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进化镇中 汪 洁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在航海的途中,人们靠什么来辨别方向?
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战国时期的“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用磁铁吸引桌上的物品,记录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名称。
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探究一
钴
镍
条形、针形、
马蹄形、圆柱形
将大头针均匀的洒在白纸上,再将磁铁放于其上提起,哪个部位吸引的大头针最多?
探究二
探究磁体各个部位的磁性强弱
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
磁极
磁极
北极(N)
南极(S)
观察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吗?
探究三
把指南针旋转90°静止时还是指南北方向吗?
用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指南针的一端,你发现了什么?
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
用一个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另一个磁铁的两极,你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吗?
探究四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探究五
不小心摔断了的磁体,磁极会怎样?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你如何判断?
一个磁体不管它多大 、多小,总有两极,即N极、 S极。
四个概念一个规律
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
磁性的过程。
规律:每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用一根条形磁铁的北极去吸起两枚大头针,这时两枚大头针远离磁铁的远端将会 ( )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不发生作用 D、无法判断
S
N
A
2、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能吸引铁、铁不能吸引磁铁
B、条形磁铁有N极S极,蹄行磁铁没有N、S极
C、把条形磁铁中间断开后,一半是N极,别一半是S极
D、铁钉被磁化后,磁性会很快消失,所以被磁化的铁钉不是永磁体。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2、通过猜测、实验、推理,体验“观察现象—实验探究—寻求原由”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在海上航行途中,如何判断方向
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
(二)探索发现
探究一:用磁铁吸引桌上的物品,记录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名称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探究二:探究磁体各个部位的磁性强弱
探究方法:将大头针均匀的洒在桌面上,再将磁铁放于其上提起,哪个部位吸引的大头针最多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三:观察指南针静止时的指向
实验现象:
用一个磁铁(A)的N极和S极分别去靠近另一个磁铁(B)的N极和S极,你发现了什么?
磁铁A 磁铁B 实验现象(相互排斥/吸引)
N N
N S
S N
S S
实验结论:
探究四:演示实验磁化现象
1、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
2、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三.分析推理
不小心摔断了的磁体,磁极会怎样?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你如何判断?
四.归纳小结
1.磁性:物体吸引 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 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 的部分。每个磁体有 个磁极。
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4.磁化:使原来 的物体获得 的过程。
五.反馈练习
1.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
A.银 B.铁 C.铝 D.锌
2.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① ;② 磁极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磁极间距离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右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同样的小车,甲车上放一无磁性的钢棒,乙车上放一相同质量的条形磁铁,则 ( )
A.甲车不动,乙车向甲车方向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乙车方向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相向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反向运动
4.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5.三根钢棒A、B、C,悬挂后靠近,平衡时位置如图所示,则 ( )
A.A、B、C都有磁性
B.B、C有磁性,A不一定有磁性
C.B有磁性,A、C不一定有磁性
D.C有磁性,A、B不一定有磁性
六.学以致用
制作指南针(提供材料:一块磁铁、一枚缝衣针、一片泡沫塑料、一盆水)
乙
甲
S
N
A B C D
C
B
A