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4.1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课件(1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4.1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课件(17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6-23 08: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4.1
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需求分析
目标期待
功能需求
①核心需求
②拓展需求
③创新需求
性能需求
资源和环境需求
用户界面需求
可扩展性需求
讨 论
分析“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目标与功能需求?
系统的目标:通过信息系统的搭建,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并进行及时干预。
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
1.利用智能终端结合相关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各种指标。
2.通过串口采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实时上传到Web服务器并保存在数据库,供后期分析。
3.Web页面实时显示各种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能根据各种需求直接生成在线实时图表。
4.使用者可以对监测系统进行相关的设置,限定温度、湿度、烟雾等环境因素的临界值。一旦某项指标超过所限定的临界值,系统将自动触发声光警报,并发送报警邮件到相关邮箱,或利用物联网技术,控制家用电器自动调节室内环境。
可行性分析
阅读课本126页“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列举可行性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技术、经济、社会意义等方面分析系统的可行性。
开发模式的选择
搭建信息系统一般采用C/S模式或B/S模式。
“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模式选择
概要设计
①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划分系统模块;确定模块功能;决定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制定模块间的接口,即数据传递。
②系统物理配置。
该模块主要包括:硬件设备配置、应用软件的选择和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等。硬件设备配置主要取决于数据处理方式和运行的软件系统。
概要设计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上,主要考虑数据库的性能、数据的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和安全保密性能等。设计开发的信息系统规模越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越重要。
详细设计
信息系统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概要设计的指导下,对系统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具体的物理设计,主要包括:输入设计、输出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安全设计等。明确系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详细设计
①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其根本任务是保证数据能正确地传递到系统中去。输入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输入数据内容的确定、输入方式与设备的选择、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等。
详细设计
②输出设计。
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报表或其他类型输出信息到输出终端。输出设计包
括确定输出内容、选择输出设备和介质、确定输出格式等方面。
详细设计
③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是介于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互信息的媒介。人机界面设计要遵循友好、美观、简洁、统一的原则。
详细设计
④数据库设计。
根据数据字典和数据存储要求,确定数据库的结构。信息系统的数据
流转、数据交换的格式,都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确定。数据格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数据交换的工作效率,以及数据挖掘、分析功能的实现。
详细设计
⑤代码设计。
实现系统代码编写规则、编码设计和代码维护设计等。
⑥安全设计。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保密,提出安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