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20 土壤的种类、成分及保护
一、土壤的成分
1.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是( )
A.B.C.D.
2.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的是( )
A.最低等生物出现 B.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C.森林和草地出现 D.低等动物的出现
3.下列工具中最适于观察土壤生物具体形态的是( )
A.显微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 D.电子显微镜
4.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应充分干燥
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部分的95%
6.在有花卉、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 B.取表层土壤样本更方便
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 D.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
7.岩石变成土壤,首先要经过 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有 、 、 、 等。
8.(2019八下·滨江期末)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 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玉米“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 (选填“砂土类”“壤土类”“黏土类”)。为了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 花,可多施加一些 肥。
9.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含有机物”时,采用了下列三种方法得到干燥的土壤:①长期日晒;②在高温火焰上长时间烧烤;③恒温箱内烘干。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规律:土壤在加热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会直接燃烧生成CO2和H2O,而大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先炭化分解成碳,碳再燃烧生成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土壤中有一种大分子有机物(C6H12)n和一种小分子有机物C4H10。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大分子有机物(C6H12)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大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同学们在取用题目中的三种干燥土壤样品放在细铁丝网上加热,发现使用其中一种土壤样品实验时,加热过程既无燃烧现象,又发现在加热前后质量保持不变,这种土壤样品可能采用题中三种方法中的 (填序号)。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0.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11.(2020八下·乐清期末)淡溪杨梅是乐清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杨梅理想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
A.B.C.D.
12.(2020八下·江干期末)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3种土壊分别装在相同的花盆内,然后分别种植2-3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同种植物,浇等量的水,花盆放在阳光下,但不会淋到雨,进行一段时期的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最好的土壤是(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相同
13.(2020八下·吴兴期中)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4.种植庄稼时,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施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杂草争肥,二是增加土壤的肥力。上述劳动还有一个目的是使土壤中的( )
A.矿物质颗粒增加 B.水分增加
C.空气含量增加 D.以上三种成分都增加
15.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 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
16.(2018八下·滨江期末)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3)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其中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
17.科研人员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 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
B.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 河弯内河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
(2)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18.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沙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 。
19.小明为研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一组探究活动。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报告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
(2)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a.1只鼠妇,b.10只鼠妇,c.湿土,d.干土,e.铁盒,f.玻璃板,g.纸板,h.阴暗,i.明亮,j.潮湿,k.干燥。请选择本实验用到的材料用具 (用字母填空)。
(3)【实验装置】在铁盒内以横轴中线为界,左右两侧分别放置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用字母填空)
(4)【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注意两侧的中央放的鼠妇数量要 ;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目,要统计10次;
④实验结果: 。
(5)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可将鼠妇在不同湿度下的分布数量记录下
①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是 。
②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趋于准确,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 。
(6)得出结论: 。
表达和交流。
三、土壤保护
20.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
A.大小相近, 同一种类的植物 B.浇等量的水
C.不能被雨水淋到 D.以上都是
21.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人类可以随便利用
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土壤资源并不丰富
C.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可以进行毁林开荒
D.土壤可以循环利用,所以大量开发利用没问题
22.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23.(2019八下·台州期末)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它生物中
24.(2020八下·江干期末)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要保护好土壤,下图中的情况会造成土壤资源流失的是( )
A.泡沫塑料废弃
B.工业、生活污水灌溉
C.煤灰等工业固体污染
D.黄土高原因水流冲刷沙漠化
25.“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
26.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都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
27.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 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 。
(3)实验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B
7.【答案】风化;温度;雨水;化学物质;各种生物
8.【答案】有氧呼吸;黏土类;P
9.【答案】(1)2C4H10+13O2 8CO2+10H2O;6:1;84n(2)②
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A
16.【答案】(1)好(2)砂粒(3)壤土类
17.【答案】(1)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2)D
18.【答案】黏土类土壤
19.【答案】(1)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或干燥)的土壤里(2)b、c、d、e、g(3)c和d;j和k
(4)相等;鼠妇朝湿土一侧爬行,且在湿土一侧数量多
(5)控制单一变量(土壤湿度),设计对照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6)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0.【答案】D21.【答案】B22.【答案】C23.【答案】A24.【答案】D
25.【答案】(1)木质部(2)100(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
26.【答案】(1)A(有机物)(2)C(3)分类回收等
27.【答案】(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2)控制变量(3)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