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6?植物的茎及其结构与功能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6?植物的茎及其结构与功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1 21:52:1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6 植物的茎及其结构与功能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杭州月考)建德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杭州市场三分之二的草莓产自建德,每年有近20万人次的江浙沪客人来建德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如图是成熟的草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草莓的茎属于匍匐茎
B.草莓香甜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质
C.草莓常用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属于有性生殖
D.草莓属于裸子植物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解答】A:草莓的茎属于匍匐茎,A正确。
B:草莓香甜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B错误。
C:草莓常用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草莓属于种子植物,D错误。
故选A。
2.(2022九下·杭州月考)樟树是杭州市市树,如图为樟树叶和茎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①和④
B.⑤吸水膨胀会导致气孔失闭,进而影响樟树的生理活动
C.樟树的茎 能逐年增粗,是因为⑨的作用
D.可以利用⑦制造木制家具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组织。
【解答】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②叶肉,A错误。
B:⑤吸水膨胀不会导致气孔失闭,B错误。
C:樟树的茎 能逐年增粗,是因为形成层的作用,不是⑨,C错误。
D:可以利用⑦木质部制造木制家具,D正确。
故选D。
3.(2021·鄞州模拟)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分两种:表现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
【解答】A.松脂是有机物,所以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故A错误;
B.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所以其种子外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故B错误;
C.扭叶松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如果种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松树这个物种就灭绝了,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正确;
D.草木灰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任何作用,草木灰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故D错误;
故选C。
4.(2021九上·金华期中)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髓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解答】据分析可见: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运输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因此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木质部(导管)。
故选A。
5.(2021七上·江北期中)豇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它的茎却又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
A.缠绕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直立茎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按质地分:草质茎、木质茎、肉质茎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茎的概念。
【解答】豇豆的茎有沿着其它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属于缠绕茎。
故选:A。
6.(2021七上·萧山期中)“植物输液”是近年在果树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分生组织
【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解答】 植物输液的液体需要导管运送,属于输导组织,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
故答案选:B
7.(2021七上·慈溪期中)植物的茎有:直立茎、葡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那么下列植物是缠绕茎的是(  )
A.牵牛花 B.草莓
C.松树 D.葡萄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者称直立茎,如向日葵。匍匐茎是指沿地平方向生长的茎。缠绕茎是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攀援茎是所有攀爬植物的重要部分,每一个植物在发芽生长过程中不断张高,为了可以更好的生长它们便长出了攀援茎来支持自己向高处或各种地方生长。
【解答】牵牛花自身无法自立,它的茎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1七上·杭州期中)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跟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掌握植物的组织以及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是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等,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1八下·仙居期末)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导管 B.形成层 C.筛管 D.气孔
【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部分和韧皮部细胞;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气孔帮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1八下·长兴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坏境至关重要,破坏树皮会导致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  )
A.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中,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中,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若是破坏树皮,等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根接收不到有机物,最终树木会死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慈溪竞赛)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吸水的条件及运输情况,选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树幼嫩枝放入红墨水中进行如图的实验;
(1)几小时后,横切植物的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    。
【答案】(1)②
(2)自下而上
(3)蒸腾作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所以几小时后,横切植物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导管,故选②。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
(3)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12.(2021八下·新昌期末)图一是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二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对图一中枝条进行环剥处理后,A、B两果实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这一现象说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   (选填“导管”或“筛管") 运输的。
(2)图二中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   (选填“B"或“C")状态,原因是   。
【答案】(1)B;筛管
(2)B;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导管和筛管的作用结合图片解答。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
【解答】(1)(2)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而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这一现象说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
(2)图二中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B状态,原因是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故答案为:(1)B;筛管(2)B;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13.(2021八下·吴兴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时,将带叶的枝条下端用刀片削成平整的斜面,将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越来越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木质部(导管)
(2)导管从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作用。
【解答】(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由于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逐渐变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故答案为:(1)木质部(2)导管从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14.(2021·金华模拟)夏至前后,兰溪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   向上运输。
(2)酸酸甜甜的杨梅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答案】(1)导管
(2)液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杨梅属于植物,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解答】(1)杨梅树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送到全身各器官,并且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2)杨梅的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含有大量的糖分,甘甜可口, 杨梅汁就是位于液泡中。
故答案为:(1)导管(2)液泡
15.(2021八下·秀洲月考)请分析如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气的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够进行     作用,为根和茎提供有机物。
(2)图2中的茎“罢工”是指它失去了    功能。
【答案】(1)光合作用
(2)运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
生成的氧气也供给其它生物呼吸所用。
(2)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送到叶的;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送到植物各部位的。所以如果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
【解答】(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失去运输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八下·上虞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⑴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⑵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表达与交流】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
(2)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3)A和C组结论成立的实验现象是(填表格内×××的信息)   。
(4)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   。
【答案】(1)控制变量,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加快蒸腾作用,实验现象更明显
(3)A组木质部(和韧皮部)均被染色,且越靠近顶端染色越浅,C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被染色
(4)A组不封;C组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1)为了让枝条更好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处理方法是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能够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面积。因此实验中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控制变量,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实验中将三根枝条同时插入同一瓶盛有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三个夹子将三根枝条分别固定,置于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之所以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在温暖的阳光下,蒸腾作用强,实验现明显。
(3)A组(自然带叶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均被染色,且越靠近顶端染色越浅,
C组(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被染色,形成对照。
(4)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且木质部横向运输(或渗透)到韧皮部。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A组不封,C组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
17.(2021八下·杭州期末)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单选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
【答案】(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D
(3)乙;蒸腾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解答】(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2)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D符合题意。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甲和乙烧杯作对照,乙中有新鲜的芹菜,通过蒸腾作用将叶片中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因此乙烧杯的液面下降较快。
故答案为:(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D(3)乙;蒸腾
18.(2021八下·拱墅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   ,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
(3)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4)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
【解答】(1)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导管会变红,因此本实验可通过比较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通过观察图片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4)由于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导管变红,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剪去部分枝叶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2)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3)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4)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四、解答题
19.(2019·浙江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春天剪取了一段柳树的枝条,到实验室来进行观察。
(1)他们将枝条插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图),发现图中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   ,原因是   。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   ,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增粗。
【答案】(1)导管;导管运输水分
(2)筛管
(3)形成层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指维管植物木质部由柱状细胞构成的水分与无机盐长距离运输系统,次生壁厚薄不匀地加厚,端壁穿孔或完全溶解,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筛管,细胞生物学名词,指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它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
【解答】(1)红墨水是属于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通过导管运输的,所以被染红的部分是导管;故答案为:导管;导管运输水分;
(2)图B处在植物茎的外部,属于韧皮部,韧皮部运输功能的结构是筛管;故答案为:筛管;
(3)导管和筛管的中间是形成层;故答案为:形成层;
故答案为:(1)导管;导管运输水分;(2)筛管;(3)形成层。
20.如图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果实将会   ,因为它   .
(2)b果实将会   ,因为它   .
(3)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   向   运输的.
(4)将木本植物主干基部的枝皮剥去一圈,这棵树最终会死去,原因是环剥切断了   的运输通道,致使   得不到   的供应而死亡.
【答案】(1)继续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
(2)停止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3)筛管;下
(4)有机物;根;有机物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2)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3)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2)图中B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3)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 筛管向下运输的.(4)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五、综合说理题
21.(2021八下·丽水期末)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答案】⒈这棵“空心”的古香樟树只有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根靠蒸腾拉力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并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而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端管输送到根部。植物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得以正常进行,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⒉这棵古香樟树朽烂的“树心”只是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能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绿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筛管输送到根部。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6 植物的茎及其结构与功能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杭州月考)建德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杭州市场三分之二的草莓产自建德,每年有近20万人次的江浙沪客人来建德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如图是成熟的草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草莓的茎属于匍匐茎
B.草莓香甜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质
C.草莓常用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属于有性生殖
D.草莓属于裸子植物
2.(2022九下·杭州月考)樟树是杭州市市树,如图为樟树叶和茎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①和④
B.⑤吸水膨胀会导致气孔失闭,进而影响樟树的生理活动
C.樟树的茎 能逐年增粗,是因为⑨的作用
D.可以利用⑦制造木制家具
3.(2021·鄞州模拟)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4.(2021九上·金华期中)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髓
5.(2021七上·江北期中)豇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它的茎却又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
A.缠绕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直立茎
6.(2021七上·萧山期中)“植物输液”是近年在果树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分生组织
7.(2021七上·慈溪期中)植物的茎有:直立茎、葡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那么下列植物是缠绕茎的是(  )
A.牵牛花 B.草莓
C.松树 D.葡萄
8.(2021七上·杭州期中)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跟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9.(2021八下·仙居期末)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导管 B.形成层 C.筛管 D.气孔
10.(2021八下·长兴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坏境至关重要,破坏树皮会导致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  )
A.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慈溪竞赛)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吸水的条件及运输情况,选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树幼嫩枝放入红墨水中进行如图的实验;
(1)几小时后,横切植物的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    。
12.(2021八下·新昌期末)图一是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二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对图一中枝条进行环剥处理后,A、B两果实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这一现象说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   (选填“导管”或“筛管") 运输的。
(2)图二中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   (选填“B"或“C")状态,原因是   。
13.(2021八下·吴兴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时,将带叶的枝条下端用刀片削成平整的斜面,将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越来越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14.(2021·金华模拟)夏至前后,兰溪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   向上运输。
(2)酸酸甜甜的杨梅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15.(2021八下·秀洲月考)请分析如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气的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够进行     作用,为根和茎提供有机物。
(2)图2中的茎“罢工”是指它失去了    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八下·上虞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⑴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⑵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表达与交流】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
(2)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3)A和C组结论成立的实验现象是(填表格内×××的信息)   。
(4)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   。
17.(2021八下·杭州期末)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单选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
18.(2021八下·拱墅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   ,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四、解答题
19.(2019·浙江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春天剪取了一段柳树的枝条,到实验室来进行观察。
(1)他们将枝条插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图),发现图中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   ,原因是   。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   ,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增粗。
20.如图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果实将会   ,因为它   .
(2)b果实将会   ,因为它   .
(3)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   向   运输的.
(4)将木本植物主干基部的枝皮剥去一圈,这棵树最终会死去,原因是环剥切断了   的运输通道,致使   得不到   的供应而死亡.
五、综合说理题
21.(2021八下·丽水期末)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解答】A:草莓的茎属于匍匐茎,A正确。
B:草莓香甜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B错误。
C:草莓常用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草莓属于种子植物,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组织。
【解答】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②叶肉,A错误。
B:⑤吸水膨胀不会导致气孔失闭,B错误。
C:樟树的茎 能逐年增粗,是因为形成层的作用,不是⑨,C错误。
D:可以利用⑦木质部制造木制家具,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分两种:表现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
【解答】A.松脂是有机物,所以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故A错误;
B.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所以其种子外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故B错误;
C.扭叶松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如果种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松树这个物种就灭绝了,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正确;
D.草木灰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任何作用,草木灰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解答】据分析可见: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运输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因此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木质部(导管)。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按质地分:草质茎、木质茎、肉质茎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茎的概念。
【解答】豇豆的茎有沿着其它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属于缠绕茎。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解答】 植物输液的液体需要导管运送,属于输导组织,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
故答案选:B
7.【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者称直立茎,如向日葵。匍匐茎是指沿地平方向生长的茎。缠绕茎是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攀援茎是所有攀爬植物的重要部分,每一个植物在发芽生长过程中不断张高,为了可以更好的生长它们便长出了攀援茎来支持自己向高处或各种地方生长。
【解答】牵牛花自身无法自立,它的茎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掌握植物的组织以及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是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等,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部分和韧皮部细胞;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气孔帮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中,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中,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若是破坏树皮,等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根接收不到有机物,最终树木会死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1)②
(2)自下而上
(3)蒸腾作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所以几小时后,横切植物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导管,故选②。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
(3)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12.【答案】(1)B;筛管
(2)B;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导管和筛管的作用结合图片解答。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
【解答】(1)(2)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而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这一现象说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
(2)图二中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B状态,原因是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故答案为:(1)B;筛管(2)B;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13.【答案】(1)木质部(导管)
(2)导管从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作用。
【解答】(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由于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逐渐变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故答案为:(1)木质部(2)导管从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14.【答案】(1)导管
(2)液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杨梅属于植物,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解答】(1)杨梅树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送到全身各器官,并且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2)杨梅的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含有大量的糖分,甘甜可口, 杨梅汁就是位于液泡中。
故答案为:(1)导管(2)液泡
15.【答案】(1)光合作用
(2)运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
生成的氧气也供给其它生物呼吸所用。
(2)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送到叶的;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送到植物各部位的。所以如果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
【解答】(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失去运输功能。
16.【答案】(1)控制变量,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加快蒸腾作用,实验现象更明显
(3)A组木质部(和韧皮部)均被染色,且越靠近顶端染色越浅,C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被染色
(4)A组不封;C组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1)为了让枝条更好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处理方法是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能够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面积。因此实验中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控制变量,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实验中将三根枝条同时插入同一瓶盛有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三个夹子将三根枝条分别固定,置于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之所以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在温暖的阳光下,蒸腾作用强,实验现明显。
(3)A组(自然带叶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均被染色,且越靠近顶端染色越浅,
C组(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被染色,形成对照。
(4)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且木质部横向运输(或渗透)到韧皮部。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A组不封,C组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
17.【答案】(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D
(3)乙;蒸腾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解答】(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2)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D符合题意。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甲和乙烧杯作对照,乙中有新鲜的芹菜,通过蒸腾作用将叶片中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因此乙烧杯的液面下降较快。
故答案为:(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D(3)乙;蒸腾
18.【答案】(1)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
(3)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4)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
【解答】(1)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导管会变红,因此本实验可通过比较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通过观察图片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4)由于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导管变红,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剪去部分枝叶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2)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3)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4)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19.【答案】(1)导管;导管运输水分
(2)筛管
(3)形成层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指维管植物木质部由柱状细胞构成的水分与无机盐长距离运输系统,次生壁厚薄不匀地加厚,端壁穿孔或完全溶解,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筛管,细胞生物学名词,指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它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
【解答】(1)红墨水是属于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通过导管运输的,所以被染红的部分是导管;故答案为:导管;导管运输水分;
(2)图B处在植物茎的外部,属于韧皮部,韧皮部运输功能的结构是筛管;故答案为:筛管;
(3)导管和筛管的中间是形成层;故答案为:形成层;
故答案为:(1)导管;导管运输水分;(2)筛管;(3)形成层。
20.【答案】(1)继续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
(2)停止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3)筛管;下
(4)有机物;根;有机物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2)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3)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2)图中B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3)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 筛管向下运输的.(4)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21.【答案】⒈这棵“空心”的古香樟树只有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根靠蒸腾拉力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并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而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端管输送到根部。植物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得以正常进行,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⒉这棵古香樟树朽烂的“树心”只是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能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绿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筛管输送到根部。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