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8 18: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西双湖,四时景佳,各有所异。春之时,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时有儿童花中嬉戏,不亦乐乎。至于夏日炎炎,南堤佳境,避暑胜地。浓荫匝地,凉风习习。湖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荷花盛开,xīn(  )香扑鼻。野鸭三五成群,时而飞翔,时而栖息。游鱼jìnɡ(  )跃,趣味良多。秋之景,夕日欲tuí(  ),落叶缤纷。白鹭翔于枝头,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使人心旷神怡。冬之时,悠远静谧。长堤高树,玉树琼枝。冰清玉洁,澄澈空明。东海一景,别有洞天,令人流连忘返。
(1)给加点字注音。
嘤嘤成韵(   )   静谧(   )
(2)在语段括号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馨 竟 颀    B.馨 竞 颓
C.磬 竞 颀    D.磬 竟 颓
2.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使至塞上》中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的声音丰富多彩。“晓雾将歇,____________”赋予了山林无限生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营造了禅院清幽的氛围。
(5)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营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6分)
人脸识别因其优势巨大,而广受欢迎并得到推广应用。不过,再好的技术都面临一个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的生活不能由技术来控制一切,包括生物个体识别和安全操作,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工的参与并与技术结合。正如海关的验证一样,报关员既会对每个出入境者“刷脸”,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人的大脑的视觉皮质区和梭形脸部区比起所有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都更为有效,而且只需一两秒就会判定人脸的真假,是同一个人还是假扮者。
4.综合性学习。(6分)
(1)学校围绕“信”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下图是对“信”字的解说。下列词语中“信”的意思表示诚实有信用的一项是(  )
A.信手拈来
B.将信将疑
C.讲信修睦
D.杳无音信
(2)为了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学校开展了对“学生去图书馆情况”和“学生不经常去图书馆原因”的调查活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两个图表的主要信息。
二、阅读与鉴赏(共32分)
(一)文学性文本阅读。(16分)
山中风景
赵学儒
此行的第一站,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叫西清源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镇。
我在这里念完小学,之后到村外读中学。因没考上大学,回到老家干农活。
村子四周环山,山上有树木,供人们伐薪烧饭。山坳的各种地块,可种出五谷杂粮,维系全村人的生存。村子里土薄地瘦,我有时会想,就是种下金豆子,这贫瘠的地里也不会开出金花来吧。
有一年,在村委会推荐下,我考上乡办水电站。后来调到县城工作。再后来又调北京工作。这些年走南闯北,看到他乡的变化很大,总会想起老家。
其实,老家也一直在变化。
今年春天,村里举办杏花节,邀我回去赏花。我离村时,三弟曾承包山坡,欲种万亩杏树。如今,数十年过去,杏树变“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挂着京、津、冀等各地牌照的车辆停在村部一侧。村里正在举行杏花节开幕式。现任村支书的三弟首先发言:“我们村已经实现稳定脱贫,开始踏上乡村振兴的路。我们热烈欢迎八方宾客前来赏花!”台上声高气足,台下掌声热烈。眼前,“发现家乡之美,振兴美丽乡村”的大红标语引人注目;远处,青山泛绿、云朵吐白,令人心怡。
A.杏花竞相开放,或雪白,或粉红,漫山遍野。从城里专门赶来看花的人们,忙着在杏花前拍照、拍视频。航拍的无人机从山下飞到山上,从这个山头飞向那个山头。
听三弟说,这几天村里的农家乐全都满员。
热闹,真热闹。锁在深山的老村,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
下一站,是碾子沟村。
碾子沟村与西清源村只有一山之隔。站在山顶,可望见另一村炊烟升起。
我与碾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坡熟识。2018年文坡应组织安排,赴碾子沟村扶贫。刚去时,村里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十余人。那时我也曾去过碾子沟村,贫困户期盼的眼神让人揪心。如今他们都已实现了脱贫。
入村。村民闫来把我们带到家中。他坐在炕沿,拉起了二胡。闫来不识谱,却会拉不少曲子。2005年,一场车祸使他架起了双拐,如今他也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我和文坡都为他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而高兴。
村口新盖起了几间房子。房前挂着“碾子沟村电商中心”的牌子,村民、快递员进进出出。文萍大嫂见我们过来,让我们坐下喝茶。
山静坐,河静卧。茶碧绿,香四溢。
再一站,到殷家沟村去。
殷家沟村与西清源村相邻。村中“摩天岭”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地方,近年来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节假日,游人众多。
听说李冰也回来了。李冰是我的同乡,比我小几岁,平时也喜欢写点东西。这次正巧一起聚聚。
我们在一座老宅前停下来。老宅占地约有一亩,三间青瓦房的窗木已破,用山石垒起的四合院已坍塌,院门的门楼还挺直站在那儿,院门口卧有一盘老碾。李冰提议,我们在老碾前合影留念。我感慨,从前与我们生命相依的老碾,现在成了归乡人眼中的风景。
老宅旁边就是新宅。院门敞开,院子里边摆有几张桌子,一副刚刚收拾过的样子。一边的老槐树上,歪斜挂着“农家乐”的牌子,随风摇摆。树下是铁丝网编织的粮囤,白玉米、黄玉米挤在里边。几串辣椒趴在上面,被阳光照得火红。还有一间房子是“小卖部”,卖的都是山蘑菇、土蜂蜜、玉米糁等土特产。
B.农家乐的主人老朱迎过来,招呼我们喝茶。老朱告诉我们,他已在城里给孩子买下房子,自己就在这山里经营农家乐。
从“摩天岭”下山,车来车往。同行的朋友说,如果进一步发展旅游,得加宽成双车道。我们异口同声地呼应。
下一次来,这里也许就已是双车道了吧。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08月07日,第08版)
5.文中说“老家也一直在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家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6.文章不止一次地写“热闹”,有何作用?(4分)
7.请自选角度,任选一处文中画线句,做批注。(能结合内容且符合情理即可)(4分)
8.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带领游人看山中的哪些风景?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 (12分)
【文本一】通过几百年的数据观测和因素分析,公认全球变暖有95%的概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那么,气候变化形势的严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物种灭绝的风险。生态进化和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按正常来说,气候变化非常快的话,缓慢的进化无法适应这个速度,所以物种灭绝的风险指数加速。其次,是粮食安全风险非常巨大,尤其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的生产能力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到崩溃的边缘。最后,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选自《中国发展简报》,有删改)
【文本二】中国最大河流的水量正在不断减少。研究人员研究了几十年来水文站和卫星图像的记录后,估算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约2厘米。研究人员警告,长江水位整体下降可能对中国最富裕、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长江流域4.6亿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长江的水资源历来是财富源泉,也促进了粮食生产和交通运输。随着工业活动不断增加,沿线1 000多个湖泊已消失。但人们仍认为长江水的总量或多或少没有变化——前提是所有用过的水最终会回到环境中。这是个很难检验的理论。长江从西藏到东海,绵延6 300多千米。有的水在地表,有的水在地下,每年不同季节和地区都有很大波动,计算难度很大。
团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江水量减少近80%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也增加了水储量的波动,导致更多洪水和干旱。蒸发量也增加了,部分原因是气温升高,也跟人类活动有关,城市不断扩张加速了水蒸发。
(选自《环球时报》)
【文本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生态系统独特,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长江经济带时均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强调“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近年来,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9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近300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曾极为丰富,最高峰时占到当时全国淡水捕捞总产量的60%,如今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
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既是破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的生态困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打破原来渔民一家一户分散竞争式捕捞导致的“下水无鱼”的“公地悲剧”。当前,四川、安徽等地,很多渔民已经上岸了,他们走进工厂、开起餐馆或成为护渔员等。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这项工作涉及渔民渔船多、覆盖区域范围广,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选自《科技日报》)
9.下列对以上三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生态进化和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气候变化非常快的话,缓慢的进化无法适应这个速度。
B.研究人员估算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2厘米。
C.长江水量减少近80%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
D.“公地悲剧”是指四川、安徽等地的很多渔民已经上岸了,他们走进工厂、开起餐馆或成为护渔员。
E.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10.文本三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11.请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的内容,简要概括长江“病”在哪些方面。(4分)
(三)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2.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埃德加·斯诺在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毛泽东还有其他评价,请说说作者对毛泽东的其他印象。
13.读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后,班级决定举行一次主题为“伟人毛泽东读书故事分享会”的活动。请你讲述一个有关毛泽东读书(阅读)的故事,并阐述自己的思考。(讲述故事不少于40字)
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我的思考: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题目。(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解衣欲睡   望眼欲穿
B.遂至承天寺  天遂人愿
C.寻张怀民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D.藻、荇交横   老气横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16.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赏月的。(3分)
17.下面链接材料中也写到赏月,袁宏道的情感是怎样的?结合材料中的语句分析。(3分)
【链接材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朱自清在《春》中写到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竞相开放,草是“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达了对春花、春草的喜爱,但白居易却说“花”是“乱”的,“草”是“浅”的,似有厌恶之感。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9.诗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写作(50分)
20.按要求作文。
题目:特别的__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 (1)yùn mì (2)B
2. (1)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2)山山唯落晖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猿鸟乱鸣
(5)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3. 示例:①技术也会有失误
②也要人工验证(意思对即可)
4. (1)C
(2)示例: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极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手续烦琐、缺少指导(或: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很少去图书馆,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手续烦琐、缺少指导)。
二、(一)5. 这里的村民都实现了脱贫,连架双拐的闫来也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瘠的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曾无人问津的村庄现在成了人们假日旅游的胜地。
6. 以现在的热闹反衬以前的冷清。写出了家乡的变化,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党的扶贫政策,就像春风一样吹进了祖国的角角落落,就连寂静的山村也沸腾了。
7. 示例:A.这几句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杏花竞相开放是正面写村庄的美。写人们在杏花前拍照、拍视频以及航拍,这是侧面写村庄的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文章的中心。
B.通过农家乐主人“迎”“招呼”的动作,写出了老朱的热情好客,这是在写村民的精神面貌。老朱说他在城里为孩子买了房,这是在写村民物质生活的富足。从村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变化来表现文章的中心。
8. 示例:杏花节带游人赏杏花。理由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竞相开放,有的雪白,有的粉红,再加上泛绿的青山,吐白的云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9. BE
10. 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和对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今夕的对比,突出地说明了“近年来,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11. 示例:①长江水位整体下降(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约2厘米);②沿线1000多个湖泊已消失;③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④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⑤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占比显著降低。
(三)12. 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13. 示例:毛泽东的读书故事:毛泽东酷爱读书,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他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早晨一开门就进去,晚上关门才出来,中午吃两块米糕。半年时间里,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 我的思考:读书启发思考,增长智慧,这是他成为伟人的重要原因。
三、(一)14. A 点拨:A项两个“欲”的意思都是将要;B项“遂”的意思分别是于是,就/顺;C项“寻”的意思分别是寻觅/沿着,顺着;D项“横”的意思分别是交错/充溢,充满。
15.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6. 愉悦。①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以感受到。②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知音难求的心境中可以感受到。③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④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不胜感慨中可以感受到。
17.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袁宏道借月表达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从而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二)18. “乱”字贬词褒用,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蕴含了春的勃勃生机。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还包含了西湖游客众多之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9.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景色的迷恋、喜爱,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满足、欣喜之情。
四、20. 思路点拨:所填词语要注意它的“特殊性”,还要尽量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这样才有吸引力。文章需要写自己对“特别的”产生的体验与感悟。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