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课型 新授 序号 备课人 杜志武 单位 遥墙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 析 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具体内容活动建议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中的第三个内容标准。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抒情性的语言引出感觉器官的概念,利用图片、实验承载了直观的学习信息,注意将较为抽象的视觉和听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主要是讲述眼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耳和眼是人体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重点、难点: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3.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眼和耳的功能,根据生活经验对眼和耳的初步认识。学生想知道的:眼球壁由哪三层组成,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学生能解决的: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的初步认识。学困生:本节内容有很多是学生首次接触,如:眼球壁由哪三层组成,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知识点小而多,晶状体的成像过程学生难于理解,必须借助于演示实验。总的来说,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过程与方 法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难点: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 媒 体 课件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一、视觉 二、听觉 (一)导入:创设情景,展示秀丽的山水风光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二)新课学习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平时我们经常照照镜子。但是,当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你发现镜子中的眼睛具有什么特点吗?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同学们所提到的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我们从外部观察到的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而它的内部是一个球体,称为眼球,它是眼睛的最主要部分。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展示眼球模型。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这个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按照书中实验的方法一步一步来完成。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哪一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如何形成? 如果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来说,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是,在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不注意用眼卫生,遗传等因素造成了眼部的一些疾病,近视和远视就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都认真地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大,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那么,近视眼和远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应该如何进行矫正呢? ( 选择一至两名患有近视或远视的同学谈感想)1、教师演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模型)2、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或模型,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看书过程中,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把问题记下来。3、分组互助学习: 组内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4、全班互助学习: 每小组依次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答。为了调动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可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答对1题小组加10分,看哪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最多、准确率最高。同时为了鼓励小组提出问题,凡是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加205、分组完成拼图游戏:教师分发“耳的结构”拼图,讲清游戏规则。按拼图的快慢顺序分别给小组加不同的分数。先拼起的小组优先观察“耳的结构”模型,看完后依次往后传。6、活动:进行听力测试 7、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复习已学内容,并进行对比,找出规律,为学生学习、理解“听觉的形成”这一重点、难点打下基础。师生交流: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什么感想?今后如何去做呢? 外面有眼睑、睫毛,里面有眼球,还有肌肉等。 通过观察拆卸和组装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并分析、讨论、交流。各个组的同学纷纷踊跃登场,按照模型的顺序介绍眼睛的结构。 讨论,分析,交流 讨论,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同学们调查所接触的环境中患近视眼的情况,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分组互助学习 全班互助学习 分组完成拼图游戏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用简短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全体学生共同评出优胜者,并给优胜者所在的小组加分 同学们畅所欲言――激发了学生珍惜健康的美好情感。 阅读课文并回答:1、眼球壁大致分为几层?外膜、中膜、内膜2、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这些结构有什么特点?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无色透明 视觉器官---眼包括眼球和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 观看眼球成像原理的视频或演示这个实验,思考:1、实验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适当调整三者之间的距离2、白纸板和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视网膜和晶状体3、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而纸板位置不动,或者纸板向后移动而凸透镜不变,会出现什么结果?成像不清晰总结眼球成像的原理。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应该如何进行矫正呢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创新支点: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适时创设“游戏”这一环节,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可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复习以下知识: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光线→眼→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然后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出: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板书作业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视觉眼球结构:眼球壁: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眼球的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晶状体:凸透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觉形成: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二、听觉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A作业:学习检测课堂自测B作业:学习检测智能提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