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22: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新闻事实,把握作者观点;
分析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比较阅读,归纳新闻评论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难点:比较阅读,归纳新闻评论的体裁特点。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师:请同学们浏览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肃穆、隆重。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是一篇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设计说明:明确本文的体裁。
(二)梳理内容
师:要读懂新闻评论,要解决三个问题:
作者针对哪一个新闻事件发表评论?
作者陈述了哪些新闻事实,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表明什么观点?
设计说明:明确新闻评论的阅读路径。
师:我们先略读课文,概括作者是针对哪一个新闻事件发表评论?
预设:第1段,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师:时间、地点呢?
预设:2017年12月13日(注释1有写作的时间,可见新闻评论时效性比较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
师:完整的讲述一下这个新闻事件?
预设:2017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中国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设计说明:抓住时间、地点、事件进行概括;提取文章关键信息,同时关注文章注释。
师:那么作者在2-4陈述了哪些新闻事实?
预设:
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
追问:哪些国家?哪些层面的正义之士?哪些方式?
预设:美国、加拿大、日本;新闻媒体、政府议会、文教部门、普通民众;发表文章、设立纪念日动议、讲述历史、鲜花、建议改写教科书……(关注省略号)
课前改:追问:原文“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能否改成“不能忘却历史。”
预设:1. 句式(双重否定) 2. 被动语态 3. 标点符号(感叹号)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篡改历史的态度十分顽固。
追问:哪些具体的新闻事实?
预设:在连锁酒店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国内);在旧金山市议会通过“慰安妇日”后解除大阪市与其姐妹城市的关系……(关注分号)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联合起来警示日本右翼分子,敦促其正视历史。
师:这三段有什么关系?
预设:第2段和第3段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这个关联词连缀;第2、3段和第4段是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连缀。
师:那么,请阐述一下作者这三段的观点。
预设:因为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但是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篡改历史的态度十分顽固,所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联合起来警示日本右翼分子,敦促其正视历史。
设计说明:通过梳理内容,并且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师:作者在5-6陈述了哪些新闻事实?
预设:
南京从“恐怖之城”变为“国际和平城市”。
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追问:这两段有什么关系?
预设:因果关系,因为南京从恐怖之城变为国际和平城市,所以课前改:中国要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更要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三)难点突破
师:那么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
PPT出示:
因为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但是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篡改历史的态度十分顽固,所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联合起来警示日本右翼分子,敦促其正视历史。
因为南京从恐怖之城变为国际和平城市,所以中国要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预设: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联合起来,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设计说明:通过将内容梳理环节的内容,呈现在ppt上,帮助学生厘清作者的观点。
比较阅读
师:本单元阅读了消息、新闻特写、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我们来比较这些体裁,完成下面的表格。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新闻评论
篇幅短小、时效性较强、以记叙和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新闻事件等发表评论
2-4 因为……但是……所以…… 5-6 因为……所以
教学反思:
关于知识性内容的准确定,依据空中课堂,我对于双重否定句的界定由于不够自信,导致课堂上有学生提到,我没有明确地指出正误。课后再去纠正,效果就不那么理想。所以,在统编版教材下,对于语法知识又开始重视,作为老师要提前学习,吃透语法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才能真正把握语文的核心要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