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活动组织】
导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本文虽然是下学期要学的课文,但全文仅68个字。(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没看出来,从“怕”导入能激发兴趣。)
第一步:揭题入文,解读课题
1.指名读课题,联系旧知解题。
明确:答/谢中书/书,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诫子书》读懂题中之“书”的含义。引导学生猜测“谢中书”为人名,联系“杜甫曾任工部检校员外郎,因而世称杜工部”的文学常识,进一步了解古人以官职代人名的传统。
2.出示资料,了解“谢中书”。
(ppt出示:谢中书,即谢征(公元500—536年),字玄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少有才名,曾任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
明确:教师小结读懂课题的学法:先凭直觉读题,再联系旧知《诫子书》,最后了解官职代人名之传统。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一个“女婿”。对这个“收信人”的介绍,不宜详细。他的生卒、字号、哪里人士,这些信息对接下来的文本学习没有帮助,属于冗余信息,建议删去,只保留其官职介绍即可。)
第二步:初读感知,赏文体之美。
1.自读课文,试加标点,初识文体。
活动形式:
(1)“文言文本无标点”,去掉课文中间40个字的标点,学生自读加标点。
(2)教师指名朗读,依据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纠音。
(3)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写景部分四字句式的特殊结构特点——引出骈文知识。
(4)全班齐读语段。
明确:本篇文言是“四字句式,读来齐整”,这样的形式就是骈文。
(朗读活动,感知句式特点,明确“骈文”,从感性到理性,知识教学水到渠成。)
2.微课助力,了解骈文,读出余味。
活动形式:
(1)观看微课,沿着“什么是骈文——骈文的起源与发展——骈文利弊谈——骈文的衰亡——关于《答谢中书书》句式特征与朗读处理”的线索了解骈文。
(2)问题讨论:“课文为什么没有一骈到底?”“朗读课文时,文中的四字句与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的处理方法?”
(3)借助微课提供的方法,再次齐读课文。
明确:强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与”的读音,依据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朗读出课文末尾散句部分的余味,读出骈句和散句的区别。
微课内容: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指两马并驾,俪,指夫妻成双,“骈俪”的名称正概括了这两种文体的主要特色:句式两两相对,讲究对仗、排比、用典和一定声律要求。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体。
骈文的发展历史:骈文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那个时期的文献典籍、诸子百家、民间谣谚中的骈辞俪句纯出于自然,不是作者的有意追求,到了汉代,文人创作中对形式美的追求,特别是对对偶、辞采、声韵等有了刻意讲求,发展到建安曹魏之时,骈文真正形成并渐趋成熟,于南北朝后期盛行一时。
骈文的利弊谈:骈文是中华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历代骈文家运用多种方式雕饰辞藻、锤炼词句,又追求精工对偶、灵活使用多样化句式,巧妙运用典故,以此增加行文美,同时以四声的不同组合、平仄声的合理搭配,来实现骈文的声韵美,在中国文学形式美的创造上为后世文学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对唐代文学的繁荣以及以后各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优秀的代表作有: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选入课文的《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合称为骈体书信文的“双璧”。
骈文的衰弱:骈体文发展到后期,出现了过于雕琢形式而导致的华而不实、缺乏真情实感与内容的弊端。它没有继承言志、载道的传统,精湛的形式技巧,有时反而会影响到内容的准确表达,最终出现文气衰弱、文风华靡的不良现象而慢慢衰亡。
关于《答谢中书书》句式特征与朗读处理:作为早期的骈体书信文,本文的句式有骈散结合的特点。骈文更多追求意态和感觉上的均衡美,但如果通篇如此,则容易显得僵化。本文最后的两句散句,使文章四平八稳的意气得到舒缓,在变化中富有情趣,这也是早期的骈体文在表情达意上舒展自然的体现。我们诵读的时候,前面的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最后的两句,则要努力舒缓下来,如同画外音一般,徐徐道来。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二个“女婿”。这个“女婿”体型过于庞大,“骈文”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此用力过猛,很容易挤占文本研读的时间。且“骈文”的知识教学形式,用“微讲座”来传授静态的知识,效果也不会很好。建议弱处理。)
第三步:读写结合,品山川之美。
1.熟读课文,聚焦字词,品赏美景。
活动形式:
(1)课堂练笔:“你觉得课文在写什么?”
提示:关注文中对景物之美的描写,可以通过对课文40个字的景物描写中的选词炼句的聚焦,读出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紧扣字词句,可以从“静物与动物的情态、特征及描写的角度”等等方面加以品析。
下水示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先写出对语句整体感觉的赏析,再品析动词‘入’‘见’的运用之妙与表达之美”。
(这个活动的指向不明确。如果是读出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则重在内容理解;如果是紧扣字词句加以品析,则重在语言运用欣赏。如果两个角度都可以,学生的阅读活动就是“一锅乱炖”,很容易“放得出去,收不回来。”)
(2)小组互学,全班交流。
明确:交流时,教师依据学生发言随机点拨,着重品赏“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中的水与色、“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的“颓”之拟人手法与“麟”之对鱼的诗意概括、“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动与静与“乱”中的生机活力,“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中对四季美景的描画。
(3)补充材料,感受陶弘景对山川之美的偏爱。
补充材料——
陶弘景答梁武帝《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三个“女婿”。煞费苦心招进这个“女婿”意欲何为?无非感受陶弘景对山川之美的偏爱,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挖掘“偏爱”呢?)
2.深入文本,细读情感,理解“偏爱”。
活动形式:
(1)问题交流:世俗的“欲界”中有什么?
明确:,从“繁忙”“压迫”“人心”的角度解读“欲界”,以此与世人眼中充满快乐、自由、愉悦、轻松、美景的“仙都”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出“欲界”与“仙都”之不同。
(这个“问题交流”是离文本的架空交流。删去也无妨。)
(2)说说结尾句所包含的情感。
活动形式:
补充材料,分析情感。
明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先结合注释简述句意,再通过对谢灵运的了解,感受这句话中包含的情感。通过陶弘景在字里行间将自己与谢灵运并论、引谢灵运为知己的态度,聚焦“未复”二字,从自豪、惋惜、孤独中读懂陶弘景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
补充材料——
谢灵运(公元385—433),晋时袭封康乐公,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受权贵排挤。好游山水,长于赋诗,善摹美景,开创的山水诗语言工整精炼,境界清新自然。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四个“女婿”。我以为这个“女婿”招得好!补充介绍谢灵运,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句,感受作者那种发现山川之美的欣喜,以及与古代林泉高士相比肩的得意。)
人物对比,揣摩情感。
明确:出示谢征与陶弘景的资料,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陶弘景与谢征二人不仅年纪相差大,人生际遇也迥然不同,由此读懂陶弘景“前不见古人,同代无知音”的慨叹。
补充材料——
谢征(公元500—536年),出身名门,深得梁武帝倚重。“年位尚轻,而任遇已重”。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自号华阳隐居,梁时隐居茅山,武帝礼聘不出。
添加语气词,读出情感。
明确: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前,添加“哈哈”和“唉”,读出陶弘景心中的复杂情绪。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五个“女婿”。看起来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陶弘景“前不见古人,同代无知音”的慨叹,但我反复细读这段补充材料,在这段材料中,不仅读不到“同代无知音”的感慨,反而能感受到具有高雅情怀的人,超越年龄界限,朋友间分享山川之美的快乐。且“哈哈”和“唉”,都是大煞风景的。)
第四步:结合背景,读“魏晋风度”。
1.出示宗白华对“魏晋风度”的论述,引导学生读懂《答谢中书书》创作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
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精神上却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与热情的时代。魏晋名士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美,把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这是教者招进的第六个“女婿”。魏晋时期的名篇,未必都体现“魏晋风度”,硬要把此文与“魏晋风度”扯上关系,显得生硬。还有,说陶弘景寄情山水乃是“政治理想的绝望”好像也有点“戴帽子”。)
2.结合板书,点明像陶弘景这样,因为在“欲界”之中不得志,转而将政治理想的绝望转向去“仙都”中寻求寄托的做法,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魏晋风度”。
3.小结本课“联系旧知,体会骈文之美”“读懂写景之妙”“感受魏晋名士风度”的学法。
(阅读教学活动,当然可以适当引进材料,但我们要谨防“招进女婿,气走儿子”,不能因为大量的课外材料的引进,弱化对文本本身的阅读、理解、欣赏、分析 。建议教者要更加用心,多在“儿子”(文本)身上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