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07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余杭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四周期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Na 22.99 12Mg 24.31
19K 39.10 20Ca 40.08
A.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Mg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4
C.K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g
D.Ca元素的名称是钙,其核电荷数为20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判断;
(4)质子数=核电荷数。
【解答】A.钠、钙、钾和镁,都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
B.Mg的质子数为12,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没有单位,故C错误;
D.Ca元素的名称是钙,其核电荷数=质子数=20,故D正确。
故选D。
2.(2022·桐乡模拟)2021 年全球首台第四代核反应堆在我国甘肃省试运行,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钍-232 作为燃料,优点是反应堆的安全性能高,产生的核废料少。在元素周期表中,“钍”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中不能直接体现的信息是( )
A.元素的类别 B.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具有放射性 D.原子序数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由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类别,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不能判断元素具有放射性,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南湖模拟)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氖气的化学式为Ne B.氖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
C.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 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克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氖气由原子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为Ne ,不符合题意;
B、氖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10 ,不符合题意;
C、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单位为“1”省略不写 ,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八下·永康期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相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不同的质子数。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2022八下·永康期中)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判断;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判断;
(3)根据空气中成分和含量分析;
(4)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解答】A.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低到高依次为:O、Si、Al、Fe,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即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大,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即Na、Mg、Al、Si,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稀有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NH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N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2022八下·温州期中)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84消毒液中的氯指的是氯元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22八下·苍南期中)在O2、CO2、SO2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两个氧原子 D.两个氧元素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2022九下·温州竞赛)金属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金属锇说法正确的是( )
A.锇原子的质子数是76 B.锇原子的中子数是76
C.锇原子的电子数是114 D.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克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 锇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76 ,符合题意;
B、 锇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90-76=114 ,不符合题意;
C、 锇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76,不符合题意;
D、 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3,单位是“1”省略不写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2八下·舟山期中)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H的意义: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A错误;
B.Fe的意义:①铁元素;②1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故B正确;
C.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1个氮原子,故C错误;
D.O的意义:①氧元素;②1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2)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
(3)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判断;
(4)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A.硼中不含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为6,则碳的原子序数是6,故B错误;
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C错误;
D.三种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铝,则实际质量最大的还是铝,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下·诸暨期中)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Mg2+中“2”的意义: 。
(2)氩气: 。
【答案】(1)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Ar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量,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的电性;
(2)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即用元素符号表示。
【解答】(1)Mg2+中“2”的意义: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氩气为稀有气体,符号为Ar。
12.(2022八下·诸暨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Li 锂 6.941 4Be 铍 9.012 5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 16.00 9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3 11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8Ar 氩 39.95
(1)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其阳离子是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2)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写化学式)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答案】(1)Na+(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
(2)AlCl3
(3)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带正电荷,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正电荷。
(2)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族的定义判断。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镁和铝,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则生成阳离子分别为:Na+,Mg2+,Al3+。
(2)第13号元素为Al,第17号元素为Cl,则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一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观察可知,只有F和Cl在同一族,故选d。
13.(2022八下·余杭期中)下表列出的是l~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14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推测16号元素S最低负化合价为 ,+4价的S元素只与氧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11号元素的单质在17号元素的单质中点燃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写1点即可)
【答案】(1)非金属
(2)-2;SO2
(3)有白烟生成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2)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呈现负的化合价,则负化合价的数值由它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时得到电子的数量决定。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原子个数,写出化学式。
(3)根据表格确定两种物质的名称,再确定实验产物和实验现象。
【解答】(1)14号元素为Si,名字为硅,不含金子旁,为非金属元素;
(2)16号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需要得到2个电子,因此最低化合价为-2。设化学式为S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则化学式为:SO2。
(3)11号元素为Na,17号元素为Cl,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现象为:有白烟生成。
14.(2022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部分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 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 12Mg +2 13Al +3 14 Si +4 -4 15P 16S +6 -2 17Cl 18Ar
(1)9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与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3)12号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4)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答案】(1)非金属元素
(2)Na2S
(3)Mg2+
(4)2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11号元素为钠元素,16号元素为硫元素分析;
(3)根据镁离子符号书写分析;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解答】(1)9号元素为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为钠元素,16号元素为硫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
(3)12号元素形成的离子为镁离子,符号为Mg2+;
(4)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16=20;
故答案为:(1)非金属元素;(2) Na2S ;(3)Mg2+ ;(4)20.
15.(2022八下·浦江月考)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填空:
(1)氢气
(2)3
个碳酸根离子
(3)碳酸氢铵
(4)硝酸根离子
(5)5
个过氧化氢分子 。
【答案】(1)H2
(2)
(3)NH4HCO3
(4)
(5)5H2O2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1)氢气分子为双原子组成的分子,写作:H2;
(2)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在符号的右上角写上“2和-”,然后在最左边写3表示离子的个数,写作 ;
(3)碳酸氢铵分子由碳酸氢根和铵根离子构成,写作: NH4HCO3 ;
(4)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在符号的右上角写“-”,写作: ;
(5)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在左边写5表示分子的个数,写作: 5H2O2 。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2八下·长兴月考)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答案】(1)②
(2)N2O
(3)He
(4)质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推算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则②为非金属元素。
(2)设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N2O。
(3)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则氦气的化学式为He;
(4)117号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为117,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17。
17.(2020八下·吴兴期中)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小明同学利用碘进行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成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有什么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为 ,并阐述理由 。
(2)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那么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答案】(1)馒头会变蓝色;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碘能够使淀粉变蓝色,这其实是碘分子的化学性质;只要碘分子保持不变,那么这种性质就保持不变。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和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解答】(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理由是: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碘盐中的碘不能使馒头变蓝,说明它不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而是在化合物中以原子状态存在的。我们把在化合物中存在的所有碘原子称为碘元素,故选B。
18.(2020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 (选填“周期”或“族”),写出②所示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③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答案】(1)Na;S;周期;Na2O
(2)16;得到;S2-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②和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周期表中,每行称为一个周期,每列称为一个族。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叫氧化物。
(2)在原子中,一般情况下,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多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离子的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解答】(1)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和S。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行,即同一周期。写出②所示Na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2O.
(2)③的原子序数是16,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S2- 。
四、解答题
19.(2022·定海模拟)舟山海鲜闻名全国,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利,会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以延长其保鲜时间,这对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查阅资料发现福尔马林是浓度为35%-40%的甲醛(CH2O)溶液。在医学上,常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标本,请根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甲醛的三种元素,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
(2)从甲醛的化学式(CH2O)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至少写出两点)
(3)将100g质量分数为42%的福尔马林溶液稀释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水?
【答案】(1)质子数不同
(2)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100克×42%=(100克+m)×35%
m=20克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从甲醛的化学式(CH2O)中, 可获得的信息有: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甲醛由分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等。
故答案为:(1)质子数不同;(2)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甲醛由分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等合理即可;(3)20g.
2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 g、蒸馏水1 500 mL、食用醋70 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 243 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 mL骨头汤含有2 mg钙(而每100 mL牛奶约含有105 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剂的是 (填字母)。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即生石灰) D.葡萄糖酸钙
(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μg),碳酸钙1000 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1)B
(2)+5
(3)40
(4)C
(5)一个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 ;
则每天需要服用钙片: 。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骨头汤中的含钙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据此计算人体每天需要喝汤的体积;
(4)根据钙的存在状态,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分析判断;
(5)首先用碳酸钙的质量×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一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用一天需要的钙的质量除以一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即可。
【解答】(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为钙元素,故选B。
(2)在化学式 Ca10(PO4)6(OH)2 中,Ca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H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10+【x+(-2)×4】×6+【-2+1】×2=0,解得:x=+5.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
则此人每天需要喝汤:
;
(4)分析四种物质可知,氧化钙进入人体后,溶于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会使人体造成烧伤,不能作为补钙剂,故选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07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余杭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四周期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Na 22.99 12Mg 24.31
19K 39.10 20Ca 40.08
A.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Mg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4
C.K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g
D.Ca元素的名称是钙,其核电荷数为20
2.(2022·桐乡模拟)2021 年全球首台第四代核反应堆在我国甘肃省试运行,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钍-232 作为燃料,优点是反应堆的安全性能高,产生的核废料少。在元素周期表中,“钍”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中不能直接体现的信息是( )
A.元素的类别 B.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具有放射性 D.原子序数
3.(2022·南湖模拟)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氖气的化学式为Ne B.氖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
C.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 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克
4.(2022八下·永康期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5.(2022八下·永康期中)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6.(2022八下·温州期中)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7.(2022八下·苍南期中)在O2、CO2、SO2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两个氧原子 D.两个氧元素
8.(2022九下·温州竞赛)金属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金属锇说法正确的是( )
A.锇原子的质子数是76 B.锇原子的中子数是76
C.锇原子的电子数是114 D.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克
9.(2022八下·舟山期中)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下·诸暨期中)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Mg2+中“2”的意义: 。
(2)氩气: 。
12.(2022八下·诸暨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Li 锂 6.941 4Be 铍 9.012 5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 16.00 9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3 11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8Ar 氩 39.95
(1)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其阳离子是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2)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写化学式)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13.(2022八下·余杭期中)下表列出的是l~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14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推测16号元素S最低负化合价为 ,+4价的S元素只与氧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11号元素的单质在17号元素的单质中点燃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写1点即可)
14.(2022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部分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 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 12Mg +2 13Al +3 14 Si +4 -4 15P 16S +6 -2 17Cl 18Ar
(1)9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与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3)12号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4)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15.(2022八下·浦江月考)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填空:
(1)氢气
(2)3
个碳酸根离子
(3)碳酸氢铵
(4)硝酸根离子
(5)5
个过氧化氢分子 。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2八下·长兴月考)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17.(2020八下·吴兴期中)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小明同学利用碘进行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成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有什么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为 ,并阐述理由 。
(2)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那么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18.(2020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 (选填“周期”或“族”),写出②所示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③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四、解答题
19.(2022·定海模拟)舟山海鲜闻名全国,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利,会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以延长其保鲜时间,这对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查阅资料发现福尔马林是浓度为35%-40%的甲醛(CH2O)溶液。在医学上,常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标本,请根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甲醛的三种元素,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
(2)从甲醛的化学式(CH2O)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至少写出两点)
(3)将100g质量分数为42%的福尔马林溶液稀释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水?
2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 g、蒸馏水1 500 mL、食用醋70 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 243 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 mL骨头汤含有2 mg钙(而每100 mL牛奶约含有105 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剂的是 (填字母)。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即生石灰) D.葡萄糖酸钙
(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μg),碳酸钙1000 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判断;
(4)质子数=核电荷数。
【解答】A.钠、钙、钾和镁,都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
B.Mg的质子数为12,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没有单位,故C错误;
D.Ca元素的名称是钙,其核电荷数=质子数=20,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由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类别,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不能判断元素具有放射性,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氖气由原子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为Ne ,不符合题意;
B、氖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10 ,不符合题意;
C、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单位为“1”省略不写 ,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相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不同的质子数。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判断;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判断;
(3)根据空气中成分和含量分析;
(4)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解答】A.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低到高依次为:O、Si、Al、Fe,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即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大,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即Na、Mg、Al、Si,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稀有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NH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N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84消毒液中的氯指的是氯元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解答】A、 锇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76 ,符合题意;
B、 锇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90-76=114 ,不符合题意;
C、 锇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76,不符合题意;
D、 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3,单位是“1”省略不写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H的意义: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A错误;
B.Fe的意义:①铁元素;②1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故B正确;
C.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1个氮原子,故C错误;
D.O的意义:①氧元素;②1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2)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
(3)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判断;
(4)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A.硼中不含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为6,则碳的原子序数是6,故B错误;
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C错误;
D.三种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铝,则实际质量最大的还是铝,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1)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Ar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量,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的电性;
(2)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即用元素符号表示。
【解答】(1)Mg2+中“2”的意义: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氩气为稀有气体,符号为Ar。
12.【答案】(1)Na+(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
(2)AlCl3
(3)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带正电荷,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正电荷。
(2)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族的定义判断。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镁和铝,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则生成阳离子分别为:Na+,Mg2+,Al3+。
(2)第13号元素为Al,第17号元素为Cl,则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一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观察可知,只有F和Cl在同一族,故选d。
13.【答案】(1)非金属
(2)-2;SO2
(3)有白烟生成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2)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呈现负的化合价,则负化合价的数值由它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时得到电子的数量决定。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原子个数,写出化学式。
(3)根据表格确定两种物质的名称,再确定实验产物和实验现象。
【解答】(1)14号元素为Si,名字为硅,不含金子旁,为非金属元素;
(2)16号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需要得到2个电子,因此最低化合价为-2。设化学式为S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则化学式为:SO2。
(3)11号元素为Na,17号元素为Cl,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现象为:有白烟生成。
14.【答案】(1)非金属元素
(2)Na2S
(3)Mg2+
(4)2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11号元素为钠元素,16号元素为硫元素分析;
(3)根据镁离子符号书写分析;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解答】(1)9号元素为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为钠元素,16号元素为硫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
(3)12号元素形成的离子为镁离子,符号为Mg2+;
(4)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16=20;
故答案为:(1)非金属元素;(2) Na2S ;(3)Mg2+ ;(4)20.
15.【答案】(1)H2
(2)
(3)NH4HCO3
(4)
(5)5H2O2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1)氢气分子为双原子组成的分子,写作:H2;
(2)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在符号的右上角写上“2和-”,然后在最左边写3表示离子的个数,写作 ;
(3)碳酸氢铵分子由碳酸氢根和铵根离子构成,写作: NH4HCO3 ;
(4)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在符号的右上角写“-”,写作: ;
(5)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在左边写5表示分子的个数,写作: 5H2O2 。
16.【答案】(1)②
(2)N2O
(3)He
(4)质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推算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则②为非金属元素。
(2)设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N2O。
(3)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则氦气的化学式为He;
(4)117号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为117,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17。
17.【答案】(1)馒头会变蓝色;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碘能够使淀粉变蓝色,这其实是碘分子的化学性质;只要碘分子保持不变,那么这种性质就保持不变。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和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解答】(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理由是: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碘盐中的碘不能使馒头变蓝,说明它不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而是在化合物中以原子状态存在的。我们把在化合物中存在的所有碘原子称为碘元素,故选B。
18.【答案】(1)Na;S;周期;Na2O
(2)16;得到;S2-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②和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周期表中,每行称为一个周期,每列称为一个族。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叫氧化物。
(2)在原子中,一般情况下,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多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离子的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解答】(1)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和S。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行,即同一周期。写出②所示Na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2O.
(2)③的原子序数是16,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S2- 。
19.【答案】(1)质子数不同
(2)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100克×42%=(100克+m)×35%
m=20克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从甲醛的化学式(CH2O)中, 可获得的信息有: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甲醛由分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等。
故答案为:(1)质子数不同;(2)甲醛属于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甲醛由分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等合理即可;(3)20g.
20.【答案】(1)B
(2)+5
(3)40
(4)C
(5)一个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 ;
则每天需要服用钙片: 。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骨头汤中的含钙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据此计算人体每天需要喝汤的体积;
(4)根据钙的存在状态,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分析判断;
(5)首先用碳酸钙的质量×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一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用一天需要的钙的质量除以一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即可。
【解答】(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为钙元素,故选B。
(2)在化学式 Ca10(PO4)6(OH)2 中,Ca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H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10+【x+(-2)×4】×6+【-2+1】×2=0,解得:x=+5.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
则此人每天需要喝汤:
;
(4)分析四种物质可知,氧化钙进入人体后,溶于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会使人体造成烧伤,不能作为补钙剂,故选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