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20: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翻译见妙招
——有滋有味学文言
【三维目标】
1.训练学生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乐趣中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以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当堂演练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最动人的文言“情”书
投影展示几段感人肺腑的文言片段: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
①让学生整体阅读,感受文言语言之美,情感之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②用红体字标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启发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次品读文段,感受情感之醇厚。
[环节设置目的]:在动人的文字中让学生感受到锤炼文言字词是赏读文言文的根本,只有在准确把握字词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欣赏到文章的无限精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验回顾(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信 达 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 意译)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直译”。 )
三、读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问题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译成:我不能早一些任用我的儿子,如今急着要一个儿子,这是我的过错。
2、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4、先生之来,如起死人而肉白骨。
译成:先生的到来,让我想起死去的人都已化为白骨。
5、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
提示:例1 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例2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3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和说话习惯
例4没有注意到词类活用现象
例5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环节设置目的]:选择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典型的错译类型。
四、文言翻译“踩点”得分见妙招
(一)留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翻译特点:保留法—— 1、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有名词。2、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3、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这些翻译时均可保留。
(二)换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率邑人妻子来此绝境,不复去焉。(古今异义词,妻子儿女)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距关,毋内诸侯。(通假字通“拒”与“纳”)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翻译特点:替换法——1、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2、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字、 一词多义字。翻译时,要换成合理的字词。
(三)补
阅读句子,找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沛公军霸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翻译特点:增 补法——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使句意顺畅。
(四)删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顷之,月出于东山之上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4、何陋之有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删减法——有的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翻译时可删掉。包括同义词连用, 偏义复词,发语词,表停顿、凑足音节的词,结构倒装的标志等 。
(五)调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
2、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语后置句)
4、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置)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翻译特点:调序法——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六)贯
阅读句子,解释划横线词语意思。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3、无丝竹之乱耳。(借代)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委婉)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翻译特点:连贯法——文言文中如使用了比喻、互文、借代、用典、曲笔等手法的地方,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总结:文言文翻译的六个方法在翻译中常常会综合运用,因此学生翻译时一定要灵活运用。
[环节设置目的]:选择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让学生在实例中寻找规律。
五、高考真题实练
(一)请翻译下列句子的含义
1、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 可者。
2、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3、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翻译:1、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选拔合适的人。
2、尚书令沈约,是当时文坛的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3、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二)概括高考翻译的命题规律。
常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其中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以及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
[教师提示]:学生分组翻译,运用刚刚学习的六大“妙招”,力求字字落实到位。
[环节设置目的]:走进高考,与高考接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会灵活运用。
六、知识拓展,趣味翻译
1、疯狂的驾车手
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晋书·阮籍传》
翻译:阮籍时常随着心意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出门,不沿着道路走,(走到)车轮痕迹的尽头,就大声痛哭才返回。
2、皇帝学驴叫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世说新语》
翻译:王仲宣喜欢听驴叫,去世后,魏文帝参加他的葬礼,回过头跟同来的人说:“王仲宣喜欢听驴叫,大家各自学一声驴叫为他送葬。”于是出席葬礼的客人都学了声驴叫。
3、名士也倾城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看杀卫玠。 —— 《晋书·卫玠传》
翻译:卫玠从豫章来到下都,人们早就听说他的名声,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卫玠原先就瘦弱多病,(这样一来)体力上不能承受劳累,于是便病重而死。当时年仅二十七岁。当时的人都说围观杀死了卫玠。
[环节设置目的]:选择生动有趣的文言语段,让学生在文言翻译中寻觅乐趣。
七、教师结语:
赋词一首赠予高三学子:
《破阵子﹒赠高三学子》
汗里挑灯夜战,
梦回喜笑颜开。
三百日冲波斩浪,
十八载热血青春,
高考大闯关!
笔作长戟昂扬,
心如澄江坦荡。
马踏千山不畏难,
鹏举长天雄风展。
看我战今朝!
【板书设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于文言翻译中觅真趣
- 5 -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