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23: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本文使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3.理解故事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使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愚公精神,理解寓意。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和节奏,读通读顺全文;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
读通读熟全文,理解文意,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读出人物对话语气,揣摩其心理。
教学过程:
一、链接导入
(一)学生交流
回忆七年级学过《列子中的两篇寓言《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
再次了解《列子》。
(二)了解寓言
回忆七年级学过的寓言,了解其特点。
引入本文,今天我们要学的《愚公移山》就是古代寓言脍炙人口的名篇。会给我们怎样的寓意和教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说明:充分了解学生对七年级学过的寓言的认识情况,加强对寓言的认识。 )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标出生字读音,小组交流补充。
预设:
补充强调注意几个形近字,如:冀、翼、彻、砌、匮、馈。
多音字,如:塞、率、曾。
2.学生大声地朗读,轮流展示。可分角色进行。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试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自行翻译过程中标出疑问,互相解答。
(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读准字音和节奏,读通读顺全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在根据注释和翻译书进行翻译的基础上,复述文章大意。不懂之处随时提问,提高学生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累与理解
(一)愚公要移的是怎样的一座山呢?
1.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2.积累“方、仞”的意思和用法。
3.这座山有什么特点?
预设:
理解段意:告诉了我们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本段作用: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二)愚公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要移山?怎么移山的?
1.齐读第二段,积累“且、而、惩、塞、迂、谋、毕、指通、汉阴”等意义和用法。
2.理解内容: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
预设: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的办法是什么? 全家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第②段中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话是哪两句?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愚公移山受到了拦阻,愚公是怎样驳斥的?
齐读第三段,积累重点词语解释,此环节可小组完成,交流展示。
理解文意: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这是情节的发展。
4.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呢?
齐读第四段,积累相关词语。
理解文意: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二者是同时到来的。这种安排很巧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说明:此环节为 “语言积累与运用”,着重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文中的名言警句”的能力,以及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能力。要让学生充分朗读,给足学生自己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进行翻译的时间。交流时重点词汇由学生自己强调,老师适当补充强调。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概括文章大意 。)
四、齐读全文,概括故事
本文先交代移山的背景;然后写愚公提出的主张,全家人讨论并决定了运土石的方案;接着写移山,在移山的过程中,智叟阻止他们,愚公用子孙无穷的道理驳斥了智叟的观点;最后写愚公感动了天帝,山被移走。
(说明:在全面掌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情节脉络,为第二课时把握人物形象做准备。)
五、巩固重点词语
(练习内容略)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三、四题
2.预习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本文使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理解故事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使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愚公精神,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
本文讲述的是愚公带领家人成功移山的故事,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又明晰完整,请同学们根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故事情节内容。
(说明:在上节课全面掌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情节脉络,为本课把握人物形象做准备。)
二、思考探究
1. 探究课后第一题: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1)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预设: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两山高大;
②年且九十。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年老体弱,劳力稀少;
③箕畚运于渤海——工具简陋,路途遥远。
(2)填表,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他们的态度?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愚公妻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天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精神感动
(3)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人物态度,这里重点分析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在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相同吗?我们具体来看说话的目的和语气。
预设:
愚公妻子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语气,“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真实的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这里我们在诵读时,要读书担忧、疑虑的语气。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语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用了加重语气的“其”,简直是讥笑愚公的无能力了。这里我们应该读出责备、挖苦、嘲笑的语气。
2.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
预设:
遗男“跳往助之”,表示移山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共同的愿望。从表达上看,这个情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行文的单调。“跳往助之”四个字,把小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了出来,同时与后文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说明: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主要内容,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及愚公的形象。感悟文中各个人物所起的作用,为后面理解寓意做准备。)
三、探究寓意
1.“移山”的建议是愚公提出来的。他是头脑发热提出来的吗?
(1)愚公“聚室而谋”,是说明他对移山这件事心里没底吗?
预设: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要造福后人,且信心坚定。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仅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移掉这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这里的“指通”“达于”都有笔直地来往的意思,与上文的“塞”“迂”相对应。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他才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事业。所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虽然是疑问句,但此时愚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把山移走。从他的话语中的“毕力平险”“指通”“达于”都可以看出他是有决心有目标的。这句话尽管是疑问句,但也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
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所以愚公移山的坚强自信来自他在人与自然上的正确认识,这就比自作聪明的智叟要高明得多,因此让振振有词,尖刻讽刺他的智叟哑口无言。
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看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这是一个可敬的老人,一个大智若愚的老人。
(2)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预设: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3)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预设:
愚公精神就是知难而进,就是坚持不懈,就是脚踏实地。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精神。愚公的那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只有先学会愚公的实干精神,才会更成功,因为巧干的基础是实干。
2.这个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预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由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说明: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互相交流,加深认识。可先由学生自由阅读,自己理解,自由讨论。)
四、探究写法
你觉得愚公“愚”吗?智叟又是否“智”呢?“愚公”“智叟”两个名字有何妙处?为了突出愚公形象,用了哪些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预设:
“愚”和“智”是反义词,形成鲜明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江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力量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个对比,愚公高尚,智叟平庸。
命名上特意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命名“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命名“智”,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公”“叟”带有一定感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
主要运用了:描写、衬托、对比
五、归纳总结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总是招来人们“不自量力”的嘲讽,可是,当年近九十的“愚公”率领他的子孙誓要移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时,我们的内心却充满无限的崇敬。也许我们比“愚公”多智,我们会有无限的想象力挣脱束缚,但我们多的只是方法和技巧,缺少的恰是这种“愚公”精神。感谢这个可爱的愚公,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希望同学们不畏困难勇于前行。
六、布置作业
1.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2.选读《列子》寓言,理解寓意。
(说明:练笔训练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拓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寓言的能力。教师需要从中挑选经典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寓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