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4分)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我们在鲁迅先生的细致回忆中认识了不倦教诲的藤野先生;在朱德总司令的温情叙述中看到了任劳任________的锺太夫人;在茨威格的欲扬先抑中洞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深邃灵魂;在艾芙·居里的深情展现中领略了居里夫妇不________研究的科学精神……毋________置疑,这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uǐ yáng suí B.huǐ yǎng suí
C.huì yǎng suì D.huì yáng suì
(2)依次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怨 辍 甬 B.苑 缀 甬
C.幻 缀 庸 D.怨 辍 庸
2.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8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的“月下飞天镜,①______________”,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悦;王维用“②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抒发了自己漂泊不定、抑郁激愤之情;王绩站在东皋远望,用“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流露出内心的无限孤独;诗人看到庭中的奇树,想到“攀条折其荣,⑤______________”,并以此来寄托思念之情;刘桢借松柏之刚劲,用“风声一何盛,⑥______________”明志向之坚贞;吴均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厌倦名利、忘情山水之心。
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今,广大青年置身可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②尤其广大青年应坚持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爱国之行相统一。
③这需要广大青年自觉将个人的青春之力、奋斗之志转化为报国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④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是具体的自觉行动。
A.④②①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①③②
4.国庆献礼,育德中学举行“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9分)
(1)请阅读下面三则文本,探究“红色基因”的内涵。
【文本一】“关键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要是要不来的,求也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特别是今天,前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障碍重重、风险很多。我们必须要有一颗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文本二】“我们计划发展到一亿亩,每亩按最低的产量300公斤,一亿亩就是300亿公斤……可以又多养活一亿人口。”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本三】“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是党培养的、党教导的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员,我要永不忘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愿意奋斗一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模范退伍军人张富清)
(2)如果你有机会采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结合以上材料,你准备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他提出什么问题?
(3)为了庆祝国庆节,请你根据下面已经拟定的上联,补充出下联。
上联:百族歌同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共31分)
(一)文学性文本阅读。(15分)
贫困户
去年年初的时候,单位在扶贫驻点村开展了一项“一对一帮扶”活动。我接到了任务,帮扶对象是一个女孩。
女孩很小时父母就不在了,她是跟着姑妈长大的。女孩很懂事,也知道用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学医。她说,她这些年里遇到了太多的好人,觉得只有学医,才能报答于“万一”。
女孩的扶贫项目很简单,我只需要帮她准备资料,申请扶助资金就可以了。但是领导不这么认为,领导觉得扶贫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精神层面的也很重要。于是,我加了女孩的微信。女孩很腼腆,很内向,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才同意每天晚上八点以后,跟我在微信上聊聊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兼而发上一条朋友圈,算是给过去的一天画上一个句号。
女孩的朋友圈和她的生活一样,清汤寡水,每次都是两张图,一句话。图片的拍摄地点大多是在教室或者图书馆,而作为主角的女孩,短发、圆脸,一身非黑即白的运动装,眼睛永远盯着书本,像是书本上藏着她所有的远方和希望。
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学生嘛,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家都这样。久了,又觉得不解,大学的生活难道不该是斑斓多彩、摇曳多姿的吗?为什么要把日子过成素描的样子?
那天,我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每天都是这样学习到很晚吗?”她在微信里回了个:“嗯。”又发出一个摇头的表情包,说:“也不是,有时候……也跟同学出去玩儿。”“可我从来没见你在微信里发过。下次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儿的时候,也发个朋友圈,好吗?”我提醒道。女孩不吭声儿,半天,才小心地回了一个字:“嗯。”像是躲在街角,怕被人撞见的一只猫咪。
可是一连几天,我还是在朋友圈里见到她清心寡欲静坐读书的样子。困在我的朋友们发布的关于一顿美食、一场电影、一件华服又或是一段诗与远方的旅行动态中间,她的朋友圈动态像是闯进鹤群的一只小鸡,格格不入。
我觉得有必要跟她认真谈一谈了。于是,我很郑重很严肃地问了。我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哪怕是点点滴滴的快乐,也是生活的调料和颜料啊!
女孩又一次沉吟良久,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我是贫困户,我花的钱都是助学金和扶贫资金,怎么可以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行?那不是太不懂事了吗?”
原来如此。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大意也太失职了。
我把女孩的情况向局领导做了汇报。领导是个有点儿文艺情结的中年男人,他叹了口气,说:“多善良的女孩呀!心地善良才会背负这么大的心理包袱,总觉得欠了别人什么。以后要做的,就是打消她的心理负担。”顿了一下,领导又盯着我,挥着手强调说:“我说的是打消她的心理负担,不是打消她心底的那份善良,明白吗?”
我点了点头,然后上网淘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一边临时抱佛脚,一边寻找着突破口。为了改变她的观念,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相当长的时间,跟她聊生活的本质和扶贫的意义。聊到最后,我总结了一句话:“除了个别好吃懒做的寄生虫特质的人,大部分人的贫困都不是自身的错,而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这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权利站在阳光下笑,站在草地上歌唱,也有权利把笑声和歌声传递给更多的人。”
女孩显然认可了我的观点,慢慢地,她开始在朋友圈分享她的快乐了。她坐在校园的餐厅里,开心地啃着一只鸡腿;她走在那个城市的小巷,用心地拿镜头捕捉着经年的建筑和爬满高墙的青藤;她跟朋友骑着单车,穿行在城市自由的风里;她举着一张电影票,大大地瞪着一双美丽的写满倾诉欲望的眼睛。
我每次都在下面点赞,顺便听她分享一些快乐背后的故事。那些故事很小,很不起眼,却洒满了阳光,让人在冬日里每每念及,便心生温暖。
帮扶任务结束那天,我给她留言说:“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把生活过成雨后彩虹的样子。”她很快就回复了三个字:“谢谢您!”她的回复后面还跟着两个可爱的表情,一个是“加油”,另一个是“微笑”。
5.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请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4分)
时间 “我”和女孩之间的故事
一开始 (1)
后来 (2)
(3) “我”郑重且严肃地和女孩聊天,女孩吐露心声;“我”努力打消女孩的心理负担,她慢慢地愿意在朋友圈分享快乐。
帮扶任务结束那天 (4)
6.文章第二段属于什么叙述方式?请简析其作用。(3分)
7.赏析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
(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8.电视台筹备开拍“精准扶贫”“芳华时代”“青春无悔”三个节目,你会向哪个节目组推荐文中哪个人物?说说理由。(4分)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12分)
助力绿色冬奥:工业废气“吸”进来,
清洁能源“呼”出去
陈 科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2 000辆氢燃料电池车服务赛事。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批清洁、低碳的新能源汽车行驶所需要的高纯度氢气,竟然是来自石化企业的工业废气。而实现在废气中“掘金”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
将工业副产气转化为氢能
氢气是重要的炼化、煤化工、精细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我国工业副产气量大面广,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稳定、低成本的氢源。
“要有纯化技术才能使这些氢气成为氢能。PSA就是利用混合气体中不同气体组分在吸附剂中吸附特性的差异,通过压力变化使混合气中的不同组分实现分离和净化,是气体分离领域最重要的共性技术之一。”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化工)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健说。
“将工业副产氢转化为燃料电池用氢,定向除杂是一个必须突破的技术难题。”西南化工技术负责人说,由于不同用途氢气的质量指标差别大,即使是高纯氢,其中杂质的含量也可能远远高出氢燃料电池标准的规定值,从而造成燃料电池催化剂中毒,导致氢燃料电池输出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报废。
为此,西南化工的科研团队针对工业副产气制备燃料电池车用氢气,先后突破大规模、高压力、多杂质气源的氢气吸附分离提纯技术难题,设计出世界最大规模的PSA提纯氢气装置,并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副产氢净化与提纯成套技术,使我国PSA提纯氢气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煤化工企业、氯碱企业、钢铁冶炼企业生产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兰炭尾气、氯碱尾气、多晶硅尾气等,都可以成为氢能的‘原料’。采用PSA技术回收这些废气中的氢气,可大幅提高废气综合利用水平。”陈健说。
为世界能源产业提供“中国路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大型化PSA提纯氢气装置全部依靠进口,西南化工于1996年成功实现大型PSA技术国产化以来,我们将PSA技术从提纯氢气拓展到净化回收一氧化碳、变换气脱二氧化碳、沼气回收甲烷、烟道气捕集二氧化碳等领域。”陈健说。
如今,“中国版”的PSA技术正应用于世界各国能源领域:在文莱达鲁萨兰国大摩拉岛上,2013年启动建设的22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炼厂PSA提纯氢气装置正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是我国出口海外最大的PSA提纯氢气装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PSA提纯氢气装置之一;2021年,西南化工为韩国鲜都化学(株)公司提供了一套产品气量为1 638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燃料电池氢生产装置,这也是首套在海外落地的PSA制燃料电池氢项目。
国内使用西南化工PSA技术实现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也硕果累累:广州石化从苯乙烯裂解尾气中提取燃料电池用氢气,为大湾区各城市的加氢站供氢,设计燃料电池用氢气生产能力为2 200标准立方米/小时,该装置于2020年投产,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至今,实现了宝贵的副产氢资源的高值回收利用。
以低能耗将废气“吃干榨净”
“PSA技术也是一项节能降耗技术。”陈健说,无论是石油炼制、湿法冶金、煤化工,还是生物制品精制、农药化肥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分离技术。与众多分离技术相比,PSA技术具有能耗低的显著优点,并且工艺过程简单,操作稳定,可将混合气中的多种杂质净化并得到高纯度的目标气体。
西南化工技术负责人算了一笔账:PSA技术从炼化企业尾气中回收乙烯和丙烯的能耗大约为100千克标准油/吨,传统热裂解乙烯和丙烯的能耗约为360千克标准油/吨。依靠PSA技术建成的炼化企业干气回收装置,每年可回收乙烯与丙烯约103万吨,节约能耗折合26.78万吨标准油,按照每吨标准油排放3.36吨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每年减排约89.9万吨二氧化碳。
“当前世界的主要国家把氢能作为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制订了不同的氢能发展路径。从长远来看,绿色氢能生产技术尤为重要。但在氢能产业发展初期,从工业副产气中提纯氢是氢气的重要来源,也是将工业副产气‘吃干榨净’的途径之一。”陈健表示,针对工业副产气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碳减排等问题,未来PSA技术还可拓展应用于更多类型的工业副产气的资源化高值利用。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PSA就是通过压力变化利用混合气体中不同气体组分在吸附剂中吸附特性的差异实现分离和净化,是气体分离领域最重要的共性技术之一。
B.文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表明氢气中的杂质含量不一定会高于氢燃料电池标准的规定值,这是因为不同用途氢气的质量指标差别大。
C.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PSA提纯氢气装置,它解决了大规模、高压力、多杂质气源的氢气吸附分离提纯技术难题,使我国PSA提纯氢气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D.在说明PSA技术也是一项节能降耗技术时,作者列举了回收乙烯和丙烯时PSA技术和传统热裂解技术的不同,这里使用了两种说明方法。
10.本文的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妙处。(4分)
11.以PSA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副产气模块化净化提纯技术为世界能源产业提供了哪些“中国路径”?(4分)
(三)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2.阅读不同的作品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请谈谈你对这类作品的阅读方法。
13.《红星照耀中国》为西方国家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其中蕴含的“卓绝的中国精神”促使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卓绝的中国精神”。(写出两处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选段,完成题目。(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喜儿曰:“从台可以望月。”即在梯门之上叠开一窗,蛇行而出,即后梢之顶也。三面皆设短栏,一轮明月,水阔天空。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更有小艇梳织往来,笙歌弦索之声,杂以长潮之沸,令人情为之移。
(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16.选段(甲)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17.两选段在写景时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题目。(4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8.请选取一个角度,赏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2分)
19.《藤野先生》 中提到有处驿站叫日暮里,并且“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推测合理吗?说明理由。(2分)
四、写作(50分)
20.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50分)
“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请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老师或家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其写一篇小传。要求:①题目自拟,5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 (1)D (2)D
2. ①云生结海楼 ②征蓬出汉塞 ③相顾无相识
④长歌怀采薇 ⑤将以遗所思 ⑥松枝一何劲
⑦经纶世务者 ⑧窥谷忘反
3. A
4. (1)①爱党爱国,矢志不渝。②勇于拼搏,自强不息。③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2)张爷爷,您想对当代青少年说些什么?
(3)示例:九州喜共荣
二、(一)5. (1)“我”和女孩晚上八点后在微信上简单聊天,认为女孩的生活“清汤寡水”。
(2)“我”主动问女孩问题,她回答得很简单或者不吭声。
(3)一连几天后
(4)“我”给女孩留言,女孩很快回复,回复的内容充满阳光与希望。
6. 插叙。“女孩很小时父母就不在了,她是跟着姑妈长大的”补充交代了女孩的身世,为下文写女孩腼腆、内向、心理负担重做铺垫,更好地突出了人物性格。
7. (1)“短发、圆脸……盯着书本”通过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让读者了解女孩的长相、装扮,写出了女孩的朴实、简约,表现了她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冀。
(2)将“我”的朋友们发布的朋友圈动态与她发布的朋友圈动态对比;“她的朋友圈动态像是闯进鹤群的一只小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该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朋友圈动态的单调,突出女孩因为是贫困户而心理负担重,为下文写“我”从精神层面帮助女孩真正脱贫做铺垫。
8. 示例:推荐文中的“我”参加“精准扶贫”节目,因为“我”在扶贫工作中主动去关心和理解扶贫对象,不断反思自己,调整工作方法,帮女孩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实现了“脱贫”。
(二)9. D
10. ①由题目谈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所需要的高纯度氢气是来自石化企业的工业废气,进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②采用对比的手法,一“吸”一“呼”,用词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1. ①PSA技术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②“中国版”的PSA技术正应用于世界各国能源领域。③国内使用西南化工PSA技术实现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硕果累累。④PSA技术作为一项节能降耗技术,针对的是工业副产气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碳减排等问题,未来还可拓展应用于更多类型的工业副产气的资源化高值利用,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氢能发展路径。
(三)12. 示例: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最后,要从作品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13. 示例:第五篇《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第十一篇《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的红军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篇章都表现了战士们为了信念与理想,宁死不屈、吃苦耐劳,为了改变国家现状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这些都是“卓绝的中国精神”。
三、(一)14. (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
15.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16. ①贬谪的悲凉。②人生的感慨。③与知己一起赏月的欣喜。④月下漫步的闲适从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7. 选段(甲):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积水,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为全文营造了清丽的意境。
选段(乙):把月下纵横的酒船比作乱叶浮水,把闪烁的酒船灯比作天上的繁星,形象地写出了月下水面繁华热闹的情景。
【乙参考译文】喜儿说:“在这个台子上可以看到月亮。”于是就在楼梯门的上面推开一扇窗户,(我们)像蛇爬行一样出去,就到了船尾的顶部。(顶部)三面都安装了低矮的护栏,(此时)天上一轮明月,水面空阔,天空高远。纵横交错得像是纷乱的树叶浮在水面上的,是酒船;如同在天上闪烁的繁星的,是酒船上的灯火。还有小船来来往往,各种乐器的声音,夹杂在涨潮的声音中,让人为之意动情移。
(二)18. 全诗情景交融,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19. 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
四、20. 思路点拨:题目要求我们写小传,无论是写老师、同学还是家人,都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所写的人物不能过分夸大,要让读者感到文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要有典型事件,不能泛泛而谈。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