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8 咬文嚼字--优质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8 咬文嚼字--优质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06: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四鼓钟声起穿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咬文嚼字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朱光潜 ( 1897—1986)
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倒 涎 茗 烟 锱 铢 必 较
没 镞 剥 啄 岑 寂 清 沁
蕴 藉 俗 滥 灞 桥 付 梓
王 嫱 尺 牍
初读文本
xián
míng
zī zhū


cén
qìn
yùn jiè
làn

z
qiáng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
如何解释“咬文嚼字”?
例: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文章当中出现了几次咬文嚼字?分别出现在文章的那个部分?
如何理解题目?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第五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走进文本
解 题
课文中的用法则不同,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指的是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嚼”有玩赏的意思,提高到审美 、鉴赏的境界。意在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
细读文本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
5、“套板反应” 。
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一)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⑵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X
品读文本
(二)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王若虚修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失去了: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韩贾“推敲”
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三)
文字不同,意境不同
“咬文嚼字”说明的道理:
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例1:
云破月来花()影

——花”本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弄”字使花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例2:
练习: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