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考点综合突破(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考点综合突破(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9: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考点综合突破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21八下·仙居期末)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如图),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LED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顶部的LED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
D.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
2.(2021八下·上虞期末)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3.(2021·绍兴)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下列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是(  )
A.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B.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③叶片的下表面一般气孔数目较多
D.④牛顿第一定律
4.(2021八下·嘉兴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 探究土壤中存在有机物
A.A B.B C.C D.D
5.(2020八上·宁波月考)植物生长不但需要水分,还需要无机盐,不同植物和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无机盐。当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6.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
B.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是由一层死细胞组成的
C.叶脉具有支持和运输作用
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
7.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毛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8.(2020八下·拱墅期末)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上来的
D.氮肥可以促进其根系发育、花芽分化
9.(2020八下·温州期末)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照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实验。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A.根吸水的部位 B.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
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0.(2019八下·滨江期末)如图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伸长区
B.A,B,C 三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为C>B>A
C.栓化的根毛细胞主要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固定在土壤中
D.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最终进入根的木质部的筛管
11.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12.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伤口的上方 B.伤口的下方
C.伤口的上、下方 D.木质部
13.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14.下列有关农田施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什么植物,都应该多施含氮、含磷、含钾的肥料
B.农家肥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农田施肥应以化肥为主
C.一般地,多数农作物在旺盛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肥料
D.给农作物施肥后不要浇水,否则会造成肥料大量流失
15.施肥不当常造成植株“烧苗”,是因为(  )
A.土壤溶液浓度高,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低
B.土壤溶液浓度高,根毛细胞质的浓度低
C.土壤溶液浓度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高
D.土壤溶液浓度低,根毛细胞质的浓度高
16.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17.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各组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该(  )
A.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B.以这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C.以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D.各组重新做实验,直至测量的数据一致
18.关于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能长长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B.植物根的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土壤水溶液浓度时,根从土壤中吸水
C.根只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D.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19.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  )
A.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
B.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3叶脉为输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 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二、填空题(共8题;共50分)
21.(2020·海曙模拟)温室大棚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作物增产,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为探究大棚内作物A的生理活动,设置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继续将该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摘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②部分叶片为蓝色,   部分(填图中序号)叶片为棕黄色,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该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大棚内 A、B 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的影响,并将探究的结果绘制成了图乙曲线。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 f 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比较,植物 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 B。
22.(2019八下·滨江期末)小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芹菜的叶柄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   (选填“深”或“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金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发现,叶柄韧皮部也被染色,这说明:   
23.(2022八上·慈溪竞赛)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什么结构?   
(3)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
24.(2020八下·长兴期末)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的培养液是   (填“A”或“B");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12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680 960
(2)植物的茎中运输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   。
25.(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吸水的条件及运输情况,选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树幼嫩枝放入红墨水中进行如图的实验;
(1)几小时后,横切植物的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    。
26.(2020·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能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的是含   的无机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莲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7.(2020八下·西湖开学考)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 用。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 表示某些区域。请回答: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   区(填字母)。
(2)因c区细胞能进行②过程,所以c区属于   组织。
(3)③表示   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28.(2021八下·柯桥期末)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
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6分)
29.(2021八上·宁波期末)校园里,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1)为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合理即可);
(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施肥、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   。
(3)同学们在校园里开展了如下探究: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标记为甲、乙,分别放在两瓶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放置于相同的光照下一段时间,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表:
植株 培养液 (50毫升) 植株质量/克 生长状况
实验前 实验后
甲 蒸馏水 90 145 矮小纤细,叶色发黄
乙 土壤浸出液 90 378 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①比较甲、乙植株的生长状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   (填“光照”“无机盐”“水”);
②请你指出同学们设计实验的不足之处   。
30.(2021八下·新昌期末)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C左右的热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四: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四所示方法处理。
(1)采用方案一可观察到图1中细胞    (选填“A"或“B")的气孔张开。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 -段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于是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可能原因是   。
(4)在方案四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选填“>”、“<"或“=”)。
31.(2021八下·上虞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⑴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⑵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表达与交流】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
(2)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3)A和C组结论成立的实验现象是(填表格内×××的信息)   
(4)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   。
32.(2021·普陀模拟)小奇在完成“植物失水的实验“后,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实验,发现有些植物细胞因失水,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当吸水后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操作步骤 25%蔗糖溶液 25%葡萄糖溶液 25%氯化钠溶液 25%硝酸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观察细胞的“分离”现象,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外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60秒 65秒 25秒 57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外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能
请回答: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通过实验可知,最易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的溶液是   。
(3)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的原因是   。
33.(2021八下·吴兴期中)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
实验步骤: ①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 ②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 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 ③将他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
(1)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   。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现象是   。
(3)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
  A组 B组
小麦种子数 20粒 20粒
培养条件 适量的水,有光照,25℃ 适量的水,黑暗,25℃
培养时间 2周 2周
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
四、解答题(共2题;共14分)
34.(2021八下·长兴期末)在南美洲的巴西北部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种能救命的植物。它有着魁梧却奇异的身材:足足有30米高,巨型纺锤形的肚子能储存约2吨水,人们称之为纺锤树或瓶子树。每年旱季,纺锤树纷纷开始落叶;而在雨季,纺锤树又会萌生出稀疏的心形叶子。
(1)根据纺锤树魁梧却奇异的身材,可以推测当地的气候可能具有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点。
(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请根据纺锤树的外貌特征,分析纺锤树根系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35.(2021八下·浦江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序号)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2.【答案】B3.【答案】D4.【答案】D5.【答案】B6.【答案】B
7.【答案】A8.【答案】B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
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B
18.【答案】A19.【答案】C20.【答案】B
21.【答案】(1)蒸腾作用;③(2)大于
22.【答案】(1)运输水和无机盐(2)浅;D(3)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3.【答案】(1)根;蒸腾(2)形成层(3)高(或大)
24.【答案】(1)A(2)导管
25.【答案】(1)②(2)自下而上(3)蒸腾作用
26.【答案】(1)氮(2)大于(3)向光性;单侧光的照射,导致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而背光一侧生长素多,因此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导致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
27.【答案】(1)b和c(2)分生(3)细胞分化(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8.【答案】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29.【答案】(1)带土移植;减去植物的部分枝叶;选择阴雨天移植(合理即可)(2)促进植物根的呼吸(3)无机盐;实验植株太少(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0.【答案】(1)A(2)多或密度大(3)贴上滤纸时间过长/未用滤纸将叶表皮擦干(4)<
31.【答案】(1)控制变量,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2)加快蒸腾作用,实验现象更明显
(3)A组木质部(和韧皮部)均被染色,且越靠近顶端染色越浅,C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被染色(4)A组不封;C组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
32.【答案】(1)溶液种类(溶质种类)(2)(25%)氯化钠溶液(3)细胞已经被杀死(失去活性)
33.【答案】(1)排除胚乳中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2)甲乙两组叶子的颜色
(3)光照对叶绿素合成有无影响?
34.【答案】(1)旱季时间较长,雨季较短(旱季干旱少雨)(2)根尖(根尖的根毛区);发达的根系才能吸收到了大量的水,并且把水储存到了纺锤树的膨大的树干里。
35.【答案】(1)①(2)大于(3)导管(4)保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