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 刘可欣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设计者
刘可欣
单位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
案例名称
《构建数据表》第二节课
适应范围(标明年级和模块)
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单元 科学管理信息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天津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基本介绍
由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认识信息世界,有效获取信息,科学管理信息,加工表达信息以及融入信息社会。整套教材以“知识引领,活动穿插,工具支持,评估配合”为编写思路。从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运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以主题活动、探究性学习等形式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2、学习需要的分析
在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第一节探讨信息管理中,引导学生访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网站,这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例,并且在其中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查询操作,如查询有关“红学”的书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可以实现高效检索。学生从感受到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优势后,就会尝试着自己建立一个数据库,建立一个数据表。在建立数据表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数据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如果教师采取一般的教学方法,将各种数据类型讲解一遍,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创建数据表时能够看到他们的数据表中的字段还是默认的文本型,等到往数据表中添加记录时又会发现很多数据不能正确地输入进去。所以对于数据表的字段数据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好一个数据表的瓶颈问题。如何采取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此部分内容,我采取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出学生们日常关心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的数字化特征提取出来,能够很自然地联系到数据类型。这样再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如表的建立以及查询就水到渠成了。
3、教学内容的分析
《第三节 构建数据表》是 天津版高一课本《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单元第三节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数据库中数据表字段的数据类型,在此基础上自选主题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在其中建立一个数据表,添加若干条记录。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初中时来自不同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
2、本单元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能够涉及到,理论性的知识比起其他单元要稍微多一些,并且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那么在应用中必然会产生关键性的错误。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多动一些脑筋,我采取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的问题应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解决与自己生活贴近的问题才更有兴趣。学生运用自己在学科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实现对问题的结构化描述
掌握几种主要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型、备注型、数字型、日期/时间型、货币型、自动编号型等,并能够正确地给不同的字段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
初步掌握创建数据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判断信息的类型
能运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实现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主动学习和使用数据管理工具,形成管理身边信息的积极态度
在科学管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
2、教学重点
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实现对问题的结构化描述,判断信息的类型,体会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3、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主要的数据类型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习
用PowerPoint分步演示上图,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数据库文件的图标样式(数据库文件就象一个大篮子,其中可以包含很多对象,如表,查询等(一个数据表纵向的每一列称为字段,横向的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
在演示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重点是字段和记录的概念
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导入
1、我们曾经尝试着结合实际问题建立一个数据库和其中的一张数据表,建库和建表的操作是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但在确定字段以及字段的类型时,大家往往不能很好地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的数据,确定数据表中的字段以及准确地确定出相应的数据类型。
2、给出一个建表的大原则:
需要了解某个人物或事物特征,从中提取数据
至于提取哪些数据,这取决于所要研究的问题
3、教师可以举两个例子:通讯录和天津女排(如下图)
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实例中必要的字段
1、让一两个学生演示他们上节课建立的数据表中的字段以及字段的数据类型
2、学生以人为例讲出很多特征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身高,体重,肤色,头发颜色,学历等
3、学生总结归纳出实例中所必须的字段类型
结论
举一个例子
数字序列:1,11,100,2,22,202
升序排序:1,2,11,22,100,202
文本序列:1,11,100,2,22,202
排序结果:1,100,11,2,202,22
结论: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将直接影响对数据库所能进行的操作(数据类型的重要性在此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下面的实例分析打下很好的基础)
实例分析
1、演示实例:数码照相机
2、带领学生修改给定的数据表:数码照相机并指出字段不仅有类型,还有一些属性,比如字段的大小,合理的字段大小的设置也是十分必要的,过大则会浪费
1、结合此实例分别总结出文本型(产品名称、元件象素、光学变焦)、ole对象型(外观照片)、货币型(价格)、日期/时间型(日期)、备注型(评论)、超链接型(相关网站)、是/否型(现货)
2、在教师给定的数码照相机的表中修改有关的字段类型以及字段大小属性
巩固知识
给出天津女排数据表,重点说明数字型(体重、身高)的小数位数的问题
学生修改体重、身高的数据类型以及字段大小及小数位数
自主实践
布置定稿作业:
1、参考主题:
图书信息管理
学生运动会信息管理
歌曲信息管理
家庭照片管理
足球联赛管理
气象信息管理
品牌电脑信息管理
中国菜肴信息管理
2、提交材料,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这个定稿作业需要有以下几部分
附件1:xx.mdb
正文:
(1)研究目的:如歌曲信息管理
(2)字段名、类型
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上网搜索资料,以及可以自由组合结成小组,分工完成任务。
学习评价
本节内容学习以后,可以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评价要点
电子学习档案袋中是否有学习资料
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研究目的
能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属性字段名和字段类型
根据评价要点,完善学习的各个环节
五、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
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以前一直认为象数据库或者程序设计的课是既不好讲,学生也不爱学的内容,教师很卖力气地讲,学生听起来却枯燥乏味。而今天的这节课学生听起来却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定稿作业完成的也很好。同学们在完成定稿作业的过程中,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自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以前学过的网上搜索方法和技巧搜索到很多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将信息进行整理,从中总结归纳出数据表所需的字段,确定数据类型,设置字段的一些限制条件,输入记录。这堂课我借鉴了问题导向学习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堂课的效果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认识到每一堂课都是可以很精彩的,只要用心琢磨,敢于实践,积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注意平时总结和归纳,就一定会总结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数码照相机
产品名称
元件象素
光学变焦
外观照片
价格
日期
评论
相关网站
现货
佳能A95
500万
3倍
¥2480.00
2005-10-17 09:26:22
无
http://detail.zol.com.cn
是
佳能 PowerShot A
500万
4倍
¥2500.00
2005-10-17 09:26:22
功能丰富,操控性较好; 4倍光学变焦镜头,比前一代产品有进步; 2英寸可旋转LCD显示屏,取景方便; 1/1.8型CCD传感器提供细腻的成像质量和较高的分辨率(和同类机型相比); 电池耐力佳; DIGIC II处理器,响应速度较快。 缺点:机内有锐化过渡的嫌疑; 便携性一般,分量较重; 对焦速度一般; 镜头边缘色散和紫边略重。
http://detail.zol.com.cn
是
索尼DSC-T7
510万
3倍
¥2950.00
2005-10-08 13:49:09
索尼T7的最薄处已经达到了9.8毫米!而最厚的地方也只有1.48厘米!
http://detail.zol.com.cn
否
柯达 Z7590
500万
10倍
¥2650.00
2005-10-17 10:27:26
前连拍模式:每秒 2帧 (2fps),最多连续拍摄5张照片;后连拍模式:帧速率为 2 fps,仅保存最后 4 张照片
http://detail.zol.com.cn
是
尼康 Coolpix 760
710万
3倍
¥2250.00
2005-10-13 15:42:07
用过质量还可以,也比较省电,比索尼和佳能的反映速度感觉慢一点,但也还能忍受。
http://www.pc-daily.com
否
柯达V550
536万
3倍
¥2499.00
2005-10-17 09:42:25
焦距折算后相当于35mm相机的36-108mm,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分别为F2.8和F4.8,ISO范围为80-800。是一款性能不俗的相机
http://www.pc-daily.com
是
返回到上面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方彤译
《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一种跨学科协作学习的方法》 范玮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