课的疑难和要讨论的内容?展示(15分)1. 书面展示是否简洁、条理?是否有小结性内容?2. 黑板展示是否有运用了双色笔?重点是否突出?书写是否认真?实验探究(20分)实验步骤是否严谨?能否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结论?实验完后是否有整理器材的习惯?讨论(25分)1.讨论环节能否做到小组合作,分工明确?2.是否充分利用组内和跨组讨论的的时间进行交流?3.讨论完的结果有没有落实到导学案上?表述(20分)1.能否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2.能否将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后表达出来?总分 培训学科班长和小组长,组内各同学担当不同的职责来保证课堂有序进行。以往实验课中,部分学生经常无目的地实验,导致学案与实验不能很好地结合。通过培训使实验有序进行,对本节课的突破有较大帮助。结合学生喜欢的综艺节目设计游戏导入,让学生充满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实验,使学生自己探究出眼球的成像原理,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近视问题是学生存在的很大问题,了解近视的原因从而学会保护眼睛是这节课的重要目标。问题预设通过研究课标以及对学生学情的研究进行问题预设。同时也就预设的问题进行点拨提升。《森林狂想曲》共收集鸟类 ( http: / / baike. / doc / 672652.html" \t "_blank )、蛙类 ( http: / / baike. / doc / 5705720.html" \t "_blank )、蝉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100多种自然声音,配合美丽的风景以及百合花香让学生们用视觉、听觉、嗅觉充分感知我们的世界,回扣主题。设计自评表格,让学生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下一节课有意识地改进,提高学习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