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9.2 垂线 同步新授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9.2 垂线 同步新授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5: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六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6.9 直线的相交
第2课时 垂线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获取新知
情景导入
例题精讲
情景导入
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得到∠1,∠1是什么角?
把这张纸片展开,如右图,AB、CD是两条折痕,相交于点O,则∠AOC、∠AOD、∠BOC、∠BOD与∠1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什么角?
获取新知
如果∠1=60°,则∠AOD=_______,∠2=________.
如果∠1=90°,则∠AOD=_______,∠2=________.
猜一猜,当∠1= 90°时,直线AB、CD的关系如何?
120°
60°
90°
90°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与CD垂直,记做AB⊥CD(或CD⊥AB).如果用l,m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l与m垂直,记做l⊥m,点O是垂足.
“⊥”是“垂直”的符号,而 “ ”是图形中“垂直”(直角)的标记.
(1)∵AB⊥CD (已知),
∴∠AOC=∠BOC=∠AOD= ∠BOD=90°. (垂直的定义)
(2)∵∠BOC = Rt∠ (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过点A 作 l 的垂线,你能作出来吗?每个图中你能作几条?
作法:
1、贴
2、靠
3、过
l
l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A
4、画
点A在直线上l
点A在直线外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B
P
A B
你会用量角器过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吗?
过直线AB上一点P画AB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若点P在直线AB外呢?
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一条
一条
例题精讲
例3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已知∠BOD=45°,求∠ COE的度数.
解:∵OE⊥AB,
∴∠AOE=90°,
(垂直的定义)
∵∠AOC=∠BOD=45°,
∴∠COE=∠AOE+∠AOC=90°+45°=135°.
(对顶角相等)
如图,点P是直线l外的一点,画PO⊥l于O,线段PO称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点P与直线l上所有各点之间的距离中,哪一个距离最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判断吗?
答:点P与直线l上的点O距离最小.
测量法或叠合法验证.
根据圆的半径最短验证.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PO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已知P是直线外的一点,过点P画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O,则线段PO叫做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
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也可简单地说成:垂线段最短.
随堂演练
1.如图,点O在直线l上,当∠1与∠2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时,OA⊥OB.
∠1+∠2=90°
2.用三角尺过直线l外的点P画直线l的垂线CD,图6-9-19中
操作正确的是(  )
D
3.如图,要把河水引到C处,使所开水渠最短,请你设计
出水渠并说明设计依据.
解:如图所示,CM即为所开水渠.依据: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如图,∠1=15°,∠AOC=90°,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C
A.75°     B.15° C.105°     D.165°
课堂小结
垂直
垂直的概念
垂线的画法
垂线的性质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的唯一性
垂线段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