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一着惊海天》、《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比较阅读课件(24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一着惊海天》、《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比较阅读课件(24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9 11: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掌握这两种新闻体裁的知识,区分新闻通讯和评论。
一、写文意,悟不同
《一着惊海天》
《一着惊海天》
要素 内容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如何how
通读全文,概括文意
《一着惊海天》
要素 内容
何时when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始
何地where 渤海某海域,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何人who 辽宁舰舰载战斗机所有成员
何事what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
如何how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中国人 的强军梦想,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一着惊海天》
通读全文,概括文意
找出《国》中,表达观点的句子
(1)“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示例)
(2)“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3)“日本右翼还有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4)“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5)“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6)“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等。
观点 事实
1.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示例) 2. 3. 1. 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示例)
2.
3.
4.
新闻评论就是就事论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观点 事实
1.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2.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并一以贯之; 3.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1.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
2.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
3.日内瓦、联合国对日本的态度;
4.《纽约时报》对日本罪行的报道;
......
新闻评论就是就事论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第一部分(1): 。
第二部分(2~4): 。
第三部分(5~6):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通读全文,概括文意
第一部分(1):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第二部分(2~4):详细介绍举行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5~6):介绍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运转变,传达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通读全文,概括文意
① 新闻评论: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等进行说理,从而起到影响人们思想,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新闻体裁。
② 新闻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形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和新闻通讯的含义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着惊海天》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一着惊海天》
对应片段的小说情节
《一着惊海天》
开端 战舰航行、等战斗机
发展 舰机协调、准备降落
高潮 战机下降、成功着舰
结局 人群狂欢、争相庆贺
《一着惊海天》
对应片段的小说情节
观点 事实
1.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2.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并一以贯之; 3.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1.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
2.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
3.日内瓦、联合国对日本的态度;
4.《纽约时报》对日本罪行的报道;
......
新闻评论就是就事论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二、品文字,看特色
1. 在《一》中,“一着惊海天——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和原标题有何区别?
解析:原标题多了“目击”二字,更加有现场感、真实性、时效性、激动自豪感,更能体现通讯的特点——现场感、真实性、时效性。
解析:简明扼要地点明观点,有助于引导舆论、彰显立场,体现了新闻评论导向正确、就事论理的特点。
2. 在《国》中,“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作为标题,好在哪里?
品标题
1. 请赏析在《一》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把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的手法。
解析:使用比喻、想象等手法,形象展示了活跃热闹的现场,又给新闻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体现出通讯写作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特点。
解析:对比鲜明,有助于突出观点,将问题展开、说透,体现了新闻评论导向正确、就事论理的特点。

2. 请赏析在《国》中,国际社会的“牢记历史”与日本右翼的“抹杀历史”、正义人士 的严正态度与“罪恶灵魂”的“装睡梦游”,以及“恐怖之城”与“和平之城”三组对比。
品手法
三、理思路,善归纳
通讯 评论
时效性
主要内容
篇幅
表达方式
事实与评论的关系
通讯和评论的不同
通讯 评论
时效性 较弱(有变强的趋势) 较强
主要内容 详细记述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篇幅 较长 一般而言比较短
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 记叙、议论为主
事实与评论的关系 事实是叙述、描写的对象,观点从事实中引申出来。 以论为主,新闻事实作为论据。
通讯和评论的不同
本课总结
在把握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两种新闻体裁: 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的知识,以及各自的特点;我们还通过品味标题、品味关键词句, 了解了这两种新闻体裁的写法特色。
语文作业
1. 完成课后检测题(附件)
2. 通读两篇文章,结合课堂笔记,巩固通讯和评论两种体裁的知识。
参考资料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西湖语文] 周敏老师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吴佩老师教学设计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
T H A N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