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2分)
一个对读书着迷的孩子,一捧起书,他的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抚摸一本书,( )用手指和眼睛,( )用心灵。在温暖的阳光下,他翻开一本书仔细阅读,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______。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此刻,他沉______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智者娓娓道来。通过读书能使他成长为精神富足、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少年。
(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迷(zhāo) 着落(zhuó) 抚摸(mē)
B.着迷(zháo) 着落(zháo) 抚摸(mō)
C.着迷(zháo) 着落(zhuó) 抚摸(mō)
D.着迷(zhuó) 着落(zhuó) 抚摸(mē)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垢 侵 B.逅 浸
C.逅 侵 D.垢 浸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能使他成长为精神富足、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少年。
B.通过读书,他能成长为精神富足、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少年。
C.读书能使他成长为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精神富足的少年。
D.通过读书,能使他成长为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精神富足的少年。
(4)在文段中两个“( )”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 还 B.虽然 但是
C.不是 就是 D.不管 还是
2.请将下表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自然风光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初春西湖充满生机,使人着迷。(2)“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奇特壮丽,令人神往。(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群山高大险峻、遮天蔽日让人惊叹。
论政咏史 (4)孟子认为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______。(5)《春望》一诗中,诗人移情于物,借花、鸟来表达感时恨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赤壁》一诗中,杜牧借一件前朝遗物来咏叹历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丹姝同学来到开封,开封作为古都,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下面是她遇到的几个问题,请你帮她解决。(6分)
(1)爱好音乐的丹姝同学对“汴城八景”之一的“吹台秋雨”心驰神往。于是她来到禹王台公园,写下了一篇游记。其中有两处内容模糊不清,请你将它们补写出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入口处是一座木质牌坊,题有“古吹台”三个大字。牌坊前的“师旷抚琴”雕塑引人注目,那么,①____________?他是春秋时的著名乐师,他双目失明却博学多才,善于弹琴,精于辨音。据传,人们把这座高台命名为“古吹台”,正是因为师旷曾在此抚琴吹奏。
如今,师旷的抚琴吹奏之地已无处可觅,人们也渐渐习惯用禹王台称呼古吹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说是因为明嘉靖年间,开封的人们饱受黄河水患的困扰,怀念古代治理洪水有功的禹王,希望禹王的神灵能够保佑开封免受水灾,便在吹台之上修建了禹王庙。
(2)丹姝同学将开封博物馆作为游览开封的最后一站。其镇馆之宝“大晟编钟”(如图1)吸引了她的眼球,她全然忘记聆听导游对开封博物馆标识(如图2)的构图要素的介绍,请你再向她介绍一遍。(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二、阅读与鉴赏(共28分)
(一)文学性文本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
他站在屋子中央,张开双臂。这个动作他已经练习了近一个月,但是,他的两条胳膊仍旧生硬。他有些沮丧,跌坐在椅子上。
一个月前,他决定练好这个动作。每天回家后,他把自己关进房里练习。对于妻子的好奇心,他不解释,只嘱咐她别告诉女儿。
他记起女儿初三时期中考试,从全校第十名落到第五十名。他狠狠训了女儿。
“把手机给我!”他不由分说,拿走了女儿手中播放着音乐的手机。“我就不能放松放松吗?”女儿叱问他。“放松到五十名了,还放松!”“怎么只允许我进步,就不允许别人进步?”“别跟我说这些歪理!考不好,就别想拿手机!”“你不讲道理!”女儿气得哭着摔门跑了。
他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也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跟女儿说过一句暖心的话了,更没跟女儿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唠唠家常了。他很愧疚,泪水湿了眼角。好在女儿争气,有了出息。他甩甩头,想把这一切抛开。
他站起来,又开始练习。张开双臂,胳膊与双肩高度平齐。想想又不对,双臂下沉三四寸,然后双臂缓缓向内弯曲。不对,还是不对!他很懊恼,双手用力地击打双臂,双臂上立马出现一片红色印迹。他不知道双臂是应该从上面穿过去还是从下面穿过去才好?该用什么样的力道?紧还是松?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他赶紧抹了抹眼角,打开房门,是女儿。
“爸,户口本呢?”“哦,这就给你拿。”他从柜子里拿出户口本,递给女儿。
“爸,你每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干什么呢?”女儿眨着大眼睛问。
“没干吗!没干吗!”他嗫嚅着,心一酸,沮水直往上冲。他连忙控制住了情绪。
“不会是想给我什么惊喜吧?”女儿调皮地眨眨眼。
“这……这……唉,爸哪有什么惊喜。”他有些不好意思。
女儿转身要走出房间。他忽在女儿背后比画了一下高度,然后张开双臂。
“爸,你干什么呢?”女儿突然转身。他惊了一下,退后了一步。“我……女儿,我……”他尴尬着不知道说什么。
眼看婚期越来越近,他也开始忙碌起来,留给他练习的时间越来越短。不过他也开了窍,从别人家的婚宴视频分析,他觉得,双臂还是从上面穿过去好,这样拥抱女儿,方能显现他的父爱。
婚礼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想象着,等会上台要牵着女儿的手,走向对面那个喜气洋洋的年轻男人。他有好多话想对这个男人讲,在把女儿的手轻轻地放到男人的掌心里时,他要对他说,好好待她。他更想给女儿一个深深的拥抱。可是,他的心忽然紧张起来,身体僵硬。他不想一个多月的练习白练了。他悄悄呼出一口气,告诫自己:“紧张什么!你一直盼望的时刻就要来了。”他嘴里悄悄念叨:“伸出双臂,与肩平齐,双臂别太用力,将女儿拥抱在怀里。”
他听到司仪请新娘父母亲上台。他紧张得迈不出脚。妻子不失时机地拉起他的手走上舞台。
“亲爱的爸爸妈妈,女儿今天就要嫁人了。女儿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起早贪黑,含辛茹苦地养育我。尤其是我爸,我调皮贪玩,如果没有我爸的严厉苛责,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女儿后面说了什么,他没有听清楚。他耳边是女儿的笑声,眼前浮现出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女儿欢快地叫着爸爸,蹒跚着扑进他的怀里。
忽然,他感到身体一紧,是满脸泪痕的女儿拥抱着他。他愣住,连忙伸手轻轻拍打着女儿的背,柔和自然地拥抱着女儿。居然,一个多月的练习没用上。(有删改)
4.根据文章,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事件 父亲的心理
他刚开始练习,胳膊生硬 ①
② 很懊恼
女儿询问他在准备什么惊喜 有些不好意思
③ 紧张
被满脸泪痕的女儿拥抱 ④
5.选文开头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他嗫嚅着,心一酸,泪水直往上冲。(句中的“酸”能否换成“颤”?)
(2)小华同学在朗读这篇文章时,对文中画线句的节奏把握不准,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给她的朗读提点建议。
朗读这句话时节奏要______,以表达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7.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上题目,并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云课堂”基于云计算技术而产生。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用户同步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而课堂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云课堂服务商帮助使用者进行操作。它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
“云课堂”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语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学习、培训等需求,全面提升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网络教学体系。其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等构成。
【材料二】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云课堂”可组织网上考试,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和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
“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
【材料三】“教育+网络”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听听记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声音。
某家长:“停课不停学”使得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影响很大。它尤其不适合那些自控力差的孩子,不仅学习效果不佳,还容易沉迷网络。
某学生:我和家人一起制订了学习计划,按照课表提前进行每科的预习,以便第二天有针对性地听讲。万一课堂上没听懂,我还能通过微课回看复习。我挺喜欢这种远程教学模式。
某教师:屏幕这边老师们卖力上课,屏幕那边学生表现各异。线下积极的学生在线上也依然互动频繁,一部分原本沉默的学生开始变得活跃,这是好现象。但另有一部分学生却一边开着直播,一边忙着看视频、玩游戏,心散得厉害。
某校长:相比线下教育,互联网不仅打破了课堂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为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些地方在推广线上授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手机或通信条件差而缺席网课。这些现实问题,制约着网络课程的普及。由此可见,缩小数字鸿沟,关乎每个孩子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公平的实现。
某教育专家:疫情期间,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极其紧张。全程监督的陪伴下,关于学习的矛盾愈发尖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一个家庭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既是家庭教育的自然净化,也是家庭血脉的亲情浓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疫情期间,为了丰富学生寒假生活,“云课堂”开展了许多特色课程。
B.网络学习使得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一部分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C.“停课不停学”期间,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显得紧张,回归正常线下教学模式,有助于避免这种冲突。
D.在线教育虽有效,但网络课程的普及受许多现实问题制约,关乎教育公平。
E.“云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实用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这样可以达到学生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的效果。
9.根据材料一,概括“云课堂”教学的优点。(3分)
10.“教育+网络”面临许多挑战,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请结合材料给出三条合理的建议。(3分)
(三)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1.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剧本选材 【家庭背景】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
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
12.你打算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你说说推荐的理由。(可从语言、内容、情感等角度作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题目。(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①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②众草,纷红骇绿,蓊葧③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④,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节选自柳宗元《袁家渴记》)
【注释】①(jiāo gé交葛):纵横交杂的样子。②掩苒(rǎn):野草轻柔地随风倒斜的样子。③蓊(wěng)葧:草木茂盛的样子。④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3.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文言词句 参考方法 解释
或王命急宣 根据语境推断
其间千二百里 根据成语推断:间不容发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查阅词典:①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②穷尽。③用尽 ;费尽。④极为。⑤彻底(追究)。⑥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 【只填序号】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15.甲文中第一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3分)
16.甲文第三自然段和乙文在写景时是怎样体现动静结合的?请举例说明。(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7.下阕中的“嗟”字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8.这首词是李清照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请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具体阐述。(2分)
四、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这些金句无一不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选取其中任意一个金句或整合多个金句,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 (1)C (2)B (3)C (4)A
2.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大漠孤烟直
(3)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4)攻亲戚之所畔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折戟沉沙铁未销
3. (1)①师旷是谁呢 ②“古吹台”之所以又名“禹王台”
(2)示例:丹姝同学,开封博物馆标识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图案上方流动的线条是博物馆“MUSEUM”的首字母“M”的变形,图案下方形似“开封”两字中“开”的繁体字;图案整体和镇馆之宝“大晟编钟”的造型十分相似。图案的右侧是用汉字和英文大写字母书写的“开封博物馆”。(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即可)
二、(一)4. ① (有些)沮丧 ②他又开始练习,动作总是不对 ③参加女儿婚礼 ④(幸福)感动
5. 设置悬念,写了父亲近一个月都在反复练习张开双臂,还不让妻子告诉女儿的内容,使读者顿生疑惑:父亲练习的是什么动作?为什么要练习?为什么不能让女儿知道?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6. (1)不能。“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因女儿即将出嫁而又开心又难过的复杂心情,而“颤”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舒缓 沉浸在甜蜜回忆里的幸福
7. 拥抱。从选材来看,文章叙述了父亲每天勤奋练习,打算在女儿婚礼上深情拥抱女儿以弥补缺失的父爱的故事;从主题来看,文章表现了父亲用拥抱来表达父爱的深情,揭示了父亲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去爱自己孩子的道理。
(二)8. BE
9. “云课堂”教学操作简单、教学基本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大规模地培训人员(或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学习、培训等需求);还能够提升使用者的学习效率等。
10. 示例:学生学会自律,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学习节奏;家庭和学校通力协作,积极配合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发挥集体教研力量,提供丰富多样且优质的网上教学资源。
(三)11. 示例:这是周恩来真实的家庭背景,能体现纪录片(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其次,与《红星照耀中国》中许多革命者出身贫苦不同,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为民族解放而背弃封建官僚阶级,能体现他革命决心的坚定。书中另外写到他成功发动上海工人起义,特意点明他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同工人阶级素无接触,以此突出他的革命决心和领导能力。
12. 示例:《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思想的美文。
三、(一)13. 有时 中间 ②
14.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时,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15. 侧面描写。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表现出山势之高峻。
16. 甲文中“素湍绿潭”是动态,“回清倒影”是静态;“绝多生怪柏”是静态,“悬泉瀑布”和“飞漱其间”是动态。动静结合,辉映成趣。乙文前面概括写山上的景色是静态的,后面“类合欢而蔓生,水石”,特别是风中的景物“振动大木”“掩苒众草”, “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为动态描写。静物动写,风采纷呈。
【乙文参考译文】
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着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山上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树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的石头。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摇动大树,倾倒小草,红花绿叶纷乱摇摆,香气浓郁;山水冲激而下,在岩石上回旋着,水流在溪谷停留满贮;摇动着茂盛的花草,随着季节而变换。风景大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二)17. “嗟”意为慨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情态,表明词人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之情。
18.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逍遥游》中逍遥高飞的大鹏鸟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不羁。
四、19. 思路点拨:题目为材料作文,写作本题要理解金句的内涵。分析金句不难提炼出以下立意:“平凡与伟大”“逆境与团结”“磨砺与奋斗”等。写作时可将上述几个立意作为一个大主题下的三个分支综合阐述。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