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免疫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2、掌握特异性免疫,区分抗原、抗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感受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欣赏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体三道防线;掌握特异性免疫,区分抗原、抗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分抗原、抗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图片、动画展示法、;概念图;举例分析法等
四、教材分析
《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免疫与健康》的第一节。是在学习了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与生俱来的免疫力,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和计划免疫三部分内容。这些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也涉及到了人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内容。
本节主要讲第一课时,包括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教材中的图片资料,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他们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五、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后面的计划免疫及免疫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一个基础,其中涉及的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七年级学生的生物知识以及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但他们好奇心较强,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实际经验引导,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人体的免疫功能》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人体的免疫过程又很复杂,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 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片、播放flash动画、表格、知识大纲图示、举例分析等方法,将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深入浅出,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讨论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则不容易生病。我们班哪些同学容易生病啊?
生:学生举手。
师:那哪些同学又不容易生病呢?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抵抗力不一样。
师:对,人的抵抗力存在个体之间差异。而所谓的抵抗力在生物学上来说就是免疫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人体免疫的奥秘。(板书: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过渡:
能使人患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统称为病原体。 我们生存的空间里,就潜伏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病原体。可是,为什么多数人一般情况下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的生活而不得病呢?
二、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幅动画,(播放课件动画)在第一幅动画中,下方红色这层表示人的皮肤,这个拿着小刀的表示病原体。第二幅中表示人的皮肤中某些腺体可以分泌一些物质。第三幅表示人的呼吸道上的黏膜,黏膜上有很多的纤毛。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05——106页,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1)动画中病原体入侵时哪些结构在起作用?
(2)它们对病原体分别有哪些抵抗作用?
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师:请一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学生回答
师:请另一位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回答
师:非常不错,在第一幅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想要进入人体,皮肤就像一堵厚厚的城墙将他们阻挡在外面。在看第二幅,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人的手上涂上链球菌,两个小时之后,这个链球菌减少了90%,这就说明皮肤的分泌物的确可以杀死病原体。那黏膜对病原体有何作用?
生:人体呼吸道上的黏膜可以阻挡和清扫异物等。
师:非常棒!(重复)在动画中,黏膜的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的纤毛)对病菌都有阻挡和清除的作用。(PPT文字展示:对病菌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因此,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板书: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有经历过,完整的皮肤和受伤的皮肤相比,受伤后的皮肤更容易受到感染而发炎。这说明完整的皮肤能够——,这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
生:阻挡病原体,第一道
过渡:
病原体除了从皮肤和呼吸道侵入人体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比如我们摄取食物过程中,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怎么办呢?之前,我们学过,在血液中有一种有核的细胞。——
生:学生回答
师:它具有什么作用?
生:学生回答
师:非常棒,人体内白细胞的一种——吞噬细胞。当各种各样病菌侵入了人体,吞噬细胞可以迅速的将其吞噬消灭。除此之外,人体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等)中的一些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可以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展示PPT动画,说明溶菌酶作用)人的唾液当中也含有溶菌酶。
板书: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针对多种病菌都具有防御功能,是人与生俱来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板书: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人体首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进行防御。
过渡:有了第一、二道防线的重兵把守,可是还是有些病原体,如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是很有可能突破两道防线,侵入人体,我们的机体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二)特异性免疫
1. 请先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2. 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
3. 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它能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入侵吗?
4. 腮腺炎病毒能否清除流感病毒?
师:带着这几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故事中寻求答案。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保护自己的将军。一天,一群黄色的敌人入侵人体内。将军分析了黄色敌人的特点,派出了黄色特种部队。战士们英勇善战,迅速将敌人消灭了,在战士们撤离的时候,将军深谋远虑,特意留下了两位战士,以防黄色敌人再次入侵。将军果然料事如神,没过多久,黄色敌人出现了,守卫的战士赶紧前去抵挡。将军也迅速调集了黄色特种部队前来支援,一举将敌人消灭。两次战役取得大捷。庆功宴上,授予将军淋巴细胞的荣誉称号,授予黄色战士腮腺炎抗体的荣誉称号,并给敌人取名为腮腺炎病毒。正当举国欢庆之际,突然,前线来报,流感病毒入侵体内。黄色战士随即去应对抵挡,不料无计可施,节节败退,流感病毒大肆入侵。将军迅速了解敌军形式,分析了流感病毒的特征,迅速制定了出了应对之策,制造了流感病毒抗体超能陆战队。流感抗体不负众望,一举歼灭了流感病毒。至此,我们体内有了两种抗体:腮腺炎抗体和流感抗体。
听了这个小故事,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请小组之间结合课本相互讨论这三个问题。
师:问1 .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故事中,哪些是抗体,哪些是抗原?
生:学生回答。(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类)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
师:抗体随之消失吗?她能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入侵吗?
生:学生回答。(抗原被清除后,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还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师:腮腺炎病毒抗体能抵抗流感病毒吗?
生:学生回答。
师:(展示PPT)因为抗体它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相结合,也就是抗体抗原一一对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播放PPT)
练习:连一连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连线。看看哪些抗体与抗原是相应结合的?
,
生:(拿出学案,独立完成)连线
师:像这样,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完成的,它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板书: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
(四)小结
师:同学们现在都清楚三道防线和免疫类型的关系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生:合作讨论完成表格。
师:现在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现在请一位同学说出三道防线的组成。
生:学生回答。
师:完全正确,那三道防线有什么功能呢?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学生回答。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说第一道防线的免疫类型,第二道呢?第三道呢?
生:学生回答。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人体有三道防线,现在请同学结合这三幅图片总结出免疫的功能。
(五)免疫的功能(展示PPT)
生:观察图片总结功能。
师:不错,我们不难发现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首先它可以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其次,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第三,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过渡:既然免疫具有这么的功能,那么人体内的免疫功能是否越强越好?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免疫。请问同学们有过过敏反应吗?你一般什么情况下灰过敏呢?
生:积极踊跃回答。
师:免疫也有不利的一面,过敏其实就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例如:海鲜,花粉,牛奶,药物,酒精,尘埃等都能引起免疫功能过强导致过敏。其次对于器官移植方面,免疫系统能够识别“非己”成分,对植入人体内的器官产——;使手术不易成功。在为严重烧伤病人移植皮肤时,往往不易成活,也会产生免疫反应。
(六)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者是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有些免疫是生来就有的,有些是后天获得的,那么人能否在不患病的情况的下获得免疫力呢?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将预防某种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其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其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疫苗就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大家请注意,疫苗是病原体制成,因此它是——。
生:抗原。
师:完全正确。
在获得各种免疫力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计划来获得。如何有计划地给儿童及青少年接种,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从出生到7岁期间都不会不断地注射疫苗,那这些疫苗都是防治什么传染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PPT,接种的主要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计划免疫就是为了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最后,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三、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内容(利用板书)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