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空气》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右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对某一植物在20℃温度和相同光照强度下,作如下处理:甲方式是持续光照10分钟,乙方式是先光照5秒钟,再停止光照5秒钟,连续交替并持续20分钟,则在这两种方式下植物所制造及贮存的有机物总量是( )
A、甲与乙相等 B.甲多于乙
C.甲少于乙 D.有时甲多,有时乙多
3.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4.“神舟7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5.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装置。将一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点燃燃烧匙里的药品,立即插入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冷却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现有:①硫粉 ②红磷 ③木炭粉等药品,则燃烧匙中的药品最好选用( )
A.①②③均可 B.①和③ C.只有③ D.只有②
6.下列操作,既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B.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汽水
C.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浆变硬 D.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7.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②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④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可替代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8.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9.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B.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
D.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温室效应
10.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20℃,101kpa条件下测定)。实验室要收集SO2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H2 CO2 SO2
溶解度(g) 0.0001603 0.1688 11.28
密度(g/L) 0.08987 1.975 2.716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11.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根据上述材料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
B.漂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时“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
D.沙尘都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2.“神舟七号”中的宇航员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了“太空行走”。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是
A.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3.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A.SO2 B.CO2 C.N2 D.O2
14.科学家在探究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
度增加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b~c时,曲线Ⅰ和Ⅱ说明光合作用强度
和温度无关
15.许多大酒店和商场用臭氧机消毒。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 ( )
A.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B.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16、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
A、5% B、14% C、20% D、25%
二、简答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7.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完成下列各题:
(1)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其原因是 。
(2)在餐桌上放有两个空茶杯,甲同学说:“茶杯中没有物质”,乙同学说:“茶杯里有物质”。你认为哪位同学说得对? ,其理由是 。
(3)中医医生“拔火罐”的做法是:将一酒精棉球用镊子夹好,点燃后在一罐内烧一下,然后取出,迅速将罐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这时,罐就会牢牢地被“粘”在皮肤上。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
(4)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相对于外界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影响更为显著。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HCHO)、苯(C6H6)、甲醇(CH3OH)等有毒物质。在搬入新装修的房屋之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18.2008年5月8日,我国成功实现奥运圣火在珠穆朗玛峰的传递。登山的火炬手必须携带氧气瓶。这里氧气的作用是供火炬手_______________。火炬中的燃料燃烧需要氧气,这是利用氧气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火炬燃烧时把燃料的_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19.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0.厨房中的科学知识很丰富,不知你是否有心观察过。科学兴趣小组曾经利用厨房内的器材做过如下实验:把小苏打(NaHCO3)和醋混合后放入如图的饮料瓶中,瓶口套上一个气球,可以发现气球会变大,说明瓶内有气体生成。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集气瓶收集小苏打和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向瓶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中含有 气体。
(2)使饮料瓶中的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将这个饮料瓶平放,紧靠瓶口点燃一枝蜡烛,可以发现蜡烛熄灭,为了使火焰更快地熄灭,饮料瓶口应该比蜡烛的火焰高还是低? 。
(3)如果要将气球充得更大些,你有什么办法? 。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
A B C D
(3)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昨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 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请写出双氧水在热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12分)
22、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m3.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
现取某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样品500mL,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8×10-8(0.000 001 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求:
(1)500m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联系实际:刚装修完的房子,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除去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甲醛?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B 2.B 3.A 4.C 5.D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A 14.D 15.B 16.D
二、简答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7.(1)气压低,水中溶解氧少,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2)乙 茶杯里有空气(3)罐内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罐牢牢压在皮肤上(4)通风一段时间
18. 呼吸 支持燃烧 化学
19.(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2)③④ ②④
(3)乙
20.(1)CO2 (2)高 (3)增加小苏打和醋的量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1.(1)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 (2)A C
(3)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4)反应的温度不同,温度较高时可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 方程式略
四、计算题(12分)
22、解:(1)设甲醛的质量为x
溶质质量分数为1.58×10-8的高锰酸钾溶液300g中高锰酸钾的质量=300g×1.58×10-8=4.74×10-6g
4KMnO4+6H2SO4+5HCHO=2K2SO4+4MnSO4+5CO2+11H2O
632 150
4.74×10-6g x
632/4.74×10-6=150/ x
x=1.125×10-6g=1.125×10-3mg
(2)500mL该空气中甲醛的含量=1.125×10-3mg/500mL=2.25×10-6mg/mL=2.25mg/m3>0.1mg/m3;
所以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可以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这样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也可以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而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