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9: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学习目标】
1.掌握土壤的成分
2.掌握土壤的成分探究方法
3.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鄞州期中)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他想“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土壤生物数量
C.空气体积分数 D.无机盐含量
2.(2021八下·仙居期末)土壤中除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还有许多的土壤生物,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萝卜 B.蚯蚓 C.蜗牛 D.燕子
3.(2021·台州)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4.(2021八下·上虞期末)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物质。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  )
A.B.C.D.
5.(2020八下·萧山期末) 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6.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
7.(2020八下·吴兴期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天问一号”于今年择机实施,将对火星进行全面综合性探测。火星表面岩石受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和角砾碎屑组成,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把火星土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不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
B.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
C.种类繁多的生物也会促使岩石变为土壤
D.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9.(2020八下·拱墅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C.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D.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部分的95%
10.(2019八下·丽水期末)如图为验证“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实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铁丝网的孔径要稍大一些
B.选取土壤应该是湿润且富含有机物的
C.实验时能闻到臭味,有黑色物质生成
D.加热后不能等土壤冷却后再测质量
11.根据你平时的观察,构成土壤的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
A.固体 B.固体和气体
C.固体和液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
12.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13.土壤形成的正确顺序为(  )
a.岩石的风化
b.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现
c.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
d.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A.abcd B.bcad C.abdc D.cbad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将黄土从中亚带来堆积形成 B.本地岩石风化形成
C.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 D.早期温暖的气候自身演变而成
15.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16.滴水穿石在科学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岩石在水力冲击下可以风化变成小碎块
B.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冲击下形成的
C.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冲击下埋入矿物质中形成的
D.地壳表面的矿物质都是在水力作用下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17.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吹到岩石上,岩石受到空气分子撞击而碎裂
B.水流中的水分子撞击岩石使岩石碎裂
C.水在物态变化中使岩石破裂
D.太阳发出的紫外线照射使岩石破裂
18.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
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
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
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 
二、填空题
19.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   。
20.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   和死亡的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   ,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   。土壤中溶于水的   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   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1.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22.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   ;②③比较说明了   ;②④比较说明了   。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
23.土壤中不仅分布着植物的根系,还生活着大量的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   、   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包括   、   、    和    等。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     和    组成,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    左右。
三、实验探究题
24.(2021八下·下城期末)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
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
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①上述 ■ 处的操作应是   。
②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C
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A
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C18.【答案】B
19.【答案】(1)650毫升;750毫升(2)土壤有空隙(3)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0.【答案】排泄物;生物体;食物;养分;无机盐;空气
21.【答案】干燥土壤
22.【答案】(1)土壤中有无空气;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土壤的质地
(2)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保水性能影响植物生长
(3)②生长得最好。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23.【答案】微生物;动物;植物;空气;水;无机盐;有机物;矿物质颗粒;腐殖质;95%
24.【答案】(1)②(2)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