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信息技术(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传感与控制
第1课时
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传感技术
信息系统要发挥作用
外部世界
人为中介
传感与控制技术
传感技术:将采集到的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
控制技术:实现信息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控制。
目前,传感与控制技术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
应用
天网监控系统
火车站的闸机
微信智能锁和QQ物联功能
常见的传感器技术
1、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属于信息输人设备,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其他辅助元件三部分组成
2、传感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通过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和检出被测对象的待测信息;通过转换元件将
敏感元件所感受(或响应)的信息直接转换成有用信号(一般为电信号)。
辅助元件主要包括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及其所需的电源。
3、传感器的种类
根据基本感知功能的不同,通常把传感器分为热敏、光敏、气敏、力敏、磁敏、湿敏、声敏、色敏和味敏等传感器。类似于人的五官。
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智能终端,传感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通过光线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屏幕背光的亮度;
2.通过距离传感器,可以检测手机是否贴在耳朵上正在打电话,以便自动调暗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
3.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实现手机横竖屏智能切换、拍照照片朝向切换;
4.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计步功能;
5、通过指纹传感器,可以实现加密、解锁、电子支付等功能;
6、通过霍尔传感器,可以实现翻盖自动解锁、合盖自动锁屏等功能
7. 光学心率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用户的心率,皮电反应传感器可以更准确地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
同一种传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还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如智能手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除了实现计步功能外,通过特定的算法,还可以监测用户的睡眠状况;
磁场传感器,除了可以制作电子指南针以外,还可用于制作电子金属探测器。
传感器信息的获取
1.信息系统从传感器获取信息的方式:无线网络、蓝牙、串口(COM接口)等。
2、传统的计算机一般没有传感器的接口,需要借助其他具备传感器接口的智能终端来实现信息的获取。而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通信一般采用COM接口或通过USB接口模拟COM接口来实现。
拓展:串口
1、串口是串行接口的简称,也称串行通信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
2、特点:通信线路简单,一般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较慢。目前串口多用于工业控制和测量设备以及部分通信设备中。
micro:bit
micro:bit是一款由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为青少年编程教育设计的入门级开发板。
传感器信息的获取(实例)
micro:bit设备作为采集传感器数据的智能终端,通过Python编程,获取温度传感器的信息。
操作步骤:
1.通过USB连接线将micro:bit接到计算机,并安装串口驱动。
2.编写程序,获取环境数据。
3.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查看串口数据。
micro:bit的代码采用MicroPython语言编写。MicroPython是Python的子集,为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应用领域开发而定制的一种语言,即运行在单片机上的Python程序。
temperature()指读取开发板上自带的温度传感器,sleep(200)示延时200毫秒。这段代码的作用是让micro:bit每隔200毫秒通过串口输出检测到的温度值。
运行这段代码,即可看到Python的Shell窗口中不断输出串口的数据。
适当修改代码,可以将从串口获取的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便于后期分析。
其中“f=open('microbit.txt','wb')”表示创建一个名为microbit.txt的文本文件,wb表示
用二进制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