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文档属性

名称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5-15 07: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2)、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重、难点)
(3)、确立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皮肤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确立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学习切实体会皮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3)、通过图形观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皮肤的结构,帮助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 和分析问题。
(2)通过对皮肤的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 活的情感,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以及体会生命的奥秘和探索生命的欲望。
4、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分析讨论、引导释疑等方法相结合。
难点突破策略:学习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 汗腺的结构入手。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汗液的形成 和排出过程。为了把微观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汗液 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制作动态课件,以便学生观察、体会和描述。同时,在课 件中还应体现出温度对汗液分泌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皮肤具有调节体温 作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实验器材(猪皮、白纸)、备好课;制作PPT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搜集关于皮肤结构的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多媒体图片导入语:炎热的夏季,人们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减少,这些水分以什么形式排出体外呢 那么汗液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流汗思考问题 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图片导入更直观更清晰,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定向示标(2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1)、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重点)(2)、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重、难点)(3)、确立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点拨重难点 学生阅读 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重难点内容,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分清主次。 使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脑子里形成大体的框架结构
自主学习(7分钟) 出示自学自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71、72两页,完成以下问题:1、皮肤有哪些结构组成。2、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推测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3、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教师巡视教师纠正答案了解学生的自学检测情况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在课本上做重点标记 5分钟后用助学上的题目检测以下学生们的自学情况,要求独立完成学生展示答案学生互批红笔订正答案识记重点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带着问题自学,提高自学的效率 对知识点进行落实,更有利于后面的精讲
教师精讲合作探究(8分钟) 出示皮肤结构模式图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皮肤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 我们学过皮肤是最大的器官。问题一:皮肤由哪几部分组成?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推测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表皮 引导学生观察表皮的构成叙述各层的结构特点头皮屑就是角质层细胞的脱落提醒学生注意生发层的颜色,并补充有关黑色素的知识。根据现象思考问题: 伤口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己愈合和哪部分结构有关? 学生回答表皮和真皮 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和细菌的侵入。学生总结功能一:保护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功能二:再生 生发层内还有黑色素细胞,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增多所以皮肤会变黑。 和生发层细胞有关,因为生发层细胞具有再生功能使伤口愈合。 重点讲解皮肤的结构,区分表皮和真皮的区别。具体的实例具体分析 根据各部分的结构的特点,学生概括皮肤的功能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表达交流的能力
真皮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分别揉、撕猪皮和白纸,体会真皮的弹性与韧性,并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引导学生思考]:真皮的什么结构使其具有弹性和韧性?真皮内还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所以当伤口很深的时候回流很多血也很疼。但是为什么有时不小心蹭了一下,只留下白色的划痕不痛也没流血?3、皮肤附属物 观察汗腺和皮脂腺的结构,发现它们位于皮肤的真皮层 学生的体会 白纸很容易撕开,猪皮撕不动,有弹性。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功能三:感受外界刺激因为只伤及到表皮,表皮是没有血管和神经的。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 通过实验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激发兴趣,使学生身在其中,乐在其中 通过学以致用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6分钟) 问题二: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播放汗液形成的动画)小组讨论提示:大家可以结合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了解学生理解情况汗液通过哪个结构形成和排出?汗腺结构 具体形成过程:汗液的成分和尿液的成分是相同的 同学们结合动画、图和课本认真思考问题小组内激烈讨论各抒己见组织语言
小组展示汗腺分泌部和导管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再通过汗腺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功能四:排泄 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增加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堂训练(6分钟) 助学64页的合作探究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张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肤内毛细血管 ,血流量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相反当外界温度低时所以夏天的时候我们感觉皮肤会涨,汗液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而冬天会感觉皮肤收缩。 小组讨论学生展示 外界气温高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增加温度高: 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皮肤散热增多;汗液分泌增多→汗液蒸发→带走热量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散失的热量也减少总结功能五:调节体温 采用初步认识、重新审视并讨论的教学设计,能诱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探究中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皮肤的保健卫生:
加强皮肤的锻炼——日光照射、冷水擦澡
保持皮肤的清洁——清除污垢
预防痤疮——温水香皂洗脸 从学生的自身出发,拉近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知识整合(3分钟) 皮肤的结构:表皮分为由上皮组织构成,不含血管和神经真皮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从血管中吸收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形成了汗液,通过导管到达体表被排出。三、皮肤的功能 强调重点 教师抽查 表皮和真皮 角质层和生发层 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调节体温 、保护、感受外界刺激、排泄 再生大声朗读 强化记忆 同位互提 识记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以便更好的应用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对重点知识的巩固
当堂检测(6分钟) 4分钟做助学上的当堂检测,要求独立完成 教师纠错讲解 堂清统计做题情况 认真思考做题脱离课本独立完成学生展示答案同位互批红笔订正,识记 了解学生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查缺补漏
板书设计: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 :
皮肤的结构 (上皮组织) 生发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保护
真皮: 内含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结缔组织) 血管和神经末梢
皮肤的附属物:汗腺、皮脂腺、毛发、趾(指)甲
汗液形成和排出:血液—分泌部——形成汗液—导管—排出
(水、无机盐、尿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出发,如“炎热的夏季,人们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减少,这些水分以什么形式排出体外呢 ”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皮肤的结构”的学习,尽量借助多媒体图片或小实验等直观教具来辅助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皮肤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学习“皮肤的功能”时,在学生理解的皮肤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讨论的形式,结合实例(如为什么伤口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己愈合?)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从汗腺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把微观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皮肤对体温的调节作用了。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任务的驱动下认真观察,比较分析,自我总结。在学习中体现出了学生的活学活用,教学效果较好,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始终是引导者、参与者和监督者,学生始终是行动者、思考者和感悟者,教师和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功能:
保护
排泄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