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1) 总第 47 课时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性质及应用1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 共 3 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由于本班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对知识掌握不好,思维能力差,对这节课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师要不断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2.会用这个性质解决有关的几何证明及其计算问题;3.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重心性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经历体验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进行解决数学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解题格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例2的证明需要添辅助线。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 三角板 课件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预设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自 主 学 习 案 二 课 堂 导 学 案 三 课 堂 小 结 知识回顾 总结:应用: (1)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角相等; (2)求有关线段长度。 2.问题:如图,△ABC≌△DEF,AM、DN分别是对应角平分线,则会得到什么结论?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有相似之处? 1.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 (1) 教师引导:从已知出发考虑问题,如图,△A1B1D1与△ABD有什么关系?根据什么?因此A1D1:AD与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现后,回答,教师板书过程。 (2)总结归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2.探究点二:三角形的重心及重心性质 (1) 教师启发: ①从求证出发考虑问题,如何构造以DP与BP,EP与CP为对应边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你认为怎样添辅助线? ②连结DE,DE是△ABC的什么线?它有什么性质?由此能否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根据什么判定定理? 相似回答后,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2)总结: 三角形的重心定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重心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分每一条中线成1:2的两条线段。 学生回答 练习 如图,△ABC∽△AED, (1)∠ADE=80°,∠A=60°,则∠C= . (2)AD=1.5,DE=2,BC=4,AC= . (
E
D
C
B
A
)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共同讨论 练习1 如图,△A′B′C′∽△ABC,相似比 BC: B′C′=2:3 ,A′D′与AD分别是△A′B′C′与△ABC的一条中线,求A′D′与AD的比。 变式:把中线改为高线呢? 学生共同讨论 思考:如果再作BC边的中线,你会发现什么? 课内练习 1、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是AC、AB的中点,BE、CF相交于点G,FG=1,则CF的长为( ) A. 2 B. 1.5 C. 3 D. 4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 ,该三角形的重心到斜边的距离为 . 3、如图,在△ABC中,中线AD,BE相交于点F,EG∥BC,交AD于点G,求AG与GF的比. 4.课文P141 T2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基础A 1.作业本(2)T1——4基础练习 2.课文P142作业题A组
基础B 1.作业本(2)T5——6综合运用 2.课文P142作业题B组
教 学 反 思课题: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2) 总第 48 课时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2 课型 新授课 第 2 课时 / 共 3 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由于本班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对知识掌握不好,思维能力差,对这节课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师要不断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会运用这两个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体验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两个性质。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一性质的证明,过程比较复杂。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 三角板 课件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预设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自 主 学 习 案 二 课 堂 导 学 案 三 课 堂 小 结 1.知识回顾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除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外,还有下列性质: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2)应用 ①用来证明角相等; ②用来证明线段成比例或求线段的长度。 (3)三角形的重心及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分每一条中线成1:2的两条线段。 2.提出问题: 1.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周长与面积的性质 (1)探究知识: (2)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性质的证明 已知:ΔABC∽ΔA/B/C/,相似比为k, 求证: 教师引导: 三角形的周长怎样计算?面积呢? 由已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发现后,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2.探究点二:性质的应用 (1)例3:如图,是某市部分街道图,比例尺为1:10 000;请估计三条道路围成的三角形地块ABC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2)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是用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讨论吗?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共同讨论,进行观察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尝试证明过程 学生回答 2.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三角形的边长,周长,面积,角,哪些放大为10倍 3.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基础A 1.作业本(1)T1——4基础练习 2.课文P146作业题A组
基础B 1.作业本(1)T综合运用 2.课文P146作业题B组
教 学 反 思课题:4.5相似三角形性质及其应用(3) 总第 49课时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3 课型 新授课 第 3 课时 / 共 3 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由于本班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对知识掌握不好,思维能力差,对这节课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师要不断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测量。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经历体验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进行测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让学生设计测量树高的方案有一定的难度,例6的方案设计。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 三角板 课件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预设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自 主 学 习 案 二 课 堂 导 学 案 三 课 堂 小 结 .知识回顾 2.提出课题:继续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探究点一:应用一 (1)例5.如图,屋架跨度的一半OP=5m,高度OQ=2.25m,现要在屋顶上开一个天窗,天窗高度AC=1.20m,AB在水平位置。求AB的长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图略) 教师启发:①根据题目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能否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②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应说明哪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根据什么条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生发现后,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2.探究点二:应用二(测量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共同思考。 课内练习1 P148作业题T2 学生共同讨论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基础A 1、作业本(2)T1——4基础练习 2、课文P148作业题A组
基础B 1、作业本(2)T5-6综合运用 2、课文P148作业题B组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