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5-08 21: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种群的概念和种群密度的概念。
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重难点】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促发展
阅读教材P60—63 ,完成下列学案
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生物 个体。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 。
2、种群密度的应用:农林害虫的 、渔业上 的确定等。
3、样方法: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 ,求得每个样方的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做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适用于 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 等生物。
4、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适用于 、 的动物。
三.提出疑问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将你的疑惑记下来,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吧。
【合作探究】——探索中收获,收获中提升
探究一: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分小组完成模拟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完成下列内容:
1.请简述你们小组的调查方法及过程并在表格中记下你们小组调查的结果。
2.在你们小组的调查过程中,你们觉得有哪些是要注意的呢?(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样方的位置:
②样方的大小:
③样方的多少:
④计数的原则:
下图中圆圈表示蒲公英,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不同的小组得到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实地调查与我们刚才进行的模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探究二: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方法: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 N=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成立条件: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_____和_____,没有_____和_____。
标记要求:
①标记不能过于________;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__________________;
③标记符号必须能够_____________,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巩固练习】——巩固成果,对答如流
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 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D、一座山峰上的树
2.属于种群密度的是( )
A某地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3.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段植物均需统计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