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教学设计+课件+学案+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教学设计+课件+学案+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10:04:1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教学设计
刘迎梅
庆云县第五中学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排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的形成及预防、巩固提高、收获平台、课下调查、教师寄语等九个环节。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眼、耳等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机制,根据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动画及配音,这样可以清晰直观的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等信息表达清楚,易于学生掌握,对近视的成因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直观,也使得记忆不再枯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
2、在教学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情感与态度:增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和近视的成因。
学习方法:观察比较法、体验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蜡烛、双凸透镜、白纸板、光具座。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
教学环节 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活动导入(3分钟) 教师多媒体展示动态眼球,放着轻松地音乐1、教师放眼保健操音乐,引起学生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引出本节的课题视觉。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欣赏音乐全班学生随着音乐做眼保健操,体会近视问题的严重性。2、学生读学习目标 动态眼球插图引起学生注意,旨在进行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情感教育。从眼保健操入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突出生物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2、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学习新知(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8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眼球的模型,自学讨论眼球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眼球壁颜色的变化把眼球壁分为三层。2、出示明亮处、黑暗处眼瞳孔变化的图片。3、让学生对看,指出所看到的眼球的结构。 1、学生分组对照教材观察眼球模型,认识眼球各部分结构,并识记各部分的功能。学生根据眼球壁颜色的变化,说出眼球壁分为哪三层及眼球的内容物和眼睛的附属结构。2、学生观察眼瞳孔的变化。得出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的结论。3、学生对看,指出看到的眼球的结构角膜、瞳孔、虹膜、巩膜。 1、利用模型----细看插图,进行直观教学,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2、多媒体插图对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记忆3、由看模型转为看实物,学以致用,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
(二)视觉的形成(10分钟) 1、教师准备实验用具,提实验要求,让学生动手做试验。2、教师展示课件,动画演示视觉的形成过程。3、多媒体展示“过把医生瘾”。 1、学生分组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观察视觉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理解视觉形成过程。3、学生当医生,对症寻因 1、实验插图变为亲身实践,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动画演绎插图,引导学生掌握眼球成像的原理,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活学活用,参与实际 让课堂贴近生活,实现知识由掌握到应用的转变,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二个高潮。
(三)近视的成因及预防(9分钟) 近视的形成: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近视的成因。2近视的矫正
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近视的矫正过程。
3近视的预防
引导戴眼镜的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用眼不当的行为,视力正常的学生采取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措施。从而很自然地过度到用眼卫生上来,教师提供多媒体画面归纳预防近视要做到 “三要”“四不看”。 1、学生观看动画近视的成因。2、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近视的矫正过程。3、学生谈形成近视的切身经历,视力正常的学生谈采取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措施,看多媒体图片归纳预防近视要做到 “三要”“四不看”。 1、演绎插图----动画近视成因,给学生心灵的震撼。2、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三个高潮。3、让学生谈近视的形成和预防的亲身经历,增强说服力。提高时效性。
(四)巩固提高(8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练习内容,看哪组学习最认真。 学生先思考,再独立完成。 比一比哪组学习最认真。设计该环节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收获平台(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学生谈收获。 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的升华。
(六)课下调查(2分钟) 教师让学生课下对照视力表检查一下自己的视力。把结果记录下来报给老师。 学生看课本93页调查视力的方法步骤。 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七)教师寄语(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使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 学生情绪激动,纷纷下决心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把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交流融为一体。使气氛达到最高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感受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很高兴也很满意,自己感觉是很成功的一堂课。
感受二:学生学习参与性很强,学习积极性很高,插图的高效运用在本节课得到有效的体现。
感受三: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很熟练;
感受四:学生生物术语和语言表达能力个别同学不是很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 5 -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庆云五中七年级生物学案
课题 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 课型 新授
单位 庆云五中 主备人 刘迎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功能。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调查青少年近视情况,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情感目标: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学 习 过 程 个案修订
自主学习,展现自我:1、眼球近似__________,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中膜(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内膜(即________)。2、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指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 __,视网膜上的_____ __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________,通过________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视觉。正常的眼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的曲度来完成的。5、近视的成因:如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导致晶状体过度_______,甚至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_,从而看不清__________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近视眼可配戴__________加以矫正。【应用拓展】:记忆倾斜带点部分内容。1、假性近视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内的肌肉不能放松造成的2、预防近视:就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要”即坐姿要端正,眼与书本的距离不少于33厘米;要坚持做眼保健操;学习一小时左右,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四不看”即不躺着看书;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弱光下看书;不边走边看书。3、晕车、晕船是由于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引起的。【合作探究,共同提高】视觉的感受器是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当堂达标题一、选择题1.(2012滨州,17)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理了变化,导致看远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近视眼的人的眼球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 )①晶状体曲度大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像落到视网膜前面⑥物像落到视时膜后面A. ①③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④⑥2.(2012东营,20)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整体水平仅次于日本,为36.17%,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近视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A.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B.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C.看书写字时光线越强越好D.每天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3.(2012聊城,16)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A.1 B.2  C.3   D.44.(2012宁津,32)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5.(2012济宁,9)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象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6.(2012威海,27)右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B.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C.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D.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7.(2012淄博,7)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下列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C.瞳孔、角膜、 玻璃体、晶状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8.(2012济南,13)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 A.保证声波传至内耳 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9.(2012济南,23)右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B.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②C.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③D.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二、简答题10. (2012烟台,30)(9分)今年6月16~22日,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在海阳市举行,请回答以下问题:(1)右图是海阳亚沙会吉祥物的卡通形象图,它生动体现了亚沙会的口号“快乐在一起”。“快乐”表明心情愉快,它是青少年 的核心。(2)亚沙会设置沙滩排球、龙舟、攀岩等13个比赛项目。当龙舟运动员划桨时,要不停地做屈伸动作,屈肘时,上臂的 收缩。运动员比赛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主要是在肌细胞的 中产生。(3)如果你在现场观看时,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比赛场面,主要是因为眼球中[ ] 的曲度可以调节;同时,在[ ] 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4)你在观看比赛时经常会情绪激动,伴随着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脸颊发热。这是你的 高度兴奋,同时体内分泌的 增加的结果,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 的共同调节。(5)滑水是亚沙会上观赏性极强的一个项目。滑水运动员在水面上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完成各种优美、准确的动作,主要是依靠 的协调作用。11.(2012东营,28,7分)“快乐向前冲”是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项大众娱乐节目,它以“拼搏”、“进取”、“欢乐”的特点赢得人们极大关注。2011年7月“快乐向前冲”以让“我们东营人拥有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理念”为主旨在东营海红港精彩上演。(1)在“水上平衡木”一关,选手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_______的调节功能。(2)选手奔跑、跨越、弹跳、攀爬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3)比赛中选手的各种运动和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足够的能量,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赛中更多的氧气进入选手腿部骨骼肌的途径为:肺中氧气→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骨骼肌。依此方法,请写出腿部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腿部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 球体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2、 2、防水 晶状体 玻璃体
3、
4、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一个倒立的物像 感光细胞 神经冲动
视神经 视觉中枢 睫状体 晶状体
5、变凸 过长 远处 前方 远处 凹透镜
【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达标题
1-5.BCCCB 6-19.CBCD
10.(1)心理健康(2)肱二头肌 线粒体(3)[3]晶状体 [6]视网膜(4)大脑皮层 肾上腺素 神经和激素(5)小脑
11.(1)小脑
(2)骨骼肌、骨和关节(3)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4)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2分)
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7张PPT)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在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排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的形成、知识梳理当堂识记、巩固提高、收获平台、课下调查、教师寄语等九个环节。
2、说学情
虽然学生对眼、耳等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机制,根据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动画及配音,这样可以清晰直观的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等信息表达清楚,易于学生掌握,对近视的成因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直观,也使得记忆不再枯燥。
3、说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新课程标准,我设定了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教
学手段的魅力。
2、在教学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学
生的参与意识。
三、情感与态度:
增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
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说重难点
新课标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针对信息做出有效判断的意识,学习从生物现象和生物实验中得出简单的生物规律,尝试应用一知道的生物规律去解释一些生物问题,具有初步分析概括能力,所以我将确定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过程中的研讨视觉的形成过程和近视的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
5、说教材的内容
第一、眼球的结构 第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在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排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近视的形成及预防、巩固提高、
收获平台、课下调查、教师寄语等九个环节。
说教法
基于上面教材的分析和我自己的对教材的理解,采用目标导学、学生分组实验、分析讨论、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充分体现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能力。
说学法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观察、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分析图像等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
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
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
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是课前活动:展示视觉图片动态眼球,放着轻松地音乐,旨在进行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
二、是活动导入:跟着音乐全体学生齐做《眼睛保健操》,旨在从眼保健操入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突出生物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
三、是目标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四、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利用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五、是实验操作,让学生全员参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通过动画演示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是预防近视。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谈近视的形成和预防的亲身经历,增强说服力。提高时效性
七、是课下调查。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说板书设计
由于视觉的形成是由眼球的结构决定的,所以板书设计成图的形式,一目了然,加深学生印象,也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收获成功。
说课后
反思
感受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很高兴也很满意。自己
感觉是很成功的一堂课。
感受二:学生学习参与性很强;学习积极性很高。
感受三: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很熟练;
感受四:学生生物术语和语言表达能力个别同学不是很
规范。
说课堂
练习题
第一是 巩固本节重点;
第二就是用本节的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三是根据近两年中考应用设计的。 第四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由于我水平有限,本节课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专家给予批评指正。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感受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在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排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的形成及预防、巩固提高、收获平台、课下调查、教师寄语等九个环节
2、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眼、耳等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机制,根据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动画及配音,这样可以清晰直观的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等信息表达清楚,易于学生掌握,对近视的成因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直观,也使得记忆不再枯燥。
3、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新课程标准,我设定了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3、阐述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
2、在教学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感与态度: 增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重难点:新课标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针对信息做出有效判断的意识,学习从生物现象和生物实验中得出简单的生物规律,尝试应用一知道的生物规律去解释一些生物问题,具有初步分析概括能力,所以我将确定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过程中的研讨视觉的形成过程和近视的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
5、教学内容:第一、眼球的结构 第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方法
基于上面教材的分析和我自己的对教材的理解,采用目标导学、学生分组实验、分析讨论、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充分体现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能力。
三、学习方法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观察、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分析图像等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
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
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
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学过程:
任何科学结论及生物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而且实验比较直观、形象,便于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下边我就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教学:
1、是课前活动:展示视觉图片动态眼球,放着轻松地音乐,旨在进行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
2、是活动导入:跟着音乐全体学生齐做《眼睛保健操》,旨在从眼保健操入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突出生物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
3、是目标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4、是通过观察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眼球的模型,自学讨论眼球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眼球壁颜色的变化把眼球壁分为三层。出示明亮处、黑暗处眼瞳孔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对看,指出所看到的眼球的结构。利用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由看模型转为看实物,学以致用,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
5、是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学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多媒体展示视觉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理解视觉形成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通过动画演示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多媒体展示“过把医生瘾”,学生当医生,对症寻因,让课堂贴近生活,实现知识由掌握到应用的转变。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二个高潮。
6、是预防近视。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谈近视的形成和预防的亲身经历,增强说服力,提高时效性。
7、是课下调查。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
五、说课堂练习
第一是 巩固本节重点;
第二就是用本节的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三是根据近两年中考应用设计的。
第四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六、说板书
由于视觉的形成是由眼球的结构决定的,所以板书设计成图的形式,一目了然,加深学生印象,也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收获成功。
七、说课后感受
感受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很高兴也很满意。自己感觉是很成功的一堂课。
感受二:学生学习参与性很强;学习积极性很高。
感受三: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很熟练;
感受四:学生生物术语和语言表达能力个别同学不是很规范。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 1 -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1.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2.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观察手中的眼球模型,对照教材,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说出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2、眼球壁分为哪几层?每层包括
哪些结构?
3、眼球内容物包括哪些结构?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角膜
瞳孔
虹膜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有色素
白色、坚韧保护作用
有血管和黑色素细胞
分布有感光细胞
传导神经冲动
透明胶状物
透明有弹性,折射光线
无色,透明
光线的通道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
2
1
4
5
6
10
9
8
7
黑眼球
白眼球
瞳孔的变化
光亮处
黑暗处
瞳孔缩小
瞳孔放大
避免光线太多,损伤视网膜细胞。
以便有更多光线进入眼睛落到视网膜上,才能看清物体。
同桌从外部对看眼睛,除眼球外,你还能看到哪些结构?他们的存在有何好处?
眼睛的附属结构
眼肌、眼睑、睫毛、
泪器、结膜。
小实验
利用手中的器材,动手做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
注意:小组长操作,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讨论
分析下列问题:
1、实验中成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白纸板和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
中的什么结构?
3、向后移动白纸板,物像会出现什么变化?
讨论:
1、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哪些途径才能形
成视觉?
视觉的形成过程:
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
在视网膜成像
经视神经传导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角膜→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
神经冲动
有一个双目失明的患者,经检查他的眼球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请你判断一下,这位患者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正常眼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的折射后形成清
晰的物像落在 上
晶状体曲度过 或眼球前
后径过 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


前方
近视眼
晶状体
视网膜
近视
矫正
凹透镜
矫正
凸透镜
远视眼(老花眼)
1、近视的原理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使晶状体曲度过 ( ), 眼球前后径过( ),使物像落在视网膜( )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2、近视的矫正

前方
近视眼可以佩戴( )镜加以矫正。
凹透
3、远视的矫正
老花眼可以佩戴( )镜加以矫正 。
凸透
归纳

1、请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自己 是如何导致近视的。
2、请视力正常的同学谈一谈自 己是如何预防近视的。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1、人眼的 “白眼球” 和“黑眼球 ”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角膜和虹膜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4、人体视觉形成部位是 ( )
A、晶状体 B、大脑皮层 C、视网膜 D、视神经
D
C
B
我能行
B
5、有的同学沉迷于电脑上网,不但影响学习,而且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容易使眼球中的( )曲度过度变凸形成近视
A、角膜 B、睫状体 C、晶状体 D、玻璃体
6、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才能到达视网膜。
A、房水、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房水、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
C
我能行
C
(1)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
(2)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
(3)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 )
7、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像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镜头
光圈
胶片
8、 请根据眼球结构填空:
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 看电视容易使[ ] 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回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 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物像落到了[ ] 的前方 ,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装有 的眼镜加以矫正。
5 晶状体
9 视网膜









10
凹透镜
课下调查:
利用墙上的视力表检查一下自己的视力,检查时按课本93页要求做。小组长把本组同学的视力检查结果记录下来报给老师。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使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