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掌握材料作文拟题的三种方法。
赏析精彩的作文题目,学习拟题。
学情分析
考试中,学生留给作文的时间很紧张,往往忽视作文题目的拟写。作文题目体现了作文的立意,题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阅卷老师的评分。对学生进行拟题训练尤其重要。
教学重难点
材料作文拟题的三种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好的作文题目是龙之眼,凤之头,直接体现了你的作文立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正所谓“花香碟自来,题好一半文”。
一、必须明白拟题的重要性:
1、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老师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影响得分。
2、高考评卷: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3、标题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题好一半文。
二、好标题四原则,具体说来要达到“四要”:
(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突出主旨,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二)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四)要富有意蕴。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三、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1、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
2、过于平白直露,没什么文采。
3、题目偏离话题或材料的限定。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
四、 拟题要把握的几个前提:
审题时要字字细读,句句推敲,千万不能要求还未弄清就匆匆下笔,具体而言,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1.要看清题干和材料的要求。注意题干和材料中隐含的、显现的限制条件拟题。如果要你联系实际,要看清要你联系的是什么实际,如果没做具体规定,随便你联系什么实际都可,只要能切合题意;如果要你联系自己,那文章中就一定要有“我”,而不是“我们”,更不能写他人。 还要读出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
2、吃透材料,抓住中心意思拟题。
3、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五、高考新材料作文拟题常用的三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保守拟题法,即直接用从材料中提炼出的中心话题作文章的题目。
2、第二种模式:保险拟题法,即在从材料中提炼的中心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扩充题目。
3、第三种模式:创新拟题法,先定好材料的中心话题,再运用各种手法加以润色。
六、例题精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解析:“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保守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的操作方法是在材料作文中,直接以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话题作为作文的题目例: 中心话题:正能量
保守拟题:正能量
保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的操作方法是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再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扩充标题,拟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
例: 中心话题: 正能量
保险拟题:
焕发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
这就是正能量
正能量,我们需要你
创新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的操作方法是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再围绕主旨意思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利用各种手法拟题。
《正能量——我们的加油站》
《与“正能量”同行》
《让“正能量” 芳香四溢》《尽情释放你的正能量》《生活岂能无“正能量”?》
《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七、赏析精彩作文题目
(一)作文拟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反问 4、引用
5、化用 6、夸张
7、对偶 8、呼告
(二) 另类作文拟题手法
9、并列组合 10、设置悬念
11、故事新编 12、公式、术语
13、反向拟题
作文题目略
八、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运用所学的作文拟题方法拟标题。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题目,然后师生共同分析
九、拟题小结
定文体,扬长避短
善补题,以小见大
妙修辞,匠心独运
新视觉,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