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2张PPT)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合作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译文:加州设计,中国组装
课程导入:“iPhone Girl”反映了什么现象?
iPhone Girl
英国的一名消费者在自己新购的iPhone手机内惊讶地发现,手机的主屏上显示不是默认的图片,而是一张中国小妹妹的照片,除了桌面这张照片外,手机内还存有几张她的照片。经证实手机女孩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员工。
为什么美国品牌的新手机有中国女孩的照片呢?
美国手机之中国制造——产业转移
富士康的产业转移之路
1993年,即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的第二年,吃了定心丸的投资者们涌入深圳。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是,一名台湾商人看中了龙华的一大片荒草地,他扬一扬手,对同行的当地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这片地我都要了。”他便是如今富士康的掌门人郭台铭。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目前全球拥有接近120万员工,其中大陆员工已超过100万人(河南籍员工占近五分之一)。
代工即代为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目前全球拥有接近120万员工,其中大陆员工已超过100万人。
富士康科技集团
导入新课: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3.通过韩国制鞋业出口额的变化,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思考题】
韩国制鞋出口额变化过程
NEI RONG TI GANG
内容提纲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
2.结合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掌握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分类
产
业
转
移
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的现象。
A国
B国
甲区
乙区
国际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
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
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形式
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
你们说,我搞个厂子图个啥子嘛?
不就图几个钱嘛
……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产业转移的目的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工业生产转移是一件大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今天有幸请到永辉服装厂的李总为我们解答
你说,我们搞个厂子图啥咧?
不就图几个钱嘛
……
这厂子刚办起来的时候……
这些人没文化,没技术,穷得揭不开锅,我把他们招进厂子里来
我一个月给他们600块,大家抢着做
保证完成任务!
没两年,他们生活好起来了,每年都要提工资
我们要加薪!
够了!
你说我这小本买卖
哪还养得起他们啊
李总这番话表明
要素约束
是引发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劳动力价格较高
菲律宾劳动力价格较低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要素约束
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
生产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重
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
不仅如此……
我们接下来采访一下瑶海汽车的吕总,看他有没有不同意见
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制造商到中国投资建厂
中国的汽车市场
钱景一片大好啊哈哈
“还不是因为这些歪果仁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
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上海大众年生产能力60万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汽车的大众品牌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志俊、PASSAT领驭、POLO劲情、POLO劲取、CROSS POLO、途安和LAVIDA朗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上海通用汽车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销量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目前已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萨博四大品牌。目前,上海通用汽车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3大生产基地,共4个整车生产厂、2个动力总成厂,年总产能可达60万辆整车、10万台自动变速箱和57.5万台发动机,其规模与实力在国内汽车企业中位居前茅。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30年。广本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36万辆,现有员工总数为6600多人。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思迪系列轿车共四大系列车型。2007年2月10日,广本累计生产的第100万辆轿车下线,广本第100万个汽车用户诞生。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合作期限30年,注册资本16.92亿元。公司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广州南沙区,起步产能20万辆/年。
明明可以将汽车出口到中国
他们为何要到中国设厂呢?
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它是运用关税手段来限制进口,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等对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用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和垄断国内市场。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到岸价=50万人民币
进口费用
1)关 税=50到岸价X25%税率=12.5万
2)增值税=(12.5关税+50到岸价)X17%(税率)=10.625万
3)消费税=50万X12%(3.0L排量税率)= 6万
进口总费用
=50到岸价+12.5关税+10.625增值税+6消费税=79.125万
进口汽车到国内费用计算
身价大增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吕总这番话表明
政策、市场因素
是引发产业转移的又一重要因素
德国、日本以及韩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
资金、技术和经营上有了足够积累,拥有较强实力,具有对外扩张能力
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
谋取更多效益
政策
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
近些年,受政策因素推动,我国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近百家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实现转型升级、布局优化、和协调发展
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
总结一下
现实中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素约束
国家政策调整
扩大市场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地理位置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产业配套
基础设施
2010年10月,富士康下属的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移师郑州。郑州富士康生产基地,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深圳富士康的最低工资。沿海与内陆大幅工资差距确实可以为富士康减少人均用工成本。
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人力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河南在招商引资中的筹码。2012年河南省共有50多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未就业的以及今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数总数将逼近80万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劳动力
河南的一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另外通过郑州辐射到周边,300公里、500公里还有三到五亿人,能够满足产业转移中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需要。另外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河南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的运行态势。河南政法财经大学教授表示,富士康目前不仅仅扩展其生产基地,也力图开发中国内陆零售市场,想在日益发展的内地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市场
富士康的招聘场面
富士康的招聘场面
排队抢苹果
排队抢苹果
2010年6月中旬,河南省政府即开始筹划富士康招工事宜,计划为富士康招聘培训10万名员工。富士康工业园所在位置,郑州正在向中央申报综合保税区,即出口加工区(在出口加工区,区内企业生产所需入境的机器、设备、模具及其维修用零配件,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在和深圳富士康公司对接之后,河南省采用一站式服务站。富士康公司落户港区的全部手续办理下来,只花了5个工作日。而平日里至少需要15个工作日。协议签署之后,仅一个月,富士康在郑州的第一个项目投产。这个过程被当地媒体称为 “郑州速度”。这在富士康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引进富士康的过程中,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都曾亲自挂帅、指挥,“以情招商”,他们对富士康的重视,则被认为是引进富士康的关键因素。
政府政策
中国白色家电
产业转移
阅读 Reading
案例: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
2019湘教版
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跨区域转移,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活 动1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结合具体实例,分别说出转出地推力、转入地拉力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企业
转出地
企业
转入地
“推力”
“拉力”
▋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分别说出转出地推力、转入地拉力主要有哪些。
以“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为例,转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推力主要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贸易优惠政策支持度减弱等:转入地(中西部地区)拉力主要有基础设施与投资软环境逐步完善、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
活 动2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阅读下列材料,简述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条件。
深圳出口加工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面积3平方千米,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具备保税、加工、物流、仓储、展示等功能。现已引进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和内地其他省份的大量项目,主要经营电子、家电、钟表、五金、家具、物流等产业。该加工区区位优越,距离盐田港、广深铁路编组站均约25千米,距离文锦渡、罗湖、皇岗等陆路口岸约40千米,距离宝安国际机场60千米。加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日臻完善,并实行一系列招商引资、国际贸易的优惠政策。
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简述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条件。
答案:
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条件有:集聚多种功能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地理位置优越, 是多种交通运输线路的枢纽,海陆空交通运输便捷;
加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提供优惠的招商与贸易政策。
2019湘教版
活 动3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汽车市场主体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广大乡村逐步转移,尤其是小轿车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此种状况引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企业的高度关注,非常重视对我国汽车市场的深度开发。这些国家的汽车企业多采取合资、合作、联营的方式,在研发汽车产品时重视注入中国元素,针对我国市场实施专门开发,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进驻我国。
【思考题】
( 1 )为什么国际汽车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会注入中国元素
(2)为什么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驻我国
问题:( 1 )为什么国际汽车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会注入中国元素
答案:
针对中国市场研发汽车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准备。
2019湘教版
问题:(2)为什么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驻我国
答案: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较快,小轿车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
再加上土地成本、运营成本较低,国际汽车企业为尽快占领中国市场
将汽车产业链较低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转移到中国来。
2019湘教版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加州
深圳
郑州
1、从地域变化的范围看,两次产业转移有什么不同?
2、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呈现什么规律?
发达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iPhone手机组装厂变迁路线图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附加值
生产工序
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产品营销
高附加值
低附加值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劳动、资源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轻工业
重工业
欧洲、日本
东亚
拉丁美洲
东盟
中国东部
50-6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1
2
3
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世界三次产业转移
2019湘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世界三次产业转移路线示意
1. 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50一60年代。美国在确立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后,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欧洲、日本转移。
2.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60一80年代。科技革命推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加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3. 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一9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推动产业提升,将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转移。
阶段 时间 转移 转移方向
第一次产业转移 20世纪 50-60年代 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 美国向欧洲、日本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 20世纪 60-80年代 劳动密集型产业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第三次产业转移 20世纪 80-90年代 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制造业 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4. 21世纪以来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产业转移的典型类型
类型 原 因 典型案例
环境 资源型 由于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 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日本濑户内海的钢铁、化工等转移到东亚、东南亚。
市场 转变型 为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 苹果手机生产转移到中国;
日本汽车生产厂转移到中国。
布局 调整型 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或我国西部地区;
北京将部分工业转移至周边地区。
1.影响三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分别有哪些
第一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资源;
第二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第三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市场。
世界三次产业转移路线示意
活 动2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世界三次产业转移路线示意
在过去的三次产业转移中,美国把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出去,国内留下的是飞机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产业;德国和日本把纺织、服装等产业转移出去,国内留下了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电子等产业。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思考题】
问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案:
在三次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德国和日本转出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型产业,在国内重点发展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是因为当时这些国家在产业展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或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国内资金积累与技术创新条件满足产业升级要求,因此将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到资源与劳动力成本交低的地区,获取更大的利润。
2019湘教版
世界三次产业转移路线示意
活 动3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对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动产业转移升级
【思考题】
问题: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动产业转移升级
答案:
在新的产业变革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具备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巨大消费市场,需要将成本优势转为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重视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产业,实现人才资本优先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2019湘教版
那么,产业纷纷转移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接下来采访一下财经大学的黎教授……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地区是一辆满载的公交车
只有到站的乘客下车了
腾出空位给新来的乘客
产业结构才有机会升级
欠发达地区是一辆空载的公交车
新乘客随时上车
产业结构立即升级
对于产业转出区而言,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
对于产业承接区而言,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①产业转出区: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鞍山造”防疫用品催生出新产业。从疫情初期没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一“罩”难求的窘况,到现在拥有生产防疫物资企业15家,可生产包括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液在内的10余种防疫产品,月产值达5000万元,其中口罩日产量近80万片。鞍山这座因钢而兴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在疫情之中不断寻找发展机遇,并以小口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鞍山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添上精彩一笔。
“小”口罩大担当 为鞍山产业结构调整添精彩
2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销量
时间
A
B
C
D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
附加值
经济活动
设计
加工
营销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日本
韩国 香港
台湾
我国
大陆
朝鲜
蒙古
“微笑曲线”
基础夯实:产品生产过程与环节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或生产环节的产业:
●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业的设计和营销
●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进行产业的加工,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加工环节利润最低
中国大陆
美国
美国
韩日
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附加值高,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2
2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一起引进。如韩国的“技术立国”政策。
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合作愉快!呵呵呵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力争上游才行,哼!
3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以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1956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病事件在完成判决后,即1969年开始,日本政府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将许多重化工业逐步向海外转移。
(2)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材料:
中国环保主义者马军和五家环保组织指责,富士康向长江排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此外,五家环保组织还表示,在排污口附近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患癌率高于平均水平。
4、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转出区环境得到改善;承接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同时可能会造成环境问题加重。
3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实现产业升级,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环境。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
4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产
业
转
移
招
工
求
工
作
!
20世纪90年代日本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导致失业率不断升高。
随着产业转出,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珠三角地区承接外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极大程度促进就业。
随着产业转入,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
四、
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4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没错…4方面
emmm....
转出地
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促进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转入地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促进区域
产业分工合作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
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
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改变劳动力
就业空间分布
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
反思归纳
▋共同影响
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
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北京亦庄
产业升级
2010年首钢全面停产
已培育出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产业转移 腾笼换鸟
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落户
凤凰涅槃
筑巢引凤
板书设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要素约束
市场
政策
其他因素
产业转移的
一般规律
转移顺序
典型类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
对全球产业
分工的影响
产业
转移
转移方向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日本通过产业废旧建新实现结构调整
Japan's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rough industrial waste construction
logo
(1)说明日本汽车工业布局和市场变化的特点。
(2)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3)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图3-5 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示意
活 动1
问题:(1)说明日本汽车工业布局和市场变化的特点。
答案:
日本汽车工业一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布局在日本国内,随着欧美市场对节油汽车的需求增加,为了占领更大市场,日本在海外投资建生产基地。
2019湘教版
图3-5 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示意
问题:(2)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投资,可以占有海外庞大的市场,吸引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低价优质的海外原材料和矿产等资源。
2019湘教版
图3-5 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示意
问题:(3)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国内生产要素集中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速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升级,同时关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获取更大的利润。
不利的影响是: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生产总额会减少,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
少,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2019湘教版
图3-5 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示意
活 动2
①
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处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
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组装环节。这种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影响
②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某电子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分布示意
问题:(1)这种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影响
答案:
发展中国家承接的是价值链中利润空间较小的加工和组装环节,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率,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人第二产业,加快城市化进 程:但同时也存在利润空间小,资金积累慢,产业升级困难等不利影响。
2019湘教版
某电子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分布示意
问题:(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同时注重转人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售后服务或销售营销环节,如果早期只能转人加工、组装环节,也必须加快培养技术人才,创立自主 品牌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本地区产业升级。
2019湘教版
某电子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分布示意
▊(2017·天津卷,4~5)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如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A
B
(2020·天津高考真题) 20世纪80年,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
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2.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技术和环保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 D.动力和原材料
对接高考
(2010全国新课标)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的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建立研发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练习巩固】
真题链接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C
(2016·全国1)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D
A
(2019·海南卷,7~9)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回答(1)~(3)题:
(1)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
A.基础设施好 B.人工成本低
C.本地市场大 D.获取信息快
(2)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
A.工人素质高 B.融资能力强
C.适应能力强 D.研发能力强
(3)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
A.打造自主品牌 B.快速更新产品
C.增强售后服务 D.符合国际标准
B
C
A
(2021·浙江·高考真题) 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河南 湖北 江西 山西
人口(万人) 9640 5927 4666 3729
人均GDP(万元/人) 5.6 7.7 5.3 4.6
三次产业结构 8.5:43.5:48.0 8.3:41.7:50.0 8.3:44.2:47.5 4.8:43.8:51.4
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 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 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D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真题链接
(2016·全国3)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D
C
B
(2016 海南卷)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
8.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 D.扩大市场占有率
9.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现学现用
(2021高考山东卷)图3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 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7- 9题。
【对点演练】
7.推测该市2016- 2019 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8.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9.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B
D
C
该组题考查了珠三角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转出,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常住人口增长缓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劳动力要求多,放款落户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
(2020·高考全国卷Ⅲ)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
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D
C
A
体验高考
1.1996年,M 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 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 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2018年全国卷)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1—3 题。
体验高考
4.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5.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2016年全国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6.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019年课标卷1)2.(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基本特点:
(1)关键词众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发达国家、汽车生产、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产量、关税政策、多样化汽车、生产成本、生产线;
(2)文字量较大;
(3)多个时间节点:二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等;
(4)图文结合。
(2019年课标卷1)2.(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设问信息:汽车生产存续期间
信息解读:二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
设问信息: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
信息解读: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
设问信息:有利条件
信息解读:工业有利区位因素
设问信息:整车和零部件工厂
信息解读:汽车生产能力、汽车产业
设问信息: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控制
信息解读: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研发、营销、制造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2019年课标卷1)2.(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品牌
市场
车型
市场竞争
品牌定位
市场规模
产品特点
产品价格
人口数量
个人喜好
自然环境
多元化
关税政策
大量汽车进入
地广人稀
难
与材料结合
市场与品牌、车型的关系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
(2019年课标卷1)2.(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生产成本
区位因素
发达国家
工资成本
原料成本
能源成本
制造成本
研发成本
市场规模
工资水平高
地广人稀
不能实现规模效益
关税政策
众多品牌和车型
需求多元化
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