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8 09: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督战 吞食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5.在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姑娘吕伟在奥运会决赛中1.7秒中的跳水动作,展现了她精湛完美的技艺,赞扬了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品质。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篇消息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盛况,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新闻背景。
C.《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文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2017年12月13日,我国举行第四个国家公祭日的新闻事件。
D.《一着惊海天》这篇新闻特写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实现“中国梦”的创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充斥媒体,让他们来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在美国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的今天,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必须传播正能量,弘扬正能量。
④同时,作为个体,对消息的传播也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 B.①③②⑤①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7.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A.坚固 斗争 打败 打垮 B.牢固 战争 战胜 突破
C.顽固 战斗 消灭 冲垮 D.巩固 激战 歼灭 冲破
8.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军凭着旺盛的士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B.为了尽快转变我们班的差生,王老师殚精竭虑,不辞辛苦地忘我工作。
C.他的来信震耳欲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为国争光的道理。
D.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10.给下面新闻拟写的标题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对小麦来说是致命威胁,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大面积绝产。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国际编号Yr28),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9月上旬,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
A.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致命威胁。 B.合作才能成功取得成功。
C.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D.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1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排比)
B.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比喻)
C.“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反复).
D.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
评卷人得分
二、字词书写
1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屏息敛声( )( ) 翘首( ) 悄然( ) 倔强( )
一刹那( ) 挪威( ) 舰艉( ) 承载( )
13.看拼音,写汉字。
cuī kū lā xiǔ( ) yí zhǔ( ) lián méng( ) lǐn liè( ) dān jīng jié lǜ( ) páo xiào( ) juān kè( ) jǐn bēng( )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4.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四、基础知识综合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潇洒的美感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副名画前,屏声敛息,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由zhōng赞叹;街头驻足,银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美都镌刻在我们心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潇洒( ) 由zhōng( ) 镌刻(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
(3)文中“屏声敛息”的“息”的意思是___;“神采奕奕”中,“奕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生活中的美。
评卷人得分
五、综合性学习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材料二: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材料三: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一个能反映我国科技成就的栏目名。
栏目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采用对偶句式为材料二中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六、语言表达
17.请根据示例,请简要讲述一下你的“中国梦”。
示例: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我们爱上黑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出彩
“90后”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说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会给他们贴上“自我”“叛逆”“享乐”的标签。而成长起来的“90后”们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风采。
去年10月份,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舞台上,吉林女孩张超凡接二连三战胜对手,凭借不俗表现收获无数喝彩。但如果不去关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会看出她在优异表现之外的特别之处。
“我一直都觉得我跟正常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有时候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出生的张超凡,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在小学拿到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儿组)冠军后,张超凡渐渐体会到母亲那些话的含义:“超凡,其实你只是比别人缺少了一个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会变得很优秀。”
就这样,张超凡从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全国演讲大赛冠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人们看到了“东方维纳斯”的出色经历。大学毕业后,张超凡创办了东北首家国学馆,成了“90后”美女校长。
张超凡说,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去奋发前进,后来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为一个追梦逐梦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得很好。
从学业走向创业,张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生活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这是张超凡正在创作的一本书的书名。她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给青年人或者是给有梦想的人一些激励、鼓励。
同样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潘曜还没有走上社会,却曾到过地球的最南端,给南极做过“CT”。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查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也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还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查,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篇通讯标题使用的妙处。
19.文章叙述潘曜在南极考查时安装300多斤设备,有什么作用?
20.请简要分析张超凡如何能够“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的?
21.文章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90后的独特风采,请谈谈他们出彩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评卷人得分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名著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姓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悄”应读“qiǎo”;B项“翘”应读“qiáo”;D项“湃”应读“pài”。故选C。
2.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准确书写、辨析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A项“催”应写作“摧”;C项“翰”应写作“瀚”; D项“竿”应写作“杆”。
3.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搭配不当,“出现”应改为“展现”;B项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应删去“、超市”;C项表述正确;D项语序不当,“广泛”应移到“关注”前。故选C。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句⑥提出了一个观点,引起了下文,是第一句;句①举出两个例子作证明,是第二句;结合关联词“不是,而是”及上句的描述顺序辨析,句④③为三四句,句②⑤为五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①④③②⑤,故选D。
5.B
解析:
A.吕伟获得的是亚运会冠军而不是奥运会冠军;
C.《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针对该事件的新闻评论,并不是要去报道这一事件;
D.《一着惊海天》是通讯而不是新闻特写;
故选B。
6.A
解析:
本题考查语序排列。应重点抓住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和中心句,对中心句,注意分辨它是首括句还是总结句。在本题中,句子之间的顺序是逻辑顺序。这几个句子的中心词是“正能量”,第③句提出需要正能量,是首括句,应排在第一;然后从媒体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②句是正能量的传播,是紧接着第③句而言,应排在第二;传播者包括媒体和个人,媒体与个人从第4句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媒体应在个人的前面,因此,第①句应排在第三;④句排第四;⑤句结尾;因此,全部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④⑤,故选A。
7.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坚固重在“坚”,像土地一样坚硬,是褒义词;牢固重在“牢”,像“监牢”一样稳当没有缝隙,是褒义词;顽固重在“顽”,像难以劈开的木头一样固执,是贬义词;巩固重在“巩”,这是个动词,用皮革捆东西,捆得牢靠。(1)题不能用褒义词,顽固是形容人的,所以填“巩固”。斗争是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战斗一般指规模较小的军事冲突;战争以具有一定规模的初期以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是指整个完整过程,时间跨度长;激战中的“激”的意思是急剧的,强烈的,连起来是很强烈的一场战斗,“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战斗很激烈,所以(2)题第一空填“激战”。打败是战胜对方;消灭是消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战胜是“战且胜”的意思;歼灭是打死、打伤和俘虏敌人全部或大部有生力量,解除其武装,剥夺其抵抗力;(2)题第二空填“歼灭”。打垮是打击并战胜,冲垮是冲击并击垮,冲破的时间较为长,而突破是在一瞬间,冲破的力量是保持的,而突破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爆发力强一些;(3)题填“冲破”。
故选D。
8.B
解析:
A.有误。消息的结构中背景和结语是辅助部分,不是必须具备的部分;
C.有误。消息不能等同于记叙文,消息是文学体裁,记叙文是文章体裁,而且,像新闻中的新闻评论是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D.有误。《一着惊海天》是新闻通讯而不是消息;
故选B。
9.C
解析:
A.“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殚精竭虑”意为耗尽精力,用尽心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很大,此处于语境不符,应为“振聋发聩”,释义为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D.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用在这里符合语境;
故选C。
10.C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从主到次。标题应概括消息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本题可以采用归纳法来概括内容。文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内容是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第二句内容为:成功克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为预防小麦条锈病流行提供新的“基因疫苗”;第三句内容为:《自然 通讯》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整合归纳为: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故选C。
11.B
解析:
构成比喻必须是两种不相同的事物。且“像爸爸当年那样”只是一种类比,不是比喻。故选B。
12. bǐng liǎn qiáo qiǎo jué chà nuó wěi zài
解析:
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注意此题中“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 ,不要读一声。还有:一霎那:yīshànà;一刹那:yīchànà。不要混淆。翘首,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不要读成四声。
13. 摧枯拉朽 遗嘱 联盟 凛冽 殚精竭虑 咆哮 镌刻 紧绷
解析:
考查学生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摧枯拉朽”的“摧”的正确书写,不要错写成“催”。摧枯拉朽,释义: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有时也用来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定语。可联系语境推断词语的正确书写。
14.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新闻,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拟写题目。阅读新闻,根据新闻中的时间(4月24日)、人物(航天专家)、事件(作专题报告)可拟写标题为: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植成就。这一标题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也可拟写为: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这一标题 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入的自豪感,给人印象深,有吸引力。
15. (1)xiāo 衷 juān “一副” “一幅” 气息 精神焕发的样子 排比 比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潇”可以通过形声字来辨析。“镌”要与“携”读音区分开来。“衷”不要写成“中”。“副与幅”从形旁来区分。解释词语中的字词,要结合词语的语境。考查对常用修辞比喻、排比的理解。“美术馆内”“音乐厅内”“街头驻足”构成排比。
16. (1)科技成就日新月异 (2)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3)提示: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角度)具体阐述。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即可。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栏目名称的能力。细读这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这种成就是巨大的,是举世瞩目的。所以可拟写栏目名为:科技成就日新月异。(2)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的标题要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本题还要求用到对偶的形式。细读第二则材料可知,本则材料介绍了中国在航天和高铁方面取得的成就,所以可用对偶的方式拟题为: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时,要求主题要鲜明,也就是要围绕“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展开表述,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要注意题目中对于字数的限制。
17.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要根据示例,阐述自己的“中国梦”。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是学生,就要结合学生这一身份特点来阐述“中国梦”,可以围绕目前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一思路来表述。例如: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18.采用对称的方法,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提示给读者。
19.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南极考查时工作环境的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到潘曜的认真努力,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代年轻人做出了表率,证明了“90后”也有出彩的。
20.个人心态好(有顽强的意志力),为梦想而执著努力; 得到家长的有利引导; 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人,传播正能量(有责任感有担当)。
21.困境之中,个人能够努力克服困难,认真对待所做之事; 有理想,有抱负,追逐自己的梦想,使之成为内驱力,身边有人能给自己以引导或激励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作用的分析。解答题目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三个角度来考虑。内容: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点名文章的主旨;指处文章的主要人物。结构: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等。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本则通讯的标题采用对称的方法,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且以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分析其作用。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他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文章叙述潘曜在南极考查时安装300多斤设备,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南极考查时工作环境的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到潘曜的认真努力,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代年轻人做出了表率,证明了“90后”也有出彩的。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筛选信息的题目,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跳跃式阅读,结合句子开头和结尾筛选概括出有用的信息,再按要求作答。张超个人凡有顽强的意志力,为梦想而执著努力,而且得到家长的有利引导,还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人,传播正能量。根据这些可以得知张超凡能够“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的原因。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张超凡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也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从两个人的经历可以得知他们成功的原因:困境之中,个人能够努力克服困难;有理想,有抱负,执着追求;身边有人能给自己以引导或激励。文章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90后的独特风采。
22.例文
这就是我的承诺
努力,是对自己的承诺。努力可以让我们进步;努力,可以让我们自信;努力,可以让我们收获成功的果实,从而得到快乐。
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是努力,促使我们成长的也是努力,我承诺我会经一番努力,“采摘硕果”。努力在于行动,而不在于心动。
升入初中,肩上的任务越来越重,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千斤鼎”,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对于我来说,这就等于努力。这这一个月以来,要想“净身出户”全都靠努力。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项作业,有预习,有背诵,有写感悟,起初,笔在我手中像跳旋螺曲般,不停的跳跃,旋转,跳跃,旋转,它累了,就像“娇小姐”似的立住不动了。终于,这笔停了五六分钟,又开始充满活力,能量满满地抖抖腿,扭扭腰,工作了。当写完所有作业时,已是下课时间,笔已经无精打采,皱着眉头哀求道:“我再也不想跳跃了。”就这样,一支笔的人生结束了,可是学习生涯永远不会停歇。每天除了老师作业还有自己作业,有空余时间便打起五百分精神来,直了直腰板,埋头苦干起来,仿佛与时间竞赛。转眼间,时间流逝,又是一个上课钟声,夜自习又开始了。有人说“没有什么是努力坚持办不到的事情”,努力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能把它这两个不起眼的字落到脑后啊。
一个暑假让人流连忘返,期间,我不知写了多少个字,看了多少本书,有时上眼皮下眼皮打架了还津津有味地阅读。有一次,我正在读一本科普读物,突然,同学问我:“你还要看多久?”“16光年。”我幽幽地回答了一句,同学嘴巴大的可以放两个苹果了,我立马回过神来,想了想,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
暑假过去了,我仍然这样,好像是老毛病似的改也改不了了,那就让它成为习惯吧。努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添上色彩。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所有的一切都取来于自己,努力,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搏一搏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其中一者。
我承诺,人生需要努力,承诺努力可以成功。无论什么事,都是先苦后甜的,不经历努力,如何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在一望无际的天空如何自由翱翔?小鹰自幼受母鹰的训练,成为天空最瞩目的主角。何尝不是饱经一番艰苦的折磨和不懈努力?人生赢家马云初中成绩不是一般的差,经几年复读,成了风云世界的知名者,他靠的不也是对目标不懈的努力吗?
所以,这就是我的承诺——努力。
解析:
1.审题。题目中“这”可以是“我”做的一件事,一个行动,一句话,或一种态度等。“就是”起到强调作用,表达了“我”思想的坚定,“我”的内心认可度高。“我”是行文中的核心人物,意在指向要写“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言自己的心声。“承诺”是文章主旨,全文要围绕“我”来写“承诺”。
2.立意。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承诺是一种责任的表达,是对他人、对自己庄严的应答。其指向丰富,生活体验色彩明显,可选素材较多。关键词是“我”和“承诺”。其中“我”确定了写作视角,以“我”的视角行文。对象可以是人,如对朋友、父母、老师等;也可以是其他,如对阅读的承诺、对规则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等。对规则的承诺,是一种对法规的遵守;对阅读的承诺,是一种对经典的传承;对人生的承诺,是一种对意志的磨砺;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种无私的大爱……“承诺”不仅是一种诚信,更是一份责任、一种素养。
3.选材。把题中的“我”当作哪一个角色,“我”的“这个承诺”从何而来,缘何而起皆大有文章可做。根据所给写作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材:“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是从人与规范、制度的角度;“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是从人自身发展素养的角度;“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是从人的价值追求的角度;“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是从人与生活的角度。“对规则的承诺”“对阅读的承诺”“对人生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分别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成长经历和品德修养方面提供了选材的范围,任选一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本文适合写记叙文。
4.写作提示:①把目光投向自己。可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心灵、成长等方面,写出“我的承诺”,直接展示当代青年应有的昂扬向上的风貌。②把目光投向家庭。家庭是生活的幸福港湾,可围绕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写出“我的承诺”,表达温馨的家庭亲情温情和自己的孝心。③把目光投向学校。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朝夕与教师和同学相处,可写的人和事很多。可选择其写出“我的承诺”,以书写师生之情、同学之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