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9 17:14:11

文档简介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4.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5.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6.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7.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8.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9.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整体感知]
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狭义上的人文主义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而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与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理论武器。广义上的人文主义发端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
本专题的基本线索是西方广义上的人文主义演变和发展的三个时期,即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反映了对人自身的高度关注。中世纪晚期,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扬光大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知识清单]
一、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运动
1、含义:古希腊哲学家发动的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2、背景:智者运动产生的根源在于古希腊奴隶制的鼎盛发展。(1)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为智者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必要前提。(2)经济上,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为智者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3)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4)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特点:(1)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具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浓厚色彩。(2)注重实利和逻辑方法。(3)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4)怀疑神灵,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
(1)普罗塔戈拉:①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本质含义是人的感觉是一切真理的标准。②地位:智者运动的先驱。
(2)苏格拉底:主要观点:①“认识你自己”。含义:尊崇个人的理性和智慧。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人的思维和理性,有助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成为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先驱。②“美德即知识”。含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一致的。意义:揭示了美德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5、评价:
进步性:(1)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2)强调了人的存在价值和自我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3)否定了神的权威,冲破了传统的人神关系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4)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局限性:(1)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2)片面强调相对性,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3)不能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
地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一)文艺复兴运动
1、含义: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于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一场反对教会神学统治的斗争。其本质目的是把人和人性从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其核心内涵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3、兴起背景:(1)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造成了欧洲政治上的分裂割据,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发展与繁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3)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队伍日益壮大,新兴资产阶级逐步成长,迫切需要适合自己需求的一种新的文化体系。(4)教会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相对弱小,同时缺乏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于是,便借助于复兴蕴含人性光辉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反抗教会的神权统治。
4、特点:(1)借助于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2)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5、代表人物:
初期:(1)意大利的“三杰”。(2)薄伽丘的《十日谈》。主要思想:①歌颂人性,抨击教会。②批判封建观念,提倡人类平等。地位:①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②文艺复兴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高潮时期:英国的莎士比亚。主要思想:①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②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地位:成为启蒙运动的先导。
6、评价:
进步性:(1)打破了教会的神权统治,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2)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3)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4)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局限性:(1)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2)过分推崇人性,造成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运动
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其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未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2)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欧洲经历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3)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2、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1)主张:①信仰得救;②《圣经》至上;③崇尚自由理性。
(2)目的: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
(3)意义:否定了神权统治,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3、实质:是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天主教会内部的表现,是宗教领域内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4、意义:(1)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统治局面,促进了新教的产生和传播。(2)促进了思想解放,传播了理性和自由的思想。(3)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4)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5)促进了近代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成长。
三、人文主义的新发展——启蒙运动
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2)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大大增强。(3)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4)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为资产阶级批判封建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2、性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3、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4、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5、基本主张:(1)推崇理性,否定神权。(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宗教迷信。(3)提倡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4)提倡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反对专制。
6、代表人物
(1)17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霍布斯:主张: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制度。
洛克:主张:①人民主权思想;②分权思想。意义: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2)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主张:①自然权利学说;②反对财产平等;③实行“开明专制”。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意义: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建立。
狄德罗:主张:①自然权利说;②社会契约论。意义: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卢梭:主张:①天赋人权;②主权在民。意义:否定了封建主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康德:主张:①天赋人权;②国家要尊重公民权利;③反对采用革命手段;④划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⑤实行共和政体;⑥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和平。
7、重大影响
思想上:⑴打破了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对人们的束缚,使人的人生自由和思想自由得到了彻底的解放。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实践上:(1)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2)为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3)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4)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重点突破]
1、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异同?你如何认识“苏格拉底之死”?
两者都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否定绝对权威。普罗塔戈拉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一味强调人的感性,苏格拉底重视人的道德本性,更推崇人的理性。
如何认识“苏格拉底之死”: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2、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比较。
相同之处:①都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③都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④都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⑤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不同之处:①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反对教会神学思想对人和人性的束缚,宗教改革运动主要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控制。②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进行间接的反封建斗争,宗教改革运动直接抨击罗马教会的反动统治,要求摆脱其控制。③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宗教改革运动有鲜明的政治斗争的色彩。④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运动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文主义思想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得到传播。⑤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教会神学思想对人和人性的束缚,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欧洲的政治局面。
3、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相同之处:(1)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2)都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3)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4)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之处:(1)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批判教会的神学统治,启蒙运动主要批判封建专制制度。(3)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启蒙运动直接抨击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4)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仅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启蒙思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5)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不同的成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兴起阶段,启蒙运动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充分发展。(2)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不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时期,力量比较弱小,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4、英法美三国在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过程中是如何实践启蒙思想主张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
课件39张PPT。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课程标准[整体感知] 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狭义上的人文主义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而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与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理论武器。广义上的人文主义发端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本专题的基本线索是西方广义上的人文主义演变和发展的三个时期,即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1.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对人自身的高度关注。
2.中世纪晚期,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3.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扬光大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概念阐述]人文精神: 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 从思想内容上说,人文主义的实质就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 4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复兴成熟 公元前5世纪公元14——17世纪公元17、18世纪1.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2.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形式)?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 有何主张?
3.理解智者运动的主张及其影响智者的启蒙智者的启蒙1.背景:希腊① 发展、 ② 平民地位提高及③由此产生的 和④解决 的需要
2.性质: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代表人物: .
思想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工商业个人主义的成长实际问题普罗塔戈拉智者的启蒙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普罗塔戈拉 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 自主学习“智者”:“智者运动”:最主要代表人物:主张: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言词大胆而惊世骇俗。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作用: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智者们,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吹响了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号角。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认识你自己”;“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唯有理性最为可贵”
“未受考验的生活不值得过的”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认识你自己推崇理性美德即知识,强调知德合一哲学贡献:发现“自我”,“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闪耀着理性的光亮,
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探究学习知识归纳认识你自己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苏格
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一、文艺复兴运动1、含义: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于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一场反对教会神学统治的斗争。其本质目的是把人和人性从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背景
3、文艺复兴首发意大利的原因
4、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5、发展: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7、评价
进步性
(1)打破了教会的神权统治,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
(2)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3)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局限性:
(1)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2)过分推崇人性,造成社会混乱。
6、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一次思想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P11)意义或影响:“教皇的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运动1、背景〈1〉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2〉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教会腐败,聚敛大量财富,引起社会极大愤慨。
〈4〉1517年,教皇为聚敛财富,在德国出售“赎罪券”
2、开始:3、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1)主张:①信仰得救;②《圣 经》至上;③崇尚自由理性。(2)目的:(3)意义:否定了神权统治,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4、性质:是人文主义的延续,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
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教皇和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有什么不同? 教皇认为他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需通过他和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路德认为人只凭信仰即可得救,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只要有信仰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恩典。 “ 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他相信上帝就可以丰丰厚厚地得到这些礼物。”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所说的“无须做任何事情”是指什么事情?
(1)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统治局面,促进了新教的产生和传播。
(2)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思想解放,
(3)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4)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5)促进了近代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成长。4、意义:○路德的主张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有什么
相通之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从表达思想的方式看两者都向古代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者通过“ 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从影响看都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促进思想解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何关系?看图5-15 分析新教分布的区域特征及影响。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2)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大大增强。
(3)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4)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为资产阶级批判封建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1、产生的条件启蒙运动2、性质:17、18世纪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3、指导思想:理性主义。4、斗争矛头:封建主义5、基本主张:(1)推崇理性,否定神权。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宗教迷信。
(3)提倡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
(4)提倡自由、平等、民主,反对专制。
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也
受一定的法则的支配,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去发现这个法则,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
(即人的思考和判断)6、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1)17世纪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主张: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制度。
洛克:主张:①人民主权思想;②分权思想。意义: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 基础,推动了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2)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主张: ①自然权利学说;②不反对财产不平等;③实行“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意义: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建立。卢梭:主张:①天赋人权 ②社会契约③主权在民
意义:否定了封建主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狄德罗:主张:①自然权利说;②社会契约论。
意义: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康德:主张:①天赋人权;②国家要尊重公民权利;③反对采用革命手段;④划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⑤实行共和政体;⑥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和平。
7、重大影响
思想上:⑴打破了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对人们的束缚,使人的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实践上:(1)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为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3)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4)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复习自学指导——完成以下表格十七至十八世纪法法法德意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暴力革命1、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2、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思想准备。
3、为法国大革命作准备。
4、对北美和拉美独立革命产生重大影响。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2、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成就。
3、资本主义发展和法国的封建制度之间矛盾尖锐。
本单元小结 在西方思想史上共有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是: 、 、 。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 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出现,其代表普罗泰戈拉提出“ ”吹响了欧洲人精神觉醒的号角;后来 以生命捍卫了人类理性的尊严和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当时 的发展需要,呼唤把人和人性从 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 ,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1、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把智慧和感觉区别开来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C、开创了精神治疗术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
希腊哲学的新方向2、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最根本原
因是
A、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B、新航路的开辟
C、封建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D、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
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
B、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
C、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
D、提倡追求现实生活的快乐4、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5、恩格斯称赞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是非
常革命的”,这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封建特权 ②反对专制王权
③主张实行法治 ④倡导人文主义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所有妇女所崇拜的偶像。”
对这段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
①说明这时商品阶级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②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 ③反映了资
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 ④表明古往今来
人们都喜爱金钱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最显著的特点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
C.充分宣扬理性
D.形成和发展的时间长,理论体系比较完整
C 思考题: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2)都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3)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4)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背 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启蒙运动 是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的结果。
主要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来批判维护封建统治的神学思想,启蒙运动用“理性”从制度方面进行批判,并提出了新制度基本政治的原则,为新制度的建立勾画了蓝图;
方式不同——文艺复兴的许多思想家借助宗教的外衣,重在揭露、批判教会、教士;启蒙运动抛开宗教的“外衣”。
影响不同-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有力的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同时也推动了亚洲的中国和日本等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成因不同:(1)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兴起阶段,启蒙运动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充分发展。(2)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不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时期,力量比较弱小,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斗争矛头各指向谁? (8分)
(3)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
(4)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斗争矛头:基督教神学
启蒙运动: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斗争矛头:封建主义
(3)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权,倡导个性解放。启蒙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思想,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4)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