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2.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2.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06: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杰出的 作家。采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批判现实主义
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创作于1898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别里科夫就是在这种典型环境下刻画出来的典型人物。
划分情节:
第一部分(1—5)
 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外貌特征、思想特征)。
第二部分(6—37)
讲述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故事。
第三部分(38—40)
别里科夫之死,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 。
解读课文
1、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是什么)
2、他为什么装在套子里?(为什么)
3、他是怎样装在套子里?(怎么做)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生前职业:  
住所:   
婚配情况:   
口头禅:
“装在套子里的人” 是谁?
别里科夫 

不详
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校男教工宿舍
未婚
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外貌特征:
人际关系如何:
死亡日期:
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
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
,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
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有未婚妻女友
华连卡。
1898年6月。
他为什么“装在套子里”?
一、平时特征
1、生活习惯(有形)
2、思想观念(无形)
二、具体事件
1、漫画事件
2、骑车事件
3、争吵事件
他是怎样“装在套子里” ?
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生活习惯(有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二、具体事件
1、漫画事件
2、骑车事件
3、争吵事件
他是怎样“装在套子里” ?
婚事
主要情节  
漫画事件
自行车事件
正面冲突
婚事风波
形象的刻画 神态 语言 心理/动作
漫画事件
骑车事件
与柯瓦连科争吵
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天下这么歹毒的坏人!”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 ,打哆嗦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性格
小说中华连卡姐弟的人物形象  
 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向往自由,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
华连卡姐弟与别里科夫的矛盾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
别理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藏在套子里?
害怕改变现状
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害怕新生事物
别里科夫如此胆小,为什么全城的人怕他,被他辖制十到十五年呢?
怕的根源:沙皇专制制度
1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
2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3 怎样理解“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这样一句结尾的含义
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
被吓致死
别里科夫的死说明了什么
别里科夫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貌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它们的灭亡是必然的,使人们看到了摆脱沉闷气氛后即将到来的曙光。
怎样理解“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 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只要沙皇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
只有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才能真正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人们才能过上自由快活的生活。
一个别里科夫死了,可还有更多的别里科夫活着。这个人不只是活在19世纪,他还活在21世纪,甚至还会活在下一个世纪。他也不只是活在俄罗斯,他还有可能活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那么你还见过哪些套中人?
关于“套子”和“套中人”的思考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
我们可以把“套子”理解为固定地操作模式、行为规则、思维方法等。每一种“新模式”最终都会变成“旧套子”;
“套子”可以保护我们,让我们生活的舒服而安全,所以我们没必要害怕和排斥“套子”;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就要打破一些旧的“套子”,新的思维会让我们更进步,所以我们更没必要害怕打破“旧套子”。
变革总会带来一些不舒服和不适应,那么就会有害怕变革、反对变革的人出现。
这些人中除了少数反动统治者,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害怕新生事物会给自己带来危害,在思想和行动上畏惧和抗拒社会变革,一般来说,人越老,越趋向于保守。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套子”里,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没必要守着“旧套子”,可是也没必要非把一切“套子”都打破。
作业
如果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了,他能否走出套子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