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作业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三峡》作业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9 10: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 三峡 节次 第2-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探字源知字义。 按要求填空:峡:xiá “峡”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表示的是两人在两旁扶持一人,夾兼表声。汉字简化后作“峡”。从地貌上说,两山夹水谓之峡。 (1)请用峡字组词: ( )( ) (2)三峡历史上就很有名,三峡分别指( )、( )、( )。 答案:(1)海峡、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意图:积累语言,从字源角度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2.用多种方法积累词义。 (1)写出加点词的词义。 略无/阙处: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2)以下加点字的词义与课文内的相同,你能据此猜测右边成语的意思吗? 空谷传响——如响斯应: 不以疾也——眼疾手快: 完成一词多义。 ①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③素 素湍绿潭: 调素琴,阅金经: 答案: (1) 略无:毫无;阙同“缺”,空隙,缺口 襄陵:水漫上山陵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奔:飞奔的马 虽:即使;御:驾着 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2) 回声——好像回声响应那样。比喻反应迅速。 快,迅速——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 (3) 自:在/如果/自己 绝:隔断/极高的/消失 素:白色的/不加装饰的 意图:用多种方法积累文言字词。 来源:根据课下注释、课后题目自编。
3.(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倒装和省略的语法现象。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四段。 答案:(1) ①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②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地向下冲荡。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略 意图:巩固文言翻译,感受特殊句式中的翻译要点。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结合本文的体裁和出处,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 本文是山水游记散文,选自《水经注》。《水经注》为《水经》做注,主要写水。 写水之前,先写山,写山的特点,是为下文写水做铺垫;山势高峻因而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快。 写水时,先写水势最盛的夏季,突出三峡水的迅疾凶险;春冬两季的三峡都有“清荣峻茂”的特点,因此放在一起;秋季水最少,因而放到最后。这样写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意图:1.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裁。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关注写作顺序。 来源:课后题改编。
(1) 据图回答。 三峡中最长的是: 最短但最雄奇险峻的是: 最幽深曲折同时最具观赏性的是: 《早发白帝城》中的“白帝”和“江陵”大概在图中什么位置?查查资料,看看“千里江陵”到底有多长? 文中结尾有:“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人说,这句话的表述有误。请你结合以上地图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小提示:巴东三峡即长江三峡。 答案:(1)西陵峡;瞿塘峡;巫峡。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江陵在今湖北荆州。三峡长200公里左右。 (2)渔歌的说法应该无误。 根据提示,巴东三峡就是长江三峡。据图所示,长江三峡中最长的是西陵峡,但此处说“巫峡”长,并非指客观长度,而是游人或渔夫在秋天经过巫峡时,由于感受到凄寒肃杀的氛围和听到猿猴接连不断啼叫的声音,倍感凄凉,是主观上感觉巫峡长。 意图:运用地理的相关知识,更具象化地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阅读并填写表格。 小知识: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6月1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2020年11月15日,三峡工程发电量已达到1031亿千瓦时。 建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主要有三个理由,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内容,将下面表格中的理由和印证理由的原句补充完整。 建水电站的理由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水势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流落差大
答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水流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加深课文理解。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 《三峡》 节次 第2-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按要求填空。 属:shǔ 《说文》:属,连也。形声字,从尾,蜀声。 本义:同一家族的。如:亲属、( )。 引申:指“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如:属于、( )。 属:zhǔ 引申:指“连缀、接连”。如:属文(写作文)…… 请判断课文中 “属引”的“属”义应选( )。 答案:烈属/归属 直属/隶属; ③ (2)根据课文相关知识填空。 ①本文节选自《 》,作者 , 时的 学家。 ②课文中直接描写山石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渔歌写猿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课文先写山,后写水。在写水的时候,山同样也出现,如写“夏水襄陵”,写春冬之时则描写“_____________”,写晴初霜旦之时”则有“_____________”。山的影子不时出现,为水的变化提供了舞台,也为读者的联想提供了空间。 答案: ①《水经注校证》,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②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清荣峻茂 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 绝?多生怪柏 空谷传响 意图:积累语言,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性的默写课文。
2.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仿照示例,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春冬和秋季时段的三峡之美。 夏季:水流奔放 春冬: 秋季: 参考答案:泉瀑冲荡/环境清幽,高猿长鸣/气氛凄婉。(自己概括,注意结构,贴切即可。) 意图:把握三峡的四季特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本文在写景的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并作分析。 答案:(1)正面落笔,侧面烘托。如第一段写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烘托山高。结尾“猿鸣三声泪沾裳”也是用渔歌侧面印证前文所说猿鸣“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2)俯仰生姿,动静相生。俯视江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仰望山峰,“绝巘”“怪柏”“悬泉瀑布”,俊秀美好而不失峻拔。“绝巘”“怪柏”是静景,“悬泉瀑布”是动景。 (3)运用修辞如夸张、对比、引用等。写夏水时,“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和对比突出水流速度快。结尾引用渔歌表现秋季三峡环境的凄凉。 意图:赏析写景特点, 掌握写景手法。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回忆并默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看看课文与之相关的部分有哪些?试着分析二者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同之处: (1)“千里江陵一日还”和课文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都写了江水流速很快,且都用了夸张手法。 (2)“两岸猿声啼不住”与课文引用渔歌的“猿鸣三声泪沾裳”,都写出了三峡两岸高猿长鸣的特点。 不同之处:《早发白帝城》体现了乘舟过三峡时轻松愉快的心情,《三峡》结尾体现的是三峡高猿长鸣给人带来的凄婉之感 意图:通过课内外诗文的对比分析,掌握写景的手法,提高鉴赏水平。
如果你是三峡的一名导游,为了接待国庆节期间来三峡旅游的游客,你专门设计了200字左右的导游词,请在下面写出来。 我的导游词: 答案略,应该抓住三峡的山水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展现出的风貌进行介绍;还应注意导游的语气。 意图:把握课文内容, 运用到生活中。
3.阅读并完成题目。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①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②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③,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色:形状。②成就:轮廓。③信宿:两三日。 解释加点的字: 虽途迳信宿 虽:_________ 黄牛如故: 故:_________ (2)翻译以下句子: ①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②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3)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江水的特点。 答案: (1)虽:即使。 故:以前,从前。 (2)①形状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很清晰。 ②那里很少有人的痕迹,没有人能到那里去探究。 (3)江湍纡回 译文: 江水向东流去,流经黄牛山,山下面有一个石滩,名字叫黄牛滩。南岸山峰耸立着,层次叠嶂,最外面的高崖边有一块岩石,形状像一个人拿着一把刀,牵着一头牛,黑色的人,黄色的牛,颜色分明。那里很少有人的痕迹,没有人能到那里去探究。这块岩石很高,再加上江水很急,因此,即使走过两三天的路程,还是可以见到这块石头。所以路过的人唱说:“早上从黄牛山出发,晚上还住在黄牛山,过来几天几夜,黄牛山像从前一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意图:迁移运用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