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济钢鲍山学校 赵永霞
第13周 第2课时 总第38课时
课题 人体的免疫功能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赵永霞 单位 济钢鲍山学校
课标与教材分 析 本节课标要求: 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收集(包括从报纸、书刊、网络)有关艾滋病的资料或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本节主要介绍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如何清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的相关知识,涉及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均有接种疫苗的经历。2、学生想知道的: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功能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通过阅读课本、分析讨论等方式初步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4、学困生 :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又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上课时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举例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列举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过程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观察思考讨论、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认同计划免疫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导入】【新课学习】与生俱来的免疫二、后天获得的免疫三、计划免疫 【导入】在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感染而有的人不易被感染 患过水痘的人,为什么一生中一般不会患第二次?【新课学习】与生俱来的免疫力提出问题:①为什么烫伤的皮肤比完整的皮肤容易感染?这说明皮肤有什么作用?②人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地方生活,吸入的空气也有许多病原体,为什么人们不一定都得病?1.阅读P105分析讨论。2.解析讨论:①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②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③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阻挡和清除异物提出问题:③为什么感染后的皮肤有时会自己痊愈?④当我们的皮肤瘙痒而身边又无药物时,可以涂点唾液,可以暂时缓解,为什么唾液有这样的作用?1.阅读P105分析讨论。2.解析讨论:①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②血液、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归纳总结:1.第一道防线阻挡皮肤和黏膜 杀菌 清扫2.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问题:你有没有这两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后天获得的免疫1、阅读课本p106分析讨论课本中的两个问题:交流答案:引出抗体、抗原的概念2、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组成: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免疫的概念:防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计划免疫教师指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结合学生接种疫苗的经历进行学习巩固练习: 阅读课本、思考讨论明确答案阅读课本、思考讨论明确两道防线明确非特异性的概念阅读课本讨论区别抗体和抗原以及二者的关系明确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获得的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通过H7N9、身边的实例引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举例,重点区别抗原与抗体通过举例说明:器官移植(属于外来的),本身的免疫系统进行识别和排斥
板书设计 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免疫器官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