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 1.5 观察一瓶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 1.5 观察一瓶水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20: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进行水、洗发液和油的流动比赛。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教材在活动1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2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会流动的物质,很多学生都知道“水是液体”,而且对其能流动的特征比较熟悉。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但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2.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能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
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
1、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3个、木块一块。
2、液体滴流板,油、水和洗发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客人:福娃。她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这节愉快的科学课,大家欢迎吗?(教师将福娃图片张贴在黑板右侧)福娃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积分(老师出示积分),这节课谁表现好,福娃就会奖励他积分哦!大家有信心得到吗?
教师:福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礼物。老师出示一瓶水,(课件出示水的图片)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个礼物是什么?关于水你们都知道什么?
2.学生观察一瓶水,并自由发表,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激活学生对水的认知和激发新的兴趣,了解学生对水的概念掌握情况。)
3.揭题:今天这节课,福娃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会观察一瓶水。板书揭题:观察一瓶水
二、活动一: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
1.观察方法的研究
福娃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第二个礼物。出示一瓶洗发液。
对于这一小瓶水和一小瓶洗发液,福娃不知道怎么观察,你们会帮助她吗?
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前几节课学过的观察方法,比如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再次对前四课的观察活动做了巩固和发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播放课件,带领学生了解各种观察方法。(方法分别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粘性,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会不会流动。)教师再适当补充。
播放微视频:演示扇闻的方法闻气味。
(教师还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
2.学生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
现在我们就和福娃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观察发现
不仅要说出观察到的特征,还要说说用什么方法观察到。(预设:用眼睛看,发现水是无色的,洗发液乳白色;水是透明的,洗发液不透明;倾斜杯子,看到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用鼻子闻,水无气味,洗发液有香味;用手摸,水不粘,很干净,洗发液粘粘的……)
补充:(1)如果学生说水是白色的,老师可以拿一张白纸与之对比,了解无色。(2)学生可能说不清楚透明和不透明,老师可以让学生透过水和洗发液的瓶子看对面,比较哪个能清楚地看到对面,哪个看到的很模糊,从而帮助孩子理解透明和不透明。
教师板书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学生记在自己的导学单上,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在括号里打钩)。
水:无颜色、透明、无气味、不粘、能流动
洗发液:乳白色、不透明、有香味、粘粘的、能流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得到观察比较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对水和洗发液的观察比较任务,得到观察比较结果。学生汇报、教师汇总,最后完成班级记录单的填写。这里观察比较是为了更准确地发现水和洗发液的自身特点。最后的总结,一是为强调观察结果,二是为对水和洗发液各自的特征做完整表述。)
▲全班做课中操,舒缓调节孩子的注意力和疲劳感。
三、活动二: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
1.过渡:刚才小朋友们帮助福娃比较了水和洗发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福娃高兴极了。但是,她又有了一个新的难题: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了木块(教师出示木块),那么水和洗发液跟木块比,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小朋友,你们能继续帮助福娃吗?
2.学生继续用刚才学会的方法对三种物体进行观察,小组合作完成。
3.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问:木块什么形状?放到这个塑料瓶中,问:它形状变了吗?老师再用力晃一晃,小木块的形状变了吗?---不变
小结:像小木块这样,形状不变的,我们称之为:固定形状。)
预设:
不同点: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
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及时补充,指导学生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3个不同形状的瓶子里,与木块对比观察。)木块的形状不会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
相同点:它们都有形状。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在于让学生观察发现液体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水与洗发液都能流动,所以倒入不同形状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状。课堂上小组合作将液体倒入容器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观察液体从原有形状变成现有形状的现象,而木块只能摆放进容器,形状不发生改变。这一补充实验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进一步认识到尽管在形状上不同,但不管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形状,如此就指向“形状是物体重要属性”这一概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福娃身边还有一瓶油,她在想:水、油和洗发液有的粘粘的,有的一点都不粘,让它们同时流动,哪个流得比较快呢?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她好吗?
2.“水、油、洗发液”的流动比赛。出示滴流板,演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开始分组实验,仔细观察,记录结果。
3、分享实验结果:水流得最快,油流的速度是第二,洗发液流得最慢。
完成活动手册里的“拓展活动”。
(设计意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个活动,但是我认为这个活动是本节课的延续,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实验室里也备有配套的滴流板,还不如当堂完成,学生的科学概念能建立得更清晰,发展得更完善。但是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关于为什么水流得最快,洗发液流得最慢的问题留到课后让小朋友继续探讨,)
4、课后拓展:看到小朋友的结果,福娃终于明白了哪种流得最快,但是她又不懂了:为什么这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不一样?小朋友下课后可以求助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解决,下节课再来和福娃一起分享大家的想法,好吗?
5、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这节课谁听得最认真?谁发言很积极?谁和小组同学很好地合作?谁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了?福娃要把积分奖励给这些同学哦!
五、环保教育
福娃还告诉大家,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人类每天都在浪费水,污染水。你们说,我们应该怎样做?(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珍惜和保护用水非常重要。)
【板书设计】
5、观察一瓶水
不同点 相同点
看颜色 看透明度 闻气味 用手摸 倾斜杯子
水 无色 透明 无味 不粘 都会流动
洗发液 乳白色 不透明 有香味 粘粘的
(水和洗发液 ) (木块)
没有固定的形状 都有形状 有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 不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