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动脉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四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
A.H2O和CO2 B.叶绿素和阳光 C.H2O和阳光 D.H2O和叶绿素
2.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
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3.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4.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
①带土移栽 ②移栽后过量施肥 ③剪掉部分枝叶 ④在强光下移栽
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 该先放置在哪 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
7.(2008山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于其中的是
A.氧 B.叶绿素 C.有机物 D.无机盐
9..(2008长春)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12.(2008唐山)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13..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4.(2008通辽)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②③④⑤①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③②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15.(2008威海)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16.(2008湘潭)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A.根尖的成熟区 B.根、茎、叶内的导管 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表皮的气孔
17.(2008湘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无机盐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氧气
18.(2008湘潭)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很大,详见下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根据资料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
B.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多
C.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多
D.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少
19.(2008湘潭)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
20.(2008徐州)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21.(2008烟台)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校园里的这些提示语随时提醒大家不要践踏草坪,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影响了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22.(2008盐城)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A.仅有光合作用 B.仅有呼吸作用
C.仅有蒸腾作用 D.以上三者都有
23.(2008宜昌)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施农家肥 B.适时播种 C.合理密植 D.及时松土
24.(2008宜昌)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25.(2008益阳)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26.(2008镇江)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见右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27.(2008淄博)根据光合作用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有关的是
A.施用农家肥料 B.合理密植 C.适时播种 D.及时中耕松土
28.(2008淄博)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 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 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 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29.(2008淄博)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30、在探究是否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A、用黑纸片将一部分正反两面夹紧的天竺葵绿色叶片
B、青菜的茎、叶柄和叶片
C、天竺葵的绿色叶片和长在土壤中的天竺葵的根
D、天竺葵的根和青菜的根
二、非选择题
1.(20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比较B、C两处,分别可以说明 。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
2.(2008泰安)某同学把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课题,认真考察了西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调查内容及感想和疑问,请分析回答:(5分)
(1)在播种后,瓜农一般都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目的是
,以提高出苗率。
(2)在瓜苗长齐后,瓜农采取了“间苗、定苗”措施,使瓜苗疏密合理。这样做的意义是 。
(3)在西瓜开花期间,瓜农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雌花的花蕊;瓜农老李则在瓜田里放养了大量蜜蜂。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花的 ,提高结果率。其中瓜农老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进行 。
3.(2008泰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请分析回答:(5分)
(1)装置A、B可起到的作用分别是 ;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 。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
(4)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一下“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则应如何设计?
。
4.(2008临沂)(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步骤如下:
①在广口瓶中加入蒸馏水至上图所示位置(蒸馏水加热后迅速冷却,基本没有空气也没
有二氧化碳),取新鲜的、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在广口瓶中,并安装好实验
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③打开开关K1、K2,由导管A向瓶内用力吹起2~3分钟后,关闭K2,把装置放在阳
光下照射。约5分钟后,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容器的水则受气体的挤压由导管A
的管口处排出(根据水的排出量,可推知产生的气体量)。
④当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达一定量时打开K2,取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迅速放在导管
B的管口处,观察现象。
阅读后请回答:
(1)向装置吹入气体前,阳光照射下有无气泡产生? ,此步骤是否可以省略并说明理由 。
(2)步骤④中观察到卫生香的现象是 。
(3)请推测此探究实验的结论:① ② 。
5.(2008唐山)(6分)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A、B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植株 培养液 植株的重量(g) 重量增加量(g)
实验前 实验后
A 加土雨水 92 378 268
B 雨水 91 145 54
(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来自根尖的成熟区从溶液中吸收的水分外,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A、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不断通入空气,以保持根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吸收
氧气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