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1: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2022-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夯基课课练(浙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试1: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2022-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夯基课课练(浙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14:25: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夯基课课练
单元测试1: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一、单选题
1.用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2 cm、3 cm、3 cm B.2 cm、2 cm、5 cm
C.1 cm、5 cm、3 cm D.2 cm、5 cm、8 cm
【答案】A
【分析】根据能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
解:,故能构成三角形,故A选项正确;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选项错误;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能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运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内错角相等 D.直角三角形的两角互余
【答案】B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判断即可;
【详解】
当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钝角时,它的外角小于它本身,故A错误;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B正确;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C错误;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ADE,∠C=115°,则∠E的度数为( )
A.30° B.35° C.105° D.115°
【答案】D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C,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
∵△ABC≌△ADE,
∴∠E=∠C=11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所学的性质进行判断.
4.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若,,则的面积是( )
A.24 B.12 C.15 D.10
【答案】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的高DE,从而计算出的面积.
【详解】
过点D做于点E,如图


∵,,且是的角平分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作出辅助线,从而完成求解.
5.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各地政府争取的重要项目,如图,A,B,C三地都想将高铁站的修建项目落户在当地.但是,国资委为了使A,B,C三地的民众都能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决定将高铁站修建在到A,B,C三地距离都相等的地方,则高铁站应建在( )
A.AB,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B.AB,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C.AB,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D.∠B,∠C两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处
【答案】A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
解:因为决定将高铁站修建在到A,B,C三地距离都相等的地方,所以高铁站应建在AB,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理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已知下列尺规作图:①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②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其中作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分析】根据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垂线的尺规作图方法,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
解:图①是角平分线正确作法,图③是垂线的正确作法,图②垂直平分线作法缺少两条弧,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解题关键是熟记尺规作图的方法,准确进行判断.
7.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FC,,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
A. B.DF=AC C.ED=AB D.∠A=∠D
【答案】C
【分析】由EB=CF,可得出EF=BC,又有,可得∠DFE=∠ACB,,本题具备了一组边、一组角对应相等,为了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那么添加的条件与原来的条件可形成SSA,就不能证明△ABC≌△DEF了.
【详解】
解:A、添加AB∥ED,可得∠E=∠ABC,根据ASA能证明△ABC≌△DEF,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添加DF=AC,根据SAS能证明△ABC≌△DEF,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添加ED=AB与原条件满足SSA,不能证明△ABC≌△DEF,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添加∠A=∠D,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8.在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花样滑冰运动因其是力与美的结合而吸引着不少人的关注,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某位运动员就在冰面上滑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请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出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连接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证得∠D+∠E=∠3+∠4,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连接BC,
∵∠D+∠E+∠1=∠3+∠4+∠2=180°,
又∵∠1=∠2,
∴∠D+∠E=∠3+∠4,
∴∠A+∠ABE+∠C+∠D+∠E
=∠A+∠ABE+∠ACD+∠3+∠4
=∠A+∠ABC+∠ACB
=18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证明∠D+∠E=∠3+∠4是关键.
9.如图,在中,,,,EF垂直平分BC,点P为直线EF上一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是( )
A.6 B.7 C.8 D.128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故当点与点重合时,的最小值,求出长度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设交于点,连接CP,
垂直平分,
、关于对称,
∴,

∴,
当和重合时,的值最小,最小值等于的长,
周长的最小值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的位置.
10.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秒时.△ABP和△DCE全等.
A.1 B.1或3 C.1或7 D.3或7
【答案】C
【分析】分P点在线段BC上和P点在线段AD上两种情况讨论,当P点在线段BC上时得到∠ABP=∠DCE=90°,BP=CE=2进而求解;当P点在线段AD上时得到∠BAP=∠DCE=90°,AP=CE=2进而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AB=CD,
当P点在线段BC上时:∠ABP=∠DCE=90°,BP=CE=2,此时△ABP≌△DCE(SAS),
由题意得:BP=2t=2,
∴t=1;
当P点在线段AD上时:∠BAP=∠DCE=90°,AP=CE=2,此时△BAP≌△DCE(SAS),
由题意得:AP=16-2t=2,
∴t=7.
∴当t的值为1或7秒时.△ABP和△DCE全等.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要分类讨论,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写出一个能说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分析】作为反例,要满足条件但不能得到结论,然后根据这个要求写出一个满足条件却不满足结论的a,b的值即可.
【详解】
当时,满足,
∵-5<1,不满足,
∴可作为说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
故答案为:a=-5,b=1(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2.已知a,b,c是的三边长,则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绝对值中式子的符号后化简即可.
【详解】
∵a,b,c是的三边长,
∴a+c>b,b+c>a,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绝对值的化简,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已知△ABC≌△ADE,∠B=25°,∠E=98°,∠EAB=20°,则∠BAD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再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4.如图,在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网格中,=_____°.
【答案】45
【分析】连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与与全等,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图形,主要利用了网格结构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识图并确定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BE交AC于点M,交CF于点D,AB交CF于点N,,给出的下列五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①;②;③;④;⑤.
【答案】①;②;③;⑤
【分析】①先证明△ABE≌△AC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定;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定;③根据ASA即可证明三角形全等;④无法证明该结论;⑤根据ASA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详解】
解:在△ABE和△ACF中,

∴△ABE≌△ACF(AAS),
∴∠BAE=∠CAF,BE=CF,故②正确,
∴∠BAE-∠BAC=∠CAF-∠BAC,即∠1=∠2,故①正确,
∵△ABE≌△ACF,
∴AB=AC,
在△CAN和△BAM中,

∴△CAN≌△BAM(ASA),故③正确,
CD=DN不能证明成立,故④错误
在△AFN和△AEM中

∴△AFN≌△AEM(ASA),故⑤正确.
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6.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部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点在上且,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分析】直接利用基本作图方法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而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由作图方法可得:平分,

在和中



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理解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中,,,于点D,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
【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再利用AE平分求出,进一步求出,利用,即可求出.
【详解】
解:∵在中,,,
∴ ,
∵ AE平分,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找出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18.叙述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答案】答案见详解.
【分析】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详解】
如图所示,当A、D不重合,已知AD⊥BC,DB=CD,求证:AB=AC,证明:
∵AD⊥BC,DB=CD,
∴AD=AD,∠ADB=∠ADC,BD=DC,
∴△ADB≌△ADC,
∴AB=AC,
当A、D重合,
D为BC的中点,则BD=DC,
故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文字命题的证明,正确写出已知、证明及证明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①ABCD,②BE平分∠ABD,③∠1+∠2=90°,④DE平分∠BDC.
(1)请以其中三个为条件,第四个为结论,写出一个命题;
(2)判断这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条件②③④,结论:①;条件①③④,结论:②;条件①②④,结论:③;条件①②③,结论:④(答案四选一即可);(2)真命题,理由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出有四种情况,分别为:条件②③④,结论:①;条件①③④,结论:②;条件①②④,结论:③;条件①②③,结论:④.
(2)条件为②③④时,可通过内错角互补证出结论①成立,故为真命题;条件为①③④,①②④和①②③时,可通过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互补等量代换证出相应结论成立,故都为真命题.
【详解】
(1)由题意可得:条件②③④,结论:①;条件①③④,结论:②;条件①②④,结论:③;条件①②③,结论:④.
(2)解:当选取条件②③④,结论:①时
∵BE平分∠ABD,DE平分∠BDC
∴∠ABE=∠1,∠CDE=∠2
又∵∠1+∠2=90°
∴∠ABE+∠CDE+∠1+∠2=180°
∴ABCD
当选取条件①③④,结论:②时
∵ABCD
∴∠ABE+∠CDE+∠1+∠2=180°
∵∠1+∠2=90°
∴∠ABE+∠CDE=90°
又∵DE平分∠BDC
∴∠CDE=∠2
∴∠ABE+∠2=90°
∴∠ABE=∠1
∴BE平分∠ABD
当选取条件①②④,结论:③时
∵BE平分∠ABD,DE平分∠BDC
∴∠ABE=∠1,∠CDE=∠2
∵ABCD
∴∠ABE+∠CDE+∠1+∠2=180°
∴2∠1+2∠2=180°
∴∠1+∠2=90°
当选取条件①②③,结论:④时
∵ABCD
∴∠ABE+∠CDE+∠1+∠2=180°
∵∠1+∠2=90°
∴∠ABE+∠CDE=90°
又∵BE平分∠ABD
∴∠ABE=∠1
∴∠1+∠CDE=90°
∴∠CDE=∠2
∴DE平分∠BD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内错角互补等量代换出角的和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如图,在△ABC中,∠C>∠B,
(1)尺规作图,作∠ABC的角平分线BM与AC相交于点D(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1)中,,求∠BDC的度数.
【答案】(1)见详解 (2)
【分析】(1)根据作角平分线的步骤作图即可;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先求出,再求出∠BDC的度数即可.
【详解】
(1)
如图所示,AD即为∠BAC的角平分线;
(2)
∵,

∵∠ABC的角平分线BM与AC相交于点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中的作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1.已知△ABN和△ACM的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BD=CE.
(1)求证:∠1=∠2;
(2)求证:∠AME=∠AND.
【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利用SSS证明△ABD≌△ACE即可得出结论;
(2) 利用ASA证明△AEM≌△ADN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1)∵AB=AC,AD=AE,BD=CE
∴△ABD≌△ACE(SSS)
∴∠1=∠2
(2)∵△ABD≌△ACE
∴∠ADB=∠AEC
∴180°-∠ADB=180°-∠AEC
即∠ADN=∠AEM
又∠DAE=∠DAE, AD=AE
∴△ADN≌△AEM(ASA)
∴∠AME=∠AN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DE=10,BC=4,∠D=30°,∠C=70°.
(1)求线段AE的长.
(2)求∠DBC的度数.
【答案】(1)6; (2)10°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E=10,BE=BC=4,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D=30°,∠DBE=∠C=7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计算即可.
【详解】
解:(1)∵△ABC≌△DEB,DE=10,BC=4,
∴AB=DE=10,BE=BC=4,
∴AE=AB﹣BE=6;
(2)∵△ABC≌△DEB,∠D=30°,∠C=70°,
∴∠BAC=∠D=30°,∠DBE=∠C=70°,
∴∠ABC=180°﹣30°﹣70°=80°,
∴∠DBC=∠ABC﹣∠DBE=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23.如图,在△ABC中,AB⊥AC ,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1所示)求证:DE=BD+CE;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2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DE,BD,C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不需证明.
【答案】(1)见详解 (2)DE=CE-BD
【分析】(1)根据AAS证明△ADB≌△CEA,可以得出BD=AE,AD=CE,由DE=AD+AE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由条件可以得出∠ADB=∠CEA=90°,∠BAD=∠ACE,再由AB=AC就可以得出△ADB≌△CEA,就可以得出BD=AE,AD=CE,由DE=AD+AE就可以得出DE=CE-BD.
(1)
∵AB⊥AC , BD⊥DE, CE⊥DE
∴∠BAC=90°,∠ADB=∠AEC=90°
∴∠ACE+∠CAE=90°,∠BAD+∠CAE=90°,
∴∠BAD=∠ACE,
在△ADC与△BEC中,
∠ADB=∠AEC=90°, ∠BAD=∠ACE, AB=AC,
∴△ADB≌△CEA(AAS),
∴AD=CE,BD=AE,
∵DE=AD+AE,
∴DE=BD+CE;
(2)
DE=CE-BD
理由:∵BD⊥AD,CE⊥AD,
∴∠ADB=∠CEA=90°.
∵AB⊥AC ,

∴∠BAD+∠CAE=90°.
∵∠CAE+∠ACE=90°,
∴∠BAD=∠ACE.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BD=AE,AD=CE.
∵AD=AE+ED,
∴DE=AD-AE=CE-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初步探索】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探究图中∠BAE、∠FAD、∠EAF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2)【灵活运用】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180°,AB=AD,若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F在CD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BE+FD,请写出∠EAF与∠DAB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答案】(1) (2)成立,理由见详解
(3),证明见详解
【分析】(1)延长到点,使,连接,可判定,进而得出,,再判定,可得出,据此得出结论;
(2)延长到点,使,连接,先判定,进而得出,,再判定,可得出;
(3)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得,连接,先判定,再判定,得出,最后根据,推导得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
解:.理由:
如图1,延长到点,使,连接,
根据可判定,进而得出,,
再根据可判定,可得出.
故答案为:;
(2)
解:仍成立,理由:
如图2,延长到点,使,连接,
,,

又,

,,
,,


(3)
解:.
证明:如图3,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得,连接,
,,

又,

,,
,,





即,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推导变形.解题时注意:同角的补角相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夯基课课练
单元测试1: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一、单选题
1.用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2 cm、3 cm、3 cm B.2 cm、2 cm、5 cm
C.1 cm、5 cm、3 cm D.2 cm、5 cm、8 cm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内错角相等 D.直角三角形的两角互余
3.如图:△ABC≌△ADE,∠C=115°,则∠E的度数为( )
A.30° B.35° C.105° D.115°
4.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若,,则的面积是( )
A.24 B.12 C.15 D.10
5.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各地政府争取的重要项目,如图,A,B,C三地都想将高铁站的修建项目落户在当地.但是,国资委为了使A,B,C三地的民众都能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决定将高铁站修建在到A,B,C三地距离都相等的地方,则高铁站应建在( )
A.AB,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B.AB,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C.AB,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D.∠B,∠C两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处
6.如图,已知下列尺规作图:①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②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其中作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FC,,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
A. B.DF=AC C.ED=AB D.∠A=∠D
8.在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花样滑冰运动因其是力与美的结合而吸引着不少人的关注,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某位运动员就在冰面上滑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请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出的度数为( )
A. B. C. D.
9.如图,在中,,,,EF垂直平分BC,点P为直线EF上一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是( )
A.6 B.7 C.8 D.128
10.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秒时.△ABP和△DCE全等.
A.1 B.1或3 C.1或7 D.3或7
二、填空题
11.写出一个能说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____.
12.已知a,b,c是的三边长,则______.
13.如图,已知△ABC≌△ADE,∠B=25°,∠E=98°,∠EAB=20°,则∠BAD的度数为 _____.
14.如图,在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网格中,=_____°.
15.如图,BE交AC于点M,交CF于点D,AB交CF于点N,,给出的下列五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①;②;③;④;⑤.
16.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部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点在上且,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中,,,于点D,平分,求的度数.
18.叙述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9.如图,①ABCD,②BE平分∠ABD,③∠1+∠2=90°,④DE平分∠BDC.
(1)请以其中三个为条件,第四个为结论,写出一个命题;
(2)判断这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在△ABC中,∠C>∠B,
(1)尺规作图,作∠ABC的角平分线BM与AC相交于点D(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1)中,,求∠BDC的度数.
21.已知△ABN和△ACM的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BD=CE.
(1)求证:∠1=∠2;
(2)求证:∠AME=∠AND.
22.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DE=10,BC=4,∠D=30°,∠C=70°.
(1)求线段AE的长.
(2)求∠DBC的度数.
23.如图,在△ABC中,AB⊥AC ,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1所示)求证:DE=BD+CE;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2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DE,BD,C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不需证明.
24.(1)【初步探索】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探究图中∠BAE、∠FAD、∠EAF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2)【灵活运用】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180°,AB=AD,若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F在CD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BE+FD,请写出∠EAF与∠DAB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